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曹操有不少文臣武将,为何阻止不了江山的衰败,反而被司马懿抢走?

网友提问:

曹操有不少文臣武将,为何阻止不了江山的衰败,反而被司马懿抢走?

优质回答:

一句话:因果循环,朝代更替。

其他网友观点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历史时期当中,从魏蜀吴三国的整体实力来说,曹魏是最强的,其次是东吴,最末尾的是蜀汉垫底。三国的前期,我们从演义当中看到的大都是蜀汉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光鲜的,以至于那些重要人物离开之后,感觉三国故事的吸引力瞬间将至冰点。

曹操生前为人多疑善变,汉室的整个权力都被稳固操控在他的手中。曹操在世之时,众多的文臣武将在名义上还是尊奉汉室,心理却早已归顺了曹操,忠心于曹魏。曹操死后,他们为什么就阻止不了曹魏江山的衰败,最终使得曹魏政权的胜利果实让司马懿直接拿走?

曹操有哪些文臣武将

话说三国当中,曹操这一方堪称人才济济。"五子良将"以及众多投降过来的武将,此外还有以郭嘉荀彧为首的文臣代表,他们的存在对于曹操来说,都弥足珍贵。曹操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当中,正是自己的好友许攸的前来投靠,才让他在官渡之战中成功翻盘,成为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同时正是这场战争的胜利,对曹操在整个北方的统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曹操的武将当中,主要是以曹氏宗亲为首的夏侯惇、曹仁等人,还有便是过来投靠曹操的。比如张辽、张郃、典韦、许褚等武将。但是这些武将都有着各自的特点,这些武将,都在曹操的四处征伐途中,屡立战功。张辽威震逍遥津,东吴孙权差点成为俘虏,典韦、许褚两人都是十分忠心于曹操,为了曹操,典韦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渭南之战当中,许褚身中数箭,依然护卫在曹操身边,安全护送曹操返回阵营当中。

另外文臣当中的荀彧两叔侄、郭嘉、程昱、司马懿等代表人物,也才华傲世。

荀彧的才能,丝毫不亚于诸葛亮,曹操统一北方的大战略,几乎都是荀彧一己之力帮助曹操拟定的。同时郭嘉的存在,帮助曹操在北方战场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促成后来曹操可以完整的统一了北方这么一块巨大的核心版图。

文武大臣的离世时间

我们可以简单的拉一组数据,这些都是曹操的文武大臣的去世时间。荀彧公元212年、荀攸公元214年、郭嘉公元207年、程昱公元220年、夏侯惇公元220年、张辽公元222年、曹仁公元223年、徐晃公元227年。同时曹操的去世时间是公元220年。

上面那些有名的文臣和将领,几乎都是在曹操离世的前后几年,就相继默默去世。所有的武将当中,只有一个张郃活的最久,只不过最后还是死在了诸葛亮的北伐中。那么曹魏为什么后面会陷于衰败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大魏的皇帝大都命短

大家都知道自曹操之后,曹家的子孙当中大都是命短的皇帝。曹丕的去世时间是在226年,也就是说,曹操离世六年之后,这个初登大位的曹丕就撒手人寰。曹丕的儿子曹叡,虽然也是个明主,但是在公元239年同样离世而去,在位十二年。曹叡在位时间还不算短,将自己父亲曹丕留下的几位辅政大臣,挨个夺权收回到自己手中。

曹操留下的一些政策,曹丕只是在位六年,根本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实施,就又换了继任者当皇帝。同样曹叡虽然是一个明君,但是当皇帝的后期便开始贪图享乐了起来,甚至在传位的过程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曹魏的权力交接这一块的话,没有一个很好的传承,导致了权力的中断。

辅佐曹操的那些大臣们陆续去世

辅佐曹操的那些大臣们,个个虽然能力突出,但是经不住岁月的摧残,分别都在220年左右分别离开人世。那么只有司马懿还活着,然而司马懿又是一个极其能忍的人。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司马家族,他也在一直向曹氏示弱。

功高震主,过分的表现才能只能招致祸端,对于能力突出的司马懿来说,内心早就明白了这一点。自古难猜君王心,司马懿怎么可能会不明白呢?随着那些大臣不断地离世,司马懿虽在隐忍,但同时也在慢慢积蓄力量。

曹爽的无能

曹叡托付的辅政大臣当中,一个是曹爽,一个是司马懿,这也就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埋下了隐患。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曹叡的看人不清造成的,他未能料到,最终还是因为曹爽的过度压制司马懿,导致了曹魏政权旁落他所信任的司马懿手中。

其实曹魏的政权拱手让司马懿拿走,曹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两名辅政大臣的互相排挤,曹爽着实有些无能。同是曹氏宗亲,权力和地位来说是仅次于皇帝的。但是他仍然不知足,在朝廷当中任用自己的亲信,任人唯亲,处处压制排挤司马懿家族,最终导致了高平陵之变。

曹爽的愚蠢在于当时高平陵之变已经发生,司马懿一个劝降的誓言,居然就可以轻松哄顺曹爽,虽然贵为曹魏的大将军,却也是个冢中枯骨、不值得一提的家族历史罪人,不是一个能够做大事情的人。可见曹叡在临终托付这件事情上,犯下了一个又一个致命的错误。

皇帝并没有实权

当时发生高平之变之时,身为皇帝的曹芳,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权力。然而相对应的司马懿,不管是士家大族当中还是在军方,都有着一定的地位。司马家族本就是一个大族,在曹操在位的时候,就很突出。

同时多年的军旅生涯,使得司马懿在军队中的地位很高。这显然不是皇帝曹芳和大将军曹爽所能比拟的,实力的差距很明显就能展现出来。曹芳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年纪太小,比起自己的长辈曹叡、曹丕来说,实在是没有分量可言。在司马懿的眼里面,曹芳这样一个并没有实权的小皇帝,和当初的汉献帝浑无区别,有区别也是更弱于汉献帝。在那个胜者为王的年代,实力的强大可以抹平一切。

总结:

曹氏江山被司马懿夺走,一来是因为曹魏皇位接班人并不稳固,另一个便是托付之人并不怎么靠谱。好好的一副好牌,硬是让曹爽玩的一文不值。最终还将曹氏的江山拱手让给了司马懿。

其他网友观点

都不要抢,我来回答。

曹操对人才求贤若渴,曾三次发布求贤令,不问出身、只求有才,这是曹操提倡的不拘一格选人才。事实也如曹操所做的一样,曹操依靠着笼络过来的众多文臣武将,统一了北方,打下了曹魏的江山。那么为何阻止不了江山的衰败,反而被司马懿抢走呢?

针对这个问题,更正一下,曹魏的江山并非衰败,司马懿和其家族是窃取了曹魏的江山果实,最终才能消灭蜀国和吴国,从而统一了三国创立了晋朝。这个问题也颇为复杂,涉及到曹魏前三代君主的政治制度、用人制度以及败家的曹爽,司马懿是如何抢走曹魏的江山的呢?我们一个一个的来分析下

曹操时期唯才是举并抑制豪强

在选拔人才方面:两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曹操通过征辟、投效、推荐、招降和强征五大招数,在身边聚集了一个庞大的人才队伍。比如文臣谋士荀彧、郭嘉、贾诩、荀攸、程昱是主动来投效的;袁涣、张范、凉茂、国渊、田畴、毛玠、蒋济等人是通过征辟来的;陈群、杜畿、杜袭、华歆、王朗、辛毗、赵俨等是通过推荐来的;陈琳、张辽、张郃、徐晃、庞德等都是招降过来的。

可以说在曹操时期,曹操并没有单纯的依靠的世族大家势力,而是通过唯才是举,寒门与世族并用的手段为曹魏的壮大提供了充实的人才储备。曹魏的强大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靠着曹操的多年发展才慢慢壮大的。

曹丕时期九品中正制与宗室力量的衰败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死,同样在此时,当初跟随曹操的功臣宿将有的早于曹操病亡,比如荀彧(212年)、郭嘉(207)、荀攸(214);有的在曹操死后不久,也相继去世了比如程昱(220)、贾诩(223),曹仁(223)等等。

曹丕的上位得益于世族的支持,所以在称帝后,接受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缓和了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曹丕在位时,汲取了两汉衰败的原因,制定了宦官与外戚不得干政的法令,彻底杜绝了宦官与外戚的隐患。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集团垄断。

打压宗室 削夺藩王权利。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比如曹植曾经多次被迁徙,虽然爵位和封地不断增加,却是个有名无权的王爷。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下隐患,导致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曹丕并非没有意识到士族阶层强大的隐患,曹丕临终前安排了宗亲曹真、曹休与世族代表陈群、司马懿一起辅政,表明曹丕是有一定的远见。

曹叡时期基本上沿用了曹丕在位时期的政策

外有蜀汉诸葛亮的北伐和东吴孙权的虎视眈眈,曹叡除了依靠可靠的宗亲曹真、曹休外,也不得不用像司马懿这样的士族代表,曹叡在世时还能平衡各方的势力,不让一家独大,但还是继续提防藩王。

曹叡当政时,曹操、曹丕留下的文臣武将,基本上已经全部凋亡了,而那些二代、三代子弟并没有杰出的才能。相反通过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政治上的主动权彻底掌握在豪门世族手里。

曹魏江山被司马懿所夺离不开曹爽的神助攻

曹爽作为曹叡的辅政大臣之一,他的一些做法无疑把曹魏的江山推给了掌握政治上主动的世族大阀司马家。曹爽做了哪些事呢?

1.为独掌大权,大肆排挤忠臣,把忠于曹魏的大臣推向了司马懿。曹爽执掌大权期间,启用了被曹叡罢免的何宴、邓飏、丁谧、李胜、毕轨等人,这些人有名无才识,因为一点小事和私事,与公卿大臣矛盾频发,滥用职权随意罢免重臣。

2.曹爽的骄奢淫逸。曹爽的饮食住行,都效仿皇上,皇宫里才有的珍玩,他们家也随意摆设,并且妻妾满房,又私自将曹叡的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共三十三人作他的奴婢,养在家中供自己取乐。

3.曹爽专权,曹爽党羽丁谧、邓飏等人经常轻易更改国家制度和法令,使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

针对曹爽的所作所为,司马懿是如何应对的呢?

1隐忍装病。司马懿被尊为太傅后,并无实权,但曹爽对之仍不放心,司马懿在家装病与隐忍成功的瞒过了曹爽。

2.阴养三千死士为发动政变做准备。司马懿与其子司马师暗中早已在谋划,三千死士分散在各处,只待一声号令。

3.联络与拉拢被曹爽打压排挤的大臣比如蒋济也是从曹操开始的老臣,也反对曹爽的专权弄权。

公元249年的正月某一天,趁着曹爽兄弟和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的时候,司马懿发动了政变。这场政变曹爽又不听大司农桓范的勤王之计,自愿投降,“不失为富家翁”可见曹爽的短见和无谋。曹爽的失败代表着曹氏宗亲力量再也无力对抗以司马懿为首的世家势力。

总结:曹操通过唯才是举打下了曹魏的江山,曹丕、曹叡父子俩继续推行九品中正制,造成了士族一家独大。曹丕、曹叡的短命更是为曹魏的政权埋下了隐患,曹爽一系列神助攻的操作,让司马懿抓住了时机,司马懿的胜利也代表着世家大族彻底掌握着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疫情期间房贷和车贷还不上的人多吗?

下一篇: 如果有一天黄金不值钱了,富人还会是富人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