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 ,为何美国把战争重心放在欧洲战场?
优质回答:在二战时期,美国本身就参战比较晚,而且美国自参战以来,主要精力也是放到欧洲!之所以这么选择,主要是德国在欧洲,那里才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首先咱们不妨看看当时欧洲和亚洲的国家实力对比:
按照当时的世界格局来看,欧洲地区的德英等国均有跟美方争取霸主的实力,况且当年的英国是世界第一,美国只不过是在二战后接了这个位置罢了。
从经济方面和工业方面来看,当时世界大部分的优势都集中在欧洲地区,亚洲仅仅有一个日本能让美国看上一眼。美国在后期参战出于很全面的利益考虑,所以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他自然会抛弃利益体量少的亚洲地区,专门盯着欧洲来扩大影响。
特别是当时英国正面临这德国的强大压力,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
罗斯福曾说:“如果英国垮掉,美国人就会生活在枪口之下。英国是抵抗纳粹征服世界的矛头,还可以加以援助”。
其次是法西斯之间实力差距较大。如果是仅仅针对战争而言,美国想要结束战斗,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打败德国。
德国本身拥有成为顶尖大国的客观条件,工业生产、人口数量、战略资源等实力都处于中上等。
而亚洲地区的日本跟它比起来就很“寒酸”了,虽然日本军队在亚洲比较猖狂,不过那也是建立在亚洲国家的军事和工业实力普遍较差的基础之上的。
在美国的眼中,应该把精力放到欧洲的德国身上,如果没有了德国的支持,亚洲的日本根本成不了气候,到时候可以顺手收拾了他们。
可反过来,如果没有了日本,德国依然有称霸的实力,经过掂量以后,美国还是把中心放到了欧洲。
虽然说后期在和日本交战的过程中,美军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伤亡,但他们的作战重心依然没有改变,毕竟日本军队还有中国在尽力牵制着,这个时候的美国也明白了中国战场的重要性,这才是当时美国人会给予大批中国武器物资的资源的最大原因。
最后是美国的国家安全意识,在美国的观念之中,欧洲是一片可以产生霸权国家的土地。
在战争后期,美国已经在为自己以后的地位和发展谋求打算了,所以这时候的美国眼中只有美洲和欧洲两个地区,只要把这两个地区牢牢控制住,美国就能借着这个机会而崛起,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也确实是做对了。
说实话,罗斯福和丘吉尔斯大林这群人,并没有太把日本当回事儿,至少没德国重要!
综上所述,美国把重心放到欧洲是出于利益和局势的双重考虑,只不过这样的选择让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损失惨重!
好在这样的付出没有白费,中国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他网友观点宣传二战时美国人的主战场在欧洲,是战后政治的需要。美国人在欧洲的作战行动屈指可数,诺曼底登陆时德国败象已露。
这还是斯大林放出狂言,不用美英出兵,苏联红军也能彻底击败德国,把红旗插到英吉利海峡。
美国迫不得已才开辟第二战场,陆军主力进行大规模登陆作战。
并在欧洲和北非战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美国不把陆军主力放到亚洲战场呢。
原因有两个,第一,斯大林的话绝不是吹牛,如果任凭苏联独力击败德国,美国人就彻底失去了在欧洲的话语权,这样的损失对美国来说是不能承受的。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人对日本人有恐惧心理,日本人曾经在日俄战争中击败过北极熊。
在二战初期的菲律宾战役中,击败了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国军队,单是被俘虏的美军就有11万多人。
紧接着在马来西亚战役中,帕西瓦尔指挥的盟军再一次被日军击败,13万盟军做了俘虏。
这两次惨败给美国人留下极大的心理阴影,也让罗斯福认识到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性,开始为中国提供大量的军用物资用于抗战,为的是让中国人拖住日本人,尽量避免在陆战中,让美国大兵直接面对日本人。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美军在欧洲战场上表现最出色的部队,是以日裔美国人组成的第442步兵团。
这个团只有3800人的编制,却在二战期间一共有18143人获得各种勋章,其中包括8次总统集体嘉奖,美国著名的101空降师也只获得过2次。
在整个战争中,第442团人员阵亡超过9000人,死亡率高达314%,是美军中阵亡比例最高的。
这支部队后来也参加了一系列对日作战行动,虽勇猛依旧,伤亡惨重,却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
这更让美国人坚信,把陆军主力投放到欧洲战场,对付实力较弱的德国人,是最正确的选择。
其他网友观点二战期间,美国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是同等看待德国和日本(意大利就算了),竭尽全力消灭轴心国,如果说美国重心放在欧洲,因为德国战败,轴心国必定失败,但是打败了日本,德国未必战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立刻投入与日本的战争,在太平洋抗击日军侵略,而美国参加诺曼底登陆在1944年6月6日,可以说美国从一开始就参加对日本的战争。
说美国把重心放在欧洲是有道理的,德国与日本不同的是,如果欧洲战场德国击败苏联,恐怕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挡得住德国的装甲部队,但是日本和美国实力差距悬殊,只要保住了美国,美国海军迟早可以击败日本。
德国入侵苏联后不久,英美各国开始对苏联的全面援助,根据苏联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整理的美国对苏联援助清单:
飞机: 14018架
坦克,装甲车: 22800辆
运输车: 501660辆
摩托车: 30000辆
铁路车辆: 13041辆
高炮: 7944门
冲锋枪: 108293挺
无烟火药: 130713吨
炸药: 132237吨
钢材: 2589766吨
铝: 26110吨
石油: 2622357吨
化学品: 631017吨
舰艇: 672艘
比较美国日本的实力,最主要看的是海军实力,简单的对比就可以说明问题,1943年舰艇产量美国286万吨,而日本只有区区46万吨(战时最高峰),不及美国的零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美国参战很晚,工业生产能力没有完全转化为军工生产。
所以说击败日本只是时间问题,美国把重心放在欧洲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