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朝代都是因为被女人灭掉的,比如褒姒灭了周朝,貂蝉灭了汉朝,杨贵妃灭了唐朝,陈圆圆灭了明朝?
优质回答:这是一种悖论。偏面地强调了"红颜祸水",却掩盖了问题的本质一一贪色误国帝王的荒淫。封建社会女人处于毫无自主的从属地位。是男人尤其是帝王的玩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子长相美,本身有何罪?历史上因女人亡国灭族的例子确实不少,但究其原因,真正的罪人属于谁?
周幽王为搏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才是导致西周灭亡的罪魁。
貂蝉是司徒王允调拨董卓、吕布关系的工具。在两人之间明许暗送,毫无自由之身。后被关羽所杀。自始至终她有何罪?
杨玉环本为唐玄宗的儿媳一一寿王李瑁之妻。却硬生生被李隆基夺走,成了自己的杨贵妃。这种乱伦之事决不可能是杨玉环主动而为。
陈圆圆更是命运多舛。她本是田贵妃之父田宏买来的歌妓。邀宠送入宫中被退回。又许诺送给吴三桂,却被刘宗敏抢去,这种被当做礼物许来送去的女子,下场可想有多悲。
若把迷惑君王导致亡国的脏水泼向她们,有失公允。
唐朝著名诗人罗隐就曾在他七绝诗《西施》中对这些可怜的女子打抱不平: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其他网友观点红颜,长与祸水连用,似乎成为了历代王朝衰败的症结所在。那么,事实果真如此么?一旦我们用心思考这一问题,便会发现所谓的“红颜祸水”,终究是一种狭隘的情绪化的历史认知。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历史上有些女性被当作工具,诱惑了掌权者,而致使当权者的统治出现了问题,或者可以说他们对历史进程中的某个因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她们不是历史进程的决定因素,更何谈偌大的一个王朝被某个女人所灭?毕竟,她们所起的作用放置在历史长河中,也是微乎其微的。
史书中,或者野史中之所以将其扩大,无非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罢了,或者加深对某个皇帝荒淫无道的传说而已。当然,这样的历史叙事方式,也不排除史家的“春秋笔法”。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对几位著名的“红颜祸水”进行一一探讨。
一、褒姒不是周朝灭亡的决定因素褒姒是周朝末代王周幽王的美人。话说褒姒是一个冰美人,周幽王为了博美人一笑,干了一件蠢事,那便是烽火戏诸侯。古代的烽火是一个传递信号的标志,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所谓的分封制就是说周王一人统治天下,但将首都之外的地方分封给了各个诸侯,诸侯对周天子有出征的义务。
因此,当时但凡周王室有外敌入侵的时候,各路诸侯需要集结人马,迅速赶来支援。而烽火就是周王与诸侯之间的信号,是一个十分严肃而认真的事情。而周幽王确借烽火愚弄了各路诸侯,点燃了烽火,各路诸侯纷纷集结到王都,却发现根本没这回事,褒姒见到各诸侯被耍的情形,终于笑了,周幽王觉得很值。但却失信于诸侯,这令周幽王沉痛的代价。当然,这件事情的性质是很严重的,但并没有后世所认为的是周朝灭亡的原因。实际上,周王朝在武丁之后便进入了衰落时期。特别是周厉王之时,因为不让百姓自由言论,造成道路以目的局面,还发生过国人暴动,虽然说后面有宣王中兴,但实际上并没有起什么好作用。
可以说周朝的衰落是一个不可扭转的大趋势,只不过周幽王的昏庸无道,加速了周代的灭亡。而最终导致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他没有立嫡长子为太子,引起了诸侯国的不满。于是申侯带领各诸侯,勾结西部的少数民族犬戎讨伐周王室,西周灭亡,各路诸侯拥护周幽王的嫡长子宜臼为平王,并向东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导致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根本不在褒姒。只是历代皆对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肆诟病,才使得褒姒变成了红颜祸水。因此,褒姒的例子是不足以证明女人令王朝覆灭的。
二、貂蝉与汉朝灭亡没有关系无论是从野史小说中,还是从影视剧中,我们多多少少会听说过吕布戏貂蝉的故事。那么貂蝉究竟在当时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面的貂蝉是汉末的司徒王允为了借吕布之手灭掉董卓,而放置的一个糖衣炮弹。董卓是汉末时期的一个掌权者。汉代末年,外戚宦官专政,军阀割据,斗争不断。董卓凭借超强的实力趁乱进入洛阳,立刘协为汉献帝,独揽政权。
汉末的局面在董卓的统治下十分黑暗,所以司徒王允为了铲除董卓,实施了美人计,也就是将貂蝉进献给了董卓,而吕布和貂蝉互生情愫,所以最终借吕布之手,杀掉了董卓。因此,在明清小说或者戏剧当中,貂蝉的作用实际上是为铲除董卓做准备的。
但是史书中是没有貂蝉这个人物的,《后汉书》中只谈及了“卓又使布守中罔,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这里所记载的实际上,是吕布与董卓的婢女私通的事情,貂蝉其人的原型大概就是这个傅婢吧。
尽管貂蝉的身世已经很难考证,但我们大体可以肯定以下几点事实:
首先,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矛盾不单单是因为吕布与董卓的婢女私通,双方矛盾早就存在;其次,董卓被灭,跟汉朝灭亡实际上没有必然联系,他只是汉朝末年一个阶段的掌权者,而汉朝灭亡的标志实际上是到了三国鼎立的出现,也就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曹魏之后,废汉献帝自立,这才是汉朝灭亡的标志;最后,汉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腐朽,以及制度方面的弊端,最终导致了汉朝末年军阀割据,以致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取代了汉朝。
因此,我们又可以看出,即便貂蝉这个人物不是虚构,曾真的出现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但她的存在却也没有产生什么重要的作用。东汉的衰败,早就是个不可逆的历史趋势。
三、杨贵妃与安史之乱的关系“马嵬驿事变”道出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便是唐朝的美人杨玉环与唐玄宗李隆基之间的爱情。这个爱情故事被流传成了佳话,并为后世的小说、戏剧、影视剧所津津乐道。
的确,杨玉环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唐诗中对她的描写很多,比如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又比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且史书中所记载的马嵬驿事变中,杨玉环被逼自杀也确有其事。
那么这样一个美女,与唐朝灭亡是不是存在必然联系呢?
大家早已清楚,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老婆,后来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将儿媳妇占为己有,并宠爱有加。杨氏家族也因此在朝中势力很大,而奸臣杨国忠在朝中当道,曾搅得朝中乌烟瘴气。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一切根源都始于唐玄宗晚年的怠政和荒淫。
与此同时,真正让唐王朝衰败的原因,还有另一条主线,那就是地方藩镇的日益强大。安禄山等人的尾大不掉,最终掀起了叛乱。李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的打击下,形势急转直下,再也不复往日的辉煌。但是,在整场始建中,杨贵妃不过是个受害者。而“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千古绝句,更是让这位薄命的女子成为李唐王朝衰败的背锅人。
四、陈圆圆与明朝灭亡更没有关系说起陈圆圆,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一句话大概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了。这句话说的是吴三桂为了陈圆圆而勾引清军入关这件事,也正因如此,世人多将陈圆圆作为明朝灭亡的导火索,这显然逻辑是有问题的。
第一,陈圆圆不是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的根本原因。陈圆圆最初是田弘裕家的歌女,当时田氏为了拉拢吴三桂,将陈圆圆献给了吴三桂当小妾。吴三桂十分喜欢陈圆圆,因为当时战事吃紧,所以将陈圆圆寄放在了田氏家里。李自成军队占领北京之后,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霸占了陈圆圆,逮捕了吴三桂的父亲,侵吞了吴三桂在京的财产。
可以说,对于吴三桂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耻辱,所以才毅然决定借助清军之手,铲除李自成。而不单单是因为陈圆圆被霸占这一个原因。世人所说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只不过是为了吸引人眼球的噱头。
第二,吴三桂带领清军入关攻打的是李自成而不是明朝。这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一点。崇祯自缢于煤山的直接原因是农民军李子晨攻占了北京。当时吴三桂为宁远总兵,本来打算进京勤王,解救崇祯皇帝的,但行至半路,传来了崇祯去世的噩耗。
崇祯皇帝去世,实际上已经标志着明朝灭亡。而后续的事情便是吴三桂和李自成之间的纠葛了。本来吴三桂在选择李自成还是清军的问题上,是打算投奔李自成的,但因为李自成做的太过火,激怒了吴三桂,以致吴三桂退守山海关,决心与李自成决一死战。
所以才有了后面借助清军入关,大败李自成的事件。所以说山海关大战,吴三桂请兵入关,实际上灭的是李自成而不是明朝。而清军也是打着为明朝报仇的旗号与李自成决战的。只不过人们更看重吴三桂与清军的关系,将吴三桂说成是汉奸,这已然是后话了。在此不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因此,陈圆圆实际上与明朝的灭亡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来看,即便是褒姒、貂蝉、杨贵妃和陈圆圆等这些被“石锤”的红颜,也谈不上是王朝覆灭的祸水。可以说,世人眼中女人是某个朝代灭亡原因的观点,着实太过于夸大了,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其他网友观点我是风月,我们一起论历史!
导语:为什么有些朝代都是因为被女人灭掉的,比如褒姒灭了周朝,貂蝉灭了汉朝,杨贵妃灭了唐朝,陈圆圆灭了明朝其实我觉的不然。
褒姒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没有“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
而之所以出现“烽火戏诸侯”最大的可能是有心人为了甩锅,才有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
首先褒姒并不是为了权势自己进入周幽王的皇宫,她进入皇宫的原因是:褒国为了生存,才把褒姒进献给周幽王的。
而且周幽王是自己一厢情愿的讨好褒姒,才废除了申后和大儿子的继承权利。
但是大儿子心有不甘,才回到外公哪里,寻求外公的帮助,但是申国并没有打过周幽王,这才投靠了西戎。
最后周幽王才被西戎包围在骊山,这才是造成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貂蝉貂蝉就更加不用说了。
首先貂蝉并没有参与到东汉的朝政斗争当中,她没有跟随汉哀帝,也没有跟随汉献帝。
唯一做的一件事是参与了王允的连环计,让董卓吕布父子二人反目成仇。
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君侧,消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董卓,所以貂蝉和祸国殃民根本没有一丝关系。
杨贵妃对于杨贵妃的非议无异于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们就拿杨贵妃爱吃荔枝,才造成劳民伤财的去运输荔枝,这项罪名来说。
其实这根本就不是杨贵妃的罪名,她同样被甩锅了。
荔枝最早在汉朝就已经出现,荔枝是南越给汉武帝进贡的贡品。
汉武帝也是在中原移植过荔枝,只是因为荔枝水土不服最后才不了了之。
所以荔枝根本就不是杨贵妃的特权,以点窥面,只是这一件小事如今看来都是虚构的,我想什么祸国殃民的罪名,多半水分也居多。
陈圆圆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多个方面。
首先崇祯皇帝灭亡了魏忠贤,导致魏忠贤的对立面,东林党掌握了朝政,但是东林党才大学疏,反而让明朝的国力越来越低。
其次魏忠贤曾经资助过抗清名将袁崇焕,崇祯继位之后,把袁崇焕当做魏忠贤的同党消灭,让朝中大将有了一种兔死狐悲的感受。
加上明朝这艘大船早就已经腐朽至极,本来就是在苟延残喘,这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这其中的所有事情和陈圆圆没有一丝关系!
结语:其实在古代女性的地位很低,能有很强的政治头脑的女性,本来就不多。
很多女性被送到皇帝的身边根本就是身不由己。
而之所以被冠上祸国殃民的大帽子,很多时候,都是有人不想承认失败。
或者说想要转移自己的罪名,也就是说想要甩锅,才把灭亡的原因转移到这些弱小的女性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