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跟袁术到底有哪些宗亲关系,谁社会地位更高一些?
优质回答:我是向日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袁绍和袁术两个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出身于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袁术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绍本人也位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他们的父亲是司空袁逢,但是因为袁绍的生母是个婢女,身份卑微,而袁术的母亲是正室,并且是大家闺秀之后,因此在袁氏宗族族谱上来说,袁术更加正统,而袁绍的位置则显得很是低微。
而从社会地位上来看,后续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北方的霸主,而袁术只占一州,从这点的影响力来说,袁绍的地位显得更高。
笔者现在通过还原历史,来阐述分析提问者的问题,来证明袁绍的社会地位更高。
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都出身于东汉名门““汝南袁氏”。第一,青年时期的袁绍,结交“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主的“党人”,成为士人的领袖之一。东汉末年,宦官乱政,青年的袁绍为求自保,谢绝出仕为官,在家隐居,表面上看袁绍在家隐居,不问政事,其实他只是在乱世中,一为自保,二是等待时机的出现,来出仕建功立业。
袁绍表面上不与人交往,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袁绍结交的这些人都是当时士人的领袖,袁绍与这些人常常在一起商讨国家政事和怎么反对宦官集体的事宜。导致宦官势力的头头中常侍赵忠非常愤怒,他警告袁氏家族的人说到:“袁绍抬高身价,不听朝廷诏令,与这些谋逆之人在一起,是何居心。”袁绍的叔叔袁隗听到这个警告,惊出一身泠汗,回去训斥袁绍,说到:“袁绍,你想让我袁氏一族灭族?”但听完这些的话,袁绍并不为之所动。
《后汉书》: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服阕,徙居洛阳。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内官皆恶之。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叔父太傅隗闻而呼绍,以忠言责之,绍终不改。袁绍通过与党人的交往,渐渐也成为了士人的一员,后续还成为了士人的领袖之一,为他后续能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青年时期的袁绍,英俊威武,乃士人的一员第二,壮年时期依从外戚大将军何进,出任中军校尉,掌握禁军,位高而权重,后何进被宦官设计所杀,袁绍为报何进之仇,诛杀宦官势力,结束宦官乱政的时代。——袁绍依从外戚大将军何进,掌管禁军,位高权重:东汉末年,除了宦官势力这一个势力外,还有另一个以“士人”为主的势力,他们的领袖是外戚大将军何进,而大将军为了对抗宦官势力,极力提拔袁绍出任中军校尉,通过掌握禁军,来制约宦官势力,至此,袁绍成为何进大将军身边的红人,位高而权重。
《后汉书》:后辟大将军何进掾,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以绍为佐军校尉。——何进被宦官所杀,袁绍为报仇,杀尽宦官,结束了宦官乱政的时代:大将军何进诏令董卓率西凉军率军来勤王,想借助外力剪除宦官势力,但这个消息让宦官势力提前知晓,宦官势力设计杀何进于后宫,袁绍为了报何进之死之仇,率领禁军对后宫的宦官进行屠杀,至此,宦官乱政的时代结束。
袁绍通过依附何进,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后续又为了报何进之仇,杀尽宦官,结束了宦官乱政的时代。自己因此也通过这件事成为汉庭中士人的领袖。
外戚大将军何进,袁绍依靠他起家(上图),(下图)为袁绍率军进攻皇城,屠杀宦官。第三,袁绍还在壮年时期,敢于叫板强人董卓的乱政行为,在两人发生冲突后,袁绍逃离京师,组建关东联军,被公推为盟主,讨伐董卓。——袁绍叫板董卓的乱政行为,使他有所收敛:董卓依靠强兵西凉军强势入主京师,想通过实行废立皇帝之事,来建立个人的权威。他傲慢的向群臣建议此事,但袁绍一听,非常生气,与董卓争锋相对,说到:“天底下强大的人只有你董公一人?”说完这句话,袁绍紧握了自己的佩刀,扬长而去,董卓一看到袁绍这等强势,他的废立之事也就在没有提了。
《后汉书》:顷之,卓议欲废立,谓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当立之。”绍曰:“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卓案剑吆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绍诡对曰:“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袁绍组建关东联军,被公推为盟主,讨伐董卓:董卓擅行废立和种种暴行,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愤恨,各路军阀也对董卓的行为产生厌恶之心,此时的袁绍看到时机成熟,就在关东地区号召各路诸侯兴兵讨伐董卓,关东地区陆陆续续来了十七个诸侯,加上袁绍就是十八个,这十八路诸侯联军被称为关东联军,而袁绍因为闻名于天下,因此被各路诸侯公推为盟主,至此,袁绍走向人生巅峰。
《资治通鉴》:正月,关东州郡皆起兵以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诸将皆板授官号。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冀州牧韩馥留邺,给其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俱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众名数万。袁绍通过这上述的两件事情,使的自己威名远播,成为一代人杰,也使的自己走向人生巅峰。
袁绍公开叫板董卓的乱政行为(上图)和袁绍被公推为关东联军盟主时候的场景(下图)第四,袁绍中年时期,先后占据冀、青、幽、并、四州、兵多而将广,成为盘踞中国北方的一个霸主。袁绍到了中年时期,先后对河北各势力用兵,占据冀、青、幽、并、四州,实力直线上升,手下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等猛将,谋士有田丰,郭图,许攸等能人,手下士兵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使的袁绍成为东汉末年第一号强人。
袁绍的强势迫使朝廷丞相曹操。不得不借助皇帝的诏令来对袁绍进行封赏,安抚。袁绍看到眼里,乐在心上,因此他给予朝廷的进贡也越来越稀少了,开始慢慢边缘化东汉政府。至此,袁绍北方霸主的身份,被天下所认可。
中年时期袁绍打仗时的场景,袁绍已经是手握四州的强人。综上所述,袁绍的社会地位高于袁术,毕竟袁绍士人出身,何进死后,又成为了士人的领袖,又结束了宦官乱政的时代,是一代先驱者。而他后续成为关东联军盟主,以及他手握四州的事件只是他巅峰状态的一种真实“写照”。
其他网友观点当然是袁术高。
袁绍与袁术是亲兄弟。父亲是司空袁逢。袁绍是庶长子,也就是袁逢婢女所出,因此袁术经常辱骂袁绍为丫头养的,对,就是北方骂人德那句话。
本来袁绍出不了头也读不了书。但伯父袁成早丧无子,所以从小过继给袁成做嗣子,因为这个关系,袁绍获得了袁成的资源,年少就被推荐出仕,任郎官。后面,袁逢死,袁绍宣布回归父亲门下,为嗣母守丧三年后再给父亲及嫡母(袁术母)补守三年的丧期,得到当时人的普遍称赞。
袁术是嫡次子,嫡长兄袁基继承袁逢爵位与叔叔袁隗一起被董卓杀了。所以此后袁术以整个汝南袁氏家长自居。实际也是如此,袁术基本分到父亲与叔叔的产业人丁,基本势力是远超袁绍(只有袁成那部分)的。
这个可以用当时官职做对比,袁绍不过只是曾经的西园校尉,董卓才给的渤海太守。而袁术之前已是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讨伐董卓时是后将军,这是仅次于车骑、骠骑及前左右将军的高级军职(大将军与卫将军不常设)。
其他网友观点论起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首先要了解下当时的历史背景。东汉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王莽篡位由盛及衰,就是改革太超前,触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而倒台。刘秀能登基则是借助了世家大族的支持。门阀世家最大核心就是嫡长子制度,嫡子配嫡女生下的后代才被承认是嫡系,可以承袭爵位,也是古时宗法制度的原则。而袁术就属嫡长子,论社会地位在前。袁绍作为庶长子,虽过继后扶正,但应排袁术之后。虽然袁绍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了与袁术相当的势力地盘,但在封建社会固有的门阀世家眼中,还是要次于袁术。这可能就像印度现在的种姓制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