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内容

成长阶段(人生八阶段成长要素)

成长阶段(人生八阶段成长要素)

社会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从生到死,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上便会出现一些乏力和困扰的现象。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形成,在21岁之前五个阶段的主题成长需要分别是:第一个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第二个阶段:2-3岁——自主与羞愧;第三个阶段:4-5岁——主动性与内疚;第四个阶段:6-11岁——勤勉与自卑;第五个阶段:12-21岁——身份角色的困惑。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有他深远的意义。

第一个阶段:0-1岁——信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1、肚饿——被喂食物

2、受惊——被拥抱

3、哭泣——被拥抱

4、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长多么的需要他。

如果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1、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2、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3、需要别人照顾;

4、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个阶段:2-3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和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如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这一个成长阶段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会产生害羞及惭愧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1、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3、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倚靠别人的人;

4、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5、经常做出不恰当的道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个阶段:4-5岁——主动性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许会秘密的做。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1、害怕犯错;

2、感到无助及内疚;

3、只懂得安慰别人;

4、回避风险;

5、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1、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2、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3、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4、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个阶段:6-11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若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1、避免参与任何的竞争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2、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3、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1、凡事要求完美;

2、经常拖延及耽搁;

3、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个阶段:12-21岁——身份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1、找出他自己怎样去适合这世界;

2、接受自己身体生理上的变化;

3、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

4、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5、找出人生应怎样过。

如果在这一个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容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感觉、改变想法及尝试新的方向,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如果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迫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1、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2、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3、不能定立人生目标;

4、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1、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2、需要凭拥有的东西、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22--25岁)

当亲密关系的发展成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时候,青少年就步入了埃里克森模式中的下一个阶段:发展亲密关系。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发展他的亲密感,并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亲密感发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或是对另一个的爱的承诺,但也可能性有别的结局,也可能很不幸,与人结了婚却没有亲密感。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孤独感。他们可能经历了多次肤浅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在真正的密切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有些人甚至回避需要情感承诺。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

第七阶段:繁衍对停滞(26--65岁)

进入中年,人们开始关心下一代。父母们发现,他们通过对孩子的教育,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没有子女的成年人通过与年轻人的接触也会感到这种生活的丰富。没有形成这种繁衍感的成年人会陷入一种停滞感中,它表现为一种空虚感和对人生目标的怀疑,我们看到在父母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情。遗憾的是,还有一些父母,他们从教育孩子中很少获得快乐,而是充满了厌烦,对生活感到不满。在孩子发展中不能展示自己的潜力,对父母和对孩子来说都是可悲的。

第八阶段: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上)

大多数人到老年时都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但埃里克森认为,老年人还有一种危机要克服。过去的岁月和经历,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老年人要么达到一种自我整合,要么产生失望感,以满足的心情回忆往事的人,将以一种完善感走完最后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写道:“人对唯一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把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的。”不能形成这种良好感合的人会落入失望的境地。他们认识到现在时间太少了,年轻人拥有的选择和机会,人们都没有了,一生已经过去,他们希望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生活一遍,这样的人常常通过对他人的厌恶和轻蔑来表达他们的失望。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比一个老年人的失望晚悲哀,也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充满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满足。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武功心法(武功心法留着看!收藏)

下一篇: 韩国性感女明星(韩国史上性感女明星)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