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封建时代,皇帝封自己的儿子为什么“王”,有什么讲究吗?比如秦王、晋王、赵王、燕王?

网友提问:

封建时代,皇帝封自己的儿子为什么“王”,有什么讲究吗?比如秦王、晋王、赵王、燕王?

优质回答:

秦晋齐楚四国是春秋四强,其中以秦王为尊,因为秦国是一统天下的国家,也是刘邦曾力争的王位。基本上如果一个人被封为秦王,这江山就坐了一半了,接下来一半就是等现任皇帝死。历史上有名的秦王,如杨浩、李世民、赵德芳等。可以说秦王就是皇帝钦定的太子。然而事有蹊跷,历代秦王往往坐不上帝位。不知道是不是诅咒的原因,秦王总是不得好死,或者一生坎坷,赵德芳最终也不过被民间传成了八贤王,其实一生谨小慎微。

秦下为晋。如果晋国不分裂,天下是轮不到秦楚争锋的。所以晋王属于一个安抚性质的王爵,意思是太子之下最尊,将来仅次于皇帝,所以你就不要去争帝位了。但是事有巧合,历代晋王总能通过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帝位,比如著名的晋王杨广弑父、晋王赵匡义斧声烛影,等等。这实在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再下为齐。齐国是五霸之首,也是最后亡国的国家,齐国兴衰都很传奇,然而最终沦为仅次于秦楚的地位。所以齐王属于辅弼性质。大多齐王会老老实实做皇帝或太子的跟班,而不是去争夺帝位。所以通常齐王是给非嫡长子中皇帝最喜欢的那个儿子。按照那个神秘的规律,被封齐王,基本上这辈子就是臣子的命,不好不坏,李元吉对太子李建成也很忠心的,可惜遇到了李世民。

最惨的是楚王。要说四国中谁最可能一统天下,其实楚国排第一,晋国还要在第二。楚国国君很早就将自己儿子封王,那时候周天子也不过自称为王,所以楚君意思是周王和自己儿子一辈。后来楚君觉得太离谱了,于是不再把儿子封王,而是自立为王,意思是自己和周王平起平坐,比诸侯国高一等。楚国野蛮扩张的时候,齐晋还老老实实遵守礼法,秦国还是个小不点儿。晋国强势无敌时,楚国就和晋国争锋,晋国内部家族尾大不掉于是分裂,这时齐国强,楚国就和秦国互相扶持,秦国吞并了巴蜀,拥有争雄天下的粮食基地。楚国就吞并了吴越,拥有了争雄天下的兵源基地。于是互相排挤。楚国在西面与秦国刚,在东面与齐国刚,很是强大。最初秦齐互尊为帝,并没有得到天下承认,所以很快取消了帝号。然而横则秦帝纵则楚王,这是天下公认的。可惜楚国内部太乱,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秦国努力崛起时,楚国在一代代衰落,然而衰落到最后还是能和嬴政刚几回合的。可见楚国是实力强大而喜欢自掘坟墓的那种。

说了楚国这么多,就是要说楚王为什么惨,为什么呢?因为历代楚王几乎没有不造反的。所以皇帝封楚王可能是最犹豫的。这仿佛一个诅咒,楚王必反,而且不是普通的反,是能搞到天下大乱的那种,所以楚王必定死得最惨。楚王陈胜、熊心、项羽这就不说了,楚王韩信,还有西汉七国之乱,东汉刘英,曹魏的曹彪,西晋八王之乱,东晋桓玄,隋唐一批自封楚王的反王,还有李世民之子李祐,等等,谋反的楚王数不胜数,成功当皇帝的就李隆基,晚年还被逼退位。所以说,楚王仿佛一个诅咒,虽说是四尊王之一,皇帝只会封给自己最喜欢的人,但是如果被封为楚王,基本上就定了死期了,早晚都得主动或被迫造反。

除了这四个一字王最尊贵,属于亲王,其它的郡王也有不少出名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周朝的诸侯国的国号来的。但是这样有一个弊端,就是一旦封王,就意味着有封地,就在周朝的该诸侯国。一旦去到封地,只要打理得好,基本上就有了造反的资本。比如著名的燕王朱棣。所以封地制度其实是一个隐患,哪怕找当地官员监督,都不能保证官员有没有被收买。所以明朝后期和清朝吸取了这个教训,改为无封地的王爵。清朝的三藩是最后有封地的亲王,而且权势极大,相当于独立王国。虽然平西王三个字听起来不怎么样,但其实是属于四尊王级别的一字王。所以后来清朝再封王,包括铁帽子王,都没有封地,也不按国号,而是取“庆”“安”这种吉利的字眼,让其没有对应的封地,也就无法在基地造反了。琅琊榜里的誉王,其实就是属于这种,但是制度还不成熟。

为什么皇帝的儿子要封王?还是源于楚国。从根源上讲,王只能有一个,王是天下的主人,所以王是尊贵的,如果有两个人,那么两个人都不能称王,必须有一个成为臣子或灭亡,另一个才能称王。但是楚王自称蛮夷,他不懂这个,不懂王字代表的含义,总之你让我不爽,那么你称王我就要称王。就好像你已经有语文老师班主任了,一个体育老师非要也自称班主任不可,一个班有两个正式班主任?这不是闹吗?偏偏没人能打服他逼他改口。最后,王的“唯我独尊”这层含义就被楚国愣生生给搞没了,仅仅成为一个称呼,最后被“皇帝”代替。

第一条前面说过了,在王爵是天下最尊的时代,楚君将三个儿子封王,证明自己比王尊贵。秦国一统天下后废除了分封,所以汉朝皇帝证明自己最尊贵的方式,莫过于将儿子封王。

第二条,还是楚国搞的,楚国称王几百年后,其余六国不甘心比楚王和周王低一级,于是纷纷称王。此时,在各国眼里,“王”这个词已经没有“天下之主”“唯我独尊”的含义了,仅仅是一个位置的称呼而已。可以说,严格来说,这些都是伪王,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王。但是木已成舟,没有办法了。项羽搞了分封制,这些诸侯王后来跟随刘邦打天下,希望恢复分封制,刘邦当然不可能同意,但也不能食言逼反他们,所以同意了一半,我照样是皇帝,你们也照样是王。就这么,“王”的含义转移到了“皇帝”上,诸侯当伪王还当得挺高兴。

第三条,还是楚国。楚王熊心名义上领导六国贵族推翻了秦朝,所以分封十八王时,诸王尊他为义帝。因为楚君已经搞过一次“封臣为王”,所以楚国再搞一次大家都能接受。后来刘邦也是楚国人,他喜欢楚语楚歌楚舞楚文化,所以他再搞一次,大家已经习惯了,“王”就这么变成了“国主”之下的一个爵位。这时的皇帝,相当于周朝开国时期的周王。诸王就是诸侯国。但是诸侯国万一以后再学六国造反怎么办?于是刘邦把自己喜欢的人也都封王。毕竟楚国人,老毛病。于是,汉朝有了同姓王和异姓王。这时的封王制度已经成型。凡是有大功劳大势力的臣子,以及皇帝的亲戚,可以封王。这一点逐渐被一代代继承下去,成为共识。于是,后世皇帝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并且为了表示其是皇帝后代高人一等,就都会封其为王。渐渐的,皇帝子嗣封王,就成为一个规矩。而对皇帝来说,儿子们当然可信,所以要把给他们的地盘划得大大的,让他们权力财富幸福也大大的,所以,秦晋齐楚四强,就成为了皇帝赐给最喜欢的人的礼物,或者拉拢最厉害人的礼物。

其他网友观点

在封建王朝,由于皇帝是九五至尊,一般情况下,皇子们也是身份尊贵。但是,并不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皇子都会封王,这在清朝体现得比较明显。清朝的皇子年龄小的时候一般都没有爵位,只有那些母系出身高贵,自己有因才干秉性获得皇帝赏识的皇子才有可能获得爵位,事实上,不少皇子在成年后也没有爵位,或是贝子贝勒等较低级爵位,获封郡王或亲王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清朝之外,其它朝代大都比较看重对皇子的封爵,皇子一般可以获封王爵。以明朝为例,朱元璋规定,皇子年满十岁可以封王,年满十五岁就要在封地修建府邸前往封地就蕃。皇子一般可以获封一字王,也就是亲王。

王爵一般有讲究,通常情况下,一字王地位规格高于二字王。古代特别是国势强盛的大国王爵比较受重视。因此,朱元璋除了册封长子朱标为太子外,分别册封次子、三子、四子朱棣为秦王、晋王和燕王。唐太宗李世民的几个比较得宠的儿子李恪获封魏王,日后成为唐高宗的李治获封晋王。不过古代强盛国家毕竟就那么多,名号用完了,就只能另辟他径了。

因此,在某些朝代,皇子封王的规矩可能没那么严格,皇子们获封的王爵名号并不常见。一种情况是获封的王爵名号寓意美好,不见得是古代国家国号。如宋高宗赵构在做皇子时获封康王,赵构的老爹宋徽宗在登基前获封端王,本来是打算封其为瑞王,起草诏书时不慎写错了字,就只好将错就错了。唐宣宗在做皇子时获封光王。另一种情况是按照封地地名或中小国家来册封。如明代宗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前获封郕王,郕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河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称帝前获封桂王,因其封地在广西桂林。

其他网友观点

封建时代,皇帝封自己的儿子为什么王,主要还是以其封地为准的。

如秦、晋、赵、燕这些名字,主要都是当初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名发展而来,虽然后来统一了,但是原来长期占有的地方依然还会以此名来称呼。

但是,不同时间段,虽然名字相同,但是地盘大小,实力大小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比如,在西汉初年,刘邦最开始给他的儿子封王的时候,齐王刘肥 ,七十多个县城,说齐国话的都归齐国管,但是后来到汉景帝时期,齐国只剩下原来的七分之一都不到了。再到后来,汉武帝推恩令推行以后,汉末很多虽然也挂着王爵,但是封地也就是一两个县大小了。

封王的位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王受宠程度和能力

一般来说,皇帝封儿子为王,还是有个喜好的区别的。

比如刘邦封爱子刘如意,最初刚打下代地,马上就封了代王,后来赵国下来了,紧跟着又封了赵王,而代地则给了并不受宠的刘恒。

汉文帝刘恒也是一样,他最喜欢的是刘揖,所以直接封的是土地肥沃的梁国,做梁王;而相对来说差一些的刘武则是代王、刘参则为太原王。只不过后来刘揖死得早,刘武才成为了梁王,在汉景帝时期闯出名声,很多人以为他从一开始就是梁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的经济也有变化,所以这些王的好坏也是有区别的

比如名气比较大的秦王李世民,还有燕王朱棣,最后都是从诸侯王的位置上成为一国之君的。但是秦王唐朝来说那就是独一份的了,毕竟秦地的核心恰恰正是长安城了,总不能把都城所在地分封出去给诸侯王吧。

然而,同样是燕王,实际上朱棣刚分封去燕王的时候,就不能算是好地方了。一则当时的北平城已经被破坏得比较厉害了,再则还要直面蒙古的挑战,只不过燕王在不那么好的位置上取得了更出色的成绩罢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印度为什么能和俄罗斯和美国关系都好?

下一篇: 努尔哈赤为何要将长子处死?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