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郭嘉若不英年早逝,会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什么呢?

网友提问:

郭嘉若不英年早逝,会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什么呢?

优质回答:

感谢悟空问答,看了三国志之后,有这样一个问题需要研究,那就是郭嘉不死,赤壁之战结果会不会发生改变? 还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吗?如果郭嘉不死我认为有这样两个可能性出现:

1,郭嘉能够劝阻曹操攻打江东,当时曹操另一个谋士贾诩也提出了这样的提议,先治理好荆州,等到水战实力成熟后,再图江东.可惜曹操没听,不过在当时情形来看,这确实是最合理的战略.以曹操之英明之所以不听,我想应该是,第一,曹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第二,贾诩不敢过于直言坚持.而且曹操对贾诩的信任,远不如对郭嘉的信任.所以.贾诩提议曹操不听,郭嘉提议曹操未必不听.

2,即便是曹操也不听郭嘉的提议或者郭嘉也不会提议不打江东,还有一个问题,以郭嘉的军事才能,会败给周谕吗?单纯看两个人所参加的大小战役所用的军事策略来看,应该不会.周谕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帅才,但郭嘉却是一个军事天才,所以我想,周谕绝对不是郭嘉对手. 如果以上两点假设有一点成为现实,那么诸葛还有必要出山吗?他一生中最为著名的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只能成为一篇空话.所以,我认为诸葛是在等郭嘉的死,如果郭嘉不死,别说是三请,就是百请,千请,他也不会出山.

总结,郭嘉不死,会帮助曹操改变赤壁之战的走向,从而改变三国鼎立的格局。

其他网友观点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但是,即便是郭嘉仍活在世上,三足鼎立的局面也依旧会出现。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没有办法去逆历史潮流而动,而当时的历史潮流则是:北方的经济实力在长期战乱之后,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作保障,去征服江东地区。

实际上,曹操在出兵荆州的时候,他并没有平定江东的打算,他只是想平定刘表、刘备。刘表此人,平庸但不无能,虽算不上豪杰,但在荆州的建设上,也有一番作为。在北方割据势力混战时期,只有荆州没有遭到破坏。

后刘表去世,刘琮即位。曹操大军将至,刘琮没有做抵抗便投降曹操,蒙在鼓里的刘备被曹操在当阳击败。后与一众将领与刘表长子刘琦会和于夏口,准备联合孙权对抗曹操。

实际上在整个的赤壁之战前,曹操的军队并没有过大规模的战争,只是在刘备身上花了些功夫。因此,曹操此时也动了心,想一鼓作气把江东也给平定了。此刻,曹操有些骄兵的意思了。

孙权听从周瑜、鲁速的建议,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此时,曹军号称八十万,但是实际算下来仅有大概二十余万之众,这其中还有大概七八万的荆州降兵。而且,曹操自己的十万多军队也是常年作战,疲惫不堪。反观孙刘联盟,江东派周瑜率精兵三万与刘军会和,加起来大概五万众,但最大的优势则在于江东的这三万余人,皆熟悉水战。占据了天时地利之便。

可以说,在战前的各方因素的对比上,曹操除了占据人数多之外,其他的没有任何优势。这才有了赤壁大火,曹操大败而归。

当然,我们无法去判断郭嘉在世,会怎样判断战争的走向,能否去阻止曹操发起这场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我们需要看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

曹操之所以会打败,这固然有军事上的失误,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东汉末年时期,北方地区由于常年的战乱使得经济受到了非常大的损失,依靠中原地区的经济实力,不能够为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提供全面的经济保障,这样也就无力消灭南方的势力。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然,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者是刘备,刘备在此后一路转运,成为三足鼎立中的一足。不过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郭嘉说服曹操没有发动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依然会出现,只不过蜀汉的那一足,大概率就不是刘备在那立着了。您觉得呢?

其他网友观点

我认为郭嘉不早逝,依然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造成三国鼎立局面,在于赤壁之战的失败。这一点,诸葛亮劝孙权联刘抗曹时就预料到了。只要两家联合,曹操一旦战败,必然退回北方,这样刘孙两家势强,三家鼎足就成了。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的胜负是形成三国鼎立的关键原因。很多人认为郭嘉不死,曹操也许就不会兵败于赤壁。赤壁之战后曹操叹息道:“郭嘉在的话,肯定不会让我遭此大败”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很多人认为曹操这句话的意思是讲郭嘉要是还在世,赤壁之战肯定不会失败。我的看法不完全是这样的。曹操除了郭嘉之外还有很多谋士,并非他们才能不行,而是曹操更听郭嘉的意见。曹操曾说过郭嘉跟了自已十一年,每当碰到大事,曹操犹豫不决时,郭嘉就力促其建议。郭嘉也是最了解曹操的人。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正如刘备兵夷陵之战后,诸葛亮讲如果法正跟着东征,至少不会全军覆没。当时黄权就曾建议刘备让他率领一支军队试探吴军,而刘备在后方坐镇。后来黄权投降魏国,刘备讲是我负了黄权。如果黄权的建议是由法正来讲,刘备肯定就听了。

郭嘉死于公元207年九月后。郭嘉生前跟曹操讨论天下大势,认为首先要拿下荆州。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郭嘉认为统一天下首要在于拿下荆州,在于其战略地步。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到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就是说只要拿下荆州,东可顺江而下攻江东、南可进军交州、西可攻益州。郭嘉还常对曹操讲南方多疫,我要是随军到南方就回不来了。曹操认为郭嘉是想在有生之年帮助他建功立业,而不顾自已的安危。这也是曹操哭郭嘉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郭嘉胜在年轻,在曹操众谋士中是最年轻的。曹操对荀攸等人讲:“你们跟我是同龄人,只有郭嘉最年轻。天下战事完毕,我还要把身后的事务托附给他,而他却中年早逝,真是天命啊!”郭嘉要是不早世,绝对是顾命大臣。郭嘉要是不早世,能扭转赤壁之败吗?我认为是不能的。原因在于曹操的失败更多的是外在原因,非人力所能左右。下面列下曹操兵败的原因。

第一北方人不习水战:

这个问题曹操也意识到了。公元208年正月作玄武池训练水军,但北方人再怎么训练也是不如士生土长的南方人。曹军的这个弱点,周瑜诸葛亮都跟孙权说明了。自赤壁之战后曹操只是在公元209年训练过一次水师,后来也没有再训练过。曹操也再没有兵临长江作战。曹丕当皇帝后三次大举伐吴,也意识到在长江魏国的军队根本发挥不出战力。魏氏春秋:帝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曹操在世时傅干、刘廙等人就劝谏讲: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固。我们的军队根本无人发挥战力。

第二北方人不习水土:

这个弱点郭嘉生前就多次讲过。周瑜也向孙权提出来了。赤壁之战时曹军确实暴发大规模疫情,很多曹军因此病死。即使没死,也身染重疫。而孙刘联军皆是南方人,不存在水土不服。时又疾疫,北军多死。

第三兵疲粮乏:

曹操的军队虽然久经战阵,战斗经验是丰富。自公元192年曹操就任兖州牧,连年征战不息。士卒疲惫不堪,百姓苦于徭役。赤壁之战时曹军因疫病和饥饿而死的占了曹军一半。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第四曹操自大: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集人马征荆州,八月刘表病逝。九月曹军进军至新野,刘琮投降。曹操得知刘备已经跑了,立马亲率五千骑追击。在南方当阳县追上。然后曹操又马上占据南郡江陵。刘备则逃到江夏跟刘琦汇合,派诸葛亮跟鲁肃去柴桑见孙权。曹操则在安抚荆州人心。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曹操为何没有继续追击刘备。要知道曹操始终把刘备视为大敌。公元199年十二月曹操从官渡前线返回,公元200年正月亲征徐州。公元200年十月曹操击败袁绍又立马率军攻打盘居在汝南郡的刘备。但这时曹操却在荆州停了两个多月,直到公元208年十二月才率军征讨刘备。

当时益州刘璋因为曹操拿下荆州,派张松去讨好曹操。而曹操因为沉醉于拿下荆州的喜悦中,加上又赶跑了刘备,因为并不怎么待见张松。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从这件事来看,当时的曹操非常自大。曹操拿下荆州后又立马想顺江而下拿下江东。必竞荆州没有打就投了。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刘琮等人虽然投降,但曹操实际上控制的只有南阳郡和南郡,荆州南部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并没有直接控制。曹操兵败退回北方前才派人去招降,但已经兵败去招降,已经是不管用。曹操在没有消化荆州就急于征讨孙权。谋士贾诩劝谏曹操讲:您以前灭掉袁氏,现在又拿下荆州,威名远播,军势浩大,如果以荆州的物资,来招揽贤才良士,安抚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那就可以不兴师动众而使江东地区俯首称臣。”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曹操没有接受。

曹操还给孙权写了一封威胁信。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潜意是告诉孙权如果识时务就应该像刘琮一样投降,不然我就打过去了。当时江东上下都惧而劝孙权投降。也许在曹操看来孙权不过是一个依仗父兄的富二代而已,吓一吓就会投降了。当时曹操手下都认为孙权肯定会杀了刘备。只有程昱认为孙权虽然年轻,但肯定会借刘备以抗衡我们。结果真如程昱所预料的那样。

曹操的失败更多的是外部原因。还有就是孙刘联军,团结一致抗曹操。郭嘉如果在世,最多使曹操败的没有那么惨。曹操准备退回北方之前。刘巴劝谏讲这样会让刘备得到荆州。曹操只是说不用担心,到时我带领军队打过去。

赤壁之战后曹操于东西两线用兵征伐。丞相参军傅干劝讲:治理天下有两种方法,文和武。用武就先威,用文就先德,声威德行足以相济,然后王道完备了。以前天下大乱,明公用武力平定,天下十平其九。现在还未平定的只剩下蜀吴。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固,难以用武力平定。我认为可以暂时按兵不动,让军队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这样内外的人心就稳定,有成功的鼓励,而天下人都知道了。然后逐渐兴学校,以引导他们善良的本性而长其义节。明公神武震撼四海,如果修文德相济,则天下无人不服......何况我们的军队在这些地方难以发挥战力。希望明公效法大舜,修养无为而治的德性,以正义取胜。(公神武震於四海,若脩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则大威有屈而敌心未能服矣。唯明公思虞舜舞干戚之义,全威养德,以道制胜。)曹操并没有接受傅干的劝谏。

曹操在长安时,打算亲自带兵征蜀,刘廙讲:“圣人不以己之睿智而轻视普通人。王者不因身份的高低决定是否采纳其意见。因此,能够建功立业者,必能以近察远,比专横之人考虑周详......自从您起兵以来,三十余年,没有打不败的对手,没有制服不了的强敌,如今,以精锐的兵马,常胜的军威,面对着倚仗天险的吴国孙权和拒不服从的蜀国刘备........并非是我们力量不如从前,只是因为自强者和自溃者的形势地位转换了。故此,当年周文王伐崇侯虎,三次没攻下来,于是就退归原地,修生养性,最后终于把崇侯虎制服了......臣下担心吴、蜀边寇的力量虽比不上先前六国,但却不乏出类拔萃之才。征伐他们会不会重蹈秦国的覆辙,这是不能不认真思考的.......当今之计,不如研究周围的险阻,选择要害之地据而守之,再挑选天下甲士,而不断更换驻守。这样,您就可以高枕在大厦之内,潜心谋划安邦治国之大计。鼓励农桑,励行节约,这样整治十年之后,就一定会国泰民安。”曹操听罢走到刘廙面前说:“不但当君主的应了解臣子,作臣子的也应了解君主。如今你想要让我坐在这儿空行周文王的德政,恐怕是看错人了!”太祖遂进前而报廙曰:“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今欲使吾坐行西伯之德,恐非其人也。”

从傅干和刘廙的话来看,曹操的失败在于吴蜀依仗天险和两国之主能用人。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和珅“跌倒”之后,嘉庆为什么一年就花光了从和珅那抄来的钱?

下一篇: 为什么“明斯克号”不能修复为航母,而“瓦良格号”可以?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