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吕后背后有什么势力?刘邦在更立太子上犹豫不决?

网友提问:

吕后背后有什么势力?刘邦在更立太子上犹豫不决?

优质回答:

农村家庭妇女的吕雉,经过20多年的跌宕起伏的历练,成长为合格的女政治家吕后,这就是最大的资本,最大的势力。

经过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吕后的政治经验大大丰富,领导能力大大提高。当刘邦率兵在外作战时,吕后与萧何等很好的巩固了后方,对西汉王朝的巩固是有贡献的,他与萧何合作计杀韩信,表现了他的智谋和毒辣,他听从张良之际请来“四皓”,表现了他的机谋深远,手段老道,朝中的樊哙,夏侯婴,审食其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吕氏家族也在朝中占有势力。这样,如果刘邦更立太子,立赵王刘如意,那么刘如意即为后,皇位是坐不稳的。

其他网友观点

引言:

西汉初年,刚刚出征淮南的汉高祖刘邦身受重伤,年过花甲的他已经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撑着病体回到了长安,刘邦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宠妃戚夫人和爱子刘如意了,今天的戚夫人看着重伤的刘邦更是哭的梨花带雨:“陛下,如意真的不能做太子吗?他可是您最喜欢的儿子啊!您也经常说如意是八个儿子里最像您的一个,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看着心爱的女人,刘邦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只能无奈的回答道:“哎,爱妃啊,再为我跳上最后一段舞吧,朕给你作一首歌。”说罢,戚夫人缓缓起身,随即翩翩起舞,刘邦顺着节拍唱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一曲歌罢,刘邦的眼眶里也饱含着泪水,戚夫人依偎在刘邦身旁,二人相视痛苦,只有那悲凉的《鸿鹄歌》响彻在宫殿四周,久久不能散去……

刘邦与戚夫人剧照

不久,刘邦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二岁。随着刘邦的去世,一场夺嫡之争就此落下了帷幕,吕后取得了最终胜利,等待戚夫人与刘如意的只有悲惨的结局。而刘邦生前,曾几次想要废长立幼,却始终未能如愿,那么,吕后的背后到底有着什么?让一代枭雄的刘邦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如此犹豫不决呢?

一.废立背景——刘邦的私心

根据中国古代的宗法制规定,皇位应该由嫡长子继承,所以吕后的儿子刘盈理所应当的被立为太子,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在刘邦称帝之后,刘邦更换储君的念头更加强烈了,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刘邦的私心。

1.刘邦更爱戚夫人

虽然吕后是刘邦的原配妻子,但刘邦却更宠爱戚夫人,尤其是楚汉战争爆发后,吕后成为了项羽的阶下囚,一直到鸿沟协定签约后才回到刘邦身边,而在这段时间里,一直是戚夫人陪在刘邦的身边,还为他剩下了儿子刘如意。

戚夫人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她不满足于自己的儿子只做一个王子,所以经常给刘邦吹枕边风,希望刘邦可以改立刘如意为太子,这极大的刺激了刘邦废长立幼的心。

2.刘盈懦弱,刘如意像我

刘盈与刘如意都是刘邦的儿子,可对于这两个儿子,刘邦的待遇就大不相同了,刘盈年长,慢慢长大后刘邦发现,刘盈为人和善,性格懦弱,一点也没有自己的影子。相反,三儿子刘如意在行为举止上却颇有刘邦的风采,这让刘邦非常开心,还经常对让人说“此子像我”。

汉惠帝刘盈剧照

由于吕后的年老色衰和戚夫人的日渐得宠,再加上刘邦认为刘盈懦弱无能,而刘如意像自己的言论,让吕后感觉到了危险。从此,吕后与戚夫人之间的立储之争正式打响,随着这场战争的开始,吕后背后的势力开始粉墨登场,在这场储君争夺战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二.基础力量——娘家人最靠谱

吕后敢于和戚夫人开战是有着自己的底气的,她手上的第一张牌就是自己的娘家人,吕后的两个哥哥吕泽和吕释之都是刘邦手下的大将,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侯爵,拥有一定的权力,同时,吕后的妹夫樊哙也是刘邦手下的大将,更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的性命。

刘邦当初起家,很大一部分力量就是靠的吕氏一族,他们也成为刘邦倚重的一股力量。眼看着自己妹妹要失去皇后的宝座,自己的外甥要被废除太子之位,吕泽率先出马,在危机关头,吕泽不顾一切劫持了张良,获得了张良支持的同时还从张良口中求得妙计,请来了“商山四皓”来帮忙。可以说,吕泽在这次储君之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吕后的妹夫樊哙剧照

三.功臣力量——吕后的第二张底牌

不管怎么说,废长立幼是一个王朝的大忌讳,尤其是西汉之前的秦朝就是因为废长立幼导致了最后的二世而亡。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这让朝中大臣们形成了一片反对之声,而吕后也借力打力,顺利的收复了功臣派作为自己背后的第二股力量,大大增加了刘邦废长立幼的压力。

1.叔孙通的劝谏

叔孙通是第一个跑来劝刘邦的,在刘邦的病床前,叔孙通给刘邦讲了一通大道理。

其一.嫡长子继承制是自古以来的规律,不能轻易废除。

其二.太子为人仁慈孝顺,天下皆知,如此做会失去民心。

其三.吕后是陛下的糟糠之妻,同甘共苦多年,为您打天下立过功,不能背叛妻子。

其四.太子是国之根本,不能轻言废立,否则天下必然动乱,于江山社稷不利。

其五.如果皇帝真的想要废长立幼,那么我将用我的鲜血还践行我的话语。

叔孙通剧照

叔孙通不愧是秦末汉初最聪明的人之一,他的这番话说的非常聪明,通过制度,亲情,王朝的稳定等多方面来陈述废长立幼的坏处,最后还补了一句要以死来劝谏皇帝,把自己摆在了忠臣的位置上,随着他的出马,刘邦开始动摇了。

2.吕后一跪,周昌效命

第二个出场的是朝中重臣周昌,在刘邦眼里,周昌是最忠诚可靠,值得托付的人,当年荥阳之战,刘邦就拜托周昌的哥哥周苛守城,周苛宁死不降,最后被项羽烹杀,从那以后,刘邦更加信赖周昌,甚至把最心爱的儿子刘如意托付给周昌,让他保刘如意安全。

但周昌也不同意刘邦废长立幼,对刘邦说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周昌的话是很有分量的,刘邦心里的压力更大了,而这一切,吕后都在背后听着,看到周昌支持太子,吕后激动的跪在了周昌的面前:“如果不是您出面,太子可能就被废了!”

周昌剧照

自古都是大臣跪皇后,哪里有皇后跪大臣的,吕后这一跪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丢了面子,却让周昌备受感动,从此,周昌也成为吕后背后的一个重要力量。

3.劫持张良,留侯献策

在西汉初年,朝中最倚重的谋臣当属张良,连刘邦自己都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想要让刘邦放弃立褚,还得找张良想办法。

可张良为了明哲保身,早已经称病不上朝了,为了让张良出山,吕后不惜让哥哥吕泽劫持了张良,逼着他给自己想办法。张良本就不支持刘邦废长立幼,只是一直没表态,现在赶上吕泽劫持,张良就坡下驴,提出了找来商山四皓帮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刘邦的这个念头。

张良剧照

无论是叔孙通还是周昌和张良,在当时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而这些人集体站出来支持刘盈,即使作为老板的刘邦也不得不掂量一下,毕竟江山和美人,刘邦的拎得清轻重的,这再度打击了刘邦废长立幼的信心。

四.民间力量——一锤定音

有了张良的建议,吕后马不停蹄的让吕泽拿着刘盈的亲笔信去请商山四皓,很快,这四位老者便出山帮助刘盈。

一次宴会上,刘邦发现刘盈身后站着四个老人,一问才知道是自己慕名已久的商山四皓,而随着商山四皓的出马,吕后背后的最后一张牌打了出来,一锤定音,刘邦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戚夫人惨败!其实,细细想来,面对吕氏家族与功臣派的阻挠,刘邦都没有退缩,为何见到商山四皓却马上改了心意呢?

1.商山四皓的出现说明刘盈已经有一定实力

当刘邦知道这四个老人是商山四皓时非常惊讶,在他看来,自己费尽心思请不到的四个大才刘盈居然可以请到,而且这四个人是有能力的人才,可见刘盈此时已经成了气候,有了一定的实力。

2.商山四皓代表民意,民心不可弃

刘邦出身底层,他非常知道取天下的根本在于收民心,只有老百姓跟着你,王朝才有可能长治久安。而商山四皓一直隐居民间,他们愿意出来帮助刘盈,本身就代表了民意,这让刘邦看到了自己的行为实际上是违背民意的,所以他选择放弃。

商山四皓画像

3.刘邦压力太大,借机下台

在商山四皓出场之前,刘邦已经感受到来自吕氏外戚和朝中重臣两派的压力,此时的刘邦早已是不堪重负,他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但自己毕竟是皇帝,不好意思主动承认错误,需要一个合适的台阶给自己下,刚好商山四皓的出现给了刘邦这个台阶,刘邦借口商山四皓支持刘盈为由放弃了废除太子的想法。

结语:

戚夫人征服了自己的男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男人来完成自己的梦想,但她忘记了自己的男人是皇帝,皇帝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他的小家,还有这个王朝的大家。因为这场立褚风波,吕后使出来浑身解数,把外戚,功臣和民间势力和自己绑在了一起,甚至不惜劫持张良,下跪周昌,这些都是戚夫人无法做到的,政治斗争永远不是那么单纯的一件事,吕后在这次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手腕预示了她未来的发展,可惜刘邦没能来得及组织她,最终酿成了吕氏乱政的结局。

其他网友观点

吕雉背后有吕氏家族(吕泽、吕释之)的支持及太子党的得力拥护者(周昌、叔孙通、张谋、商山四晧等);刘邦晚年确实想“废长立幼”,但看到太子羽翼已丰,最后只能放弃。

公元前205年,刘邦的汉军乘项羽的兵马陷入齐国之际,一举攻下彭城,想接走自己的妻儿和父母,但项羽的骑兵回防迅速,没有得成。汉军与楚军在睢水大战,最后汉军兵败,刘邦的妻儿与父母被俘。直到公元前203年楚汉议和,才放回归汉。

吕稚回到刘邦身边时,早已有戚姬在身边陪伴。吕雉比戚姬年长。戚姬夫人自恃得宠,经常在刘邦身边吹枕边风,想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汉书外戚传》记载:“戚姬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益疏。”

吕后感觉到刘邦有废长立幼之意,常常以太子刘盈“不类我”为理由,想改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因“如意类我”为理由。

吕后感觉到非常的不妙,安排自己的大哥吕泽,找张良出谋划策,张良对吕泽说:“陛下在战争困难时期,确实能听我的意见,但是如今因爱而要废长立幼,这已经不是靠说就能了结此事的,陛下非常重视商山四皓,却一直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陛下对臣下太过傲慢。如果你们能把商山四皓请为辅佐太子,也许会有用。”

吕泽一直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汉初建时,被刘邦封为周吕侯,在高帝八年去世,追谥“令武”。

吕后派二哥吕释之,带着太子的亲笔信,同时备下厚礼前往,商山四皓看到太子的信中“礼贤下士”的言语,跟随吕释之下山。在此向大家说明一下吕释之是谁?

吕释之是吕雉的二哥,刘邦起义反秦,一直跟随左右,汉初建时,封为建成侯。惠帝二年去世。

刘邦晚年,多次提出废除太子,张良多次规劝,不听其意见,后来称病不上朝。而太子太傅叔孙通,以死相谏,刘邦假装听从,但他势必废除太子,想立“类我”的如意。

后来刘邦上朝时,见到太子身边有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知道想废除太子,已经不可能。吕雉的势力已成。

《汉书》记载:“羽翼已成,难动矣。吕氏真乃主矣。”

刘邦宴请商山四皓,同时说:“麻烦四位好好替我照顾好太子。”刘邦看着离去的四位老人,指着他们对戚夫人说:“我想更换太子,但是,他们四位高士都来辅佐太子,太子的羽翼已经丰满,难以撼动了啊!吕后是真正的主人!”此事之后,刘邦再也没有提废太子的事。

总结:

刘邦晚年,多次想废除太子,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但最后刘邦不得不放弃的原因:一方面原因是刘盈得力于太子党的拥护。叔孙通誓死谏言、张良献策谋划,商山四皓辅佐太子读书;另一方面,吕氏外戚集团的强大,吕后的两个兄弟曾助高祖定天下,皆为将。“长兄周吕候,……次兄吕释之为建成候。”

戚姬身后没有强大的势力支持,只自恃得宠,在刘邦身边吹枕边风,最后刘邦去世,失去了支柱,注定成为悲剧人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假如你穿越成为被废为安乐公的刘协,你是否有可能夺回皇位,如果是,怎样做,如果否,请说明理由?

下一篇: 封建王朝,为何史家还敢写刘邦吕后汉武唐宗的那些“糟事”?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