《红楼梦》中的嫡庶之争,贾府的旁支为何穷的揭不开锅?
优质回答:《红楼梦》中贾府的旁支,基本上都是穷的揭不开锅的,这就涉及到古代遗产分配制度的制定,以及在实际中如何操作的问题了。
理论上,所有的儿子都是可以平分遗产的,即使是私生子
从唐朝的律例开始,就规定了父亲死后,家里的财产是无论是嫡子还是庶子,都是“诸子均分”的,这个条例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在《清律》中就规定:
“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但以子数均分。奸生之子,依子量与半分。无子立继者,与私生子均分。”
在这个规定中,无论是嫡子,庶子,还是丫鬟(没有妾的名分)生的儿子,他们都是可以均分遗产的。甚至,就连男主人在外面有的私生子也被照顾到了,他们可以分得以上身份的儿子二分之一份额的遗产。
这就是“众子袭产”,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下一代孩子们的生活,比起“一子袭产”来说,是更具有人情味儿的。
实际上,分家时嫡子是会占到很大的便宜的
理论上虽然是诸子均分,但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可就是另一会事儿了。在家族中的财产上,嫡子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信息:钱财都在哪儿?究竟有多少?要不要预先私藏一部分?
这对于庶子和其他的儿子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了。
等到了真正分家的时候,来主持分家的人一方面是族长,另一方面就是孩子们的舅舅了。俗话说,“天上雷公,地上舅公”,舅舅在分家时的地位可是很重要的。不过,那得是正妻的娘家弟兄,是嫡子的亲舅舅。虽然庶子也要认他们为舅舅,但双方可是一点儿血缘关系都没有的。
这个舅舅会偏向着谁呢?
其实,就是族长,也是会偏向嫡子一方的,毕竟那是正统。
所以说,理论上是一回事儿,实际操作上又是一回事儿。嫡子在分家的时候,是会占到很大的便宜的。
具体到贾家,还有爵位和祖产的问题,这就要再加上嫡长子的权利了
贾家是一个有功勋的大家族,同辈的兄弟们在分家的时候,还会涉及到爵位和祖产的继承问题,这时就要依靠嫡长子继承制了,这可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爵位是皇帝封的,不能一家有几个儿子就继承几个爵位吧,所以,只有最尊贵的嫡长子才有权力继承爵位。
与爵位挂靠在一起的,就是祖产了,那可都是皇帝当年封赏下来的。
比如说“敕造宁国府”,所谓的“敕造”,就是说是由皇帝下命令,甚至是出钱来建造的,是赏给有功勋的人物的,这可是不能兄弟们平分的。宁国公有四个儿子,长子贾代化继承了宁国府,而那三个兄弟也就只能搬出去住了。否则的话,宁国府就变成一个大杂院了。
再比如说黑山村,那就是宁国府的祖产。每年乌进孝送来的东西,族长贾珍可以拿出一部分来,给宗族里没有进益的族人们分一分,但是这个庄园,可是不能当作遗产来分给他们的。要不然,黑山村早晚变成“贾家庄”。
那么,嫡长子之外的嫡子和庶子们,他们能分到什么样的遗产呢?或者是上一代自己挣下来的家业,比如说新购置的田地,商铺。再有,就是正妻剩下来的嫁妆了等等。
遗产的数量自然就比较少了,而庶子们也就更加的可怜了。
所以,贾府的旁支一般都过得比较拮据。贾代儒靠着在贾府的家塾中教书混口饭吃,贾蔷靠着贾珍的疼爱,再贾府找了份不错的差事,贾芸没人疼也没人爱的,只好自己去贾琏和王熙凤那里找门路,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种植花木的差事。
其他网友观点谢谢邀请!
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和宗法制度。以荣国府为例,国公爷打下的江山,传给长子贾代善,代善的爵位,则由他的长了贾赦袭下去。贾政的官,是皇上的恩典,额外赐的,这种额外赐的官是没有传下去的制度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干年后,贾赦袭的官传给了贾琏,但是,贾政这一房却已经无官无爵可袭。这也是贾政一直强行要求子孙读书的原因,从贾珠到宝玉、贾环、贾兰,因为贾政知道,他们这一房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攀上仕途之路,这一点大家都很明了,连薛宝钗总是催着宝玉读书,其实也是为此。
那么,家族团聚的时候,贾赦为什么对贾环说,将来世袭的前程跑不了你的?贾赦一来是赌气,他前面刚说过贾母偏心,二来这话其实也是说给贾琏和凤姐听的。凤姐善妒,不让贾琏纳妾,自己又不能再生,这个问题就很大,贾琏和凤姐如果说没有儿子,即使是贾琏袭了官,将来也无人可承继。怎么办呢?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宗族中过继一位侄儿过来当儿子。当然,贾琏即使要过继宗族的子侄过来当儿子,也至少是草字辈的。比如说贾兰,或者将来宝玉或贾环所生的儿子,而不可能是贾环。如果说要是贾环,那应该是贾赦把他过继过来当儿子,即便如此,也要等贾琏死了贾环过继过来才有资格,所以,贾赦对贾不说的话完全可以理解为气话。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若干年后,宝玉自己又无心于仕途,袭官又轮不到他,一向过惯好日子的他也不善稼穑,即使贾家不落败,老迈的贾宝玉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贾代儒?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可以合理存在的。到那时候,贾琏一族和宝玉一族的差距,或许就像现在荣府和贾代儒的差距一样。这就是中国古代传袭制度造成的长幼之间的差别,并且随着代代相传,差距会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嫡庶之争,其实是有权力继承的嫡长子与其他兄弟之间的差距。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其他网友观点在古代封建社会嫡庶之争,是任何家族任何王朝都避免不了的一个棘手问题。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到一个王朝小到一个家族都是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继承家业(当然也有例外),可见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宗法社会遵循的准则,见下图。
比如,商朝末年微子启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子,但是生纣王的时候已经被商王帝乙扶正为皇后了,即便一母同胞,纣王却比微子启身份高贵,拥有王位继承权。
在《红楼梦》中,赵姨娘的儿子贾环,身份低贱,为众人所鄙视,明里暗里经常诟陷贾宝玉,因为赵姨娘身份是侍妾,所以连累他的儿子也遭人瞧不起,涉及嫡庶之争,赵姨娘便狠下心来用梦魇之术暗害贾宝玉。
其实这也就是大宗与小宗的区别,嫡长子继承家业之后就变身大宗而分出去的庶子们就是小宗。
小宗因为不能继承家业,在分出去的时候只能得到微薄的钱财和产业,如果在后来的几代子孙中没有走科举仕途光耀门楣或者经商致富的话,那么小宗在历经几代之后,小宗又分小宗,财富就越分越小,到最后穷的揭不开锅的情况时有发生。
红楼梦中,贾瑞垂涎王熙凤的美色,被王熙凤设相思局害死。贾瑞就是出生小宗,祖父贾代儒是荣国府贾代善的弟弟,虽然也是贾府的人,可就在贾瑞因惊吓害重病需要人参熬药的时候,贾代儒却连药钱都支付不起。
与宁国府荣国府的奢华侈靡相比,作为小宗的贾代儒和贾瑞生活就凄惨的多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其不善持家(代儒)、挥霍无度(贾瑞)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