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为什么?

网友提问:

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为什么?

优质回答:

明朝的内阁是明朝政治的一大发明,它既先进又弱后,但总体上是先进的。

明太祖朱元璋之前,朝廷管理国家主要是靠宰相,由宰相负责各项政务,统揽六部,对皇帝负责。但是,这样的话,宰相的权力很大,容易威胁皇权,架空皇帝。于是朱元璋就废除了宰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但是事情太多,根本管不过来,没有助手则无法开展日常工作,于是他就招聘了一些秘书,帮助它查阅资料、提提意见等。这就是内阁制度的雏形。

后来,到明宣宗时期,内阁制度就基本定型,内阁就相当于是大明皇帝办公室,所有办文事项皆有内阁先提出意见,供皇帝决策。但是,由于内阁提的意见都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所以皇帝一般不能反驳,如果反驳,除非有更充分的理由,事实上皇帝基本都是同意内阁的意见。这样,内阁事实上又有了宰相的权力,只是没有宰相之名。内阁制度总体能保证政务能得到比较妥善的处理,又不会威胁皇帝。

明朝内阁制度就是后世各级办公厅(室)的原型,有了办公厅(室),工作自然就好做了。

其他网友观点

明朝内阁制度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内阁,皇帝“其不接见臣下而能统治天下者,以有阁臣票拟故耳”。但是,他们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所以内阁进展缓慢,而且始终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在永乐朝以后,内阁权力加强。从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中人才济济,皇帝不能再胡来。 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经过嘉靖、隆庆的发展,万历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而现代首相以及内阁是建立在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之上的。君主立宪制发端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当时距离明朝灭亡的1644年,已经过去了44年。距离永乐皇帝继位的1360年过去了328年。

所以,明朝的内阁制度虽然存在诸多弊端,但在当时不仅仅是先进的制度,而且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制度。

其他网友观点

明朝的内阁制度在当时而言是非常先进的!

因为内阁实际上就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负责就事情给皇帝提出解决意见,可以帮助皇帝掌握权力,而且相比较丞相制度,皇帝的权力受到的束缚更少!

解放了皇帝的双手,让皇帝能放开手脚大干!

分享知识,手留余香!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喜欢的点个“关注”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哪位皇帝有关?

下一篇: 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