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明代的“庶吉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网友提问:

明代的“庶吉士”是什么样的官职?

优质回答:

在明清两朝,庶吉士并不算是一个官职,它更像是一个储备干部的状态。成为庶吉士,并不意味着分配了具体的官职,而是要在翰林院继续学习。

一般来说,一甲进士直接进入翰林院,任修撰或编修,然后从二甲和三甲之中选拔优秀而有潜质者任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继续深造,深造期为三年。三年后的科举会试之前,对庶吉士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优异者留翰林院任编修或检讨,其余则进入六部任职,或派到地方任地方官。

尤其是在明朝,一向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所以有明一代的士子,在考中进士后,一旦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将来进入内阁,平步青云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像杨廷和、张居正都曾担任过庶吉士。因此,庶吉士也被称为“储相”,即“储备宰相”之意。

清朝对于庶吉士的选拔基本沿袭了明朝,但更加严格。尤其在雍正朝以后,成为庶吉士,不仅要参考会试的成绩,还要再进行加试。清朝的庶吉士学成毕业后,也会根据成绩被授予官职,或留在中央任京官,或下放地方,担任州县官。

总的来说,在明清两朝,获得庶吉士身份是未来担任高官的前提和基础。而对于明清朝廷来说,选拔庶吉士就是选拔未来朝廷重臣,是朝廷统治天下的根基所在。

其他网友观点

明朝的“庶吉士”隶属于翰林院,是一个比较初级的官员,主要负责起草诏令、整理文件等。

一般中了进士之后,最初分配的官职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别看级别不高,但是这个职位升迁比较快。

其他网友观点

庶吉士,也称为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代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明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明英宗之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因此庶吉士有“储相”之称,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就是庶吉士出身。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美国前总统算不算黑人?为什么不是特别的黑?

下一篇: 联合舰队从相对优势打到全军覆没,为什么还说山本五十六指挥厉害?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