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首辅是否就是宰相?
优质回答:只能说像宰相,不能说是宰相。
宰相不是一个官职,确切说它是一种职能,即独立的决策权,尤其是行政决策权。历朝历代承担宰相职能的官职,名称都不尽相同。
比如秦朝和西汉就叫丞相,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都是由尚书令、尚书仆射来掌握最高行政权,到了唐朝,宰相的职能最初由三省承担,后又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来承担,宋朝比较复杂,先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宰相,又设立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梳理一下就是,从秦汉到宋朝,宰相的职能不断被分割细化,这还没算上掌握财政权和军事权的高级官员。
到明朝,这种趋势发展到极致,就是从官制中废除了宰相这一职能,皇帝与六部之间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决策官员或机构,而是皇帝直接对六部长官下命令,事实上是皇帝将行政决策权纳入到皇权范围内。
而明朝包括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其实从本质上都不具备宰相的职能,他们不过是皇帝内侍机构或秘书机构的临时合法化。他们只拥有票拟权,即建议权,没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而且这种建议权也是依附于皇权的。包括明朝中后期的内阁首辅,说到底是皇帝怠政,导致他们被迫承担了本不属于他们的决策职能,而不是他们本身就具有决策权。
所以,明朝的内阁首辅虽然权力大,但也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即使有,也不算是真正的决策权,而是依附于皇权的加强版建议权。
其他网友观点这个问题三哥来回答。明代政治制度和以往朝代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也可以说是一大倒退,就是废除了宰相制,由皇帝总揽朝纲,内阁首辅代行了宰相部分职权。但首辅绝不是宰相,和宰相有很大的差别。
(明代首辅张居正)
“宰相”的前世今生我们经常说帝王将相,宰相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中居于非常显赫的地位,为辅佐皇帝的百官之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宰相是怎么来的?
中国的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就是祭祀与战争,祭祀就要宰杀牲畜,在先秦时代,为天子诸侯和贵族家庭管家的都称“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变为郡县制,皇帝家的管家“宰”就变成了整个国家的“大管家”。“相”是“副”的意思,“宰相”就是辅佐皇帝管理国家的大管家。
自从有了宰相,“皇权”和“相权”的划分就成为历朝历代的大问题,皇帝和宰相的权力分配关系到了王朝的稳定和兴衰。
在汉代,宰相(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宰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相当于副宰相。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其下有十三个部门,即“十三曹”,统管国家的大小事宜。相比而言,直属于皇帝的机构只有“六尚”,大部分职能是管皇帝私人的起居生活,只有“尚书”是皇帝的文书秘书。由此可见,汉代宰相的权力之大。
到了唐代,宰相的权力由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享。中书省负责拟定皇帝诏令,送到门下省进行复审,没有问题后,再送达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之下就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因此,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门下省的长官侍中、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都可以称为宰相。
由皇帝发出的命令,如果没有经过中书、门下的拟定和审核,是没有法律效力的。所谓“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武则天时代,中书省改称凤阁,门下省改称鸾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唐代,皇帝的权力也受到了相当的制约,而宰相权力进行了分化。
(唐代名相房玄龄)
宋代时宰相权力进一步低落。虽然也有三省,但只有中书省地位重要,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合称“两府”。而且中书省还管不了财政,财政由户部司、盐铁司和度支司掌管。宋代还设立了“考课院”把原属宰相的用人之权也分出去了。
(北宋名相王安石)
到了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仍然沿袭了前代做法,设立了中书省为宰相机构,宰相称为丞相,有左、右两员,丞相之下设有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属吏。先后担任丞相职务的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四人。可是好景不长,朱元璋觉得这些丞相碍事,侵夺了他的权力,找各种借口把他们都杀了(徐达主要为武将,在中书省时间不长,是个例外)。
洪武十三年(1380),因胡惟庸案发,朱元璋宣布废除中书省,提高六部地位,每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直接向皇帝负责。由此,朱元璋以皇帝身份兼顾宰相职务,宰相被废除,并告诫子孙不得恢复。
明代独创的内阁制度宰相被废除了,但宰相的活儿还得有人来干。朱元璋想到的办法是设立秘书职位来帮助他,担任秘书工作是一些翰林院学士、讲官,这些人的办公地点在内廷的中极、建极、文华、武英四殿和文渊阁、东阁两阁,这些阁臣(辅臣)被称为“内阁大学士”,排名第一位称为“首辅”。这就是明代创立的内阁制度。
内阁大学士在明代不同时期对朝政的影响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内阁首辅之所以被称为无宰相名头的宰相,实在是由于明代内阁制度演化的缘故。
在朱元璋、朱棣时代,皇帝自己处理朝政,口头吩咐内阁大学士代笔批答奏章,阁臣是名副其实的皇帝秘书,并没有决策的权力。但时间一长,后面的皇帝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亲裁政务,慢慢地就把部分权力过渡给了阁臣。
臣下的奏章先送到内阁,由阁臣出具处理意见,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并附在奏章上,送给皇帝裁决,称为“票拟”。皇帝看到票拟后,一般不做什么改动,就把这小纸条撕了,亲自用朱笔抄下处理意见,名为“批红”,这便是正式的谕旨。
到明代中后期,一些皇帝更懒、更无心政务,甚至把批红的权力交给司礼监太监做,导致大臣们都要仰太监鼻息,形成太监干政的局面。内阁大学士真想把控朝政,也必须先勾结太监,因为太监掌握了代替皇帝批红的大权。明代最有名的首辅张居正也要勾结太监冯保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明代首辅杨士奇)
首辅与宰相大有不同作为皇帝的秘书,阁臣官阶很低,只有五品,而六部尚书则是二品,不过后来阁臣都由六部尚书和曾经担任讲官(皇帝老师)的翰林学士来兼任,地位就尊贵了,以尚书身份兼内阁大学士,自然比一般的六部尚书地位要高。阁臣中的首辅隐然成为最高政府首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宰相,但首辅和宰相仍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办事机构和属官不同。历代宰相都有自己的官署,唐代有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明初有中书省。宰相官署有一大批属官,比如唐代中书令下面的中书舍人,门下省侍中下面的给事中,明初中书省也有左丞、右丞、参知政事等属官。而明代首辅手下的人员只有一些管理文书档案和抄写文书的属吏。
第二,品级不同。宰相是位极人臣的职位,在汉代属于“三公”之一,在唐代,中书令、门下侍中和尚书令都是三品官(第一、二品官是荣誉职位)。首辅因为是翰林学士,品级只有五品,甚至更低,后来地位尊贵也是因为担任阁臣之前常常先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或吏部尚书,然后以兼任某某大学士的身份入预机务。
第三,职权不同。前代的宰相有决策政务和执行政务的权力,是最高行政首长。明代首辅从理论上说,只有向皇帝提供建议的权力,属于皇帝的秘书和顾问,所有裁决权都属于皇帝,并不负行政上的责任。当时负有行政责任的是尚书六部。只是因为明代中后期内阁首辅权势日重,侵夺了部分皇权,才逐渐凌驾于六部之上。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并关注我的帐号@听三哥说历史~
其他网友观点明朝内阁首辅,可以说是宰相,也可以说不是宰相。
实际上,许多人对于宰相的认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宰相即丞相,丞相即宰相,可事实并非如此。
宰相并非官职,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如唐朝用的便是“群相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同平章事也是宰相,所以并不存在设不设宰相一说。
丞相则是一个正式官职,但是设不设丞相这个官职却是皇帝说了算,秦、汉均设丞相,若设了丞相,丞相即可称为宰相。
隋、唐均不设丞相一职,难道说隋、唐就没有宰相了吗?显然不是,唐朝名相很多,如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狄仁杰、姚崇、张九龄等人。
总之一句话,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则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存在的官职形式不局限于丞相,也不看官职品位的高低。
为什么明朝内阁首辅,可以说是宰相呢?明朝初期也设了丞相,但是朱元璋为了巩固和集中皇权,消除相权对皇权的掣肘,从而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丞相制度,并命令规定后继者不得恢复。
朱元璋将相权并入皇权之中,这么做确实可以将皇权推上颠峰,可这么一来他这个皇帝就不得不连宰相的职责也一同承担了,他是“劳模皇帝”,他可以一天处理几百上千份奏折不喊累,可是,他的后继者能不能也做到他这样呢?
显然不行。
朱元璋最宝贝的孙儿朱允炆显然就做不到这一点,后来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是明朝除了朱元璋之外最有能力的皇帝朱棣也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为了不违背朱元璋定下的祖制,只能另辟蹊径了——也就是所谓的内阁。
明朝内阁人数不定,但一般不会超过七人,盖因朱棣所设第一届内阁即为七人的缘故,除了首辅之外,还有所谓的次辅,简单说首辅和次辅就是内阁的一、二把手,他们在政治上一般输于对立关系,毕竟次辅想再往上爬的话就得取代首辅。
虽然说内阁成立之初是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顾问机构,从制度上来说所能行使的政治权力极为有限。
可是越往后,内阁的权力实际上也变得越大,因为皇帝不断地赋予内阁更多的权力,除了皇帝个人的能力之外,或许还有皇帝想减轻自己工作负担的原因,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朱元璋那样的精力,嘉靖皇帝还想着拿出更多的时间去修道呢!
终明一代,手中相权最大,甚至是盖过了皇权的人,莫过于张居正,哪怕是万历皇帝被他骂了都不敢还嘴。
当然,除了张居正之外,明朝还有很多拥有实权的首辅,如杨廷和、夏言、严嵩、徐阶等人,也是一时之宰相。
所以,内阁的地位不断攀升,入阁也就成为了文官们的梦想,首辅也因此成了文官之首,文官之首不正是宰相?
为什么明朝内阁首辅,也可以说不是宰相呢?明朝的内阁一开始只是被皇帝当成自己私人的秘书机构、顾问机构,或者说智囊团,只负责给皇帝提供政治上的建议,并没有决策权。
即便皇帝后来赋予了内阁一定的政治权力,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阁所用的“票拟”的权力仍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所谓票拟仍然还是给皇帝提建议而已,只是有了先提前帮皇帝“把关”——批阅奏章的权力。
内阁的票拟想要产生作用,还得需要皇帝批准他们所提的建议,明朝中后期,皇帝为了偷懒,将给票拟“批红”的权力转移给了宦官。
这么一来,也就造成了内阁首辅虽为百官之首,看似是宰相,可实际上却没有宰相的实权。
明朝皇帝将票拟权分给内阁,再将批红权交给宦官,等于是将宰相之权一分为二,只有掌握票拟权的首辅和掌握批红权的宦官合起来的时候,或者说内阁首辅强势得像张居正一样能够让司礼监配合甚至是附庸自己的时候,内阁首辅才能称为真正的宰相。
只可惜,终明一代只有一个张居正。
从这一点来说,明朝的内阁首辅也就算不上宰相了,毕竟内阁首辅实际上也并没有掌握宰相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