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老舍的作品)
最近追上了《觉醒年代》,一连看了好几集,该剧集中展现了191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慷慨激昂、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取精神。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刘半农、钱玄同、邓中夏、蔡和森等一大批精英人物得以生动展现。
而看到鲁迅出来的时候,就觉得想写点什么。
鲁迅的文采自不用说。剧情到他的时候,他还没改名,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也还没写出来。他一个人坐在闹市中,正好周围有官兵拉着一个偷窃成瘾的年轻人在他身后被砍头,很多老百姓都围着看这场面,但是他眼神都没有看向身后一眼。让我突然就理解了他的那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这部剧找的演员都很好的诠释了角色本身,第一眼看到鲁迅出场,就觉得他把鲁迅演活了。这个时刻正是他最颓废,对这个社会失望甚至绝望的时候,虽然他“眼孔极冷”,但又不难看出“心肠极热”,他对整个社会的弱者怀有一种冷峻的悲悯。
菜市口看报
陈独秀是个爱才的,为了能更快解放人们的思想,他去鲁迅住处约稿。而面对陈独秀的约稿,鲁迅批评他的《新青年》是温吞水,不够劲。其一提倡白话文却用文言文写作,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其二,推广白话文要有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用白话文写小说是最好的,但他们没有。其三,报刊只讲大道理却没有形象思维,无法触及人们的灵魂。陈独秀受教邀他来进行大刀阔斧,鲁迅思索几分说着自己可以试试,陈独秀和李大钊就等着他这句话,事已办成便又秋风扫落叶似的离开了。鲁迅称赞陈独秀极具人格魅力,这可能也是他愿意加入《新青年》的原因吧。
鲁迅和老友相聚后回到家,问起同学杨开铭为何没来。从他弟弟周作人口中得知原来杨开铭毕业后回老家教书,后因为喝醉在一名寡妇家的桌子上趴着睡了一宿,结果这名寡妇竟被村民沉塘淹死。杨开铭因受刺激而发疯,整天只在街上乞讨说疯话,谁都不认识了。鲁迅正在感慨这世道真是疯了,表弟久荪疯疯癫癫地跑进来说是有人要杀自己,躲在桌子底下就是不敢出去。原来久荪因为来的路上看到很多被饿死的人受了刺激才导致神经错乱,他们只好抬起久荪去往医院。鲁迅见到此情此景愤恨之心已无法隐藏,他想着那日菜市口手起刀落的行刑场面,想着那沾着热血的馒头,提笔落字成文,定名为《狂人日记》。
鲁迅正趴在家中地地板上,写着一页页的稿子,散落满地的稿纸都是他的心血。而这满地散落的就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的手稿。小说已完成,却没有署下名字,周树人蹙眉思索,写下“鲁迅”二字,这便是他以后的名字。
鲁迅不眠不休写《狂人日记》
写完后的满足感和轻松感
眼里的红血丝可以看出熬夜写出来的
《狂人日记》的发行在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都是一颗重磅炸弹,北大文学部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蔡元培激动地朗诵和品味着鲁迅写下的这部小说,这一字一句都冲击着他们的内心和思想,这部直面“吃人”社会的小说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批判是一剂猛药,他们一致决定马上将其在《新青年》上发表。
《狂人日记》的发表让《新青年》的流传和名声更加广泛,而《新青年》也决定将实行全白话文发表。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1]、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