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玄武湖门票(玄武湖的一生)

玄武湖门票(玄武湖的一生)

南京的景点中,玄武湖的命运最为跌宕起伏,可以形容为:“朝登天子堂,暮为田舍郎”。

少年时地位显赫雄心勃勃,可转眼万紫千红随风吹落,雍容华贵变成蓬头垢面。以为掉到最底层,没想到地下还有十八层,遇上了生死劫,到地狱里走过一回;刚刚被抢救苏醒,休养一段时间,又被关进高墙,过上“囚徒”生活,万念俱灰。

风雨千年,一生尝尽人间冷暖。终于否极泰来,浴火重生,一道道伤痕,化为春风吹起的涟漪,伴着堤上飘拂的柳丝,等待着有情人。

童年:无忧无虑

很久很久年前的某天,女娲手持五色石正在补天,石上一颗沙粒落下,从遥远的苍穹掉到地上,“砰”地砸出一大窟窿,大水汩汩地涌出,无边无际。

当然这是传说,她完全是地球山体与大地多次运动产生的结晶,不是任何天外来客遗留的物种。

她没有名字,只是邻居习惯了叫“桑泊”,意思是岸边有树的湖水,就像“狗蛋”、“二妮”、“三丫”、“八斤”、“虎子”之类,随口取的。

那时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群山的环抱温暖而有力,上午可以四处撒野,直奔长江,下午可以在柔柔的阳光下安静地一直睡一直睡,做着甜蜜的梦,无人打扰。

北方已经度过了夏、商、周,但长江如同隔音屏,这里听不到鼓角的声响,看不到弥漫的硝烟,闻不到飘浮的血腥。

一直到春秋末战国初,才从南方隐隐传来了刀剑争鸣。不过,吴越的百年恩怨似乎只在太湖边反复纠缠,勾践忍辱偷生、夫差悔恨自尽,吴亡越兴这样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她只是听说而已。西施从没来临镜梳妆,如同马云的巨富范蠡也没来做过演讲。

一百多年过去,到了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在朦胧的记忆中,一个隔壁的大叔曾经来过,他是芈月的父亲楚威王,刚刚灭了越国意气风发。但他只在石头城建了金陵邑就转身离去,没有正眼瞧她一眼。

又过一百多年,忽然有一天,她被通知自己的名字改叫“秣陵湖”。原来秦始皇已经统一天下,为了羞辱金陵,改称秣陵,意为养马的地方。她也跟着遭殃,不过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存在。

少年:豪情万丈

公元579年,南朝陈太建十一年,八月的建康(今南京)正是炎热时候。

陈宣帝陈顼(xū)站在玄武门(建康城北门)之上,习习凉风吹过,眼前的湖水烟波浩淼、浪花汹涌。

10万步骑,湖畔排列成阵,由都督任忠率领;500艘战船,湖面聚齐成形,由都督陈景率领。宣帝和群臣同举酒杯,三声炮响,战船变换着各种阵势,随后浩浩荡荡驶入长江,直向瓜步江(今六合瓜埠)而去;10万步骑沿鸡鸣埭(玄武湖北)向钟山脚下进发。

在马嘶战鼓声中,陈宣帝来到湖边的皇家园林乐游苑,听着“丝竹之乐”;又登上大壮观山(今红山),望着远去的战船,心潮澎湃,往事也一幕幕地浮在眼前。

西晋永嘉之乱(311年)后,中原沦陷,胡人群舞,大批士族南迁。东晋、宋齐梁陈守着半壁江山,泣血北望,光复长安、洛阳的呼喊从未停止。

东晋大兴三年(320年),晋元帝在此湖训练水师。风在吼,马在叫,湖水在咆哮,挥起大刀长矛,南方健儿成英豪。

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可能是现在的扬子鳄),“玄”为黑色,“玄武”是传说中龟蛇合成的一种灵物,和“龙”都带有神话的色彩,所以改名为“玄武湖”。

这恰好对应了建康的风水——“左青龙(钟山绵长如龙)、右白虎(清凉山雄踞江边如虎)、前朱雀(南边风景秀丽,建有朱雀桥)、后玄武”,湖水正好在都城北方。

不论如何,这是湖中涌出的祥瑞,更让帝王们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年),宋孝武帝亲自披甲指挥,湖上战舰凌波,呐喊震天,他下令把玄武湖改名叫昆明池。

西汉时,武帝北逐匈奴,开通西域,建立了宏图霸业,但是地处西南地区的昆明诸国却不买账,绝不投降。汉武帝决定发兵征讨,为了对付长于水战的昆明国,在上林苑里引水筑池以操练水军,并取名昆明池。

宋孝武帝借用此名,正是自比汉武帝,壮志凌云,欲一统中国。

六朝,是玄武湖的人生巅峰。

那时湖水直扑钟山、幕府山脚下,西通长江,南依覆舟山、鸡笼山,面积是如今的三四倍,环湖密布着上林苑、青林苑、乐游苑、华林园等皇家园林。

当鼓声远去,湖中绿波荡漾,弦乐四起,皇帝宠臣和一群后妃泛舟嬉戏;岸边柳丝如烟,云树绕堤,公子王孙和无数美人追逐打闹。

“五百楼船十万兵,登高阅武阵云生。”

“湖上秋空丝竹会,江头潮涌鼓鼙声。”

舳舻相连、旌旗蔽空,男欢女爱、笙歌不断,这就是年轻的资本。

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再多的梦想总敌不过现实的残酷。陈宣帝阅兵,是南朝最后的辉煌,3年后病逝,儿子陈叔宝继位。再过6年,隋朝50万大军横扫江南,建康城池被毁,宫殿灰飞烟灭,剩一曲后庭花在空中如丝如缕,波涛翻滚归于沉静。

雄心壮志成了“韭菜”、“炮灰”,成功只属于少数人。

中年:历经劫难

唐朝乾元二年(759年),大书法家颜正卿出任昇州(今南京)刺史,望着曾盛极一时的玄武湖长满了衰杨枯草,无限感伤,曲终人散,多少繁华如梦。李白叹息一声“空余后湖目,波上对蠃洲”,意思是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在波浪上空注视着湖中蠃洲。“白富美”沦为“矮穷丑”。

此时的玄武湖,如同是一面破旧的镜子,留给后人凭吊,映照着几百年的兴衰荣辱,也目睹着大唐从鼎盛走向没落,倾听着对诗人对命运和家国的无限感怀。

就在她绝望的时候,渐渐有转机。

四年前,安史之乱爆发;三年前,马嵬坡事变后,唐玄宗逃往蜀地,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为唐肃宗。

759年,肃宗下诏,为显示帝王“恩沾动植,泽及昆虫”的好生之德,在全国建放生池,共81处,玄武湖名列其中。

颜真卿大喜之余,写下《天下放生池碑铭》。放生,源于佛教,从此,每年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的圣诞日,玄武湖畔就聚集了众多善男信女,在一片诵经声中,施主们将携带的鱼、龟等生物虔诚地放入湖中,祈求佛主赐福。玄武湖苍白的面容渐渐有了血色。

更大的转机又来了。

五代十国时,南唐虽偏安于南方,但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人有钱,自然要打扮换装,玄武湖梳妆捯饬,再次流盼生姿、风情万种。

一日,大臣冯谧与诸阁老闲聊,说:“以前唐玄宗曾将三百里镜湖赐给贺知章,现在我告老回乡,不敢奢望,如果主上能将后湖(即玄武湖)赐给我,我一生就满意了。”中丞徐铉正在座,讥讽说:“主上礼贤下士,常常担心做得不够,哪会吝惜一个后湖呢?所缺少的是像贺知章这样的贤人啊。”冯谧无地自容。

南唐时,玄武湖上再次训练水军,但气势、精力大不如前。人到中年,弥漫全身的是疲惫和慵懒。

天下事祸福相随,快乐的时光总是太短暂,灭顶之灾很快来了。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变法遭遇挫折,被罢去宰相之职,降为江宁知府。他见城内农业歉收、贫富不均,于是向神宗打了报告《湖田疏》,说玄武湖“空贮波涛,守之无用”,得到恩准后,开凿河道,将湖水放入长江,辟出两万多亩湖田,分给贫农耕种。

从此,城内排水与蓄水问题都无法解决,遇雨成灾的噩梦挥之不去。直到260多年后的元代,玄武湖才得以重新疏浚。

只是遭受这次打击后,再难恢复元气。

老年:看破红尘

1391年,明朝洪武二十四年,阳光下的玄武湖无比寂静,偶尔有船只驶过,船桨划水声似乎清晰可闻。

湖中岛上的百姓都被强制搬迁,周围的人再不许到湖中打鱼,湖水与钟山之间已筑起长长的堤坝,南边建起了高高的城墙,西边早不再与长江相连,只有少数官员在紧张又忙碌地在岛上奔走。

玄武湖被“囚禁”了,与世隔绝。

如何统计天下的人口,如何保证国家的税收,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一直考虑的问题,10年前,也就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推行黄册制度。规定:每过10年,全国各地必须统计人口,编造一次赋役册籍,一共4套,3套用青色封面(称青册),由布政司、府(州)、县各存1套;1套用黄色封面(称黄册)上交中央户部。

这些黄册放哪里呢?

朱元璋召开会议,决定将黄册库建在玄武湖中的几个小岛之上,优点是:1、靠近都城,搬运方便;2、岛环湖水,易防火灾;3、四周封闭,便于管理。

从1391年起,玄武湖被判“终身监禁”,岛上只有办事吏30名,库匠、抬册夫、水夫、膳夫等上百人,另由国子监调拨监生50名专司晒晾。库房都是东西向,前后有窗,便于通风日晒,册架一律木制,不准用竹,以防虫蛀。每年4~10月晒册,其他月份不准晒晾。库内禁绝灯火,湖内外防卫森严。

“为贮版图人罕到,只余楼阁夕阳低。”

玄武湖的面积仅剩六朝时期的三分之一,缘起即灭,缘生已空,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250多年。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第二年,南京陷落,库存黄册损毁殆尽,化为乌有。这对玄武湖却是幸事,终于能重见天日。

但是她被废了260多年,禁了250多年,加在一起510多年,已看破了红尘,不再喜欢喧嚣和热闹,唱歌、跳舞、掼蛋、跑步,都没有兴趣了,只想安静地度过余生。

重生:凤凰涅槃

1908年,南京突然热闹起来,原来南洋劝业会要举办了,这是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在中国历史上为首次。怎么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玩得开心呢?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的端方,想起了“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再弃”的玄武湖,于是在靠近劝业会会场的城墙上开辟新的城门。不过工程还没有完工,端方被调走。第二年张人骏继任总督,没有另起炉灶、视前任如仇雠,而是继续完成了此项工程。因为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所以命名为“丰润门”(今玄武门),一只脚跨进近代。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去除眼部细纹小窍门(眼部有细纹怎么办?)

下一篇: 春季养生保健小常识(春季养生正当时!)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