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民国时期经常有人“通电全国”,是怎么个通法?

网友提问:

民国时期经常有人“通电全国”,是怎么个通法?

优质回答:

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民国时代里,晚清起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电报业,扮演了重要角色。“通电全国”也成了个常见热闹事。当代许多学者更有共识:“不读通电,则民国无史矣”。

何为通电?以学者周永明的概括说:“这个术语指称的是这样一种电报,它们以众多的受众为目标,通常发给多个接收人。它们是‘公共的’,因为通常或是由明码电报拍发,或是被刊登在报纸上广为人知。”至于“通电全国”?那更是以空前力度,发给全国各大媒体乃至重要政要的电报。

而要回望民国年代的各类大事件,“通电全国”更是分量不小:比如1912年全年,“通电”次数就有33次,1913年有40次,1917年更暴涨到70次,其内容更涵盖当时政治舞台上各类劲爆桥段:唐继尧反对袁世凯称帝?熊希龄要反对清帝复辟?黎元洪要解散国会?直奉直皖要开打?卷袖子动手前,都要先通个电!

拿今天的话说,“通电全国”就好似“官宣”,既能用来表明态度立场,还能在舆论上向敌人发起反击,也能宣告自己的下一步行动计划。别看只是一纸电文,战斗力却是相当爆表。所以,如果把民国时期的“通电全国”内容编辑成书,基本上,那就是一部几十年的民国史。

但比起今天以微博朋友圈等平台为方式的“官宣”来,“通电全国”的操作难度,显然是高得多。

首先,“通电全国”是个高成本的事。

参考周永明的概括,“通电全国”等于是要把犀利的电文,一口气发送给全国各大报馆机构以及全国重要政治人物,电文内容十分考究,传播范围也十分广。最关键是速度迅捷。在技术有限的民国时代,虽说各地报馆林立,但报纸的传播范围毕竟有限。一件大事想要迅速“抢头条”,就要靠速度更快的电报。晚清时李鸿章就说过电报“相隔万里好似同居庭院”。猴急着抢时间的民国精英们,也就拿“通电全国”当大招。

但这个“高速度”操作,花费也是奇高。晚清末年时的电报费就是“一字有一角余之耗费”。到了民国时期显然更贵。北洋军阀们每次“通电全国”,短的也是一千多字,长的经常两千多字。一篇小通电的价格,通常是一百五十块银元。外加又要“通电全国”,接收方包括各地的政府和新闻机构,多一个接收方就要多一份钱。比如直奉大战时,一次“通电全国”的电报花费,不下两万银元。

一封“通电全国”,花出去的就是天价巨款。好些“民国精英”办这事,更是基本用公款,“通”的都是民脂民膏。

更重要的是,“通电全国”并不是写几句话这么简单,放在民国军阀混战的年月里,“通电全国”意味着另一场激烈的战争:舆论战。

比如中原大战前夕,冯玉祥就发出这样的感叹:“阅蒋、阎往返通电。笔枪舌剑,针锋相对 ,此兵战前之电报战也”。

其实这样的“电报战”,就是民国军阀混战时的“杀敌利器”。无论是各大政治人物间的暗战博弈,或是各路军阀间的明火执仗,“通电全国”都是必出的大招。以至于“每次战争,各以电报代口舌,雪片纷飞”。各个砸钱互撕。

既然有这样的战斗目的,通电当然要写得有讲究。不止要气势如排山倒海,更要简短几句话就抓住对方要害。特别是当双方有深仇大恨时,那就得一句话戳中对手软肋,叫对方瞬间在围观群众里拉仇恨。比如四川军阀混战时,刘文辉的《声讨刘成勋通电》,里面犀利几句:“(刘成辉)一粮而岁数征,且巧立种种名目;一烟而税百出,更 暗布重重网罗。”把杀气腾腾的刘成辉,一下钉在耻辱柱上。

除了踩对手外,“通电全国”更要着力打造通电者的形象。比如1918年曹锟的《曹锟表明心曲之通电》,其中点睛一句“拯斯民于水火,奠国基于磐石,锟当解甲归田。”更是给他瞬间“吸粉”不少。当然众所周知,他可不是“拯斯民于水火”后下台的,而是扛着“贿选”丑闻,六年后被人拿枪架着下台的。

但别管出入有多大,“通电全国”也意味着,电文的书写内容,需要有更精深的造诣水平。这技术含量,今天的“官宣”真比不上。

而最重要的一条是,在民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里,“通电全国”不止是一种大招,更常是许多后进人物,成功“上位”的阶梯。

因为“通电全国”的效果如何,不止在于通电内容本身,更要看时机和立场的把握。把其中学问用到极致的人,典型吴佩孚。

当1918年,吴佩孚还只是前线一个师长,为段祺瑞“武统”冲锋陷阵时,他就多次巧妙借助了“通电全国”大招。先是在战事更激烈时,把握住了举国的“反战”呼声,愤然“通电全国”,大骂段祺瑞导致“同种残杀,生灵涂炭”。但就在段祺瑞一脸蒙圈时,吴佩孚又笔锋一转,对准了段祺瑞的对头冯国璋,又是一顿通电,还在通电上擅自加上老上级曹锟等人名字,呼吁冯国璋停战。一下就在全国“蹿红”。连晚清民国元老岑春煊,都连呼吴佩孚“大义凛然,深表佩服”。

这位原本普通的师长,就借助这震动全国的通电,一举成为举国关注的新闻人物,随后叱咤风云,继续闹出一串大动静。

以这前后的操作与智谋说,简单的“通电全国”,背后却是说不尽的学问。缩影的,正是那个苦难年代,多少人的理想与表演。

参考资料:《政治与电讯》、《民国时期的通电公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其他网友观点

在古代,如果想把信息大规模传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贴布告。比如传说中的海捕文书,就是先在京城中把布告内容抄个N多份,然后找急脚送到全国各个州县,在县城门口或者菜市口等人流密集地方,贴上去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一次通告估计要大半年时间,但没有办法,谁叫那时候科技不发达呢,只能用这种死办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到了清末民初时电报普及了,从有线到无线,负责接收和发送的电台普及到了县城。这时候,想把信息大规模传播,再也不用急脚送了,只要照着号码簿挨个发送就可以了,省时省力,其过程和现在的电话营销一模一样

题主说的有人“通电全国”,就是这个人把想要发出去的信息,通过电报“群发”到全国各地,一来传递信息,二来做个见证

这所谓的“各地”,包括各级政府、各大报社、各国领事馆、各个商会组织等诸多有电台单位,据说,在无线还没普及用有线电报“通电”的时候,全国有电台两百座,通电花费不小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一步提升,收音机普及了,这时“通电全国”成了过去式,用不着群发了,只要通过广播电台说话就成,实时同步……

比如,四五年日本的天皇就发表了投降广播,全世界有收音机的地方,都能收到

其他网友观点

所谓“通电”,即指用明码发报,这样所有具备收电能力的单位都可以收到并通读出来。

当然,在电报盛行的时代,各种大小电台成千上万,每天在天上飘来飘去的各种明码、密码电报不计其数,仅仅用明码发报,能瞟一眼的人是非常有限的。当时的人记载,北洋时期政局混乱,大小军阀、政党领袖甚至小有名气的人动辄“通电全国”,许多“通电”都无人问津甚至鲜为人知。

此外,电台功率有大小,如果功率太小,所发的通电自然没什么人能读到。

“通电全国”的目的,是扩大舆论影响,因此实际上只要让特定的人,包括政治对手、潜在盟友、重要势力和人物,以及媒体舆情读到并有所反馈,就达到了通电的目的,因此实际上大多数“通电”,最重要的不是那份直接用自己电台发出去的“电”,而是将通电文稿通过各种方式交给诸如报馆之类媒体刊发,这样就能确保自己的“通电”被更多人读到,不论他们有没有电台和收报条件。

但发通电者立场迥异,有时未必能为当局所容,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通电稿能在媒体上发表?很简单,自清末开报禁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领土上有不少外国人经营的报纸,如《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尽管大多数是英文,但因为立场较本地报纸超脱,是方方面面比较重视的消息来源,一般而言他们不会挑剔投稿者的立场,当局也不会干预。此外,在1942年以前中国许多城市有外国租界,租界内有华人办的中文报纸,尽管这些中文报纸的刊登内容多少要受到审查,但总比租界外自由得多,如清末章太炎、邹容因《苏报》案吃官司,而这份《苏报》可是在大清朝公然鼓吹造反的,两人最终仅被判了不长的徒刑(邹容是在狱中病死的)——如果是在租界外,砍头恐怕都是轻的。

不过媒体即便不看立场,也还是要看新闻价值的,如果只是个阿猫阿狗甲乙丙丁之辈,你的通电要让人家刊登,就得付钱(类似于今天买广告版面)——如果想登在醒目版面,就得付大钱。

当然也有些人或团体,发通电只是为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不在乎有谁收到与否,那么形式就会比较活泼。一位美籍山西传教士在1936年曾对美国记者维尔斯(斯诺前妻)说,红军东征时路过其教堂,发现他有一部小功率电台,就让他代发一份通电,祝贺法国联合阵线政府上台执政,他解释说“电台功率太小,法国收不到”,但对方仍坚持让发,“意思到了就行”。一些小型团体甚至只是找个酒馆喝一顿酒,念一份“通电全国”的稿子然后散伙,就算已经“通电全国”了。

还有一种更省钱省设备的办法叫“快邮代电”,即委托当时独立经营的邮局系统,将自己拟定的通电稿转发出去,辛亥革命时期很多小的地方势力起事或佯称起事,就采取了这种“只要贴几张邮票就行”的“快邮代电”方式,这种“快邮代电”在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应用,是为那些连电报都不通的偏远地区准备的,类似于今天的“快递”。采用“快邮代电”发通电,实际上只是叫“电”,和电报已经几乎一点关系都没有了,用这种方式传播“通电”能起到多大效果,就更是只能看“人品”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古代皇帝有多子的情况,如何选立太子,而不至于兄弟为夺权而自相残杀?

下一篇: 科举制度为何在晚清会被废除?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