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

关于【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职场版《演员的诞生》:你是什么“角色”?2、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

1、职场版《演员的诞生》:你是什么“角色”?

本期导读:

在企业中,做角色的认知与共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做好了可以解决非常多的管理问题。

而如果你是企业的管理者,你更愿意自己企业发展的这出大戏中,每个“戏精”达到什么层次的认知呢?

演戏是本性

角色的本质

角色的认知偏差

工作中的悲喜剧

如何建立起员工的角色认知

本文是2020年6月推送的第11篇干货,计3990字,阅读时间8分钟。

文 | 冯文涛 《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约作者

来源 | 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刚刚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可能你还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青年,但一回到家,转眼就成了一只又懒又丧的“赖毛狗”。

人好像有一种天生的能力,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曲、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切如行云流水,切换的了无痕迹。

为什么我们会在不同的场景下,表现出的行为差异如此巨大呢?

难道我们人人都是“戏精”本精吗?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

演戏是本性

没错,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人人都是天生的奥斯卡影帝,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场景下,我们以不同的角色互动,就形成一幕精彩的情景剧。扩大时间、空间,大家带着不同的角色生活,这就构成了社会。社会学领域有一个经典的流派叫“拟剧派”,就是用一套系统的角色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学说。

既然社会是一个大舞台,那么人人都脱离不了角色,每个人都是角色的集合。我们一生要扮演着父亲、员工、同事、朋友等多种多样的角色;而在一个团队中,我们还要扮演智多星、外交家、协调者、执行者等多种角色中的一种或多种。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

角色的本质

角色——

是人在特定场景下的一般行为方式、内在的态度及其价值观的集合;

是人基于认知自身所处社会网络关系的位置而采用的社会交际符号;

是人为了减轻认知负担,而对行为集合进行的概念化描述。

针对特定场景的行为集

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会有不同的行为展现,因为人从一出生就在接受“情景定义”的训练。我们知道面对不同的人,需要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态度,甚至秉持不同的价值观,才能达成自己的需求。

比如,我们从小就清楚,只有面对家人,采用撒泼打滚的招数才可能有一点点用处,而这一招对陌生人毫无用处。我们甚至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能够对当前场景下,两种不同行为的成功概率做出比较。

目的是输出统一的符号表达

当我们在扮演一个角色时,我们所有的行为其实都是一系列的符号,所有符号都是在阐释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最终形成一个统一化的符号。

比如,当我们在扮演下属这个角色时,我们的躬身、柔声、目光的游走、快速的响应……都是在传递给上级一个符号:“我是您的下级”。

只是一个虚拟的概念

角色并不是某一具体的行为,它只是一个虚拟化的概念。就好像水果是苹果、桃子、梨等的统称。因此,你只能吃到一个具体的苹果或梨,而不能吃到一个虚无的“水果”。虽然角色只是虚拟的概念,但它却可以减轻我们的认知负担。因为,角色指向的是一个行为集合。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

角色的认知偏差

我们分析了角色的本质,应该能推断出:当不同的人面对同一角色认知时,可能会产生三种认知偏差,分别是子集数量偏差、定义偏差和认知层次偏差——

既然是集合,就可能存在集合子集认知上的数量偏差;

既然是符号表达,就可能存在认知上的定义偏差;

既然是概念,就可能存在认知层次上的偏差。

角色认知的数量偏差

实际上,不同的人在看待同一角色时,可能存在对该角色所包含的具体行为、态度或价值观子集上不同的认知。

比如父亲这个角色,不同的人对父亲这个角色所包含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可能具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父亲应该具有绝对的无私、责任、勇敢、真诚这些品质;但另一部分人可能并不完全认同,他们可能认为父亲只需要做到责任、真诚即可。

角色认知的定义偏差

就算对同一角色的同一行为的名称上达成了共识,但当我们深究时可能会发现,每个人对于同一名称行为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

比如对于无私、勇敢这样的词汇,每个人的理解可能都是不一样的。到底做到了什么,我们才会被称为勇敢或无私呢?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理解方式。

角色认知的层次偏差

在我看来,一个角色应该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行为层,即一个角色应该展现出程式化的行为;

第二层是态度层,即一个角色行为的实施原则;

第三层是愿景层:即这个角色最终要成为的样子,是角色运行的底层动力。

以清洁工这个角色为例,

行为层,我知道如何使用工具来清洁物品,并且会按照规范去完成;

态度层,我认为清洁工应该尽最大努力保障工作范围内的物品整洁;

愿景层,我要用我手中的清洁用具来创造出一个无暇的世界。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底埋下了一粒种子,就是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也会用一生去践行这个信念。当我们和一个人讨论他的角色会使他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就是在给他心底的种子灌溉,是促使他发展的第一步。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

工作中的悲喜剧

有这样一句话,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其实,不论喜剧还是悲剧,都是在利用不同人对生活中的角色以及角色包含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认知上的偏差、错位或冲突来吸引人。

面对工作,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玩笑话“上班如同上坟”。然而,这句话却准确道出了影响工作效能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员工没有根据场景的切换,适配正确的角色。

比如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你应该带着员工这个角色来到公司,但实际上你是带着父亲这个角色来的,因为生活迫使你不得不来。试想一下,在一天的工作中,孩子的父亲在接受老板的工作安排、面见客户、与同事配合、向下属发号施令,这件事的画面感可能是喜剧,但结局一定是悲剧。

除了这种角色与场景的错配,工作中我们还可能面临以下的角色管理问题。

角色管理的混乱

我们都知道,戏剧演出时,每位演员都会提前拿到剧本,上场前演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角色、场上的台词、上下场的时间等程序性的信息,并且开始早早揣摩角色的心态与表情……

那我们在企业中的各种角色呢?

员工知道自身应该承担哪些职责、任务,基于什么原则开展工作,他的工作对于企业或社会具有哪些意义吗?

这些信息是公开、透明、科学的,并且得到每个角色的认可吗?

如果没有做到这些,那我们企业发展的这出大戏,相当于在没有剧本、没有彩排、没有导演的情形下开幕,这注定将会是一场悲剧。

角色引导的不足

员工在角色切换时,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因为面对新角色,没有“导演讲戏”,不和同事“对剧本”,再优秀的演员也会错误百出。

因此,当员工进行角色切换时,企业要给予必要的引导,而不是让员工在岗位上自己“磨戏”。常见角色切换的场景有:新员工入职、员工晋升、调换岗位、企业转型……

错误的角色期待

企业管理者总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自动自发工作、能够有主人翁精神、能够找到工作的意义感。但这些期待的实现是建立在给予员工足够的工作空间,使员工有对工作的掌控感之后才会出现的。

你期待着一个流水线上只做拧螺丝工作的员工,找到工作的意义感、具有主人翁精神,我觉得这是管理者对人性的无知。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

如何建立起员工的角色认知

在企业中,做角色的认知与共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虽然不起眼,但做好了可以解决非常多的管理问题。我们一般可以通过分层、分级进行角色共识的方式,来对齐角色认知。部门内部的岗位可以在部门内部进行角色认知的对齐;关键岗位要在岗位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层面达到认知的对齐。

行为对齐

行为对齐是一个角色在行为层面应该做到哪些程式化的动作,在这个角色的利益相关者层面达成认知共识。某一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目标、关键职责、工作流程、协作方式、责权边界等操作化,细节化的要求,都属于行为对齐的层面。

行为对齐可以根据具体要对齐的内容,采用培训、研讨、宣讲、告知、纳入制度等方式,其要点是明晰和认可。

比如,我所在的企业进行新员工招聘面试时,就会对面试者讲解招聘角色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协作关系、协作方式、晋升通道和晋升局限等,目的就是在行为层面与面试者就这个角色达成认知对齐,消除信息差,降低入职以后的离职风险。

思想对齐

思想对齐是对一个角色在思想层面应该做到哪些原则、态度、情绪,在这个角色的利益相关者层面达成认知共识。具体包括这个角色的工作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事为本;公司经营应该秉持员工利益第一,还是客户利益第一;公司希望通过这个岗位产生什么业务价值。

思想对齐更多是采用研讨、思维碰撞等方式进行,可以就某一主题进行全民大讨论,也可以采用思想辩论会、主题共创会的形式,让思维的多种形态在交锋中展现,最后趋于一致。

比如,华为曾在全公司开展了一项“到底如何识别奋斗者和不奋斗的员工”的大讨论 ,讨论中各种观点进行的碰撞和交锋,正是任正非所想要的。后来,大家达成非常多的共识:如果努力贡献者没有得到利益,这是我们的战略失败;不服从分配就是麻雀,就是小奋斗者;如何不伤害优秀的奋斗者,是重要的战略……

愿景对齐

愿景对齐是使一个角色在愿景层面,与角色的利益相关者达成认知共识的过程。每个个体都有许多用于认识自己、改变自我概念和自我定向行为的资源。不论是花朵还是大树,每个生物都有积极实现自我的内在取向,人也是如此。企业一旦营造支持性的环境,这种实现就自然发生,员工就会更愿意去做自我的突破。

比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辈子只专注于寿司这一件事上。看似简单的寿司,竟然从拧烫毛巾开始,学十年才开始学煎鸡蛋。小野从坚韧到偏执,无非是心中一直告知自己“我要成为那样的人”。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

总结来说——

如果一个角色做到了行为对齐,相当于给这个角色装上手和脚,可以按照指令完成一些动作;

如果一个角色做到了思想对齐,相当于给角色又装上了大脑,可以应对复杂一些的问题,但依然只能完成指令性的任务;

如果一个角色做到了愿景对齐,那才能称得上一个真正的人,有自己的追求,能够自我实现。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ID:trainingmagazine)。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从“老师傅”到“老师”是一种什么体验?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你学会了吗?

我就不信了,有了这个工具包,你还设计不好培训项目?(文末有彩蛋)

培训有效果吗?9个方法助你把“吗”字去掉!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

2、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

我借助身体可以感知到两个层面:内在层面和物质层面。

内在层面:我感受到的无形无相的一切,统称为内在。又可以分为认知层面和感受层面。

认知层面:认知,即对人事物的判断,常称为想法、念头、评判。包括用头脑思考得到的和内在感受到的。

认知可以分为两类:真实的和虚假的,即正确的和错误的。真实的,确定的,符合逻辑的认知自然是正确的,反之就是虚假的,错误的,不符合逻辑的认知。

感受层面:感受是指在身体内,但不是借由某个器官产生的感觉,是认知的延续。比如,我认为一件事对我有利,我便会高兴。高兴是“有利”这个认知的体现。

认知分为真实和虚假的,因此感受也随之分为真实的和虚假的。真实的感受就是永恒的平安喜乐,来自真实的正确的认知,和任何外在条件无关。虚假的感受就是表面看上去是借助外在条件产生的,实际上还是来自认知,来自虚假的错误的认知,即俗称的情绪。

物质层面:除内在之外就是外在,是我做出行为产生结果的层面,有形有相。

三个层面的关系是:

1、按照因果关系分类,认知层面是因,感受层面和物质层面是果。

所以我选择认同某个认知,可以得到两个果:在内在层面得到某种感受;做出某种行为,在物质层面得到某种结果。这个结果又会勾起我的内在感受。

这种结果的特点分别是:

(1) 感受的果与认知的因是同时的确定的,相当于一体两面。

内在层面没有时间概念,感受层面就是认知层面的体现,所以:

选择认同什么认知,就会感到相应的感受。

即常说的“给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给出爱就会得到爱”。

(2)物质层面的果与认知的因不是同时的确定的。

(1)受线性时间影响,物质层面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前后分别。

(2)是不确定的,无法预知确定能得到什么。

不同的行为动机,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相同的行为动机,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所以,认为外在是内在的显化,希望借助修内在圆满以实现物质上的需求是不可能的。那不过是一种想要不劳而获的借口。)

(3)每个行为只能获得一种结果,有得必有失。

这里的得失不是我认为的,能够预判的得失。往往在行为过后,我才能真正认识到。

2、按照真假状态分类:

遵循真正的因果,认知是真实的,感受和物质层面的结果都是虚假的。

请注意,真实和虚假没有好坏之别,只是对状态的单纯描述。我选择认同什么认知,把什么认知当真,什么对我就是真的。即:

我把什么认知当真做出行为,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即:我们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

如同那个著名的实验所表明的。把一个人蒙上眼睛,并在他手腕上割开一个小口。再模拟滴水的声音让他以为是自己的血在滴淌,最后他死了,不是死于失血,而是死于恐惧。

换言之,认同真实的符合逻辑的认知,在感受层面不会产生纠结矛盾;在物质层面做出行为,会带来确定的结果;认同虚假的不符合逻辑的认知,在感受层面会产生混乱;在物质层面做出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不确定。

选择把什么认知当真,完全出自我的决定。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抉择者自由意志的体现:拥有选择的自由。

比如,不赌博一定不会输钱,赌博可能赢钱可能输钱。这是正确的符合逻辑的认知。因此,不赌博的行为会让你安心,不会在物质层面造成损失。如果赌博你会不安,有期待同时又害怕失望。但是只要愿赌服输,内在不会产生纠结,因为事先你已经接受可能失败的可能。

如果认为赌博一定能赢钱,那就是虚假的错误的认知。依据这样的认知参与赌博,如果输钱内在一定会感到痛苦不堪,因为和你之前的认知相悖了。换句话说,事先你并没有接受失败的可能。

3、感受和物质层面的行为是认知的延伸。

我选择认同了什么认知,不是我的头脑说了算,想认同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要看我做出的行为。行为体现了我此刻真正的选择。

比如像下面这样的事实,许多人嘴上说相信,但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不接受。

口头接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行为上幻想中彩票,天上掉馅饼,不肯吃苦出力。

口头接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行为上总是拖延不下决断,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肯放手。

内在,即常说的“心里”“内心”,其中的心,就是认知的综合体。内在其实有两颗心,一颗真心一颗妄心。真心是真实认知的综合体,妄心是虚假认知的综合体(所以被称为妄)。因为妄心把真心掩盖住了,所以我开始根本无法感受到真实的感受:平安,只能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情绪,所谓的安静也只是短暂的相对的。唯有化解情绪,让真心显现出来,我才能感受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感受存在于我内。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讲过,除了为了维持身体生存的需要,我其它所有的需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满足感受,获得平安幸福。因此,很容易便可看清我之前选择的实现方式是什么:

在认知层面选择认同一个认知,在感受层面和物质层面得到结果。因为两者的“同时“得到,我做出了一个判断:想要获得平安幸福就要借助外在条件。

但是因为外在的不确定性和有限性,我借其获得的感受也不是永恒的。

因此,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分歧:我想要的是永恒的平安幸福,时时刻刻都能感到满足,还是借助物质能够得到的短暂的满足?

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不能持久的,如果我想要的幸福平安是永恒的。那么希望用有限之物获得永恒,是不可能的。千百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借由外物获得永恒的平安幸福。无论他拥有什么,拥有多少,仍然会感到不满,不安。

因此,如果选择向外求实现内在永恒满足的方式是错误的。

打个比方。我制作了一个游戏,用以体验各种感受。物质层面就相当于我的游戏空间。但是,游戏对我本身毫无影响:我愿意玩就玩,不愿意玩就可以放下。玩的'时候高兴也好,痛苦也好,只要停止游戏便可以丢在脑后。如果一定说玩游戏给自己造成了什么什么后果,那也是我的意愿造成的,是因为我要玩,不能归因于游戏。

我通过物质层面想要获得永恒的平安幸福,就如同寄希望在游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里的玩游戏是指以游戏为消遣,把游戏作为职业者除外),显然是不可能的。

玩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可能赢可能输。把游戏当成命,执着在游戏的输赢上,这样的人生能不痛苦吗?

换言之,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

人生本来是一场游戏,但是我把它当真了。即:我曾经在认知层面选择认同玩游戏的想法,于是付诸行动在物质层面产生了结果,造出了眼前的世界,时间和空间。但是我忘了现在的我只是游戏中的一个玩家,游戏是我之前选择要玩的,把游戏当做了真实的人生,于是为游戏角色的经历感到痛苦。想要消除痛苦,便首先要忆起上述事实。

这里还要再着重讲一下时间概念。

内在层面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或者说时间不是线性的,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而是以选择分为一刻一刻。即:一个选择就是一刻,每一刻都是相同的。此刻我选择认同什么,就会感到什么。这就是真实的因果。

我愿意感受真心,就会感受到平安;我愿意感受妄心,就会感受到恐惧。因此,我想要平安幸福只要去感受真心即可,不需要再到外面追求。于是,我要首先通过接纳情绪(感受)让真心呈现出来,就是忆起自己既是游戏制造者又是玩家;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即可。

这样一来,我才能纯粹感受到玩游戏的乐趣:赢了就高兴,输了就难过,然后再玩一次就好,不会再因为输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中。

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认知正确,就可以在物质层面获得相应的结果。即所谓内在圆满了,外在会显化出来。

这里首先请你确定一点:

你现在想要的真的只是物质吗,还是借助物质消除恐惧?

如果是后者,那就犯了一个基本的逻辑错误:圆满,就是一,是没有内外之分的。外在是因为内在不圆满出现的。所以内在圆满了就不会有恐惧了。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加在一起,都无法比拟片刻的真实感受。

打个比方。我种苹果树是为了品尝到苹果的滋味。如果我已经尝到苹果的滋味了,还需要种树吗?我追求他人外物是为了获得永恒的平安幸福,我已经平安幸福了,他人外物还有追求的必要吗?

换言之,当你真正体认到自己需要的只是永恒的幸福平安,物质层面的一切你都不会再感兴趣了;你的心再无挂碍,外在的变化再也不会影响到你的幸福。

这就是基督真正要传的福音:世界末日不是痛苦之日,是欢庆之日,意味着我回归了永恒平安,不再痛苦恐惧。

这就是佛陀讲的离苦得乐。世界的本质是苦,离开了不就是回归乐土吗?何必要在苦中作乐,强颜欢笑?

另:如果把人生比作游戏,要注意的是:任何游戏都是有游戏规则的。当你进入一场游戏后,你就要遵守其中的规则,不可能在游戏中更改规则。许多人以为可以通过修什么成为大神,可以任意掌控游戏内容,那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游戏会有这样的人物设定,斗兽棋都要特意设置让大象输给老鼠。如果你在游戏中永远能赢,请问还会有人陪你玩吗?现在的世界就是一场规则已经定好的游戏。不遵守规则,痛苦的只有自己。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

我借助身体可以感知到两个层面:内在层面和物质层面。

内在层面:我感受到的无形无相的一切,统称为内在。又可以分为认知层面和感受层面。

认知层面:认知,即对人事物的判断,常称为想法、念头、评判。包括用头脑思考得到的和内在感受到的。

认知可以分为两类:真实的和虚假的,即正确的和错误的。真实的,确定的,符合逻辑的认知自然是正确的,反之就是虚假的,错误的,不符合逻辑的认知。

感受层面:感受是指在身体内,但不是借由某个器官产生的感觉,是认知的延续。比如,我认为一件事对我有利,我便会高兴。高兴是“有利”这个认知的体现。

认知分为真实和虚假的,因此感受也随之分为真实的和虚假的。真实的感受就是永恒的平安喜乐,来自真实的正确的认知,和任何外在条件无关。虚假的感受就是表面看上去是借助外在条件产生的,实际上还是来自认知,来自虚假的错误的认知,即俗称的情绪。

物质层面:除内在之外就是外在,是我做出行为产生结果的层面,有形有相。

三个层面的关系是:

1、按照因果关系分类,认知层面是因,感受层面和物质层面是果。

所以我选择认同某个认知,可以得到两个果:在内在层面得到某种感受;做出某种行为,在物质层面得到某种结果。这个结果又会勾起我的内在感受。

这种结果的特点分别是:

(1) 感受的果与认知的因是同时的确定的,相当于一体两面。

内在层面没有时间概念,感受层面就是认知层面的体现,所以:

选择认同什么认知,就会感到相应的感受。

即常说的“给出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给出爱就会得到爱”。

(2)物质层面的果与认知的因不是同时的确定的。

(1)受线性时间影响,物质层面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有前后分别。

(2)是不确定的,无法预知确定能得到什么。

不同的行为动机,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相同的行为动机,也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所以,认为外在是内在的显化,希望借助修内在圆满以实现物质上的需求是不可能的。那不过是一种想要不劳而获的借口。)

(3)每个行为只能获得一种结果,有得必有失。

这里的得失不是我认为的,能够预判的得失。往往在行为过后,我才能真正认识到。

2、按照真假状态分类:

遵循真正的因果,认知是真实的,感受和物质层面的结果都是虚假的。

请注意,真实和虚假没有好坏之别,只是对状态的单纯描述。我选择认同什么认知,把什么认知当真,什么对我就是真的。即:

我把什么认知当真做出行为,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即:我们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

如同那个著名的实验所表明的。把一个人蒙上眼睛,并在他手腕上割开一个小口。再模拟滴水的声音让他以为是自己的血在滴淌,最后他死了,不是死于失血,而是死于恐惧。

换言之,认同真实的符合逻辑的认知,在感受层面不会产生纠结矛盾;在物质层面做出行为,会带来确定的结果;认同虚假的不符合逻辑的认知,在感受层面会产生混乱;在物质层面做出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不确定。

选择把什么认知当真,完全出自我的决定。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抉择者自由意志的体现:拥有选择的自由。

比如,不赌博一定不会输钱,赌博可能赢钱可能输钱。这是正确的符合逻辑的认知。因此,不赌博的行为会让你安心,不会在物质层面造成损失。如果赌博你会不安,有期待同时又害怕失望。但是只要愿赌服输,内在不会产生纠结,因为事先你已经接受可能失败的可能。

如果认为赌博一定能赢钱,那就是虚假的错误的认知。依据这样的认知参与赌博,如果输钱内在一定会感到痛苦不堪,因为和你之前的认知相悖了。换句话说,事先你并没有接受失败的可能。

3、感受和物质层面的行为是认知的延伸。

我选择认同了什么认知,不是我的头脑说了算,想认同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要看我做出的行为。行为体现了我此刻真正的选择。

比如像下面这样的事实,许多人嘴上说相信,但是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不接受。

口头接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行为上幻想中彩票,天上掉馅饼,不肯吃苦出力。

口头接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行为上总是拖延不下决断,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肯放手。

内在,即常说的“心里”“内心”,其中的心,就是认知的综合体。内在其实有两颗心,一颗真心一颗妄心。真心是真实认知的综合体,妄心是虚假认知的综合体(所以被称为妄)。因为妄心把真心掩盖住了,所以我开始根本无法感受到真实的感受:平安,只能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情绪,所谓的安静也只是短暂的相对的。唯有化解情绪,让真心显现出来,我才能感受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感受存在于我内。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讲过,除了为了维持身体生存的需要,我其它所有的需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满足感受,获得平安幸福。因此,很容易便可看清我之前选择的实现方式是什么:

在认知层面选择认同一个认知,在感受层面和物质层面得到结果。因为两者的“同时“得到,我做出了一个判断:想要获得平安幸福就要借助外在条件。

但是因为外在的不确定性和有限性,我借其获得的感受也不是永恒的。

因此,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分歧:我想要的是永恒的平安幸福,时时刻刻都能感到满足,还是借助物质能够得到的短暂的满足?

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不能持久的,如果我想要的幸福平安是永恒的。那么希望用有限之物获得永恒,是不可能的。千百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借由外物获得永恒的平安幸福。无论他拥有什么,拥有多少,仍然会感到不满,不安。

因此,如果选择向外求实现内在永恒满足的方式是错误的。

打个比方。我制作了一个游戏,用以体验各种感受。物质层面就相当于我的游戏空间。但是,游戏对我本身毫无影响:我愿意玩就玩,不愿意玩就可以放下。玩的'时候高兴也好,痛苦也好,只要停止游戏便可以丢在脑后。如果一定说玩游戏给自己造成了什么什么后果,那也是我的意愿造成的,是因为我要玩,不能归因于游戏。

我通过物质层面想要获得永恒的平安幸福,就如同寄希望在游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里的玩游戏是指以游戏为消遣,把游戏作为职业者除外),显然是不可能的。

玩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可能赢可能输。把游戏当成命,执着在游戏的输赢上,这样的人生能不痛苦吗?

换言之,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

人生本来是一场游戏,但是我把它当真了。即:我曾经在认知层面选择认同玩游戏的想法,于是付诸行动在物质层面产生了结果,造出了眼前的世界,时间和空间。但是我忘了现在的我只是游戏中的一个玩家,游戏是我之前选择要玩的,把游戏当做了真实的人生,于是为游戏角色的经历感到痛苦。想要消除痛苦,便首先要忆起上述事实。

这里还要再着重讲一下时间概念。

内在层面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或者说时间不是线性的,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而是以选择分为一刻一刻。即:一个选择就是一刻,每一刻都是相同的。此刻我选择认同什么,就会感到什么。这就是真实的因果。

我愿意感受真心,就会感受到平安;我愿意感受妄心,就会感受到恐惧。因此,我想要平安幸福只要去感受真心即可,不需要再到外面追求。于是,我要首先通过接纳情绪(感受)让真心呈现出来,就是忆起自己既是游戏制造者又是玩家;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即可。

这样一来,我才能纯粹感受到玩游戏的乐趣:赢了就高兴,输了就难过,然后再玩一次就好,不会再因为输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中。

还有一种错误的说法:认知正确,就可以在物质层面获得相应的结果。即所谓内在圆满了,外在会显化出来。

这里首先请你确定一点:

你现在想要的真的只是物质吗,还是借助物质消除恐惧?

如果是后者,那就犯了一个基本的逻辑错误:圆满,就是一,是没有内外之分的。外在是因为内在不圆满出现的。所以内在圆满了就不会有恐惧了。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加在一起,都无法比拟片刻的真实感受。

打个比方。我种苹果树是为了品尝到苹果的滋味。如果我已经尝到苹果的滋味了,还需要种树吗?我追求他人外物是为了获得永恒的平安幸福,我已经平安幸福了,他人外物还有追求的必要吗?

换言之,当你真正体认到自己需要的只是永恒的幸福平安,物质层面的一切你都不会再感兴趣了;你的心再无挂碍,外在的变化再也不会影响到你的幸福。

这就是基督真正要传的福音:世界末日不是痛苦之日,是欢庆之日,意味着我回归了永恒平安,不再痛苦恐惧。

这就是佛陀讲的离苦得乐。世界的本质是苦,离开了不就是回归乐土吗?何必要在苦中作乐,强颜欢笑?

另:如果把人生比作游戏,要注意的是:任何游戏都是有游戏规则的。当你进入一场游戏后,你就要遵守其中的规则,不可能在游戏中更改规则。许多人以为可以通过修什么成为大神,可以任意掌控游戏内容,那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游戏会有这样的人物设定,斗兽棋都要特意设置让大象输给老鼠。如果你在游戏中永远能赢,请问还会有人陪你玩吗?现在的世界就是一场规则已经定好的游戏。不遵守规则,痛苦的只有自己。

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往往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企业内部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劳动模范等行为技术操作方面优秀的人员调整到管理层面来进一步发挥作用。对于这些新任管理者而言,需要认识到角色认知与定位的重要意义,需要正确及时地进行角色认知与定位,进而确保及时有效地投入新的工作岗位中去。

由技术骨干成为管理者,需要正确及时地进行角色认知与定位,因为角色的认知与定位是工作的基础与支点,通过角色认知与定位,可以认识管理、认清自我、分析环境、进入角色,才可以更加明晰自己该干什么、管什么、怎么干、怎么管等等。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个案例:

某公司老总提拔了两位年轻管理者:A经理和B经理。二者都刚从技术工作提升到技术管理职位。A经理觉得责任重大,技术进步日新月异,部门中又有许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很有紧迫感,每天刻苦学习相关知识,钻研技术,加班加点解决技术问题。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向下属证明自己在技术方面是如何的出色。

B经理也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和自己部门的不足,因此他花很多的时间向下属介绍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当他们遇到问题,他也帮忙一起解决,并积极地和相关部门联系和协调。

三个月后,A经理和B经理都非常好地解决了部门的技术问题,而且A经理似乎更突出。但半年后,A经理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自己越来越忙,但下属似乎并不满意,觉得很委屈。B经理却得到了下属的拥戴,部门士气高昂,以前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搞了一些新的发明。

针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一、困难在哪里?

在很多企业中,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出身者往往比拥有其他背景的人,更有机会成为管理者。这一方面是由于核心技术骨干更容易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出突出的工作能力和绩效水平,得到领导的赏识,另外一方面技术人员在工作一定年限后很自然地想走管理路线,寻求职业瓶颈的突破和发展。

据一份权威的统计报告显示,现在的职业经理人中有58%的人所学专业为工科或理科,从事技术出身。然而,现实情况是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的转型充满艰难,虽然有比尔盖茨、柳传志这样的正面案例,也不乏故事中B经理此类的失败者。

那么困难在哪里呢?论述此类问题的学者们提出很多原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因素,例如企业招聘选拔管理人员时,过多关注专业背景,忽视了综合的基本素质,导致上任后绩效不佳,或者企业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和资源,也会提到个人因素,例如角色转换失败、管理技能水平欠佳等原因。

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技术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型的失败,其中对于技术人员角色与管理者角色的认知和转换是更根本的原因。以下从意识层面和角色定位出发讨论技术人员向管理者转型的困难。

1、意识层面

很多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的职业价值观集中于“技术职能型”而非“管理型”,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在职业中最看重的东西,即他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追求,“技术职能型”价值观的个体关注专业技术,希望在技术领域获得认可并不断得到专业成长和提升,而“管理型”职业价值观个体所追求的是管理职责和企业发展,最有利于管理的职业价值观类型是“管理型”,为什么这些管理人员的类型是技术职能型而不是管理型呢?

在对这些人员进行背景分析之后发现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技术出身,由于表现出色逐步得到晋升,但是在转型过程中在意识上并没有转变角色的意识,始终认为只有在专业领域中保持自己的权威,才能确立自己在公司的地位,不懂专业的管理人员是难以生存的,伴随着这样的观点,逐步形成稳定的“技术职能型”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我们对四家分属IT、物流、房地产和农牧业的企业进行调研,其中在职管理人员持有“技术职能型”价值观的人数分布比例,均高于35%,这从侧面反映了技术人员转型为管理人员过程中意识层面上转变的困难。

2、 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简言之就是社会分工以及与这种分工相联系的社会责任。现代社会需要严密科学的分工,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从而能有条不紊的发展。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到的三个石匠的故事阐述了管理者角色和技术人员角色之间的差异。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是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当然,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

我们在这里暂且不谈第三个石匠,先谈第二个,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很重视技艺,认为精湛的技艺是最重要的,但德鲁克认为第二类石匠如果成为管理者所带来的风险就是把追求技术职能本身当作目标,却偏离了企业的整体目标,他们在追求高水准技术水平的同时忽视了企业真正的目标,从而导致管理上的失败。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的诸如第二个石匠的回答,努力达到“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营“走在时代尖端的工厂”,从事“真正科学化的市场研究”,“实施最现代化的会计制度”或“最完美的工程”,如此管理角色定位不清对于转型必然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技术人员向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那么,如何从一名技术骨干成长为一名优秀管理者,带领团队完成目标呢?从以上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从技术人员成为管理者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每个人都必须从意识到行为进行全面、深刻的转变才能够适应管理者的角色。我们以国内典型的成功人物为例描述如何从意识层面和角色定位上进行角色转换。

1、转变意识,主动适应新的模式

在上任的初期,甚至长达一年的时间,转型为管理者的技术人员都有可能感觉自己的专业优势受到了挑战。北京点击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志东成功地采取了“甜柠檬心理”克服了这个障碍。

1993年到1997年是王志东向管理者转型的时期,1993年底,四通利方公司成立,担任总经理,此前他是个纯粹的技术人员,之后才完全成了一个管理者。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王志东刚开始是抵触的,源于他不愿意放弃技术,用他自己的话讲就好像你是一个舞剑的高手,结果要你把剑挂起来做别的事,一下子很难适应。但后来他采取了“甜柠檬心理”———即不得不吃的时候,柠檬也是甜的,逐步品味到了管理的乐趣。

总的来说,对管理者而言,能提升到某个位置,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他在本专业是优秀的。转换身份之后,就需要逐渐淡化“专家”身份,改变管理观念,降低对专业技术的过度关注,才能成为合格的管理者。

2、角色定位,明确职责

管理者的目标与专业技术人员的目标和职责是不同的,管理人员需要考虑企业总体目标,并且带领团队达到目标,而技术人员则可以更专注于个人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和突破,这种角色上的转变包含了从管事到管人,从发现问题到推动解决问题,从自己做事到让别人做事很多领域的转换。

刘旭,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计算机软件专业,现任北京瑞星电脑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从一名技术专家临危受命转变为管理人员,他体会到管理的深奥就是“管理要调动起所有人的积极性,就像刘备,自己并不一定特别强大,但手下的弟兄一定各个独当一面。写程序不允许别人超过,但管理企业恰恰相反,一定要有让下属超过的心理准备。”

总之,自身角色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定位清晰才能明确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本文关键词:什么是角色认知,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PPT,角色认知的三要素是什么,角色认知的意义,角色思维的认知。这就是关于《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角色认知的三个层面职业(职场版《演员的诞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广场舞的文案,广场舞文案短句干净(跳广场舞教会了我们什么)

下一篇: rbc分布宽度cv偏高是什么意思,红细胞分布宽度sd和cv(史上最全血常规解读)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