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什么香港电影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繁华,现在反而衰退了?

网友提问:

为什么香港电影行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繁华,现在反而衰退了?

优质回答:

其实与其说香港电影对比过去衰退,倒不如说整个香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出现大倒退。

我们仔细来看一下,香港的电影走向国际达到巅峰,靠什么?都是数的明白的!前有李小龙,后有成龙、李连杰,最后终于在《卧虎藏龙》问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时获得了被世界广泛认可的成功!靠什么?说到底是中华传统的文明的文化展示而已。即便是周星驰时代的《审死官》、《算死草》、《点秋香》、《苏乞儿》直至《大圣娶亲》,借助的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周润发借以成名的《上海滩》、《纵横四海》、《英雄本色》等等,靠的也都是中华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的道义!世界凭什么看香港?是因为香港一度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唯一窗口!所以,香港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繁盛的巅峰,从刘德华的华仔一名看的出,“华”,在那个时代的香港人心中是有着足够的认同和份量的。后来这个小渔村,越来越对“中华”这个身份不屑,但是不知港人自己翻阅过自己的短暂的经历没有,所谓的“香港本土电影”,即便在香港电影的高光时刻,可曾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光彩过吗?与其现在说衰落,倒不如说从香港社会开始抛弃中华文化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惨淡命运和结局而已!

其他网友观点

那个年代正值亚洲四小龙崛起时期,香港正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电影行业的繁荣,一大批经典影视和演员的诞生奠定那个时代香港电影的经典地位。那么现在为什么不去从前了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彼时大陆相对来说还很落后,对大多数来说电影还算个稀有事物,内地电影市场一直处于主流价值观阶段,偶尔一部好电影也饱含时代气息,创作力和想象空间严重不足。2.大陆刚刚开放,人们的生活还很贫乏,精神层面更贫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大陆人对香港电影的追捧。

3.自从有声电影诞生以来,这是有声电影的第一思想革命,无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书籍被搬上银幕,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了人们的想象力,使人非常充实。特别是对于武侠,江湖,功夫等概念也是那个时代正式形成中国人的思想体系的。

4.那个时代,需求电影人的敬业精神造就了经典,造就了明星,形成了明星效应。可以说奠定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基石。

5随着改革开放的加速和大陆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陆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再加上庞大的大陆市场,造就了大陆电影的快速崛起,也使得大陆和香港电影行业的发展快速融合,大批的香港演员选择了前景更广泛的大陆发展。

5.同时,也因为香港电影的创造力后继乏力,和电影制作技术的快速迭代,大陆电影总体上已经超过了香港,市场号召力和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大,相对而言香港电影就显得有些没落的感觉。

一点肤浅看法,说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指出讨论。

其他网友观点

港片的没落,原因是比较多元化的,在很多看似不相干的方面都有迹可循:

1.香港经济的发展还是保持这一个不错的增速,对金融等高端行业的需求是有所增加的,特别是回归之后金融业发展迅速,影视方面的很多工作者很累,但得不到足够的收益(与影视市场也有关),而影视产业是一个链条。例:早先有金庸古龙等,现在这类人少了;很多导演也纷纷选择北上拍片,因为影视工作者不够用了。

2.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特效大片的蓬勃发展,导致全球大部分影市受到重大冲击,特别是港片的第一市场“台湾”。

3.为什么瑞士、新加坡(人均GDP极高)这样顶尖的发达国家影视业不行呢?因为影视业需要在经济高不成低不就的经济状况下,才会有更多人参与,例如只算是普通发达国家的韩国、印度等(美国是特例,有极大文化输出需求)。

4.片酬问题,导致影视人才外流(北上)。为什么出台“限薪令”,为什么会有“阴阳合同”。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苏联最初只是个农业国,二战时几乎成废墟,如何变成超级大国的?

下一篇: 古代与现代是如何划分的?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