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兵5万的刘封,离麦城并不远,为何不去营救关羽?
优质回答:刘封是肯定没有五万人马的,关羽打樊城也就三万人马整个蜀汉常规兵力也就十万人马,还需要防守东吴和曹魏,刘封在上庸是和孟达、审家兄弟共同掌握的,小小的弹丸之地怎么可能养活五万大军,而且在没有大规模战事爆发的时候,也不可能陈兵五万。
赤壁之战,东吴周瑜也才三万人马,曹操号称八十万与孙权会猎与吴,也不过是诈称,资治通鉴和江表传都言明曹操实际上不过七八万人马,而周瑜的人马更是非常明显的三万人。那么整个蜀汉常规兵力也就十万左右的人马,刘封能统帅五万人马怎么可能呢?
《资治通鉴》:是夜,瑜复见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孤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关羽打荆州实际上是防守反击,刘备是未料到会战事扩大,关羽原本是任务是牵制曹魏一部分军队,为刘备拿下汉中做掩护的很多人对为何刘备对关羽发起的襄樊之战,不闻不问,而感到疑惑,有以为关羽是眼看张飞、黄忠、马超、魏延、赵云在汉中之战都立了功勋,急不可耐想要建功立业这才私自发动襄樊战役。
实际上襄樊战役之初,是曹操主动让曹仁攻击关羽,牵制关羽不会乘汉中之战焦灼之际而兴兵北上。所以实际上关羽是防守反击,先是打败了曹仁,曹仁不得已采取守势,关羽岂是挨打不还手的,因此这才发动襄樊之战。
那么这里面的时机其实非常不巧,汉中之战方兴未艾,蜀中困难到“女子当运,男子当战”的境地,根本无力再支持关羽发动荆州战役。很显然刘备是没有交代过刘封有责任和义务来支援关羽的,那么关羽有请示刘备要援兵么?很显然时间和程序上关羽是没有做到位的,那么刘封实际上没有权利来支援关羽。私自出兵,胜利了是关羽的功劳,损兵折将甚至丢了上庸,责任很显然在刘封自己,以刘封作为养子的身份来说,守规矩比立功劳要重要的多,因此刘封不支援关羽在军事制度上是合乎规矩的。
刘备以此为借口实际上是一种迁怒,认为如果刘封支援了关羽,关羽应该不至于身首异处,其次诸葛亮的建言也是刘封身死的重要原因,诸葛亮认为刘封刚勇后而难制,意思就是说会威胁阿斗的地位,这才让刘备下定决心除掉刘封。
刘封实际上也没能力支援关羽,即使支援关羽也非常有限,而且上庸之地刘封想要固若金汤也是非常困难的,根本没有余力支援关羽上庸之地处于曹魏、东吴、蜀汉的交界地区,势力可谓犬牙交错,一着不慎就是一个满盘皆输的后果。主要势力有东州系的孟达,忠心程度和能力成反比,审家兄弟是当地的士族势力最为强大的表率,和徐州的陈登父子一样,谁想占领徐州得先过他们这一关。
还有就是刘封自己的势力了,刘封一来就非常霸道的抢了孟达的仪仗队,两人面和心不和。审家兄弟是地头蛇也是墙头草,只会听命强大的势力的摆布。后来徐晃和夏侯尚进攻上庸三郡,审家兄弟和孟达都背叛了刘封,刘封轻易被打败就可以看出,孟达和审家兄弟联手就足以打败刘封。刘封手上的军队不会超过一万人,却要和孟达和地头蛇审家兄弟以及面临曹魏和东吴的威胁,特别是蜀汉和曹魏刚刚才打完汉中之战,边塞依旧摩擦不断的情况下,刘封根本没能力支援关羽。
少了根本打不过任何一路人马,多了上庸还要不要,而且实际上并不是在麦城关羽要求刘封支援的,一是根本来不及再求援,关羽在麦城已经是被包围的水泄不通了,二是也没办法再去求援,败走麦城的时候,关羽手下只有几百人马,除非再来个过五关斩六将去求援不然根本冲不出去。
真正要求刘封支援是在关羽攻击襄樊,总是差口气就要攻下的时候求的援,所以根本不是刘封见死不救,而是关羽求援的时候,是占据上风的。那么刘封很显然对帮助这个不亲近的二叔立下盖世功勋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更何况刘封自己没有余力来支援关羽,东三郡的局势微妙,历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民心未付,士族林立,刘封能站稳脚跟的同时还要消弱孟达,拉拢士族根本没什么余力来支援关羽。
也就是说在刘封看来,一来我有自己的任务,关羽虽然有节制荆州军政的权利,但是我刘封的地盘和军队不归你管啊!二来刘备肯定是没有下过命令要求刘封支援关羽的,任何历史文献都没有一星半点的相关记录。三来关羽当时占据上风,襄樊指日可下,刘封派兵也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举,并不是关羽败走麦城之际还能传递消息要刘封支援的,因此刘封私自帮关羽立功是违抗命令的,也是不感兴趣的,于公于私刘封都有足够的理由不支援关羽。四来上庸势力复杂,能帮关羽的军队有限,去的多了上庸可能有失,去的少了一样得罪关羽。
刘封的死因真是不支援关羽么?显然不是刘封在关羽死后,依旧是上庸的老大,但是很显然,关羽之死需要有人负责人,孟达作为和法正黄权齐名的东州系,自然消息灵通,蜀中很多人将关羽失败上升到刘封和孟达不支援关羽头上。孟达一不做二不休降了曹魏,然后得到曹丕和夏侯玄等人的礼遇有加,信誓旦旦要为曹魏劝降刘封,然而刘封将孟达的信使斩立决,表示绝不投降之意。
后来在审家兄弟的里通外合之下,刘封不得已兵败回到成都,刘备开始是不忍处罚刘封的,结果诸葛亮说刘封刚猛后而难治,刘备为了阿斗这才杀死了刘封。而流传出来的却是为了关羽杀了刘封,等到后来刘封杀了孟达的信使决不投降的消息传来,刘备是非常后悔的。
由此可见,原本刘备就没有因为关羽兵败而要大力处罚刘封的,因为关羽兵败整个蜀汉以及关羽本人都有莫大的责任,这一点刘备心知肚明。刘备伐吴固然有为二位兄弟报仇的考虑,未尝没有改变策略,吞并东吴的想法,毕竟东吴实际上屡次都在拖后腿,曹丕新登基,地位不稳,出兵一定没有曹操那样果断,刘备如果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并东吴,天下自然是一番新气象,不然就如同诸葛亮和姜维一样,越打越穷,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否应该放弃?
蜀汉虽然国力最小,却显然是最有抱负的国家,王业不偏安,汉室不苟存的理念始终在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姜维的身上流传。只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逆天而行终究导致华夏百姓十不存一,南北朝的悲剧早在三国鼎立就埋下了伏笔。
其他网友观点刘备、诸葛亮等人顺利入蜀之后,他们又把目标放在汉中。因为只有拿下汉中,蜀地才安全。所以刘备又发起了汉中争夺战。219年,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夺取了汉中等地。与此同时,刘备又令孟达和刘封等人占领了房陵郡和上庸郡。刘备集团势力和土地都大大增加,刘备的势力达到了顶峰。此时刘备已经初步实现了诸葛亮《隆中对》中的跨有荆益两州。只等天下大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镇守荆州的关羽没有参加汉中争夺战,他自然不甘心所有的功劳都被别人占了。刘备占领汉中之后,自称为汉中王。此时,关羽错误的以为已经到了天下大变的时候,而自己就是可以领兵出荆州的上将,于是关羽发动了对曹操的襄樊之战。关羽在战争初期打得顺风顺水,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这时候,曹操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剿灭关羽。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联合打击下,败下阵来。最终关羽败走麦城,为孙权所擒并杀害。关羽被杀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当时占据上庸的刘封拒不发兵援救关羽。
拥兵5万的刘封,离麦城并不远,为何不去营救关羽。其实这个问题问的并不严谨。当时的刘封绝对没有5万兵马。整个襄樊之战期间三方的总兵力也不过10万,刘封怎么可能有5万大军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为什么刘封不援救关羽。
首先,关羽性格有明显缺陷。由于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认为关羽几乎是一个完人。可是现实中的关羽却有不少缺点。关羽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骄傲自负,天下豪杰皆不在他眼中。关羽骄傲自负的个性不仅得罪了孙权等人,也得罪了刘备集团的不少人。关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糜芳和傅士仁的叛变。他们两个正是非常不满意关羽平时的态度,所以才会投降东吴。关羽得罪的不仅只有傅士仁和糜芳,他还得罪了刘封和孟达之人。糜芳和傅士仁可以背叛关羽,刘封拒不发兵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关羽和刘封有前怨。刘封本名为寇封。刘备多年来一直没有子嗣,所以就认寇封为义子,并改名为刘封。希望自己老了以后有人养老送终。当刘备有一定基业的时候,他又生下来一个儿子也就是刘禅。这样刘封的位置就非常尴尬。刘备其实也有过立刘封为后的念头。这时候关羽提醒刘备,刘封毕竟只是义子,劝刘备立刘禅为后。关羽的提醒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却戳中了刘封的痛处。刘封因此对关羽心怀不满。终于有了出口恶气的机会,刘封岂会错过。
第三,小人挑拨。孟达就是这个小人,而且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正是他提醒了刘封这件往事,才让刘封心底的痛涌上心头。而且当时刘封和孟达一起掌握上庸兵权,如果孟达拒不发兵,刘封也无可奈何。刘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孟达的影响和掣肘。
第四,上庸地区确实不太安定。当时刘封和孟达刚占领上庸没有多久,上庸地区一些世家大族并不认同刘备的统治。如果刘封此时率领大军前往救援关羽,上庸地区极有可能陷入混乱。后来上庸地区的申仪就和孟达联合叛乱,并打败了刘封。所以刘封给关羽的回复也不都是推脱之辞。
第五,刘封没料到关羽失败。我们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刘封是在关羽失败之时没有出兵援救。其实关羽请求刘封援救之时,是在关羽即将打赢襄樊之战的时候。这时候,刘封完全有理由不前去帮帮场子。刘封的任务是镇守上庸,而不是出兵攻击曹操。关羽打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刘封前往帮忙反而容易落下一个擅离职守的罪名。而且关羽攻击曹操也不是刘备的命令,是关羽为了呼应刘备而自作主张。只不过后来刘备默认而已。刘封完全有理由不出兵,毕竟他没有接到刘备主动出兵帮助关羽的命令。
第六,刘封自身力量有限。当时刘封和孟达手中士兵最多不超过1万。如果刨除留下守城的士兵,刘封可以调动的士兵更少。这些士兵放到前线对抗曹孙联军失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刘封未必是吕蒙、陆逊、徐晃等人的对手。这些都是刘封出兵前需要考虑的事情。
第七,关羽失败得太快。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关羽由胜而败会如此之快。曹操和孙权没有料到,刘备和诸葛亮也没有料到。等所有人反映过来的时候,关羽败局已定。不光刘封没有派兵前往救援,就连刘备和诸葛亮也没有派兵救援。哪怕是准备救援都没有。当时麦城和上庸的距离并不近,也有好几百里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不算什么,在当时却是很长一段距离。即使刘封想去救援,时间也不允许。所以刘封决定发兵之前一定会考虑这个因素。
最终襄樊之战以关羽的全军覆灭和荆州的丢失而告终。刘备失去荆州之后,失去了北伐中原的基地。刘备被锁进四川以后,三足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关羽失去荆州之后,在诸葛亮的建议刘备处死了刘封。
其他网友观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起蜀汉倾国之兵,也不过5万左右,刘封又哪里来的拥兵5万。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每郡的总兵力当在5千至1万之间。以此推算,当时刘封与孟达驻守的房陵郡(今湖北房县),就算按最高兵力配置,也就1万左右。
同时,刘封所在的房陵距离麦城(今湖北当阳市两河镇)可一点也不近。如果走呼北高速和233省道,接近300公里;如果走307和233省道,则有320多公里。若按当时的交通条件,随便绕行一段河道或一座山头,至少也要上百公里。所以,刘封距离关羽“避难”的麦城还是比较远的。
不救关羽,是兵力、时机皆不适合那么,当时关羽的情形是什么样子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八月,关羽水淹于禁督率的七军,于禁贪生怕死投降,大将庞德被斩,梁、郏、陆浑一带豪强武装,尽皆接受关羽的指挥,声势威震中原。
不久,孙权派使者来为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结果,关羽将使者辱骂一顿,并拒绝结亲。因此,惹恼孙权。
接着,孙权暗中诱降江陵守将糜芳和公安守将傅士仁。
同年十一月,吕蒙进军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并以白衣渡江之计,昼夜兼程,顺利袭占江陵,并将关羽及其将士的妻儿老小全部俘获。
此时,曹操又派遣徐晃率领大军前来救援曹仁,关羽与战不利,又听闻荆州被孙权所占领,因此急忙领兵撤退。但是,从樊城到江陵有250公里(今高速路里程),以大军的速度,一天最多行军50公里。也就是说,关羽返回荆州的江陵城下,至少需要6天时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关羽非但没有夺下江陵,反被吕蒙的“亲情感召”之计,将关羽的大军瓦解。无奈之下,关羽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向麦城方向撤退。不过,从江陵到麦城却有至少200公里(今走高速160多公里)。
如此折腾下来,当关羽逃到麦城之时,最少已然是十二月上旬或中旬。当大军屯驻下来,关羽立即令廖化前去向刘封求援。而廖化从麦城到达房陵,就算日夜兼程,至少也需五六天吧。
如果,刘封、孟达同意出兵,粮草、大军需要准备数日, 五、六百公里的路程,大军至少需要行走十五天以上吧。如此以来,共需近一个月的时间,关羽的数百残兵能守住麦城吗?作为从军多年的刘封和孟达,岂能看不出来。不过,结局确实如此。十二月末,关羽、关平等人在临沮被东吴部将潘璋、马忠所擒。
正所谓:“远水难解尽渴。”因此,孟达、刘封未能出兵相救,也就说得过去了。
同时,房陵作为汉中和蜀地的屏障,同样需要大军驻守,原本兵力就不富裕,又岂能轻离。
不救关羽,或许就是刘备、诸葛亮之意《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以此来说,刘备赐死刘封的理由有三:一是怪罪他与孟达不和;二是怪罪他不救关羽;三是担心以后难以控制。
先拿第一点来说,无论古今,同事之间有矛盾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根本罪不致死。作为颇有识人用人之能的刘备,又岂能不知。所以,这个理由只不过是想杀刘封的借口罢了。
再说第二点,虽然刘备任命刘封“统达军”,表面看刘封为主将,实则兵士多为孟达亲信,而孟达又是房陵的“地头蛇”,还是益州系的实权派人物。因此,刘封想要调动军队,必须得经过孟达的同意。关键是,房陵属于刘备直接统领辖地,没有刘备的点头,谁敢私自调动军队。再说,以一城的微弱兵力,根本没法去救。这些,刘备又岂能不清楚。
后说第三点,以诸葛亮之能,就连刘备的托孤大臣李严,也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刘封,有什么可担心。例如:曹操的养子曹真、秦朗,尽皆至少年长曹丕数岁,或数十岁,也没见他有丝毫担心。同时,在古代,嫡、庶之分几乎达到了“泾渭分明”的层次,更何况养子,想要威胁到嫡出的亲子,基本没有分毫机会。
所以说,刘封的死,极有可能是为刘备、诸葛亮的决策失误背黑锅。因为,不救关羽,或许就是二人默许的结果。
不救关羽,是责任本分,并无大错《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是“董督荆州事”。也就是说,关羽管辖的地盘只是荆州的刘备辖区,而房陵并不受荆州管辖。所以,当关羽出兵樊城、襄阳,围困曹仁之时,曾“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当时,刘封与孟达皆以房陵之地初定,民心未稳为由,没有听从关羽之命。
同时,以刘封“副军中郎将”(此官职为刘备创设,并非汉朝正统官职)的官爵,根本没有能力调动任何一城兵马。因为,当时孟达的官职是宜都太守,申耽为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申仪为建信将军、令西城将军。
也就是说,刘封和孟达只有共同管理房陵的实际权利。但是,孟达之前就是一郡太守,而房陵郡又是孟达杀“房陵太守蒯祺”而得。只是刘备担心孟达无力攻取上庸,这才将刘封派来,统管其军,实为监督。明面上,刘封是孟达军的统领,实际上刘封并不一定指挥得动。想想孟达降魏,为何能够一次性带走4000部曲。
同时,申耽、申仪,皆为一城太守,又是“地头蛇”,以刘封的官职和威望,又如何能够调动得了他们的军队。
或许,因为刘封是刘备义子的关系,表面上孟达、申耽、申仪三人受刘封节制,实则“既不听宣,也不听调”,只尊刘备之命,而刘封最大限度只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因此,孟达写给刘封的劝降信,根本没有提到不救关羽会有什么下场,只是拿他的义子身份说事。同时,刘封敢于毫无犹豫逃回成都,也因为考虑到不救关羽,并不是多大的问题。所以,当刘备因诸葛亮之言,赐刘封自尽时,他才感叹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那么,刘备与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刘封死呢?其一,对于关羽之死,总要有人来背黑锅,而刘封则很不幸地成为了这个“背锅侠”。
其二,担心“有武艺,气力过人”的刘封被益州的本土势力所利用,成为刘备子嗣的潜在威胁。
其三,也有彻底为刘禅继位扫清一切障碍之意。
其四,据《后汉书·杨彪传》记载: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诸以恩泽为侯者皆夺封。意思是,在这一年,曹操宣布所有因祖先恩泽而获得封爵的人,全部剥夺爵位。而刘封父亲的罗侯爵位,也应该是在这一年被剥夺。所以,刘封的父亲极有可能生活在魏国,如果魏国以刘封家人的性命相威胁,刘封万一投降,将给蜀国带来极大的损失。这,应该也是刘封被杀的一大原因吧。
其五,在《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的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这七人皆是政治犯,且都毁于诸葛亮之手。所以,也有可能是诸葛亮为自己日后能够顺利接掌政权,排除阻碍。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