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为什么大多数都不长寿,是操劳国事引起,还是其他原因?
优质回答:举天下以奉一人 饮食无度,肥胖导致慢性病高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代帝王们拥有着当时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养尊处优,饮食肥甘厚味,往往易患“膏粱之疾”。
宋明帝刘彧(yù)即位时,年仅27岁,正值生理黄金期。然而,由于身体过于肥胖,锦衣玉食之下,身体状况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据《宋书》记载,即位后的刘彧不再励精图治,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吃多睡,且经常暴饮暴食。吃用蜂蜜腌制的鱁■(鱼鳔﹑鱼肠用盐或蜜渍成的酱),一次可以吃几升;吃烤猪肉,一次能吃两百块。食量大得惊人。《宋书》还记载,刘彧甚至因为肥胖失去了生育能力。
即便病倒,刘彧食量依然不减,重病在身依然能一口气吃下好几升食物。《南齐书·良政传·虞愿》记载: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最后一次吃得最多,吃到嗓子眼,立刻就要断气,仆人给饮下数升酢酒缓解症状,但腹胀更加厉害,他依然不停地吃糟汁(米酒),一顿三升。结果没多久离世,年仅34岁。
清太宗皇太极也是一个体型肥胖的皇帝。据《清史稿》记载:大清国第一帝皇太极中年发福,长得很胖,身体笨重,行动迟缓。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说,皇太极过于肥胖导致中风、高血压等病症,猝然驾崩。
以一人而率天下 日夜操劳易患精神类疾病康熙皇帝曾在遗诏中解释过为什么历代皇帝短寿:自古帝王多享年不永,皇帝面对政务之烦,使人不胜其劳。当了皇帝,就没有退路,不能退休。
在享受“万人之上”的待遇同时,皇帝也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增加了精神疾患等的易患性。根据二十四史本纪部分中,各朝代皇帝传记中记载,有近四分之一的皇帝有人格异常甚至精神分裂的症状。
明光宗朱由检在位期间,面临内忧外患,朝政动荡不安。每天睡眠时间不到两个小时,不到二十岁就头发尽白,眼角布满了鱼尾纹。
《明史·本纪第二十四》记载,朱由检在位十七年间,内宫从未听过管弦之声,公鸡还未打鸣,就开始伏案疾书,批阅文件。
不过,1644年4月,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年仅35岁的朱由检无法面对亡国的现实,自杀身亡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患的似为躁郁症。拓跋珪早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但是在建立北魏之后,却陷入两难境地,中原地区大量保留着蒙古的风俗,不能像汉族皇帝一样轻易驾驭政权,处处受人制约,皇位也不断受到威胁。
据《魏书·太祖纪》记载,灾变屡现,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追计平生成败得失,独语不止。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归咎群下,喜怒无常。
说的就是,拓跋圭经常几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一直去思考自己平生的成败得失,有时候会自言自语一个晚上。对于身边的大臣,拓跋圭也都充满了不信任,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言辞失措,就大叫而起。在精神疾病长期困扰之下,拓跋圭于39岁离世。
嗜酒沉醉 逐美贪色 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寿命尽管造成这些帝王早死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无疑跟生活习惯太坏有关。酒,满足皇帝们在礼仪、社交与联络臣下感情的需要。然而,过量饮酒也是导致皇帝身体疾病乃至身亡的因素之一。
据《北齐书》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沉酗既久,弥以狂惑”,“暨于末年,不能进食,唯数饮酒,曲蘖成灾,因而致毙”。 高洋长期酗酒,后来甚至不吃饭只喝酒,导致死亡。高洋离世时,年仅31岁。
元太宗窝阔台也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致死。根据《元史》记载,十三年十一月,窝阔台出门狩猎返回时,“帝欢饮,极夜乃罢,辛卯迟明,帝崩于行殿”。大量饮酒,酒中的乙醇等有毒物质在体内迅速的蓄积,抑制大脑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或急性脑血管疾病而亡。
白天狂饮大醉让酒精的毒害深入骨髓,夜晚纵欲以耗损精血元气。东汉末年哲学家、文学家仲长统撰著《昌言》一书中,“那些帝王将相及其贵族子弟,无不宫妃数千,妻妾成群,生活极度奢靡。他们整天饱食肥甘,嗜酒沉醉,逐美贪色,纵欲无度。其结果弄得一个个体弱多病,夭折短命”。
仲长统指出,这些人大多在尚未成年之时就已早婚早育,使其子女更加柔弱多病。这种体质低劣的孩子再度重复其父辈那种荒淫放纵的生活方式,谁也无法避免重蹈覆辙,于是病弱者代代相传,个个都很短命,乃至形成恶性循环。
以东汉时期的帝王寿命为例,整个东汉时期总共有14个皇帝,除了5个死于幼儿或少年时期的不计以外,在9个成年皇帝中,活到40岁以上的仅有3人,其他6人都是英年早逝的短命者。
“长生药”不治病反致命 神医、神药不可信药物中毒是皇帝们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病亡的208位皇帝中,中毒位于死因之首。自秦汉时期,许多帝王为追求长生,希望通过服食丹药达到长寿的愿望。但不乏因服食丹药中毒甚至丧命的帝王。
皇帝迷信神效“丹药”的起因,多为听信方士之言,而这些丹药中,常有危害身体成分。
东晋哀帝司马丕迷恋服食丹药,希望能够长生不老,渐渐有了依赖。兴宁二年(公元前364年)三月,司马丕一次性服食了过量丹药,身体出现了中毒反应,由于药物毒性发作,身体机能出现严重受损,一年后离世,年仅25岁。据《晋书》记载,东晋哀帝司马丕,“雅好黄老,断毂,饵药以求生,服食过多。遂中毒,不识万机”。
虽有司马丕的前车之鉴,还有很多皇帝为治病养生而服用丹药。以唐朝为例,据《历史研究》期刊“试释唐代诸帝多饵丹药之谜”一文,在唐朝21位皇帝当中,至少有11位皇帝迷恋丹药,其中唐太宗、唐穆宗、唐武宗都是所谓“长生药”,中毒导致不治身亡。
明清皇帝也有不少皇帝热衷于服食丹药,其原因除了追求更长的寿命,还有治疗疾病。明成祖朱棣因为风湿,服食“灵济宫符药”,由于药性多热,服用之后多暴怒,导致失音。清世宗也由于痴迷丹药导致身亡。
其他网友观点这多半是一种错觉。
有人统计,说中国历史上共有559个皇帝,但平均寿命仅为39岁,以此来推断古代皇帝并不长寿。
但是,这种推断是不科学的。
首先,我们必须排除掉一些尚未成年就夭折的皇帝,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或是因为权力斗争,或是因为疾病,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剩下的皇帝中,不排除有那些因权力斗争、遭遇刺杀或国破家亡而失去生命的短寿皇帝,比如郁郁而终的汉惠帝刘盈、被砒霜毒害而死的清朝光绪帝等等。
除去这些,大多数皇帝的去世时的年龄还是高于当时全社会的平均寿命的。
比如西汉皇帝普遍都活四十多岁,像汉文帝刘恒47岁、汉景帝刘启48岁、汉宣帝刘询44岁、汉元帝刘奭43岁、汉成帝刘骜45岁,跟今天相比显然活得短很多了,但西汉时期的平均寿命更低,大概只有30岁左右。
再比如清朝皇帝,尤其是清前期的皇帝普遍都能活五六十岁,比如努尔哈赤68岁、皇太极52岁、康熙帝69岁、雍正帝58岁、乾隆帝89岁、嘉庆帝61岁、道光帝69岁。与今天相比,他们的确相对短寿,但清前期的平均寿命也就是45岁上下。这么来看,清前期的皇帝虽不能算是长寿,但也算是寿终正寝。
所以,当皇帝虽然是高危职业,很容易因过度思虑、积劳成疾、权力斗争和私生活问题如痴迷丹药、纵欲过度、近亲结婚等导致夭折或短寿,但总的来说,比起暴露在天灾人祸之下的芸芸众生,皇帝还是被保护得最好的人,也是有可能活得更长久的人。
其他网友观点古代皇帝大多不长寿,是有原因的。
其一、劳心。治理一个国家不容易,做一个好皇帝更不容易。劳心首先在为民。民为邦本,民又以食为天,因此古代以农业立国。秦汉以来确立的中央集权制让中国古代社会成为典型的大政府小国民的社会,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朝廷大小都得管。如果遇上自然灾害频繁,如洪水、旱灾、蝗虫等大规模灾害,处于帝国中央的皇帝必须调集钱物来帮助百姓赈灾度过荒年,如果再加上人祸,更是需要皇帝费心费力地来有选择性的决断,负责的皇帝会有很多奏折要批,而批奏折其实很累,忧心忡忡更累更费人。
劳心还体现在权力的平衡。中国古代社会拥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这个体系之下各种派性林立,从内臣到外戚,从军国大事到后宫关系,各自的利益无不需要权术势的运用,以便驭下中平衡,让帝国有效运转。聪明的皇帝不会凭借天子的地位高高在上,而是会知人善任,培养起自己的智囊团和执行团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但是有些勤劳的皇帝是劳心累死的,不会权术或者生不逢时的皇帝更是如此,比如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就是在绝望中自杀身亡的。
其二、劳力。处理政务,平衡利益劳心也更劳力。如果坐在皇位,是皇二代或者三代,凭着先皇祖宗打下的根基,也可以潇洒长寿,比如清代的乾隆皇帝,他在朝的时代被称为“康乾盛世”,但是是在雍正朝和康熙朝打下的基础,与他的治理关系不大,他只是运气好,接了现成的碗,应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句古话,但是,很多皇帝往往接的是烂摊子,比如清朝的咸丰皇帝。
劳力的另一个原因是纵欲。皇帝有三宫六院,作为丈夫的皇帝要做到让嫔妃媵嫱们和皇后雨露均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活着的他白天既要负责国家政治的正常运转,夜晚又要负责皇家血脉的延续和扩大。皇帝没有金刚不坏之身,他也是肉长的,一年一年,身体的垮掉是迟早的事情,如果遇上纵欲,垮掉的会更快,因此做皇帝实在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其三、内心的心理失衡。婚姻的包办,感情生活的不如意,缺乏自我的选择,很多关系都被利益交织裹挟,从皇子到太子,从太子到皇帝,其间的过程坎坷曲折,继位后又忧心位置不保,这些经历很容易造成一些皇帝们的内心失衡和心理扭曲,长期焦虑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健康不保。
其四、丹药的残害。劳心劳力的皇帝需要一副好身体,那么身体不好了怎么办。迷信的皇帝们在丹药被神化后很容易服食丹药来强壮身体并延年益寿,而这些丹药往往重金属超标,长期服用,慢性中毒,重金属越聚越多最后就是要命的下场。因此,一部分皇帝是被丹药毒死的。
其五、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政治斗争的宫斗剧在古代只是一个小概率事件。真正的斗争往往在外戚专权和权臣弄奸中。斗争的反复中一些未成年皇帝死于非命,比如东汉末年的一些小皇帝。
因此,总而言之,古代皇帝大多不长寿,是因为做皇帝是一件劳心劳力却又充满危险的职业,皇帝虽然身处九五至尊,但是一旦成为皇帝,大多数时间就不是他自己的了。因此,短命也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