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类似米格-31这样的高空高速截击机还有未来吗?

网友提问:

类似米格-31这样的高空高速截击机还有未来吗?

优质回答:

实际上,目前的截击机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像米格-31这样的专职截击机,除了高空高速截击能力,其余的亚音速机动,对地能力基本为0(不过米格-31搭配匕首还是有一定的反舰能力的)。另一种就是有其他用途的截击机,比如F-22,F-22既擅长亚音速也擅长超音速。F-14的截击能力很强大,它的打击能力反舰能力也很强。

米格-31过去专职截击机,但目前也开始搞打击任务,纯粹的截击机已经消失了

在了解这点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这个问题,米格-31这样的高空高速截击机还有未来吗?我很明确地告诉你,没有未来。

不只是截击机会退出历史舞台,打击机也会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必然的趋势,未来只会留下纯粹的真正的多功能战机。

为什么呢?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国家还停留在打击机+空优机来形成最初的体系。部分空军体量较大的开始由空优机转变为,空优机+多功能战机的体系,比如俄罗斯和中国。极少部分很早就开始了纯粹的多功能战机,比如美国,英国等。

但是目前为止,唯一成功的国家只有美国,他的代表作就是F-35。

了解F-35的人会知道,F-35是真正的全能战机,除了超音速性能较差。F-35可以承担其他的全部任务,F-35不仅能够做到常规的多功能战机能够做到的打击任务和空优任务,还能做到其他战机根本做不到的

F-35是真正的多功能战机,它可以承担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空军对于战斗机的任务,自身凭借数量就可以构建一个很健全的体系,其作战效能很强大,这是空优机+多功能战机做不到。F-35的能力简直是其他国家想象不到的。

F-35依靠 DAS锁定火箭,可以实现助推段拦截,图为F-35的DAS锁定猎鹰-9

F-35还可以参与到NIFC-CA中,因为其凭借先进的航电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CEC的平台

F-35能做到的只会更多,它是真正的多功能战机,可以说F-35自己就是体系,美国人在思路上再次走到了前方,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可能对我说的不以为然,因为各个国家有各个思路,没有人规定路子非要一样。我们需要知道,目前在航空上走在最前列的正是美国,所以美国人会比我们先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思路,实现思路。这就是美国在技术上的前瞻性。

其他路子不一定没有,但是美国的路子经过层层筛选基本上是正确的。

所以未来的纯粹的空优机,打击机都会消失,只会留下多功能战机,但是F-35始终是F-35,目前没有战机能够做到F-35那样,实现真正的全能。

其他网友观点

高空高速是个空域,其实F-22就是现在最强的截击机

准确的讲,应该是单纯的只追求高空高速性能,无视其他方面需求的截击机是趋于淘汰。因为现在战斗机发展趋势就是强调多用途性,多用途战斗机开始一家独大,单纯突出某方面性能的机型市场需求越来越少,连攻击机这一机型现在都没人去搞,更别说截击机这一战斗机中的分支。作为最后的截击机,米格-31其实就是部“会飞的S-300”,他意在地广人稀的西伯利亚地区建立张空中防空网,来有效截击越过北冰洋来袭的美国战略轰炸机。米格-31是属于牺牲机动性能,追求极限速度、飞行高度和航程。空重21.8吨,但是最大机内油箱容量可以达到24吨,可以单纯烧油开加力进行2.32马赫速度飞半小时。最大速度2.83马赫,升限2.4万米,推重比只有0.67。追求的是一流长跑过来,扔一堆远程超视距空空导弹,然后调头就跑,不跟你玩刺刀肉搏。

截击机诞生于二战,为突出拦截轰炸机而生。到现在专用的截击机没有人发展,但不代表截击这一战术已经淘汰,而是转由其他多用途战斗机执行。部分对于截击要求较高国家,在战斗机研发设计和采购选择时,也会相应提出些高空高速性选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台风和阵风战斗机。欧洲之前也是有自己的专用截击机,那就是狂风ADV,由狂风IDS战斗轰炸机发展而来,利用可变后掠翼最大后掠角时出色超音速性能进行截击任务。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欧洲计划联合研发设计战斗机时,法国达索已经在研发阵风战斗机,该战斗机设计时强调多用途性能,强调对地攻击能力,要求可以同时取代幻影2000、超级军旗、幻影F1等机型。但是身处冷战第一线的德国和意大利对于阵风战斗机超音速性能较差,截击性能不足,最终把法国踢出另起炉灶,推出台风风战斗机。阵风战斗机采用的半埋皮托管式进气道布局非常省重量,但是不利于超音速飞行。冷战时法国位置相对靠后,截击需求相对较低,侧重多用途性不仅可以一机包打天下省钱,还更有利于竞争出口市场。台风战斗机远距鸭翼,带吸附网的二维可调挡板式进气道布局等导致其空重比阵风重了将近2吨,不过也使的台风超音速性能非常出色,已经被证实可以不开加力情况下进行1.6倍马赫的超音速巡航。而现在截击性能最好的机型实际上就是美国的F-22,实用升限超过2万米,可以进行1.7马赫的超音速巡航,1.6马赫情况下还可以进行6G过载的机动飞行,超音速机动性能极其出色。在演习中,F-22躲在2万米高空超音速机动截杀其他机型的案例非常多。实际上美国研发F-22的初衷就是“另类的截击”,为了可以溜过苏军前线战斗机群,去截杀后方的预警机和空中加油机。冷战时期,美国也研发了多款截击机,最著名的是F-106三角标枪。在60-70年代,美国先后试图研发XF-108“轻剑”(三倍音速截击机)和YF-12(SR-71黑鸟侦察机的截击机改型)。因为钱的原因取消,最终F-106被截击性能也比较出色的F-15战斗机给替代。而现在作为最后的截击机米格-31实际上也在“不务正业”,他现在在升级米格-31BM,升级侧重于提升侦察、对地轰炸和反舰能力,比如作为俄罗斯的“航母杀手”十倍音速的匕首弹道反舰导弹的发射平台。实际上我国当年的歼-8就是不折不扣的截击机,而现在歼-8的侦察型歼-8FR依然是我军体系中重要的空中侦察平台。而在截击任务方面,我国最强的则应该是歼-20,第五代战斗机侧重的超音速机动性能、强大雷达航电、隐身本身就非常适合执行截击任务。

其他网友观点

美军F–102“三角剑”截击机拦截苏联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

截击机这个机型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从1950年代开始由于重型战略轰炸机的出现,美苏两国为了在远距离拦截或者击落这些大家伙,都研制多型截击机加以应对...我国也有截击机就是“歼八”,当年就是高空高速拦截“逆火式轰炸机”的。B–52A战略轰炸机,它出现之后就一直是苏联的梦魇,这飞机虽然飞行速度慢、笨重,但是航程太远、载弹量太多,沿着边境线飞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飞进来,上个世纪60年代正是“核蘑菇云笼罩的恐怖时代”,B–52所携带的核弹都是百万吨当量级别的...谁都害怕它实施核打击,反过来苏联的图–95也对美国构成了极大威胁!

战略轰炸机出现之后美苏两国为了不让它靠近边境,都开始研制航程很远的超大型战斗机,最好是在离国境线500公里之外就把轰炸机干掉才能消除威胁!要想航程远飞机的体积就要很大这样才能装更多的燃油,同时飞行速度也要快,否则不能快速的赶到轰炸机的航线上进行拦截。所以,截击机的体积都非常的庞大,并且要有高飞行速度。图–128“大提琴手”截击机,与两名飞行员的身材对比现代非常的巨大,因为它本来就是图–98轰炸机改进而成的,目的就是要借用轰炸机大航程,多在天上飞一会。

苏联对于截击机是情有独钟的,因为国土面积太庞大了,早年间没有远程飞机,敌对势力想要窥探苏联腹地是很困难的,所以苏联将极其重要的设施都在这些人迹罕至、地图上根本不标明的地方修建...但是,二战还没结束美军就使用由B–29轰炸机改装成的RB–29开始侦察苏联,由于当时雷达不完善,也没有地空导弹,RB–29侦察机对苏联进行的侦察屡次得手。RB–29算是美国第一代远程战略侦察机,将弹仓、机枪拆除,安装上多台侦察相机,凭借万米的飞行高度和3000公里侦察半径,早年间多次入侵苏联领空实施侦察活动。

到了1950年代末美军的侦察机已经升级换代为RB–57D、60年代升级为U–2;更严重的是这些高空侦察机让苏联极为头痛,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战斗机升限根本达不到美国侦察机的飞行高度,也就没法将它们驱离或者击落。

为消灭这些讨厌的侦察机,苏联加紧研制出来了地空导弹...地空导弹虽然比较有效的限制了高空侦察机对苏联的侦察,但是B–47、B–52这类的核轰炸机威胁并无消除,况且地空导弹是“守株待兔”,苏联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渗透点太多了,根本守卫不过来...而当时的苏联战斗机只有小型的米格15/17/19,航程仅几百公里,滞空时间太短,没能力去拦截边境外飞行的轰炸机,所以苏联必须要有大型的截击机来应对美军的核轰炸机。在西方眼里图–128就是野蛮粗暴的代名词,但苏联人则认为“能拔出脓,就是好膏药”!甭管我用啥,打下B–52就行。

总体来说苏联第一代截击机图–128、苏–11...等截击机就是体型大、滞空时间长,也没啥空战能力,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发现有入侵的轰炸机后迅速的靠近,使用粗糙的大型电子管雷达锁定庞大的轰炸机后,发射同样粗糙的大型空–空导弹,将轰炸机击落就算完成了截击任务,即是没击落也不恋战,由于苏联有了地空导弹和特大型截击机,美军的轰炸机和侦察机也确实消停了一会,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美军又研制出高空超高速侦察机和超音速低空突防的战略轰炸机,重新对苏联构成了压力。U–2“龙夫人”之后,美军研制的SR–71以超过3马赫的速度对当时所有苏制地空导弹和截击机都构成了压力,迫使苏联研制出S–200超大型防空导弹和米格–25来应对。米格–25浑身不锈钢,这在西方航空界的眼里是粗糙和落后的技术水平,但苏联人利用整合技术将它制造了出来,并且性能还比较优越,速度快的连“响尾蛇导弹”都撵不上,是SR–71的对等对手!由于它的出现1970年代美苏双方的“猫捉老鼠游戏”有趋于平衡,反过来米格–25的侦察型也同样可以侦察西方国家的战略目标。战略侦察机由于只是照相,没有武器并不构成实质威胁,但1980年代出现的B–1B战略轰炸机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由于它采用低空突防的方式飞行,受地球曲面的影响和完善的电子战装备,苏联雷达发现它比较困难,而且导弹没有了火控雷达的锁定也没法击落它,米格–25由于雷达不完善,不具备下视能力,也很难发现低空、超低空飞行的B–1B轰炸机。为了防止美帝战略轰炸机的渗透,苏联在米格–25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米格–31截击机,米格–31不但改善了雷达性能,还能更好的引导R–33远程拦截导弹,更主要的是飞机部分的使用了新型材料,减轻机身重量,具备了一定的近距离格斗的能力,可以更近的接近美军的轰炸机,甚至陆基发射的巡航导弹...完全可以打击B–1B远程轰炸机,它服役后美苏之间的突防与反突防又一次区域平衡。

但是到了1990年代之后随着新军事革命的发展,截击机这个机种已经是日薄西山了,因为远程空射型巡航导弹的出现,轰炸机再也不用深入到苏联的腹地进行轰炸了,图片上B–52轰炸机下面那个像左轮手枪弹仓的是旋转发射器,它上面可以安装8枚远程巡航导弹,射程已经超过了2500公里,如果真的战争B–52在距离俄罗斯边境800公里外就可以发射,可以覆盖相当多的战略目标...这样一来米格–31没有了用武之地,总不能非常国境线1000公里外去拦截吧?况且自身也不安全。

基于防区外打击战法的发展和更精确的制导武器出现,俄罗斯已经不在发展截击机了,而是发展大型多用途战斗机,在航程上已经和大型截击机基本相同了,更主要的是飞行灵活性方面要大大超过截击机,截击机的任务完全被大型多用途战斗机所取代。由于不拦截轰炸机了,米格–31目前的任务是“反卫星”,图片上米格–31机腹下挂载的那个就是反卫星武器,目前对它的性能还不清楚没法置评,另一个任务就是携带“匕首”高弹道导弹配合“逆火轰炸机”去打航母。

现在战机的性能越来越高,研制费用也是天文数字,在用途越来越贬值的情况下,其他国家已经没有必要再发展任务单一的截击机了,至于俄罗斯目前还不好说,国土面积太大了将来出现替代米格–31的截击机也不稀奇。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赵灵儿出身的南诏国,真实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国度?

下一篇: 元春生在大年初一,冷子兴说“这就奇了”,大年初一出生因何而“奇”?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