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比陆羽《茶经》历史更悠久,寿命更长。要了解普洱茶,不仅要了解历史、茶山、制茶技术、储藏,还要了解与普洱茶相关的生活,比如山里的茶农是如何喝茶的,早期普洱茶的包装是怎样的,茶人是如何通过普洱茶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才能对普洱茶有一个立体的、完整的认识,才能让饮茶者乐在其中,乐在其中。抛开药食两用不谈,茶叶最早的冲泡技术是揉捻茶,揉捻研磨,始于汉代。也是茶叶在唐初、中的主角,将茶叶、芝麻、花生、大蒜、生姜等原料放入滚碗中,研磨,煮或煮。我个人认为之所以会有这种喝法,是因为当时的制茶技术没有炒、晒、烘青的技术,无法淡化茶叶的苦味。所以需要其他的调料和食物来中和茶叶的苦味,使之变得鲜美(注:唐代蒸青团茶是用鲜叶蒸的,和现在的先晒后蒸不一样)。
当时云南已经有了茶叶的“晒”技术,也就是烘茶。“秦楚争霸看庄健开滇”是中原文化与云南的第一次大规模碰撞。那时候云南山里的村民正在土锅里的火塘里焙茶,当然焙出来的也是鲜叶。村民从山里采来的野茶叶,先在土锅里加热,然后把鲜叶放在土锅里,边烤边翻,直到把鲜味烤成干叶,再倒进开水里,发出声音。
直到唐代才有云南茶的官方文献记载。唐范绰于《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年写于咸通四年的《茶出银盛市山,散采无任何制作方法,故以胡椒、姜、桂皮、水煮饮之》。这恰恰证明了云南茶文化类似于初唐的“砸茶饮法”。虽然当时樊绰没去过云南,但这个道听途说也是道听途说的事,只是在当时比较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