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古代战场,敌众我寡,是战死还是投降?(从政治和哲学等立场分析)?

网友提问:

古代战场,敌众我寡,是战死还是投降?(从政治和哲学等立场分析)?

优质回答:

对于方先觉率第十军残部两千人及伤残六七千人最终放下武器,向日军投降的事实,第十军一些老兵是不承认的,认为这是日军与第十军讲和,方先觉做出这个决定,也不是因为他个人怕死,而是因为考虑到六七千伤残士兵的生命,白最后下决心放弃抵抗,与日军和谈。但对于投降这个事实,为什么第十军的老兵不承认呢?

这就是方先觉当时采取的一个障眼法,说服了第十军官兵。这个障眼法是什么呢?就是第十军只向南京的汪伪政权投降,而不是对日军投降,也就是降汪不降日。这个说法是不是有点眼熟?对,方先觉觉得自己就是效法关羽。关羽在徐州与刘备失散,被曹操围困在土山,最后约三事投降,用的名义就是降汉不降曹,听宣不听调。

第十军投降后,被改编为先和军,实际上也被日军屠杀了不少人,还有一些人死于苦役。日军两投降的第十军残兵败将集中起来,进行监视,不过好在并没有让他们像其他伪军一样,参加日军对国军的作战。而方先觉也和关羽一样,在投降之后,又找机会逃走了,返回了重庆,继续在校长麾下供职。不过从此他就不再被重用了,也被人看不起,方先觉晚年相当后悔。

关羽投降无疑是他人生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污点。而后人给他脑补的一个理由是,他在被困土山之后之所以要投降,是因为他有保护刘备家眷,也就是二位夫人的安全,当时二位夫人被困在徐州,下落不明,所以他投降是为了保护二位嫂子的安全,也好日后对刘备有个交代。而在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千里走单骑,保护着二位嫂子找刘备去了。所以,后人说起他投降,也是说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义薄云天。

但在宋朝,关羽的地位一度遭到怀疑,被从供奉祭祀历代名将的武庙踢出去了,理由就是他曾经投降过曹操,这是不光彩的事,不是全节。而且,按照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在被孙权俘虏之后,关羽也曾有过投降的意思,孙权也一度心动,是在下属的劝谏之下才最后下决心杀了他。也就是说,关二爷的忠诚度确实是有问题的。

所以,方先觉率第十军残部投降,无论找多少理由,怎么辩解,投降都是一个毫无疑问的耻辱。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毕竟是弹尽援绝粮竭之后的被迫选择,就像日军劝降时说的那样,不是他辜负了国家,而是国家对不起他。这也是方先觉决心投降时跟下属的军官的解释。但这不是理由。戏曲李陵碑就是杨继业在被围之后坚守待援,最终等不来援军,他在李陵碑前怒斥李陵投降之后碰碑而亡。他的处境个李陵一样,心境也一样,但是最后的选择完全不同。

也许有人会拿欧洲的习惯说事儿,欧洲军队按照条例失去战斗力之后,如果没有援军,就是可以对敌人投降的。但这要考虑到,欧洲各大国之间的战争,其实是同一种文明的内战,不会上升到亡国灭种的高度。但在德军与苏联的战争中,就不太遵守这个规定,因为俄国就不被欧洲认为是文明内部的内战了。那么英军在东南亚对日军为什么投降?这是因为英国和日本有过长期的合作,所以投降起来压力不大。中国和日本则不同,这是只有你死我才能活的对外战争。

其他网友观点

古代战场,敌众我寡,是战死还是投降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也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是一个个人品行操守的道德问题。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文死谏,武死战”,“家园故国”等等概念,就是告诉我们,身为战士,平时食君之禄,战时忠君之事,理应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这是做人做事的本分,人是应该守本分的,倘若一旦失去了本分与原则,朝秦暮楚,毫无底线,那么终将会被人唾弃,而在青史中留下骂名。

既然题主要求从政治和哲学的角度分析,也不妨姑妄抛开道德层面分析之:

从政治的角度,无论战死还是投降,都是有利有弊。如果投降,可能会有几个结果。一、被敌军杀俘虏,比战死更加憋屈,古往今来,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很多;

二、成为战俘,屈辱的活着,等待战俘交换或者沦为苦力被奴役;

三、因为投降时,还有很强的实力,被敌方利用,继续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但是一辈子都不会被帝敌国当做自己人看待,永远都仅仅是被利用而已;

四、无论以上哪一种结果,家人都会因为你的投降而抬不起头,你也永远进入故国的黑名单。

一对比,可以发现,投降获得好处的机率很小,获得坏处的机率很大。

那么战死呢?其实真正在战场上杀红了眼,死亡并不是那么可怕,会在壮怀激烈中忘记疼痛而痛快的牺牲。他的唯一坏处就是肯定活不成了。他的好处就是:一、你给军人做了一个正面积极的示范效应,可以激励更多的同胞拿起武器,舍身忘死、保家卫国;二、你的家人获得殊荣,父母或者妻儿可以很骄傲、有保障的继续活下去。

那么从哲学的角度看呢?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看,征战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活着与死了都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已。

什么三不朽,什么身后名,什么传宗接代,什么男欢女爱,什么万千繁华,在哲学看来都是妄想与执着,都是譬如朝露,转瞬即逝;都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所以,从哲学的角度看,你死战有死战的价值,投降有投降的意义。

但是,如果从哲学的向死而生,一切皆幻境的角度来看,战死是解脱之道,投降是苦海沉沦。还是痛快的战死,更符合哲学对生命的定义。

其他网友观点

如果敌人就是奔着弄死你来的,那横竖都是死,还不如多杀两个多赚点。

如果敌人要利益,那么上策当然是与之合伙,大家都能获得更高利益,并且会减少成本投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荀彧为什么就不明白只有天下重归一统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道理呢?

下一篇: 子女欠债不还可以找父母偿还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