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猫倩倩:高转化文案写作者,头条号签约作者,知乎19万关注大V,职场、心理学话题高赞回答者
前段时间,喵的写手团接到一个案子。大概是一个老师想做知识付费系列课,让我们帮忙写推广文案。
营销软文是新媒体领域特别常见的一种文案,主笔的几位小伙伴也是非常优秀的创作者,在我看来这件事应该从动笔到结案3~4h可以搞定。
结果前前后后折腾了3天,改了五六版。最后气得我跟橘长吐槽“再也不和XX(那个老师)合作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能把一只温顺的猫气到炸毛呢?
是这样的,平常我们接约稿,甲方都会非常明确地给到“宣传点”(就是别人看完你这篇文章,你最想让对方记住的要点是什么。对于课程来说,就是课程特色)。但是这位老师他自己都没有想好他的课有什么亮点,只是丢过来一堆资料让我的小作者们“自己挖掘”,结果前后改了五六版他都不满意。
这也就算了,就在我以为终于告一段落的时候,他的需求突然变了,整个文章方向都要改,等于之前的都白写了……
我:
好了,你是否也经常有这种“领导客户完全无法沟通,全世界都不懂我”的感觉呢?
那你需要把这篇文章耐心看完喔~
一、跟领导沟通
先说第一个场景,跟领导沟通。
跟领导沟通往往要么是“接受领导布置的任务”,要么是“向领导汇报工作”。
领导在布置任务的时候,通常都会说的特别简单。比如我之前在国网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开各种审查会,我们主任就会说“倩倩,下周一要开电源批次审查会,你安排一下”。
如果这个时候,我在微信群发一条通知艾特所有人告诉大家要开会了,然后再打电话给评标中心让布置会场,做完这些就不管了,准保会挨骂。
万一有人没看微信群错过消息怎么办呀?会议室定的不符合领导要求怎么办呀?这些都得考虑到。
你可能会问:如果领导有详细的要求,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这里要跟大家说一个现象,叫做“知识诅咒”(The Curse of Knowledge)。意思就是,人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
与此对应的还有个现象,叫做“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意思就是,无知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无知。
现在问题来了,在领导眼中,布置一项任务,他默认所有的步骤和方法你是全都知道的,不需要他说特别多;在你眼里,当你实际去完成这项任务之前,你并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工作做的是不和领导心意的。你的“默认”和领导的“默认”并不是同一件事,这样在事情的结果山就产生了偏差。
那该怎么办呢?
1.反复确认细节
比如,我接到“下周一要开审查会,你去安排一下”这个任务以后,不能说个“好”就结束了,还要反问领导:“咱们这次审查会要几个批次合并一起开呢?大概需要一个什么规模的会议室?是否需要投影呢?”
你会发现,你这么一问,好多详细的要求就出现了:和信息化批次一起开,让招标中心找3间会议室(看看,你要是不问,以为就要一间会议室,是不是就惨了),每间都要带投影仪。
然后你在按照这些细节去执行的过程中,可能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招标中心告诉你只剩2间会议室了,没办法找到3间会议室。
千万!不要!自己替领导做决定!
千万不要说“啊?只剩2间会议室了啊,那好吧。”如果等到开会领导才发现会议室数量不够,挨骂的是你自己。一定要提前把“跟领导要求不一样”的信息提前告诉他,让他来判断“只有2间会议室了,我们接下来是换场地还是拼在一起开”。我之前就遇到过一次,我们网省有两个评标基地,因为其中一个基地会议室数量不够,改到另一个地方开了。
记住,我们只是执行者,不是决策者。
2.确定落实到人,做好检查
发通知之后,给每一位与会者打电话,确保大家都被通知到了。提前一天去测试可能用到的投影、电脑等工具是否工作正常,并在会议室门上贴上小条——此会议室未来3天有“国网电源&信息化审查”会议。 如果有供电局的同事不能来参加,提醒他们要向领导请假。
3.追踪结果
给每一位参与会议的人发送与议题相关的资料,在会议期间做好详细记录。会议上确定的各种任务要按照责任人标注好,会后还要追踪每个人的完成情况,在ddl之前向领导汇报,并且写成书面的结题报告。
从接受领导布置任务到和领导汇报工作,看起来是两件事,你会发现其实根本上都是“结果导向”的。
就是说,领导他的目的并不是“让你通知去开会”,而是有一个更重要的结果要完成。前面各种确认与会人按时参加、贴好标识、准备好会议室balabala都是为了任务能够不受干扰地按时传达下去,而继续追踪是为了让负责人能够达成这个结果。
类似地,如果不是开会,是另一件事让你汇报工作,你也只要记得“结果导向”,把领导关心的结果告诉他就好了。不要跟他讲你的过程多辛苦、多崎岖,也不要讲那些无关的事,只要告诉领导他关心的“这件事完成怎么样”就行了。
二、跟客户沟通
和领导沟通的大原则是相近的,你也得知道对方关心什么、目的是什么。
1. 问清楚客户需求
有的客户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是啥,或者非常模糊,你就要引导他一步一步讲清楚,不然就会像我在开头写的那个故事一样,把自己气得要死还是得改。
有的人他只是头脑一热,觉得“我就该做这件事”,具体怎么做,他也没想好。比如要做宣传,他知道“我该准备一篇文案,不然怎么宣传都不知道”。但是他连自己的课程亮点、面向受众都没想好,反而把我们的文案当成了自己灵感的源泉,看了我们的文案才意识到自己的课程应该讲啥,这种合作是非常不愉快的。
经历过这件事之后呢,以后我给团队接约稿第一句都先问“你的宣传点是什么”?假如对方含含糊糊讲不清楚自己的宣传点,我就会跟他说“你想清楚需求再来找我写吧”(这句话是跟刘丞学的,他就是这么怼他们公司产品经理的hiahia)。
2. 职责划分清楚,不要越界
和“不要替领导做决定”类似,也不要轻易替你的客户做决定。
你可以评估他的提议是否可行,把具体的理由都告诉到他,让他决定按照哪个方案来做。但是不能心里想“客户什么都不懂,我也不用告诉他了,于是我就这么做吧。”
“找到需求”也属于客户职责的一部分,你只能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需求,而不能替他挖掘自己的需求。像上一次我就踩了这个大坑,一旦客户发现你做的不是他想要的,你就会陷入循环返工。
三、跟同事沟通
我们的工作都不是孤立的,总会跟其他同事打交道。
跟同事沟通,中心思想就是“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
比如说,我之前负责我们部门的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还要负责部门的月度报销,经常要做一些统计表发给财务。对于财务来说,他们收到一些五花八门的表格,整理起来是很麻烦的。我就会在统计之前先发一个空表格模板给财务小姐姐,问她按照这个格式整理行不行,如果可以的话我再继续填表。
公司内部的交流往往会通过发邮件的形式来进行。如果你发送一封询问或者委托邮件,没有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对方就会判断你是一个不顾及他人情况的人。
同样地,在写报告或者文件的时候,你要让阅读对象觉得你的报告有读的价值。你要标记清楚。你必须明确写出必要的结论、新事实的发现和自己的意见等,让读者更容易看明白。在提交数据的时候,也应该明确地把握这些数据是做什么用的,而不是乱七八糟地写完堆给别人看。
既然你的工作成果对象是人,就要考虑对方的立场,就要追求简洁性和便利性。做工作的时候,要让你的成果更加符合工作的目的;在委托别人工作时,要尽量让对方不会弄错你的意图。
总结一下:
1. 跟领导沟通,无论是领任务还是汇报工作,都记得要遵循“结果导向”
2. 跟客户沟通,首先要问清楚客户的需求,记得职责划分清楚,不要替对方做决定
3. 跟同事沟通,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