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百年战争,止于汉宣帝本始三年,汉宣帝是如何臣服匈奴?
优质回答:汉匈百年战争指的是自高祖六年的白登之围到汉宣帝本始三年的汉援乌孙击匈奴之战为止。期间历经一百余年。
为何认为汉匈百年战争在本始三年就终结了呢?因为在这之后,匈奴逐渐衰弱,并最终走向动乱、分裂,直至宣帝甘露年间呼韩邪单于来朝,正式臣服匈奴。
那么在汉匈一百多年的斗争中,为何在宣帝时期匈奴走向衰弱呢?
一、武帝时期的穷追猛打
自武帝元光二年马邑之谋开始,汉王朝正式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战争,从这时起至汉武帝颁布轮台诏的四十余年里,汉王朝侵全国之力痛击匈奴,给匈奴造成了极大伤害。
1.人口损失
武帝时期的三次大战河南、河西、漠北三次大的战役,均给予匈奴沉重打击,因战争而造成的人口损失十分巨大。
人口即是生产力,也是战时的生命力,而且根据“控弦之士四十万”可以推测匈奴的人口也就在一两百万,而几次大战对匈奴造成的人口损失已经达到了数十万,这种人口损失是匈奴在短期内难以恢复的。
2.物质损失
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主要的物质生活来源便是蓄养的牛羊。
然而武帝时期的大战,动辄俘获匈奴牛羊百万头,这种直接的物质损失是致命的,间接导致了匈奴族内更大的人口损失,以至于匈奴境内民众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二、匈奴爆发的自然灾害
武帝时期,经过河西、漠北大战,曾经占据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的匈奴不得不退守漠北,回到曾经的苦寒之地。
蒙古高原的气候环境自然比不上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地区,气候恶劣,容易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
然而丧失上述两块宝地的匈奴,只能继续窝在漠北,因为一旦露头,就会遭到汉朝的疯狂反扑。
偏偏退居漠北之后,匈奴境内接连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本就经济脆弱,得不到补充的匈奴,更加的积贫积弱。
三、匈奴贵族之间发生的内斗
自虚闾权渠单于之后,匈奴贵族由于继位问题不断发生分歧,以至内部矛盾加深,并逐渐走向分裂。
呼韩邪单于时,匈奴境内相继有五位单于争立,各自割据一方,互相攻伐。这次内乱给了汉王朝可乘之机。
宣帝时,汉王朝有意识的支持呼韩邪单于,打压其他匈奴势力,帮助呼韩邪单于巩固在匈奴的统治地位,作为回报,呼韩邪单于愿意臣服汉朝,帮助汉朝守卫北部边疆。
与此同时,汉王朝不失时机的与呼韩邪和亲,派王昭君出塞,实现对匈奴贵族的笼络,同时开放与匈奴的边境贸易,使得匈奴更加依赖于汉朝。
和亲的同时,汉王朝依然坚持大棒政策,对于顽固不化的匈奴贵族,即使向西远遁,也要予以坚决的消灭,这也成就了汉朝的一段传奇佳话。
汉宣帝时期,都护甘延寿、陈汤深入康居几千里,诛杀了一直不愿归顺,频繁骚扰汉朝及西域属国的郅支单于,并发出了流传千古的一声呐喊: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其他网友观点原因就是匈奴支持不下去了。
自汉武帝开始,卫青霍去病连续重击匈奴,虽然后期互有胜败,但匈奴显然不能与西汉王朝去拼人力与物资的消耗。
公元前72年,汉宣帝发兵16万,分5路攻击匈奴,同时约乌孙5万夹击,匈奴遭遇惨败。
第二年,为了弥补自身损失,匈奴主动攻击乌孙,结果遭遇大雪,军队生还者只10%,国民损失30%,牲畜损失50%。匈奴整体遭遇重大打击后多年没有恢复。
公元前60年,匈奴发生分裂,日逐王携部众归顺西汉并封侯。前51年,呼韩邪单于正式到长安称臣,北疆基本平定。
公元前60年建西域都护府,基本控制西域:
其他网友观点根本原因在于匈奴的分裂,即南北两大部分的对立。一个强大如匈奴的族群,汉朝是很难对付的,汉武帝倾几代人的积蓄和全国之力,也没能彻底击垮匈奴,如果不分裂,汉宣帝也不会做得更好。记住前人的话: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再强大的国家,只要出现内乱就完了,比如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