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类似九子夺嫡的事普遍吗?
优质回答:纵观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帝王史,杀兄夺嫡、父子反目的大戏轮番上演,兄弟成仇的故事俯首可拾。“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道是,自古皇宫之内无亲情,一部二千多年的中国帝王史,就像一条骨肉相残、同根向煎的血色长河,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1、八王之乱
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惠帝妻贾后想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发生一连串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进行了大规模的混战,这场夺皇位之争,历时十六年之久。这次战乱,严重地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烛光斧影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对此事件史料记载不一,争论一直存在。
3、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爱新觉罗.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其他网友观点其实九子夺嫡类似的现象很普遍,主要原因是皇权是绝对化的超级权力。
我们可以和现在的最高权力设置做个对比。无论是西方的总统、皇帝/国王还是其他什么,都是基于一定的、成文的规则设立的,没有大家事先议定的规则,这个位置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位置没有先天的合法性。因此,坐上这个位置的人也没有无限权力,既无随意行政的权力,也没有对任何人生杀予夺的权力。但我们古代的皇帝不是这样的,经历西周-秦汉的皇权建制后,皇权非常稳定地找到了自己的根源,那就是高高在上的、无所不包的“天”,这个“天”,很多时候也会具象化为某些“神”,但根子还是“天”,就是道德经里面从无到有,然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那个天,同时把这个“天”道德化和政治化,整出“天道”、“德”等完全不受人们议定的规则约束的皇权。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虽然在具体行使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博弈,但就皇权本身而言,具体的军权、相权什么的,根本无从挑战,那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样一个最高权力设置,就注定是绝对排他的。什么叫绝对排他?两个含义,一是空间意义上的,就是不能在一个政治体系里出现两个皇帝,如果出现了,其结果一定是一个灭了另一个,这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古代为何总有大一统的思想和趋势。其实不只中国古代,西方古代也是一样,相同治理结构范围内,皇帝原本只有一个,下面存在的是效忠或不效忠皇帝的国王、部落首领、城邦领主等等,而罗马帝国自己折腾出来两个合法皇帝并存的东西罗马在根子上塑造了欧洲大分裂的基本格局,这其实应当是解释欧洲大分裂的政治权力缘起之一。二是时间上,一个稳定的新皇帝出现的前提是原皇帝死去,二皇并存是极其少见,也极其不稳定的状态,所谓一人独治,便是此意。
在了解皇权的基本特征后,我们可以看下具体的个体皇帝面临哪些挑战。古代社会,皇权永固,但皇帝不断更换。如果是正常的前死后继,这个最稳定最理想,没有什么好说的。基于生理因素,作为个体的皇帝最怕年幼、年老和病重,年幼自己无法有效行使权力,需要分权,一般是分给母家或外戚,也有给太监的,但不会分给本家成年人员,因为这样会挑战先皇定下的传承序列。这种时候,皇权被分散到多人身上,皇权就不稳定,分担皇权的每个人都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中,所谓朝纲混乱就是这么来的。而年老和病重的皇帝,视事的能力下降,也需要分权。这个时候的分权,分的大多不是皇权本身,而是消除对皇权产生的可能威胁。
这就回到九子夺嫡的话题了。九子夺嫡这种情况,表面上看是对皇权的争夺,其实本质是年老皇帝保持皇权稳定的套路,它和皇帝鼓动大臣分派斗争以确保皇权顺利运行是一个类型。因为在皇帝无法有效视事的情况下,权力必然发生转移,若权力只转移至某一个人,则必然尾大不掉,最后自己也被淹没,但若权力转移至多人,则相互掣肘,皇帝可以保证自己不被淹没。当然了,这个也得看皇帝的手法是否纯熟,像李渊这种,典型就是玩大了,把自己玩进去了。像汉武帝、孙权、李世民、康熙这样的,属于玩得极精明,锅全是儿子们的,成就都是自己的。
其他网友观点古代夺嫡的事情年年都有代代不断,但九子夺嫡真的不多,毕竟能生出这么多儿子的皇帝,实在不是很多。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建立开始,秦始皇给华夏民族留下影响最深远的东西,就是中央集权君主继位的制度。由于这个制度给了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很符合最高领导人的利益,于是代代延续了下来。然而这个制度存在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现任君主指定继承人。于是围绕争嫡夺位,历史上各朝各代从来就不缺鲜血淋漓的夺嫡事件。
对皇子来说,夺嫡还意味着生死的问题,不光是自己的生死,还有自己的母亲和忠于自己的朝臣党羽一众人的生死。
所以这种夺嫡的搏杀,比战场上还要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