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影响越来越小?

网友提问:

为什么佛教在印度影响越来越小?

优质回答:

佛教史研究的学者一般都认为,公元13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的传承就已经彻底结束了。从这一个时间段开始,佛教在印度就已经没有影响力了,而不是越来越少的问题。

佛教在印度的衰亡,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而是在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

内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僧团的分裂。关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普遍不太了解。所以在这里多花一点工夫介绍。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团是统一管理的。佛陀去世以后大约100年的时间里,僧团还是统一的。但在第三次结集经典的时候,发生了严重的分裂。结集经典是一个佛教专门的概念。早期的佛经不是通过文字传承,而是由僧侣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以背诵的形式传承的。由于背诵会产生偏差,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要邀请著名的僧侣联合起来,共同背诵经文。以此校订背诵当中的错误。佛教的早期史料非常混乱,不同派别记载的内容有很大的差异,甚至于完全矛盾。有的派别记载为第二次结集,也有记载为第四次结集。这里采用较为主流的说法。

主张坚持传统的老年僧人和主张改革的青年僧人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双方各自结集,从此分道扬镳。老年僧人在僧团内的地位相对较高,因此自称上座部。青年僧人的数量众多,所以被上座部称为大众部,但是在印度梵文原文的本义中,有乌合之众之意,本质上是一种贬称。不过目前的早期史料以上座部保存得较为完整,所以学术界普遍沿用了这种说法。

两者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条。一是佛陀的本性界定,上座部坚持认为佛陀是人不是神,大众部认为佛陀具有神性。二是偶像崇拜。上座部反对偶像崇拜,大众部认可偶像崇拜。三是普通人能否达到佛的境界。上座部认为,阿罗汉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佛的境界仅限于佛陀本人。大众部认为普通人也能达到佛的境界。四是守戒问题。上座部坚守佛陀的戒律,大众部认为应当根据现实需要改变戒律,某些不适合现实的戒律应当被废除。

分裂并没有结束,之后上座部和大众部内部再次分裂。数次分裂之后,佛教的部派总数达到20多个。

几百年以后,到了东汉时期,贵霜帝国在印度北部崛起。这个时候,大乘佛教开始兴起。大乘佛教以大众部佛教为基础,吸收了上座部佛教的部分内容,同时又吸收了婆罗门教和古希腊和古代波斯的一些宗教文化。大乘佛教将之前的所有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强调度化众生,和原有佛教强调自我解脱有很大的不同。大乘的本意是指可以同时容纳多人的马车,小乘的本意是只容一人乘坐的小车,梵文原文中还有破车之意。

贵霜帝国时期,由于佛教各派之间的斗争,是佛教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但是内耗显然为将来佛教的衰落埋下了种子。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玄奘在公元七世纪寻访印度的时候,佛教信仰的分裂情况非常严重。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信仰不同的佛教宗派。

第二是密教的出现。大乘佛教在发展早期的时候,就吸收了一些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仪轨。到了中期的时候,密教正式形成。到了晚期的时候,大乘佛教的其他宗派已经衰落,密教成为大乘佛教的主体。密教形成之后,就开始大量吸收婆罗门教的宗教文化。发展到晚期的时候,与婆罗门教的相似性越来越高。密教发展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争取婆罗门教的信徒,但是婆罗门教的根基远比佛教深厚,在发展过程最后的结果,反而是自己被婆罗门教吸收。

外部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是没有了强势君主的鼎力支持。佛教历史上,有两位国王影响力最大。分别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和贵霜王朝的迦腻色伽王。这两个国王都很有政治能力,统治时期又正值王朝鼎盛阶段,加上都很崇信佛教,因此对于佛教有大力的捐助和政治方面的扶持。佛教的外传和这两位国王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此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幸运事件发生。

第二是婆罗门教的复兴。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商羯罗。商羯罗在系统整理婆罗门教文化和深入了解了佛教文化之后,系统批判了佛教思想。而佛教当时人才凋零,没有能够给予有力回应。这种批判极大的打击了佛教的发展。

第三是伊斯兰化的游牧民族南下的打击。在这个时候,印度佛教本身已经进入发展的晚期阶段,而这种以政治为背景的宗教冲击,带来的是致命一击。随着13世纪末印度超日王寺被焚,佛教在印度的传承就此结束。

近代以来,英国殖民印度。一些英国探险家对于印度的佛教历史很感兴趣。比如在中国因为骗取敦煌文书而臭名昭著的斯坦因。斯坦因本人曾经在印度探访佛教遗迹。斯坦因还自称以玄奘为榜样。他们的考古探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印度作为佛教发源国的地位得到了确立。当然,关于这一点,尼伯尔和印度有不少纠纷。印度独立以后,印度政府开始考虑利用佛教这一国际宗教的影响力,为本国谋取政治经济文化利益。而其他国家的佛教徒,对于印度,既有朝圣心理,又有感恩心理,因此决定在印度重新传扬佛教。在内外因素推动之下,印度佛教重新发展。但是印度民众当中,传播范围并不广,信徒总数不足1%。且有很多人是同时兼信印度教。

其他网友观点

不喜欢拉扯一堆时间和文献,我就通俗简单地说吧:

1.从佛教发展的内部来看: 佛陀圆寂后,佛教派别大体分为原始佛教(又名南传上座部、小乘佛教),以及北传佛教(又名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修行的严守佛陀律法、近乎死守,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佛教原始的、最初的风貌。小乘佛教只认可宇宙中只有释迦牟尼佛这一位导师,且修行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超脱生死轮回的觉悟者),修行的目标主要是以自我解脱为主。

而与上相反地是,大乘佛教派别和修法颇多且灵活多样化,他们不仅相信宇宙中不止只有地球上有释迦牟尼佛这样的大觉悟者,有许多时空都有佛的存在,而且还有菩萨这类仅次于佛的觉悟者。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译“觉有情”,即既上求于佛的最圆满智慧,又有能力来帮助众生一起觉悟的圣者。然而小乘佛教徒完全不承认这一套。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佛,修行目标不仅是能够摆脱生死轮回,还能将智能践行到最高境界,返璞归真与宇宙重新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一方面,小乘与大乘互相看不上眼(小乘认为大乘是胡说八道,大乘嫌弃小乘境界太低),导致佛教认识的分裂不得团结统一;另一方面,大乘内部又因为教法的不同而逐渐分裂,而且很多教团越来越倾向于追求过分晦涩玄奥不切实际的理论部分,使其迅速失去了广大的群众基础。

2.从外部原因来看,主要方面是伊斯兰文明的大量侵入,迅速而强势地催坏了当时的佛教文明;次要方面是,一直被佛教打压的婆罗门教(今印度教前身),经过对各种宗教包括佛教教义的研究后,进行了吸收、整改和重组,以新面貌强势崛起,反杀佛教,迫使佛教文明向其他国家传播。

我的感想,正如佛陀自身开示的道理一样,任何事物都逃离不了“生住异灭”的规律,即事物的产生、延续、变质和毁灭,哪怕是被世人不合实际、过分抬高的佛教,佛陀对此是相当淡定的,并在经典中留下了许多关于佛教后续发展的预言。对此,我们应该平和地去了解这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不是幸灾乐祸地嘲笑佛教的没落,试问,小到原子运行、到人类的生老病死、再到国家与社会的变迁乃至整个宇宙的变化,哪有永恒?运动是绝对的,又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地去嘲笑佛教的盛与衰?

另外,在所有宗教中唯有佛教经典浩如烟海,其他宗教的经典屈指可数,为什么呢?因为就如孔夫子会因材施教一样,佛陀也是在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时机说不同的法,其中既有普适的总纲,又有对个性化、特殊性的探讨,自然会有针对不同情况的、看似好像矛盾的教法。比如对懦弱胆怯的人说勇猛无畏的法,对蛮横好斗的人说温良谦卑的法,这两种矛盾的法无所谓孰优孰劣,完全是以人为本、看具体的人。而后事的传教者,由于有不少人不能把握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非要搞出个统一一切法门的教法,只重视事物的统一性而忽视了事物的特殊性,从而导致佛教内部教派的不断分裂,从而让自己进入了“生住异灭”中变质和毁灭的进程中……

其他网友观点

严格意义上佛教起源于尼泊尔。古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一样曾向外辐射,最鼎盛时期的古印度文明一度覆盖了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这其中也包括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换句话说:佛祖诞生地属于古印度文明覆盖的地区,但不属于今天的印度共和国,这就好比韩国、日本、越南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但不属于中国。

虽然佛教发源于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但毕竟这里在当时属于古印度文明覆盖地区,所以佛教很快在全印度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公元前六-前四世纪古印度进入了十六雄国时代:这一时代印度次大陆上崛起了十六个较为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也分布着一些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这是臣服于憍萨罗国的一个半独立的小国,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比较奇特的是在那个君主制盛行的年代释迦族却实行着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在印度的种姓制下婆罗门和刹帝利两大阶层成为了统治者,他们残酷地压榨着百姓和奴隶,与此同时很多人开始思考为什么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呢?为什么人降生于世就会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恨别离等苦恼呢?在这群思考者中就有释迦族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传说他经过多年的苦修之后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从此世人皆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吸引了大批底层民众,他们开始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产生质疑。这自然不能为作为高种姓的婆罗门祭司所容,于是新生的佛教处处受到婆罗门教的排挤打压。直到公元前544年-前491年摩揭陀国王频毗婆罗时代才开始大力推广佛教。公元前364年左右摩诃帕德摩·难陀篡夺了摩揭陀国的王位,开创了难陀王朝。相传摩诃帕德摩·难陀乃是奴隶出身,在当时的种姓制下尽管他已贵为一国之君仍备受婆罗门祭司的歧视,立志于强化王权的摩诃帕德摩·难陀无法接受婆罗门阶层以种姓制度来制约自己的权力,于是他在位时期大力弘扬佛教的众生平等理念以对抗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

难陀王朝修筑了印度最早的水利工程设施,建立了有效的征税管理制度,为印度形成统一的帝国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个王朝还没来得及将印度建设成为统一的帝国就碰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不远万里打到了印度河流域,不过亚历山大的战线实在太过漫长了,以致于后勤补给越来越难以为继,事实上印度河已是亚历山大扩张的极限了。在攻占印度河流域后亚历山大已无力向印度其他地区扩张,就在这时他认识了一名印度青年旃陀罗笈多——这时一个出身于为国王饲养孔雀的奴隶家族的青年,然而亚历山大却认定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果不其然在亚历山大死后旃陀罗笈多率领印度人民发动起义赶走了马其顿人,随即又在谋臣考底利耶的协助下攻占难陀王朝的都城华氏城,由此开创了孔雀王朝。

到了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在位时期通过武力统一了除迈索尔地区外的整个印度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地),也许是因为厌倦了多年来的杀戮,于是在统一印度后阿育王公开宣称:”战鼓的声音湮灭了,佛法的光芒将普照大地“。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斯里兰卡、缅甸,甚至叙利亚、埃及等地都有他们辛勤的足迹。这是佛教走出印度,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

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佛教徒也像奔走在这条道路上的战士和商旅一样为自己的信念而四处奔走,目前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大约在公元前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不过由于当事正处于西汉、新莽、东汉三朝更替时期,人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佛教未能在中原得到什么发展。直到汉明帝时期曾梦见一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汉明帝正要开口问,那金人又呼的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会时他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后来他有个博学的大臣说那可能是西域的佛陀,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陀,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天竺僧人到达东汉都城洛阳后在此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至此开始了这个宗教向中国传播的历史。此后佛教又通过中国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逐渐成为东亚各国普遍信仰的宗教之一。

在阿育王之后三百多年佛教史上又一位护法名王诞生了——他就是贵霜帝国的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他在克什米尔召开了佛教史上第四次大结集,规模超过了前面三次。会上对佛教三藏重新作了修订和解释,其成果集中于200卷的《大婆沙论》。“大乘佛教”教派也诞生在这一时期,而佛教文化同希腊雕塑混合的犍陀罗佛像雕塑艺术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起来。

直到唐代我国著名的西行求法僧人玄奘还曾在今天印度境内的那烂陀寺求取真经,这意味着印度的确曾一度是佛法昌盛的国家。那么如今的印度有多少人信仰佛教呢?根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82%左右的人口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 。为什么曾一度佛法昌盛的印度如今信佛的人连1%都不到?

事实上在佛教兴起前印度次大陆就已经衍化诞生了一种强势宗教——婆罗门教。说起婆罗门教的来历其实和史前印度的人口变化有关:事实上目前印度境内的主体民族并不是印度次大陆的土著居民,而是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古印度文明的最早发源地是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文明,但雅利安人翻越兴都库什山从西北征服了印度,被征服的达罗毗荼成为雅利安人的奴隶,与此同时雅利安人内部的阶级分化也日益严重——大量贫困者被迫卖身为奴,于是逐渐形成了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雅利安贵族为维持对奴隶的统治发明了吠陀教,这一宗教以等级森严著称——把人分为4大种姓:最高级的婆罗门由教士和学者构成,次一等的刹帝利有贵族和战士组成,吠舍主要由农民、工匠、商贩构成,最低贱的奴隶则被称为首陀罗,这就是印度种姓制的由来。之后吠陀教逐渐演变为婆罗门教,但森严的等级制一直未能改变。

公元4世纪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因有感于人世艰难而苦心求法,最终在菩提树下顿悟,于是开宗立派创立佛教。但严格意义上此时的佛教可能像我国的儒家学派、道家学派一样称之为佛家更合适,因为此时的佛家弟子实际上是无神论信仰者——此时的释迦牟尼只是被作为佛家创始人而尊崇,并没被神化。他们所要推翻的是婆罗门教的阶级观念,提倡众生平等,这时的佛教思想还很难称之为宗教,事实上佛家和道家一样经历了一段从学派思想向宗教过渡的过程。甚至有人至今坚称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一种追求众生平等的世界观,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专业的佛学家会为我们解答,在此我不做过多的阐述。

佛教在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时期得到发扬光大,一度力压婆罗门教而成为印度国教,至今印度国旗中间那个法轮其实就是指的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弘扬佛法的功绩。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大力弘扬佛法其实有很现实的政治目的:孔雀王朝的祖先是给前朝国王饲养孔雀的奴隶出身(大致可以理解为印度的朱元璋),从奴隶到一国之君的经历固然传奇,但在婆罗门教的思想体系中孔雀王朝皇室属于首陀罗种姓,属于受歧视对象,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孔雀王朝需要一种足以和婆罗门教分庭抗礼的思想工具,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自然符合孔雀王朝的需要;贵霜王朝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在甘肃祁连山一带的大月氏部族,因为被匈奴击败而西迁中亚,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留在当地的希腊人、马其顿人通婚逐渐形成一个混血民族,这个民族后来征服了印度北部绝大部分地区,作为外来民族的贵霜王朝同样希望淡化国内民族、阶级之间的矛盾,于是也选择大力弘扬佛法

然而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的做法其实是损害了雅利安贵族(也就是婆罗门教体系中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两大种姓)的利益的,当王朝处于鼎盛阶段这些贵族不敢造次,可一旦王朝进入动乱时期贵族们就再也压抑不住恢复自己昔日特权阶级地位的冲动。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的横空出世令贵族们看到了制衡佛教众生平等观念的思想利器,于是很快开始大力提倡。

与此同时由于佛教身为出世间的宗教,拥有与社会一线割开的教团组织——佛教虽拥有如那兰陀,超岩寺那样巨大的僧院,但封闭式的高级僧院学府只适合于僧人及当时社会名流学习之用,此法必然脱离于基层社会而得不到社会的爱戴与支持,形成佛教孤立无缘的局面,因此教团势力缩小,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日益减少,渐渐的被社会所淘汰。

事实上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教义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主张善恶有报,人生轮回,轮回的形态取决于现世的行为,只有达到“梵我同一”方可获得解脱,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称为“新婆罗门教”,前期婆罗门教则称为“古婆罗门教”。印度教是在二世纪从婆罗门教信仰产生出来的一个新教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当时印度上层人物王孙贵族的支持。

正当印度教日益壮大,佛教日渐式微之际一股新的势力来到了印度次大陆:皈依了伊斯兰教的中亚突厥人像当年的雅利安人和大月氏人一样涌入印度次大陆。公元12世纪末伊斯兰教大举攻入印度的比哈尔(即佛教的中心地带摩竭陀)和孟加拉一带,以圣战为由的伊斯兰教徒出于宗教原因大举肆意的破坏、洗劫、烧毁了当时印度佛教的四大寺等所有佛教寺院,此时的僧侣要么被杀,要么逃跑,要么还俗。据明代西藏史学家多罗那他说:超岩寺最后的座主释迦师利最后跑到了东孟加拉,经过三年后前往西藏;这标志着在印度佛教在本土没生存基地,并且导致佛教在印度消亡的最主要原因。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汉武帝杀子和唐玄宗杀子如何评价?

下一篇: 多尔衮手握重权,为何不篡位自己做皇帝?只是因为孝庄吗?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