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枭雄,同样为后代谋权篡位,为何名声却差距悬殊?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曹操正面的东西很多,他为了汉室天下敢刺杀董卓,体现了他过人的胆量,从此,他号召天下有了资夲。他不以门阀观念看人,力荐桃园兄弟,斩华雄,挫败董卓,独自一家追杀董卓,虽然他败了,但展现了他的毅力和勇气。他挫败李傕,郭汜等董卓余党,平定了混乱的局面。他又削平袁绍,呂布诸雄统一了中国北方。他屯军田,减轻了百姓负担。他是一个大文豪,是汉魏乐府的代表作家,为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结交文人,武将,象张辽 ,贾诩,陈琳等,不记前嫌,坦诚相处。他也有负面的,但正面多过负面的。
而司马懿则不然,总给人一个奸诈的形象,他演技很好,骗过了曹操,骗过了曹爽,藏府很深,使人莫测。跟诸葛亮对阵,自已不想打反来个千里请战。他有一副赖相,公然接受了诸葛亮的巾帼服装,用一副赖皮伎俩与诸葛亮长熬。他也杀戮极重,征战辽东时,左都督一句大雨连绵不利战的话,他就把这样手臂大将给斩了。在挫败曹爽以后,他不仅杀害曹氏兄弟,又杀太多太多的株连者。
再者,在文化风骚方面他不象曹操那么有成就。
其他网友观点同是篡位权臣,曹操的评价为何高于司马懿?
难道是因为曹操长得帅?
曹操是什么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建立魏国,最终封魏公,晋魏王。
司马懿是什么人?“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曹魏权臣,拖死曹叡,除掉曹爽,司马家执掌朝政。
曹操没有实际上篡位,司马懿也没有,但后世史书都把这二人当作篡位的乱臣贼子。
可是自鲁迅到易中天,都试图为曹操翻案,证明曹操还是正面多于反面的。可却没有什么权威人士想着为司马懿说说话,原因何在呢?
推崇曹操而轻视司马懿,大约有三个原因:
一、曹操是创业老板,司马懿是高级打工仔。
曹操写自己的回忆录,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我不当小弟已经很久了。曹操自出场后,就一直是一方诸侯,哪怕被吕布等人打得灰头土脸的时候,也没有去投靠他人。
而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以前,始终是在给曹家人打工。虽然司马懿在曹魏集团内部表现出色,但也只是一个高级打工仔,或者说打工皇帝,而不是老板。
二、曹操的成功与皇帝关系不大,司马懿的成功与皇帝密不可分。
曹操年轻时首倡义兵讨伐董卓,再灭吕布袁术,独自面对北方最强的诸侯袁绍,灭掉袁绍以后倾北方之兵难下伐吴。他能做这些事,与皇帝的关系不太大,魏国的土地并不是大汉皇帝赏赐的。
而司马懿之所以能成为高级打工仔,与曹魏皇帝的赏识密不可分。如果皇帝不重用他,司马懿能力再强,也只能在家里天天看书。所以司马氏取代曹魏,普遍被认为是忘恩负义。
三、曹操时常打击少数民族,而司马氏导致了五胡乱华。
如果只是欺负孤儿寡母,虽然说出去不太好听,但毕竟也只是小节。
赵匡胤就是欺负孤儿寡母上台的,但是没有多少人骂赵匡胤,是因为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并没有搞出太大的丑闻,对于文人士大夫也比较尊重。
而司马氏建立的西晋则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中国开始了三百年分裂动荡的历史。虽然西晋并非司马懿创建,但人们对于五胡乱华的憎恨之情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到西晋身上,再自然而然地转移到狡诈老练的司马懿身上。
但在惊城看来,无论是曹氏还是司马氏,都是通过禅让的方式建国,所以他们的形象,还是作为奸臣的时候更多。
因为禅让这种事是皇权之大忌,如果禅让能够得到认同,世袭制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最为皇权政治所推崇的人物,就应该像《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样,无论皇帝好坏、贤愚,也永远忠于皇帝。
很多人明明是被统治者,却习惯性地站在最高领导的角度来品评人物,讴歌忠臣。
精神统帅和键盘领袖的水准永远令人佩服。
其他网友观点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这个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三国时代,曹操做过的不好的事情比司马懿多的多了,但是在后世之中,却颇有为曹操翻案之说,但是很少有为司马懿翻案之说。我们一谈到曹操,可能想到的是雄才大略与诡异擅杀的奸雄;但是我们一谈到司马懿,想到的便是阴险狡诈的阴谋家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请听日航君为您分解。
一、 三国时代,司马懿和曹操谁更过分?在三国时代,曹操和司马懿谁干得过分的事情更多呢?我们来看一下。
曹操干过的过分的事情:
事情一:屠城。曹操是的的确确有过屠城的举动的。当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陶谦处被杀,曹操震怒之下便去进攻陶谦,其实进攻陶谦这一点尚可以理解。但是曹操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或者是为了震慑徐州人民),曹操做出了非常残忍的屠城举动。据记载:
“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东晋人孙盛曾经评价曹操的行为说陶谦有罪你打他没关系,但是你把怒气发泄到陶谦的人民身上就是你不对了。东晋距离三国很近很近,这说明曹操确实是有着屠城的举动的,此言不虚。
事情二:盗墓。在三国时代,因为连年征战,军费不足的问题很多诸侯都有盗墓的举动,例如说董卓、曹操等。曹操是三国时代最为著名的盗墓贼,因为曹操的盗墓举动,甚至影响到了后世一部名叫《鬼吹灯》的小说的诞生。当年袁绍为了进攻曹操,便让陈琳写了檄文,其中便说了曹操盗墓之事,其中记载: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堕突,无骸不露。”虽然曹操有贴补军费的需要,但是不论在任何时候,盗墓都是一种为人所不齿的行为。
事情三:滥杀。曹操为人性格多疑而且滥杀,喜欢利用武力手段来降服别人。在最初的时候,曹操因为自身疑心而杀掉了吕伯奢一家;在兖州,他又杀掉了名士边让;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坑杀了袁绍家的降卒八万人,据记载“杀绍卒凡八万人”……我们可以说曹操是十分嗜杀的,因为他自身的不安全感,他喜欢利用杀戮的手段去稳固统治,去安抚人心。
司马懿干过的过分的事:
这一点,我还真难说出来。司马懿此人不屠城,不盗墓,不滥杀。他出身自司马世家,家学渊源,司马懿本人文采极好,也善于作战,可以说即便是在三国时代,司马懿也是深受大家钦佩与赞叹的。
司马懿在曹魏期间,进行过上邽军屯,为曹魏进攻蜀汉营建了一个坚实的基地;兴修水利,营建关中;进行过两淮军屯,为进攻孙吴营造了一个坚实的基地。即便是后来毋丘俭、文钦反抗司马师的统治时所发的檄文之中,他们也仅仅是谴责了司马师但是没有谴责司马懿,在檄文中写到:
“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可见司马懿在当时人看来是非常正面的一个人物,黑点不多。如果非要寻找问题的话,我认为就是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杀掉了曹魏大臣曹爽并且独揽了曹魏的朝政。但是关于这一点,个人认为这属于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在这场政治斗争之中不是司马懿死就是曹爽死,司马懿总不能就束手就擒吧。因此我本人还是挺难找到司马懿的黑点的。
因此综上来看,要是论黑历史,那曹操就比司马懿多多了,为什么最后司马懿的骂名比曹操高多了呢?
二、 司马懿名声败坏的历史因素司马懿的名声败坏,应该是从东晋的衰败开始的。
我们都知道,司马懿的后代建立了东晋,成功地将司马一家推向了皇位,但是东晋建立不久就出现了一个傻瓜皇帝并且随后引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又是五胡乱华,至此中原汉人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
这个时候的人们就会去寻找原因了,人们就会觉得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因为东晋,如果不是昏庸无道的东晋朝廷,怎么会有这些事呢?追溯到东晋朝廷后,人们就会找到东晋的开国人之一司马懿,于是司马懿便被黑了。
此后在民间风气之中,逐渐掀起了一股“尊刘贬曹”的风气。这股“尊刘贬曹”的风气随着东晋、南宋两个朝廷的南渡而不断发酵,我们可以发现在这段时间之中,整个刘备阵营的人都被无限拔高,而他们的敌人曹魏阵营的人则被无限贬低。在这段时间内,曹操、司马懿等人都是属于被黑得很厉害的人。
这股风气的集大成者便是现在的《三国演义》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个神人一样的诸葛亮,他算无遗策,高风亮节,可以说是千古第一完人了。为了衬托诸葛亮的威风,他的对手司马懿便再次被贬低,我们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一个被诸葛亮无限戏弄,玩弄于手掌之中的可怜虫。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被诸葛亮玩弄的章节就有“武侯弹琴退仲达”,“武侯斗阵辱仲达”,“上方谷司马受困”,“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得了,活着的诸葛亮玩弄司马懿也就罢了,死了的诸葛亮也在玩弄司马懿。里面空城计、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火烧上方谷、死诸葛吓走活司马等故事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也正是在这些故事之下,司马懿进一步被贬低,而司马懿所干的一些功绩则被人忽略了。
三、 为曹操翻案之风与被忽略的司马懿在现代史学界,人们越发注重为曹操“翻案”,这个翻案翻得正是在《三国演义》中的不实及抹黑的描写,为大家还原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曹操。曾有诗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在这首诗歌的号召下,中国史学界也开始塑造一个新的曹操。
因为曹操自身的能力比较突出,做过很多好事,而且他敢于与士族斗争的精神也比较符合现代思维,因此曹操便脱颖而出了。国内有很多新的描写曹操的书籍,写得都不错,还原了一个比较好的曹操,我个人读过的就是《卑鄙的圣人:曹操》,《品曹操》等;除了国内书籍,还有不少国外学者也重新给曹操写传记,例如说澳大利亚学者张磊夫的《国之枭雄:曹操传》,日本学者掘敏一的《曹操》等。
在很多游戏作品例如《三国志曹操传》、《真三国无双》、《无双大蛇》等,曹操也都被描绘成了雄才大略的一代英雄人物。
但是反观司马懿,不论是在任何作品,任何游戏之中,司马懿永远逃不了那么阴险狡诈的鬼样子,再加上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注重描写战争与权谋之术,司马懿其他贡献便被忽略了,以至于司马懿到了今天仍然翻不过身,这也是历史的悲哀之处啊。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