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李敢因父亲之死,迁怒卫青,把卫青打了,霍去病知道了就把李敢杀了,你怎么看这件事?

网友提问:

李敢因父亲之死,迁怒卫青,把卫青打了,霍去病知道了就把李敢杀了,你怎么看这件事?

优质回答:

文帝十四年,李广16岁取得陇西大捷,数千人大胜老上单于十几万,功超万户侯。王信之子韩颓当曾为匈奴相国,于文帝十四年与侄韩婴率众降汉,汉文帝封颓当为弓高侯,婴为襄城侯。景帝时,能旁敲侧击的知道,李广的战绩,包括抓一个大当户,至少有近10个匈奴王来投降,都封为侯,最高6000多户。孝景中六年,卢绾孙他之,以东胡王降,封为亚谷侯。见《史记周勃世家》和《韩信卢绾列传》等。李广收服的这些匈奴王公都封侯了,李广却没有封侯。一生为国,不计得失的李将军,功绩盖世,却连封个小小列侯都这么难,难怪当李广被卫青诬陷逼死时,天下闻者落泪。

有些人喜欢拿李广难封来贬低李广的功绩,说什么封侯是按军功,那么卫青三个年幼的儿子有什么军功?有人说李广取得陇西大捷就该封侯,没封侯,陇西大捷就是假的。且不说封不封侯那是皇帝一念之间,我们说历史要有史料依据 ,《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记载,惠帝到景帝”间五十载,追修高祖时遗功臣,及从代来、吴楚之劳、诸侯子弟若肺腑、外国归义,封者九十有余。”《史记孝文本纪》中有封侯者单位详细记载,感兴趣的可以去查阅。除了定吴楚七国之乱是军功,其他没有一个侯是按军功封赏的。这是李广难封的原因,也是文景帝期间所有边将难封的原因。而文帝二年以后,就没有封侯的记载。

而所谓李敢刺伤卫青,根本不成立,卫青只不过被李敢揍了一顿。

第一,李敢单枪匹马杀透匈奴4万骑兵,英勇无敌,别说武技,单是力气,5个卫青都不是个儿。李敢赤手空拳能打死十个卫青。

第二,大将军被刺是大事,尽管是过气的,被打入冷宫的大将军。卫青被刺伤,卫青身边的卫士都是死罪,必然全力出击,李敢为自保,就算不杀,这些卫士受伤是免不了的,大将军府那么多卫士受伤,就算卫青想瞒,也瞒不住。

第三,李敢如果是死罪,霍去病有必要去刺杀李敢吗?没有必要,直接告御状就是了。

第四,霍去病打不过李敢,所以平时不敢刺杀,才选择围猎时暗杀。

第五,李广被卫青诬陷逼死,武帝知道卫青假传圣旨,卫子夫失宠,太子不受待见,武帝都把卫青边缘化了,李敢是武帝的左膀右臂,又怎么会帮卫青,处置李敢。

对于回帖里一些重复的问题,就不一一回复了,麻烦各位看这里:

一,李敢杀透4万大军包围的原文记载: 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 (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这段文字不但记叙了李敢杀透匈奴4万大军的事迹,同时说明李广这4千士兵都是新兵,广军士皆恐,要是换了李广那些久经沙场的老部下,或者是李广训练的羽林军,又怎么会恐呢

二,李陵和司马迁是好友的说法,纯属捏造。原文记载如下: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见《报任少卿书》)

三,李广16岁陇西大捷,见 晁错的奏章《言兵事疏》。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大有利。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故兵法曰:“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

李广的陇西大捷,《史记李将军列传》也有记载。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四,李广文帝时,陇西大捷之后的战绩,为什么会加升为陇西尉!见晁错的《言兵事疏》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横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李广陇西大捷后,文帝先是把李广加封中郎,留在京城,数月后,接受晁错建议,派李广统领数千义渠兵和数千陇西子弟,连续三年不断打击老上单于。迫使老上单于不得不请求和亲。

面对李广如此大的战绩,文帝却手头紧,无侯可封,史记记载文帝的话。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文帝虽然将李广提升到2000石的陇西尉,文帝明白,李广的功劳足以与张良,韩信媲美,因为汉初能说万户侯岂足道哉的,只有张良韩信。但文帝还要重用李广,李广只有20岁,太年轻,以后征伐匈奴,有的是用武之地,过早提拔到顶,接下来没法奖赏了。因此,口头奖励,以免年轻人有想法。

五,《史记冯唐列传》记载。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太守魏尚缺了6颗首级,就被罢官削爵下狱,赏太轻,罚太重。文帝时边将,就是这样的待遇。文帝对于年少的李广李蔡兄弟的封赏,对文帝来说简直就是比加封车骑将军,长平侯还丰厚的奖赏。

六,《史记周勃世家》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公元前147年,匈奴王5人来降,景帝封5人为侯,景帝一共没有封多少侯,这次一下封5侯,大手笔。周亚夫反对封侯被免去丞相。李广在景帝时与匈奴60几战,当时主动出击的只有李广,这些匈奴王来降,显然是李广的功劳。这时李广35岁左右。

七,杀霸陵尉,武帝表扬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如下。广家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霸陵尉醉酒值班,这是死罪,他敢冒死出来嘚瑟,不仅是因为李广被免职。要知道,李广的门生好友众多,不乏高官,霸陵尉敢当众羞辱李广,如果他背后无人,这种小人,送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所以霸陵尉一直安然无事。然而,汉把重兵集结在河南地,东北方向兵力薄弱,抵挡不住左贤王的进攻,韩安国退守右北平,武帝不得已将李广请出山,斩霸陵尉为李广立威 。文中用了请字,强调霸陵尉不是李广想要调动就能调动的,这是武帝的意思。所以武帝事后,特地给李广写表扬信,夸李广做的好,希望他在右北平悠闲地欣赏美景。意思就是,霸陵尉有后台,我也把他送给李将军斩了,左贤王你李将军帮我摆平,右北平安定了,李将军就可以在右北平悠闲地欣赏美景。

八,关于卫青所谓七战七捷说法的谬误。

首先看原文记载的卫青七战。

第一战,元光五年,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青至茏城,斩首虏数百。

卫青无功封车骑将军,出上谷击匈奴,卫青手握精锐,不击入侵上谷的左贤王主力,却跑去所谓龙城,而左贤王也没有追击卫青,却往反方向击溃公孙敖,并和单于夹击李广。说明李广奇袭单于,所以左贤王才会不理睬近在咫尺的卫青,卫青不顾大局,导致汉军损失万人,袭击单于计划失败,这种仗也能算捷吗?所以卫青无封赏是正常的,李广公孙敖替卫青担了死罪。

第二战,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

此战也无封赏,按某人的理论,千人以上封侯,卫青并未封侯。要么这数千是老百姓,要么就是为上一次不击左贤王,擅走龙城抵罪。

第三战,明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虏略渔阳二千余人,败韩将军军。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令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

具体数字原文记载了,获首虏二千三百级,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

一共六千,大部分是轻锐和间谍,这不就是拿着弓箭的牧民吗。全甲兵而还,说明卫青并没有遇到匈奴部队。

为了集中兵力给卫青,渔阳和代一带,韩安国加上李息只有数千人,根本抵挡不住左贤王的进攻,节节败退。于是,汉武帝把李广请出山,斩了霸陵尉为李广立威,李广到右北平,果然不负众望,左贤王退兵。至于交战与否,战果如何,史记有意无意地漏掉了,只写一句匈奴数年不敢犯。匈奴是虎狼之师,不吃苦头,怎么会轻易撤兵。但史记没有任何关于右北平战事的记载,所以不能妄下结论。

第四战,卫青出高阙无功,李蔡出朔方千里奇袭右贤王。功劳算在卫青头上,加封大将军,李蔡退役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多么明显的置换,李蔡识时务。

第五战第六战,定襄二战,卫青斩获1万多,损失士马十几万。苏建顶罪。宁乘说卫青没多少功劳,只是靠了皇后关系才做到大将军,建议卫青用千金贿赂正受宠的王夫人,卫青只拿出500金。

第七战,漠北之战。卫青获取单于人少的情报,假借武帝阴谕,强让公孙敖领前军,把李广打发到右军,并且把老百姓辎重队,步兵等一股脑塞给李广,严重影响李广行军速度,卫青自己带领近十万骑兵车兵,高速前进,进击3万左右的单于部队。结果卫青直面单于,说明公孙敖前军已经被单于击溃,而后汉匈损失相当,最后汉军还有追击,显然汉军数万损失只能是公孙敖前军崩溃造成。

卫青找李广顶罪,以诸校尉性命要挟逼死李广。回军后,全军无功。卫青门客都跑到霍去病那里去了,卫青从此失势,只能娶平阳公主维持他的地位。卫家三子被免侯,卫伉继承长平侯居然要平阳公主求情就是明证。

其他网友观点

看着像私人恩怨,其实里面大有文章!

常常有人说,有两种仇恨是一个男人最难于承受的,一是杀父之仇,二是夺妻之恨。

如果发生在谁的身上,谁都会拔刀而起,其实也可以想象得到李敢心里的愤怒了。

李广自杀了之后,李敢认为是卫青将李广调到了东道,让李广无法立功,因此李广才会自杀。

虽然李广不是被卫青亲自杀害的,但终归是“其不杀伯仁,伯仁却为他而死”了,于是,李敢怒气冲冲地把卫大将军给殴打了。

这一次的殴打,我们无法猜测到李敢当时是怎么想的。他是准备将卫青殴打一顿,出了自已的心中的那一口怒气?

还是本来是想去把卫青杀死的,只是想到把他杀死,皇帝发怒不说,可能还会招受到刑法,所以改杀死卫青为殴打卫青?

或者是李敢当时就是想杀掉卫青,只是没有杀掉,那这就是刺杀未遂了!

当然,卫青被刺伤之后,他并没有张扬此事,他只是把李敢看成一个毛头小伙子,看成了一个后辈,不愿意就此掀开一场大案,把陇西李氏掀翻在地,所以这件事情的结果就是卫青选择了宽恕李敢。

但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听到了此事后,怒不可遏。李敢是霍去病的手下,李敢这么干就是不给霍去病面子。

况且,李敢的关内侯还是在霍去病的带领之下才挣来的。

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还是皇帝的舅子,卫青出手,那就是为难后辈,没有容人之量了;皇帝出手,那更不可能了,搞不好别人还认为是皇上要干掉陇西将门李氏呢!这口气也只有霍去病才能出。

所以霍去病杀李敢是有预谋的。

武帝二十三年(前118),汉武帝去甘泉宫狩猎,霍去病、李敢随行,就在这次打猎的过程中,霍去病一箭就射死了李敢。是误杀还是有预谋?

当然,霍去病之心,路人皆知。 其实,李敢冤枉卫青了。

李广不能封侯的原因来自于汉武帝,也来自于他自己。书上不是常常说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可能大家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为何汉武帝不肯给李广封候的机会?

就是因为李广在汉景帝时代“七国之乱”时,做了“骑墙”态势,他对汉景帝和梁王刘武两家同时下注了。

汉景帝在位时,他的母亲窦太后经常逼着他把位置让给“皇太弟”梁王,因为梁王刘武是窦太后的小儿子,最受窦太后宠爱,所以她想让汉景帝把皇帝位传给梁王,而不汉武帝。

七国之乱的时候,汉景帝派遣李广去帮梁王的忙,因为吴王刘濞攻打梁王甚急,梁王险些挡不住,李广去到那里之后,成功地帮助了梁王守下了城池,使得吴王叛乱没有成功。

但是李广也干了一件让汉景帝和汉武帝都非常气愤的事情,那就是李广私下接受了梁王刘武所封的官职。

中央朝庭与藩王体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你说你去接受梁王的封官干嘛!这不就是代表了陇西将门李氏家族要投靠梁王吗?

所以,汉武帝继位以后,对此事念念不忘,他记起了李广接受梁王封官的这件事情,认为李广就是在搞“骑墙态势”,在搞“两家下注”,并没有一心一意的忠于景帝,忠于中央朝庭。

(射死李敢)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汉武帝集权的事情。

汉武帝北击匈奴战争,在汉武帝的人生规划里仅排名第二,战争永远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排在第一位就是汉武帝在搞“中央集权”,他在改革,他利用亲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也有收军权的意思。

所以我们去看为什么卫、霍为什么会成名将,会有那么大的名声?其实这也是君王的意志体现而已。

就像李世民为了治理国家,他手下就多出名相,比如房玄龄与杜如诲;而汉武帝要北击匈奴,他手下就多出名将,比如卫青和霍去病。

为什么汉武帝会选择卫青和霍去病呢?而不是选择李广呢?

原因也很简单,卫青出身于寒门,霍去病也是。

从古到今,去看秦国的变法以及各国的变法,他们手下的大臣多是寒门出身,因为改革改革,革的就是那些贵族豪门手中的权力。正如李斯所讲的“强公室,杜私门”而已。

(汉武)

而陇西李氏为百年将门之后,李氏当然也是豪门之一,汉武帝要收军权,首先收的就是陇西李手中的兵权。

所以,如此一来,陇西李氏当然不会进入汉武帝的法眼。 李敢与卫青的恩怨看似私人恩怨,但却是冲着汉武帝的“集权”而去的,他是埋怨,还是反对,并且还打了卫青,这就不关乎于汉武帝的面子问题了。

而是看汉武帝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表态了,他是隐忍,还是直接出手,这里头其实大有文章。

当然,卫青的隐忍也代表了将这个事情直接推到了汉武帝跟前,让汉武帝自已来处理,可以说,作为臣子的卫青,他这么干,很丢分,让汉武帝失望了。

所以,作为血气方刚的少年霍去病,直接出手,替皇帝料理了此事。皇帝不好出面,那他来出面好了,汉武帝也默认了此事,也没有处罚霍去病,其实就是在表态——反“中央集权”者,死!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其他网友观点

李广自杀,与卫青没有什么关系。按照当时战时的情况,李广在“漠北战役”时,没有及时与卫青大军集结,影响了整个战局,卫青作为统帅,是可以直接问罪李广,甚至斩首的。

卫青只是想问清楚李广迷路是怎么回事,然后,将战报报给汉武帝,并没有直接问责李广。

李敢听说父亲自杀,迁怒与卫青,甚至将卫青打伤,卫青也很理解李敢的心情,并没有声张。李敢以下犯上,动手打人,卫青是大将军,是汉武帝时期,全国军事最高领导人。也完全了可以直接将其抓起来,或是直接杀了。可是,卫青没有。

李敢打卫青的事,让霍去病听说了。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是他先带着霍去病上战场的。霍去病在与汉武帝,李敢在甘泉宫狩猎时,射杀了李敢。汉武帝大怒,但只是责骂霍去病,并没有惩罚他,让其尽快回前线去了,对外说是李敢被鹿顶死的。

霍去病虽然年轻,却是深居高位,是汉武帝封的大将军,可见,汉武帝对其的宠爱。霍去病当然也正是靠着汉武帝的宠信,才敢杀李敢的。

尽管,李敢是霍去病的部下,他不能忍让李敢殴打自己的舅舅,但是,这属于私事,霍去病属于年轻权重,轻狂的报私仇,射杀李敢这样的,朝廷重要的将军,理应死罪。可惜,那是汉武帝说了算,律令也不管用。

不久,霍去病在回前线的路上,突然去世,汉武帝痛心不已。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从中山靖王到刘备相差270多年,为什么整个三国时代都没有人质疑刘备的出身?

下一篇: 为什么说匈奴人就是白人的祖先?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