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精选问答 > 内容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的认识和调控(应该怎样整理心情、疗愈创伤)

关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的认识和调控,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疫情当下,应该怎样整理心情、疗愈创伤?请试试积极心理“八正法”2、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

1、疫情当下,应该怎样整理心情、疗愈创伤?请试试积极心理“八正法”

近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家彭凯平教授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跨越疫情,心理重塑》的演讲。他指出,疫情不仅对人的身体,也对人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上,需要整理心情,疗愈创伤,建立积极心态,直面困难,迎接希望。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疫情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最近,全国各地正经受着一场新冠病毒的侵袭,很多人“阳”了,身体出现各种不适。但是,可能大家没有意识到,持续3年的疫情也对我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而且是长久的、深层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发现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磨难、逆境以及不确定性,长期承受的心理压力让人感到焦虑、恐惧、烦恼、杂乱、无助,甚至抑郁。

我们与新华社合作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调查,一次是2021年11月,对中国30万大、中、小学生开展心理调查,另一次是2022年初对5个大城市的普通老百姓进行社会心理调查。

结果发现,疫情对人们的心理伤害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尤其是对学生的调查结果更是让我们感到揪心。一些孩子出现了“四无”现象:第一,学习无动力。如果老师、家长不逼着的话,他们几乎没有一点学习兴趣。第二,对真实世界无兴趣。他们完全沉迷于游戏和各种社交媒体。第三,社交无能力。因为他们把大量时间、精力放在网上,所以造成社交能力的缺失,不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第四,也是最严重的一点,对生命价值无感受。他们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整天浑浑噩噩地生活。

在百度上搜索与疫情相关的词语,我们会发现,其中负面情绪词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如抑郁、焦虑、恐惧、抱怨、歉意等。如果不纠正这些心理问题,那么疫情过后,大家的身体虽然康复了,但可能还会长期生活在新冠病毒的阴影之下。

『应该怎样看待负面情绪』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呢?

首先,要承认负面情绪的产生有着必然性和必要性。

人类在千万年的进化历史中遭遇过无数次像新冠病毒这样的灾害,在与灾难斗争的过程中,人类产生了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应激反应。所谓应激反应,就是当人在遇到挫折、磨难时,身体有3个重要的器官——下丘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会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使人产生紧张、恐惧、愤怒等负面情绪。

其实,负面情绪也是有价值的。愤怒能让人保护自己和家人;焦虑让人关注需要面对的风险挑战,并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当你悲伤时,其实你是在发出求救信号,这有利于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和关怀。压力激素能够激活人类抗击灾难、危险的应激反应,使人的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肌肉力量及骨骼力量加强,它使人的感觉更加敏锐,眼睛更尖、耳朵更灵、鼻子更灵敏,使我们能够辨别各种风险,做好斗争的准备。

压力激素的化解一般来说需要通过两种行动,一种是“斗”,一种是“逃”,打得赢就斗,打不赢就逃。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发现,有些人既不选择“斗”也不选择“逃”,而是选择躺平,什么都不做。这会有什么结果呢?研究发现,压力激素不能靠躺平来化解,如果躺久了,反而会出现各种身心问题,从心理学上来讲,负面情绪会大量出现。

虽然负面情绪对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负面情绪延续的时间不能太长。如果负面情绪持续超过一周,就会产生各种生理问题,包括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睡眠都会受到影响。

为什么负面情绪造成的影响往往更大、更长久呢?这涉及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出的一个机制——负面信息加工优势。打个比方,如果你是700万年前在非洲草原上行走的人类先祖,突然看见前方风吹草动,其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虎狼出没,另一种是瓜果落地,你会倾向相信哪一种呢?很简单,你宁愿相信是虎狼出没。因为负面的事情会带来糟糕的结果,而且不可逆转,你如果不逃跑的话很可能会落入虎口;而如果你错过了瓜果落地,最多有些遗憾,下次还可以试一次。心理学家鲍迈斯特曾经写过一本书《“坏”比“好”更强大》,他发现,坏印象比好印象容易形成,坏事比好事的影响要大,同时坏言行对人的关系伤害也更严重。

所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消极的心态能让我们活下来,但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而言,积极的心态才能让我们活得更好。1999年,“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宾州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心理学家不要总是讲人多么脆弱、消极,应该换一种心态鼓励人们挖掘内在的积极心理力量,活出幸福美好的人生体验。这种新思想被称为“积极心理学”。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如何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是需要用科学思想来进行指导的。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的认识和调控(应该怎样整理心情、疗愈创伤)

彭凯平 (资料图片)

『心理韧性的三重培养方式』

如何让我们翻过痛苦的一页,重新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呢?心理韧性的培养能够帮助我们战胜消极情绪。

心理韧性有三重培养方式。

第一层境界是复原力,即人从逆境、冲突、痛楚、失败、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也称为反弹力、心理弹性。曼德拉有一句名言:“生命最大的荣耀不是从来没有失败,而是每次失败后的不断奋起。”这种复原力是人类重要的生存本领。

第二层境界是抗逆力,即面对长远目标的努力和耐力,也称为耐磨力、意志力、抗压力、自控力等。达尔文曾经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千万年的进化历史选择的不是最强大的生命,比如恐龙比我们人类强大,但它很早就被淘汰了。进化历史选择的也不是最聪明的生命,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比我们人类的先祖更大,但是他们也消失了。人类和现在世界上活着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够顽强地活下来,所以,抗压力、耐磨力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层境界是创伤后成长,即由于逆境和其他挑战而经历的积极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有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叫作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人遇到挫折、打击、磨难后产生的长期心理阴影。心理学家发现,人在经历挫折、打击、磨难之后,虽然有一部分人存在心理阴影,但是这些人的比例不超过30%,多数人能够自我痊愈。而且,还有一些人能够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是创伤后成长。就像哲学家尼采所说的:“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加强大。”这是心理韧性的最高境界。

『积极心理“八正法”』

疫情期间,我通过研究总结出应对压力、调整情绪、实现创伤后成长的积极心理“八正法”。这些方法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一试。

第一个方法是平稳呼吸。当看到一些消极的事情、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时,你可以深深地吸口气。慢慢把气吸进来,对情绪调节有很好的安抚作用,可以让自己不那么紧张、恐惧、愤怒。因为人类负面信息的加工中心——杏仁核就在鼻子后方,当我们闻到不好的气味,感到紧张、恐惧、焦虑、愤怒时,杏仁核会充血、温度上升,所以,把凉气吸进来可以安抚情绪。

第二个方法是闻香。嗅觉相比人类的其他感官有一个特点,即情绪反应在先,认知评价在后。视觉、听觉、触觉往往需要经过认知评价才能产生情绪反应,比如你走在街上,一个漂亮女孩对你嫣然一笑,你的第一个念头是她为什么会对我笑,你得想一想。但嗅觉不同,情绪反应在先,认知评价在后。所以,想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建议大家多闻闻香的东西,家里常备一些香精、香水、香油。

第三个方法是抚摸自己的身体。当情绪不佳时,可以摸一摸膻中穴,即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是中医所言情绪淤积的地方,当你觉得憋得慌时,抚摸一下膻中穴,会有一种放松舒适的感觉。

第四个方法是抬头挺胸。人身上有十条神经通道,其中最长的一条神经通道是迷走神经,它发源于脑干。人类在远古爬行时期迷走神经就已经存在,原来是弯的,但人直立行走后迷走神经就打开了。研究发现,抬头挺胸可以打开迷走神经,这会带来一种心情振奋的积极效果。所以,当心情不好时,不妨仰望星空,面朝大海,登高远眺,会有一种心胸开阔的舒适感觉。

第五个方法是运动。科学家发现,运动产生的效果和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的效果差不多。加拿大学者迈克尔·霍顿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增加血清素,改善我们的心情。人在运动时,大脑的神经回路也发生变化,会产生重要的脑源性营养因子,大脑的“化肥”正是这些脑源性营养因子,所以运动让人变聪明。运动还能让我们产生一种自我掌控感,“我行、我能、我动”,使人自我感觉特别好。

第六个方法是专念。禅修上称为正念,心理学家把它叫作专念状态,各种气功、冥想、太极都是帮助人达到专念状态的手段和路径。所谓专念,就是我们的意念完全集中在对自己内心体验的觉知,这样就能把烦恼、忧愁、痛苦、愤恨、紧张等情绪都屏蔽在外。

我提出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叫3-3-3法则。第一个“3”,是关注自己身体的三个部位:丹田、鼻息以及身体与周围事物紧密接触的位置。第二个“3”,是关注周围的三件事情,包括你身边的花草、景色、云彩,你用心去欣赏,慢慢就会安静下来。第三个“3”,守住自己的三个感觉:听觉、嗅觉、味觉。

第七个方法是倾诉。一定要找那些有倾听能力的人,他们愿意陪伴你、倾听你。一般而言,30分钟的交流可以达到倾诉的效果,不要三言两语、浅尝辄止,一定要慢慢敞开心扉,才能真正达到疗愈的目的。

第八个方法是写作。人类的情绪和理智用的是同一个神经系统,当理性逐渐占上风时,感性就会逐渐下降。写作是个理性的过程,需要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它是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这种理性的活动增加了,慢慢就会降低感性上的伤害。

『重新认识生活的意义』

在灾难、挫折、重大心理伤害面前,我们除了用心理韧性去抗争,还可以用积极的心态来替代、转移、升华消极情绪。

什么是积极心态?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彼得森曾在全世界38个工业化国家里问老百姓一个同样的问题:你的美好的、积极的心理体验是什么样子的?他发现,除了文化差异外,有4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共同的、普遍的。

第一个积极心态是“有大爱”。人类除了男女之间的性爱之外,还有大爱情怀。积极心理学发现,当人把这种大爱的力量体现出来时,痛苦、挫折、磨难、伤害都可以克服。所以,人生艰难时刻,大家一定要体现大爱精神,多去拥抱自己的家人,多去欣赏自己的同胞,多用爱心去成全、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会感到由衷的开心,以至忘掉很多痛苦。仇恨和愤怒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只有大爱情怀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积极和高尚。

第二个积极心态是“有快乐”。彼得森教授发现,快乐的情绪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细雨洒在手心,沙子在脚心发痒,美妙的音乐,孩子的笑脸……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愉悦。人在开心时,大脑会分泌出各种积极的神经化学递质,包括多巴胺(一种奖励激素)、催产素(一种爱的激素)、血清素(让我们心情振奋的激素)、内啡肽(一种减痛的激素),这些愉悦开心的感受可以产生巨大的战胜力、超越力和生命的活力。

第三个积极心态是“有用感”。当人觉得自己有用时,大脑会分泌出血清素,让人特别开心。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一个概念叫“自我效能感”,他发现,当人觉得自己有效能、有价值、有意义时,特别容易产生积极的力量。所以,疫情期间,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做些有用的事情。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让我们觉得自己有用,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觉得自己毫无用处。

第四个积极心态是“有意义”。人的意义感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大脑前额叶的灵性、悟性、感性和德性。一个人走到水边,想到“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就是一种意义。一花一草总关情意,这个情意就是我们自己具备意义感的能力。生活需要我们去挖掘意义,如何战胜痛苦,就是催生意义感的重要源泉。什么样的人堪称英雄?在认清生活的真实面貌后,无论是龌龊、痛苦还是伤害,依然热爱着生活,这就是平常人的英雄主义。此外,能够发现自己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使命时,也会让我们有一种意义感。当我们找到自己生活的目的、价值、追求的方向时,我们的人生就有了意义。

还有一个简单找到意义的方法,就是利用我们人类天生的视觉加工优势。东方人有一种智慧叫“心眼”,即“用心在看”。不仅仅是那些了不起的业绩让我们觉得活着有意义,身边那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真、善、美,其实也有意义、也有价值。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敞开心扉,用心去欣赏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细微的事情,所以错过了很多美好。你可以在家里找找那些被你忽视的事物,也许是孩子留的字条,也许是你和爱人谈恋爱的信物,也许是你许久没有留意的花草,你会发现生活其实有新意、有美意,也有善意。上班的路上不要匆忙赶路,可以欣赏一下周围的人群,欣赏一下城市的变化,这时你也许会发现生命永不停息,对生活又有了信心。

3年疫情让我们经受了无数次的打击和折磨,但是我们挺过来了,那就不要浪费这3年的磨难,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一起开始人生的新篇章,一起追求更好的未来吧。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徐蓓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彭凯平

2、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

“宝宝今天不开心!”

“中国足球进世界杯8强了!爽爆了啊!”(有生之年系列吧?)

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些“宝宝们”发这样的话,这些一般都是指将今天的心情分享给别人看,但其实在心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情绪状态哦。

所谓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相关。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伤心绝望等情绪。比如饿了,吃到一顿美美的火锅,哇塞好开心,这就是一种情绪状态。这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是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例如判断:“激情和应激对人行为的影响都是消极的。”

心理学中,一共3大类情绪状态:

一、心境

这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剧烈程度上比较微弱、平静,比如说你考试考了第一名很开心,有波动起伏,但尚在你的理智可控范围内。

此外,心境具备2个特点:

1、长期性:指的是心境持续时间长。比如说被喜欢的人夸长得很好看,瞬间心情变美丽,可能几个小时后还是开心,几天后、几周后、几个月后想起来曾经被夸过,还是会小开心,这就是长期性的特点。

2、弥散性:指的是人的情绪可以自由扩展到周围其他事物中去。一般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出现这种特点较多,例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当时的杜甫生活在晚唐时期,国破家亡,导致他借景抒情,认为花也好,鸟也罢,都跟他一样,心情也不好。

二、激情

这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与心境正好相反。心理的波动幅度特别大,比如说看到世界杯你喜欢的球队赢了,你会欣喜若狂,如果输了,那就是“天台见了”。往往也只是会在事后持续十几秒,时过境迁就会缓解下来。

注意,考判断题,我们要注意激情对于人行为的影响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影响比如说你看到别的奥运健儿拿了金牌,你也深受鼓舞,积极拼搏;坏的影响比如说“范进中举”,疯了……也就是会导致人的行为异常。

三、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中出现的一种急速紧张的情绪状态。来,划关键词:“出乎意料”、“紧张”。也就是你在你无法处理好或者陌生的情境中,会出现紧张的情绪。

比如韩剧里的女主角,经常会走在马路上,突然有一辆卡车急速向她驶来,女主角懵了,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然后成功被撞,然后失忆,然后……咳咳,总之,在这样的情况里,我们产生的情绪状态就是应激。

注意,考判断题,应激对于人行为的影响也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影响比如说:“教育机智”,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解决突发问题,坏的影响就是韩剧女主那样被撞,啊不是,是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也会降低人身体的免疫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

“宝宝今天不开心!”

“中国足球进世界杯8强了!爽爆了啊!”(有生之年系列吧?)

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些“宝宝们”发这样的话,这些一般都是指将今天的心情分享给别人看,但其实在心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情绪状态哦。

所谓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相关。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伤心绝望等情绪。比如饿了,吃到一顿美美的火锅,哇塞好开心,这就是一种情绪状态。这部分的知识点主要是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例如判断:“激情和应激对人行为的影响都是消极的。”

心理学中,一共3大类情绪状态:

一、心境

这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剧烈程度上比较微弱、平静,比如说你考试考了第一名很开心,有波动起伏,但尚在你的理智可控范围内。

此外,心境具备2个特点:

1、长期性:指的是心境持续时间长。比如说被喜欢的人夸长得很好看,瞬间心情变美丽,可能几个小时后还是开心,几天后、几周后、几个月后想起来曾经被夸过,还是会小开心,这就是长期性的特点。

2、弥散性:指的是人的情绪可以自由扩展到周围其他事物中去。一般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出现这种特点较多,例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当时的杜甫生活在晚唐时期,国破家亡,导致他借景抒情,认为花也好,鸟也罢,都跟他一样,心情也不好。

二、激情

这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与心境正好相反。心理的波动幅度特别大,比如说看到世界杯你喜欢的球队赢了,你会欣喜若狂,如果输了,那就是“天台见了”。往往也只是会在事后持续十几秒,时过境迁就会缓解下来。

注意,考判断题,我们要注意激情对于人行为的影响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影响比如说你看到别的奥运健儿拿了金牌,你也深受鼓舞,积极拼搏;坏的影响比如说“范进中举”,疯了……也就是会导致人的行为异常。

三、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中出现的一种急速紧张的情绪状态。来,划关键词:“出乎意料”、“紧张”。也就是你在你无法处理好或者陌生的情境中,会出现紧张的情绪。

比如韩剧里的女主角,经常会走在马路上,突然有一辆卡车急速向她驶来,女主角懵了,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然后成功被撞,然后失忆,然后……咳咳,总之,在这样的情况里,我们产生的情绪状态就是应激。

注意,考判断题,应激对于人行为的影响也是有好有坏的。好的影响比如说:“教育机智”,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解决突发问题,坏的影响就是韩剧女主那样被撞,啊不是,是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也会降低人身体的免疫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行为变化反映其情绪变化

对于微表情来说,仅仅明白四肢和头颈的动作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这会导致我们不能全面完整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最重要的是,FBI认为,人类在观察他人的时候会像忽视腿部动作一样,忽视他人的躯干动作,也就是说,人体躯干动作的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出行为人的情绪变化。

不仅如此,人体躯干还承载着众多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器官,五脏六腑主要集中在胸腔和腹部,这些脆弱的身体器官也是需要人类优先保护的对象。

所以,每当这些部位面临负面刺激或者危险的时候,人类大脑就会马上调集其他肢体前来护卫。因此,这些由人类边缘系统操控的肢体动作,实际上真实地反映出了人类内心中的情绪变化。

心理学中有一个定义叫腹侧否决,是指当人们对所处环境感到不适或者对当前所讨论的话题不感兴趣,以及谈话双方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或感觉事情不妙的时候,就会做出腹侧否决的动作。

此时,行为人会主动做出远离对方的姿势或者干脆直接转身离开。反之,如果我们发现了令自己喜爱的或是感兴趣的事情时,就会将自己的腹侧向该事物倾斜,这种现象被称为腹侧展示(这里的腹侧是指身体前侧,聚集着眼、嘴、胸、生殖器等器官)。

可以说,腹侧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该部位会受到大脑的优先保护,比如,在狭窄的人行道上,如果有人迎面走来,我们就会在对方靠近的时候下意识地微微侧转身体。

在恋爱场景中,恋爱中的男女在相处中所做出的腹侧否决动作越多,就表示他们之间的感情问题越复杂、越难缓和。腹侧否决和躯干倾斜的动作,是不受距离因素约束的。

比如,当人们远远地看见或者听见某种让自己反感的事情时,也会下意识地做出这种动作;再比如,在会议或者讨论中,如果双方的意见彼此不同,那么,即使他们彼此距离很远,也会因为意见不同而下意识地做出躯干倾斜远离对方的动作。

腹侧展示是和腹侧否决意向相反的动作,有的书籍中也将这种动作称为腹侧前置。这种动作是指,当我们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或者事物的时候,通常会将自己的腹侧展示给对方。

比如,在孩子跑向我们索要拥抱的时候,行为人会下意识地将阻挡在接子面前的事物全部移升,然后将自己的手臂展开,把腹侧展元给对方,好像只有这样拥抱对方,才可以给予对方最恰当的热情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在意见相同时,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已的躯干向对方倾斜,并慢慢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而如果双方意见相反,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动作。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时候,有的人也会出于紧张而下意识地与他人保持距离,但他不会做出腹侧否决或者躯干倾斜的动作。除了腹侧展示和腹侧否决,我们还经常见到以下几种躯干动作:

1、借用物体构筑防御人们在不能远离自己讨厌的人或者事情的时候,会使用手臂或者借用其他事物在自己与负面刺激之间构筑起防御。

比如,在谈判场所中,一旦当前所谈的条件或者利益不符合或是损害了行为人的利益,让他感到不舒服,那么行为人就会做出扣衣服扣子或者正领带的动作,以此来表示自己想要离开以及对对方不满的意思。

在生活中,人们还会借用抱枕来构筑屏障,很多女性在看恐怖片的时候都会拿一个抱枕,每当恐怖的声音或者场景出现的时候,就会紧紧地抓住抱枕或者用它遮挡住自己的视线,以此来发泄自己内心中所产生的恐惧情绪,并试图通过这样的动作来保护自己。

女性的躯干保护性动作比男性的更有代表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每当女性在感到不舒适、紧张、不安的时候,她们通常会做出两种动作:第一,用自己的一只手臂抓住另外一只手臂,在身前构筑壁垒。

第二,将双手交叠置于胃部或者腹部,以此来使自己更舒服一些。生理研究显示,女性这样做的原因是,当人情绪波动的时候,血液会优先供给到大脑和四肢的肌肉中,情绪波动剧烈的情况下甚至还会造成体表失温。

因此,此时供给到胃部的血液就明显低于正常供给量,而缺少足够的血液输送养分,胃部自然会有不适,如果此时是在餐桌上,这种感觉还会加重。

2、弯腰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躯干动作还有弯腰。在现在的国际文化中,弯腰这个动作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通常都表示谦卑、谦虚、尊敬、谦逊等意思。

在我国,弯腰鞠躬的动作一般是行为人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之情,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弯腰鞠躬或者叩首拜服的动作也有着阿谀奉承的含义。

在西方,人们会在看到长者或者令人尊敬的人时,做出向下弯曲躯干致敬的动作。这种弯曲躯干指向他人的动作,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向对方传递着亲近之意。

3、伸展躯干伸展躯干也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躯干动作之一。研究发现,伸展性的动作是人们表示舒服的信号,无论所伸展的是身体的哪个肢体部位,都会让人产生很强的舒适感。工作之余人们都会做出伸懒腰的动作,这个动作就是人们寻求舒适的直观体现。

但是,有的时候,这种伸展躯干的动作也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当孩子正在接受家长批评时,四肢随意伸展,还时不时地做出伸懒腰、打哈欠的动作,那就意味着,孩子并不认同父母的批评教育,他是在以这种肢体形式来对父母的行为表示反抗。

在严肃、认真的环境中,行为人做出伸展肢体的动作,往往意味着对主持该场景人的不尊敬,是蔑视他人权威的行为。因此,在严肃的环境下做出伸展躯干的动作是不会被人容忍的,也不值得我们学习。

4、挺起胸膛挺起胸膛的动作也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躯干动作之一。这种动作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人们想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增强自己的气势,让自己在他人眼中显得更加高大、威猛。

人们在争吵和发怒的时候,都会做出这样挺胸抬头、怒目而视的动作,虽然在旁观者看来,这样的动作可能有些滑稽可笑,但是这种动作也是行为人展示实力和态度的最佳方法。有的时候,做出这种动作,甚至还可以起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5、露出部分身体躯干露出部分身体躯干的动作,在有些生活场景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正常生活中,这种将衣服扣子打开或者直接脱掉上衣行为,可能意味着行为人想要使自己处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

但是,如果这种动作出现在行为人与他人争执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行为人是在战斗前放松肌肉,或者不想被接下来发生的打斗弄脏了身上的衣服,也有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在战斗中占据优势。

不管怎样,一旦正在争吵的双方做出了诸如挽起衣袖、解开衣领、脱掉上衣等动作的时候,那就意味着:双方间的争吵马上就会升级了。

6、胸膛的剧烈起伏胸膛的剧烈起伏,也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躯干动作之一。通常情况下,剧烈起伏的胸膛往往意味着剧烈运动和体能透支,身体试图通过快速呼吸氧气,来增加血液中的营养成分。

但是,人类在情绪波动剧烈或者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肢体动作。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观察到,行为人在没有进行剧烈运动的前提下,突然出现了胸膛剧烈起伏的动作。

那么就意味着,当前发生的事情让他的情绪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比如惊喜、恐惧、愤怒等),或者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本文关键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的调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的认识和调控,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在日常生活对我们的影响,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情绪,对情绪心理学的理解。这就是关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的认识和调控(应该怎样整理心情、疗愈创伤)》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女生身上的敏感点你知道多少,让女生荷尔蒙飙升的三种行为(4个敏感部位一看就知道)

下一篇: 关于亲情的诗歌,亲情的诗歌(八首亲情诗词:年少不懂父母恩)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