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时候有嫡庶之分,那普通庶女可不可以嫁大户嫡子?为什么?
优质回答:古代嫡庶划分非常清楚。正室所生的子女为嫡出,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贾兰等都是正室所出。而侧室、姨娘、通房等这些被家族和嫡妻认证过的女人所生的子女为庶出。如《红楼梦》中的贾环,贾探春等。至于没有被认证过的女人所生的孩子为私生子。假如尤二姐在没有被王熙凤接贾府之前,生下了贾琏的儿子,那么这个孩子就是私生子。
根据母亲的地位不同而被划分为嫡出、庶出、私生子的三种人,他们所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嫡出的孩子不禁可以继承家中的公共财产,还会得到亲生母亲的补贴。庶出只能继承家中的公共财产,却得不到嫡出母亲的补贴。但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他们都被记入家谱,得到社会承认,是有着光明正大身份的人。而私生子则属于不被家族所承认的孩子,而且他们无论对家族的公共财产还是私人财产。都没有继承权。
私生女的身份地位非常低,因为母亲不被家族承认,私生女就没有光明正大的身份证明,而且私生女还会被社会大众所鄙视,因此他们对婚姻的要求非常低。当然大家嫡出公子求娶庶女的机率就不高,更不要说求娶私生女了。甚至私生女的身份还比不上清苦的平凡人家的女儿。
其他网友观点古代的嫡庶之制是一种非常严密的宗法制度,其核心意义是为了保证嫡长子拥有继承的权利。比如皇位传承、家族产业继承等。如果不是这在套严密的制度,则会出现极大混乱。
在这种制度下,嫡庶孩子之间的不平等便一直持续下来。《红楼梦》中宝玉虽不是嫡长大,但是是嫡子,在府上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老太太亲自拨丫头服侍,住大观园同一群姑娘在一起天天吟诗作对。二同样是府上公子,贾环只因为是小妾所生身为庶子,元妃省亲时,他没有出现,大观园分房时没有他的份,就连将来婚配也是一笔糊涂账。
凤姐在跟平儿讲府上几位公子小姐的婚姻大事时曾经说过,环儿的婚事,不拘哪里省一省就够了。不拘二字是何等随意,根本不拿环儿的事当大事。
贾府三个姑娘。迎春贾赦之妾所生,庶出;探春,贾政之妾所生,庶出。所以凤姐也说到有些人有婚姻大事上会讲究嫡庶身份,所以自家几位姑娘尽管很优秀但将来是否寻得好去处都是未知。
因为庶出的身份,探春才远离亲娘把自己逼成王夫人的左膀右臂,还把自己活成一只带刺的玫瑰。
看一下贾府几位夫人。老太太是史家小姐,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都是王家小姐。贾府小姐贾敏,老太太最心疼的孩子嫁的是当年的探花郎。这些大家族在联姻时首选的都是一个圈子里的,有正出自然选正出。
身份是一辈子越不过的鸿沟,庶女高嫁的情况非常特殊。探春能成为王妃,那是朝廷议和,以公主之名去和亲了。
其他网友观点私生女也是庶女,只要父家承认——如果不承认,就是根本不承认她是他的女儿了。
庶女当然可以嫁嫡子。《红楼梦》里有证据。
有一次王熙凤和平儿说话,说到探春,“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的;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
王熙凤认为,能娶探春为媳,是“有造化的”。而娶探春的前提是“不挑庶正”,因为当时的确有“为庶出不要”的风气。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男方是庶子,他有什么资格挑剔女方的嫡庶?
有资格“挑庶正”的,就不限于庶子;也就是说,“不挑嫡庶”的,完全有可能是嫡子——探春不仅可以嫁嫡子,而且能娶她的一定是“有造化”的。
再往前看,平儿说“他(探春)便不是太太养的,难道谁敢小看他,不与别的一样看了?”时,凤姐回答:“你那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
凤姐承认有人不愿娶庶女,但是这样的现象,连老练的平儿都“你那里知道”,就可以看出,“为庶出不要”的风气只是少量存在,而不是普通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