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浏览:6171
关注者:116
最佳回答: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够架空皇帝的很少是文官。
出过皇帝被架空的朝代有秦朝,是宦官赵高;西汉是王莽外戚;东汉是军阀;唐朝是藩镇 宦官,至于宋元,皇帝全都实权在握,即便出了干政的权臣外戚,也很快被皇帝给杀掉了,根本没机会架空皇权。
倒是明朝确实出了文官架空皇帝的事情。明朝自洪武年间起,朱元璋就像割韭菜一样成片成片地杀文官,当时朝中文官每次上完朝回到家里都要跟家里人一起抱头痛哭,庆幸自己又多活了一天。
后来的建文朝实际上就是毁在文官手里,因为建文帝的几个老师都是那种虽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但实际上并没有实操经验的大儒,做学问没问题,削藩真不行。
后来朱棣靖难成功,重新建立了一批经历过实战的文武官员队伍,重新把队伍拉了起来,还重建锦衣卫,并新增专门负责监督朝中官员的东厂。
但明英宗一把将大明朝廷上能带兵打仗的武将全部梭哈在了土木堡,最终还是靠着于谦等一票文官持刀上阵,这才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文官的地位也自此水涨船高。
而且文官们饱读诗书,崇尚魏徵这种敢于直言上谏的忠贞臣子,以跟皇帝抬杠为荣,对皇帝干涉得越来越多,甚至连皇帝跟哪个妃子睡觉都要管,就差用什么体位了,气得万历皇帝那是几十年不上朝。
所以大明朝出现了一个奇葩现象,就是文官集体干皇帝、骂皇帝,骂的越狠地位越稳,骂的越凶说明你越忠君爱国,要是挨皇帝板子,那你将受到无数读书人的敬仰,要是被皇帝咔嚓了,那更是能够流芳百世,赢得生后名。
同时这也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当时文官大多出自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本来就是江南士绅富户阶级们的代言人,文官闹得太凶了,慢慢出现了政令难出京城的局面。结果就导致大明朝来自江南发达地区的税费收入基本断绝,加上官员们一贪污,得,大明朝廷穷得叮当响。
崇祯皇帝向文官们讨钱,结果一个个哭得比他还厉害,死活就是不拿钱出来,崇祯差点就给他们跪下了,也不过讨来万把两银子,塞牙缝都不够。
李自成打入北京城的时候,国库都搜刮不出几两银子来,看得出来大明朝那是真穷啊!倒是后面来了个“助饷追赃”,从那些在京文官们身上榨出来七千多万两,足见明朝这些架空皇帝的文官们的秉性了。
没办法,大明朝皇帝实在是受不了这群文人,最终只能依靠身边的太监来组建阉党,反击这票文人,只可惜这天下舆论被文官们牢牢把持着,这样的反击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最终酿成了崇祯的悲剧。
至于清朝,因为是外来少数民族政权,又是马上得天下,吸取了前朝经验,所以他们的统治实际上更加倾向于用自己人,也就是八旗子弟,包括满蒙汉八旗,以及绿营武装,其中又以满八旗为尊,毕竟皇帝自己就是上三旗出身。
所以在清朝我们能见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就是哪怕满人官员是个白痴,也能够比汉人爬得快,皇帝们一边嚷嚷着满汉一家亲,一边拼命在官员队伍里塞八旗子弟,实权都掌握在满人官员手中。
就如六部,按例六部尚书满汉各一,左右侍郎也是满汉各一。然而这仅仅是表象,从顺治时期开始一直到道光朝,汉人除了以大学士兼管部务以外,都是满尚书掌印,汉尚书、侍郎实际上并无多大权力。
六部中实际负责具体事务的并非是尚书、侍郎等堂官,真正掌权的却是司官。而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中,汉人占比极少。
地方督抚和军队就更不用说,地方官大部分都是满人,军队都掌握在满人和汉八旗手中,满人官员在政权结构中占绝对的优势。作为皇帝本家,他们所有的权力和福利都来自皇帝,所以他们会竭尽全力来维持满清政府的统治,确保大清政权牢牢把握在满人手中。
虽然汉人官员尤其是文官中也出现了像刘统勋、刘墉、张廷玉等掌握大权赫赫有名的汉臣,但是少有高级武将,即便有也都是汉八旗,诸如年羹尧这种。
而且清朝跟明朝不一样,明朝读书人耿直缺心眼儿,干皇帝批时政,经常搞得皇帝下不来台,皇帝还拿他们没办法,所以清政府吸取教训,统治者上来没多久就来了一波文字狱,直接把读书人的脊梁骨给打断了。
文官少有实权,满人官员数量又超过汉人官员,因此清政府从文化上和制度上杜绝了文官特别是汉人官员把持朝政架空皇帝的可能性。
因此终清朝一朝,始终没有出现过类似明朝这种文官把持朝政、政令难出京城、直至架空皇帝的尴尬局面。
不过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大部分人都逃不脱这个定律,虽然满人处处提防汉人,却忘记了提防自己人和武官,在康熙年间就出现了一个试图架空皇帝的权臣:鳌拜。
鳌拜出身武官,一生战功赫赫,最终也是沉迷于权力,甚至强行要求康熙皇帝处死另一位顺治卿定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最终索尼病逝,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
此时虽然康熙已经亲政,但鳌拜并不想归政于他。当时在康熙宫廷中的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说:“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大臣中最有势力的宰相(即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
后来鳌拜被除掉,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朝廷与地方之争永远在不同朝代上演,一旦朝廷势弱,地方势必崛起。而地方势力得以崛起,还得多亏了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早已腐朽不堪的八旗和绿营被太平军杀得片甲不留,成功占据了清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地:江南地区。慈禧为了尽快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不得不任用大量汉人官员来担任地方督抚等统兵要职,并由汉人组建军队。
也正因如此,地方满汉官员来了波大换血,到了1866年,满汉总督比例为1:6.5;满汉巡抚比例为1:12;汉人在国家政权结构中逐渐占绝对多数,与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过此时的汉人官员还是相当听话,并未达到架空皇帝的地步,就拿曾国藩、李鸿章来等代表人物说,让裁军就裁军,让签卖国条约背黑锅就签卖国条约背黑锅,事事都受朝廷和满人官员节制,为啥?
清朝这个时间节点凑得很好,正好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阶段,列强对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先是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五口通商,紧接着又是法美俄德等国参与进来开发更多口岸,大量洋玩意儿通过口岸进入中国。
那这些东西得交税啊,交给谁呢?交给清政府海关!清政府海关谁控制呢?列强!
加上外国商品大量进入同时也刺激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政府一年光关税一年就能收到2000万两以上,占财政收入的20%,而且这个金额还在逐年稳定增长,更不用说其他税收了,每年收入都在8000万两以上。
所以虽然清政府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欠了一屁股债,可人家根本不愁,照样有钱,还能掏出大把银子出来搞洋务运动,组建新式北洋水师。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虽然也通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占据了江南富庶地带,一年也能收上来几百万上千万两的收入,可这钱跟清政府比起来完全不够看,哪怕玩地方割据都够呛,这实力都不如清政府,怎么去架空皇帝?
再一个现实原因就是那群列强了。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物产和庞大的人口,可以说是最好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了,那些正处于帝国主义上升期的列强自然是垂涎三尺。
也正因为中国太大了,所以列强们谁都没有办法一口吃下中国这么大一块地盘,加上彼此之间互有竞争,谁都不服谁,所以只能想办法对清政府进行各种各样的讹诈,强迫清政府签订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来攫取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出现第二个政府,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在清政府搞洋务运动期间也向清政府出售了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生产机械,帮助清政府发展国防和经济。
但是随着地方督抚们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跟列强的接触越来越多,列强们也越来越发现跟地方督抚们打交道要远比跟朝堂上那些个满人大员沟通来得顺畅,而地方督抚们也清楚如今清政府老佛爷最怕的就是这些洋大人,所以也逐渐与他们勾结在一起,形成了初步的地方割据势力。
不过这时候他们也还不敢太放肆,毕竟此时还是清政府当家,列强们还是承认清政府的,哪怕后来清政府一口气向十一国宣战,地方督抚们玩起了“东南互保”,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但是本质上,地方督抚们还是要向清政府上缴地方税收,承担保卫清廷的义务,毕竟人家才是得到列强承认的中国唯一合法政权。
要是清政府铁了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搞地方督抚,地方督抚还真没什么办法。
清政府真正玩脱了的,是清朝末年的立宪事件。当时日俄战争爆发了,而且鬼子是真厉害,第一次实现了黄种人干废白种人。这是一个大事件。大清朝廷从中分析出来的原因就是:有宪法的日本打败了没宪法的沙俄。接下来,该怎么办?那就要变法啊,于是立即搞预备立宪。
清政府的立宪主张得到了各位地方督抚大员以及列强的支持,大家都很开心,清政府的统治似乎正在好转。
可万万没想到,所谓立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当时的内阁名单如下:总理大臣奕劻(宗室),协理大臣那桐(满)和徐世昌(汉),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载泽(宗室),学务大臣唐景崇(汉),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载洵(宗室),司法大臣绍昌(觉罗),农工商大臣溥伦(宗室),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宗室)。
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即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竟然只有4人,而且都是些协理大臣、外务、邮传、学务等虚权岗位,举国都为之哗然,这下子谁都不乐意了,辛亥革命一爆发,大家纷纷宣布独立,北洋军阀袁世凯趁机架空皇帝,清政府算是彻底玩儿完了。
所以在清朝,实际上并未出现过文官架空皇帝的情况,而是地方军阀架空皇帝,苦心经营结果为他人做嫁衣。
获赞:254
收藏:63
回答时间:2022-12-23 1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