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什么很多人为曹操洗白,诋毁刘备,却忽略了曹操的残暴,刘备得民心的原因?

网友提问:

为什么很多人为曹操洗白,诋毁刘备,却忽略了曹操的残暴,刘备得民心的原因?

优质回答:

其实,洗白曹操,诋毁刘备,一个很普遍很重要的原因是除了个人的喜欢崇拜之外的别有用心,或者说满足自己某种现实需要的一种做法。

汉末乱世,各地州牧郡守,跨州连郡者很多。而曹操在这之中,剪灭的人数很多,完成了北方的基本统一,所以,这样的功绩不是失魂落魄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刘备可以比拟的。

所以,曹操在这里表现出来的奇谋与超强的政治手腕,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以至于他在徐州、河北等地的屠杀。或者在汉中迁徙八万户造成的重大死伤,人们也就选择视而不见。

相比之下,刘备虽然号称仁义,可是除了在从樊城南下受到百姓的追捧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而这一次,也被人们冠之以虚伪,假仁假义。

另外,占据中原,历来被视为正统,所以曹魏集团,也以正统自居,一些文人士大夫自然追捧,也就出现了第二个原因,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目的,去无限制的放大一个历史人物的功劳,魅力。

比如项羽,烹杀是他的拿手好戏,屠城是他的热衷本领,可是就是因为无良文人的“传颂”,让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个悲情的悲剧英雄,而仁义爱民的刘邦,却被说成了小人,以至于李清照用来讽刺丈夫赵明诚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被看成了项羽英雄的代表,岂不是可悲?

所以,曹操的洗白,有他的人格魅力,有他的实际功劳,但是过错就是过错,不能过度以个人的实际需要和好恶,去加以过分的拔高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自古以来,大忠似奸、大伪是真。曹操和刘备的处事原则截然不同,有的人喜欢曹操,也有人喜欢刘备。

我也喜欢曹操的真实,但是曹操就不虚伪么?

刘备仁义,就算大伪至少终其一生都恪守这一处事原则吧!

没称帝之前我就不说了,需要仁义来笼络人心。面具戴久了,有时候会不想摘的。因为他胸怀天下,在一统之前至少是不肯摘下来的。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

有的装一时,有的装一世。刘备既然装了一世,我觉得没什么好指摘的。

如果仅仅以桃园结义同生共死来看刘关张在夷陵之战的态度,我觉得太过求全责备了。刘备是个领导人,不是古惑仔,屁股决定脑袋。关羽死后,他也曾想报仇,但是形势所迫最终还是压下了愤怒。张飞的死,没办法了,在不报仇,结义之情何在!

曹操以父之死图谋徐州就真丈夫,大豪杰。刘备兵败夷陵就巧托复仇之名,伪君子?乱世之中,安身立命的法则不同罢了。大耳贼的天下是哭出来的,不敢苟同!

曹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却被周瑜反间计。假托梦中杀人,难道不是怕别人行那“刺董”旧事。杀天子贵妃,难道不是董卓第二?此就人之常情?

刘备于徐州言杀吕布,不过是以直报怨耳,与素行仁义并无冲突。白帝托孤,所谓的欲杀权臣不过是史家猜测。终其一生,有什么背德丧乱的事情么?大家对于他行仁义是否太吹毛求疵了?这就不是人之常情了?

都是枭雄,都有人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本事!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谁也没比没高明太多。躬行仁义和相信手中的刀剑,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手段而已。

之前我也喜欢曹操,尤其是听了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之后。

但是我现在更喜欢刘备。曹操不过是董卓第二,竖天子大蠹,比董卓做的更好更高明罢了。

其他网友观点

刘备得了什么民心呢?

真得民心的话,就不应该是逃至荆州给刘表当看门狗了。

194年,刘备一得徐州,199年,刘备二得徐州,都是迅速失去。怎么不见徐州居民帮助刘备奋起抵抗吕布与曹操?

219年,被仁慈的刘备统治10年后,为何南郡军队百姓一哄而散,不抵抗孙权?为何3年后刘备东征荆州,南郡百姓不起来迎接伟大的大汉皇帝?

曹操的确残暴,征徐州屠城,杀袁绍俘虏8万,命令曹仁屠宛城。但曹操救活的百姓更多,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得多大的德?

刘备其实就是个野心家。在他每一个统治区域,百姓何曾有过一点安稳?打汉中都已经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除了诸葛亮,还有谁既是忠臣又是权臣?

下一篇: 汉族与华夏族的区别是秦汉时融入了百越族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