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网友提问: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优质回答: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早早的就被封为了太子,开始李承乾其实是个品学兼优,而且非常聪明的一个人。可随着长时间在太子位上年龄越来越大,史书上记载又患了足疾,一下子就从一个乖乖虎变成了一个叛逆男。这时候李世民也看出了李承乾的变化,就精挑细选了以魏征这类十几个说话不拐弯儿的直谏大臣教化李承乾,这十几个大臣就天天从李承乾身上挑毛病,而且言辞犀利批评像骂人一样从不打草稿,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叛逆期的李承乾根本就起不到好的作用。

后来李承乾竟然喜欢上一个长相俊美,能歌善舞的男宠,还给这个男宠起了个名字叫称心。李世民知道这件事之后更是怒气冲冠,一气之下就把这个男宠杀掉了,李承乾是非常伤心的,从这里开始李承乾心里也就记恨上了李世民。

可能李承乾这时候也感觉自己事事都不让李世民看好了,而自己的弟弟李泰却还和以往一样深受李世民宠爱,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太子位是不是会受到动摇。李承乾甚至为了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还组织了一次暗杀李泰的行动,但不幸的是这次行动没有成功。后来李承乾就坐不住了,纠集侯君集等人策划逼宫李世民,但谁知保密工作没有做好,还没有行动就被李世民知晓了,但李世民并没有杀他,而是把他贬为平民流放。

李承乾可能看着他爸爸李世民逼宫他爷爷李渊成功,最后自己也想试试,可谁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有成功,还把自己搭了进去。手机打字不易,更多精彩点击关注吧!

其他网友观点

李承乾谋反是唐太宗教育皇子重大失败的体现,当然不止唐太宗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康熙帝等这样英明神武的君主在选择皇储时依然会十分头痛。

康熙处理的还算不错,九子夺嫡的情况下尚未发生流血政变,而且也选了一位比较优秀的皇帝;赵武灵王应该是最死的最惨的英明君主,被儿子活活饿死在自己修建的陵寝中。

本文主要讲讲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已经是皇太子了,为何还会举兵谋反。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关于他上位时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大家是有所了解的,由于其上位的艰难性,因此也十分看重皇子的培养。

唐朝嫡庶观念很严重,唐太宗一共14个皇子,其中为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最为唐太宗所重视,他们分别为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

唐太宗早期对李承乾是很看重的,在他继承皇位的同时就立李承乾为皇太子。

在李承乾的太子时代早期,他的人生还是挺顺利的,因为有长孙皇后的照看,聪明伶俐的李承乾还是很受太宗皇帝喜爱的,史载其“性聪敏, 太宗甚爱之”。在李承乾八岁的时候,唐太宗就任命刚刚卸职的丞相萧瑀为太子少师,后来更是用著名大臣李纲为师。

唐太宗这样为李承乾找老师大概是受了自己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影响,一直有一种说法李建成之所以在玄武门之变中失败,是因为李建成没有听从魏征的建议。李纲之后是唐朝著名的史学家李百药。这些优秀的老师为太子李承乾提供了良好的教育。

在此期间,唐太宗对李承乾十分看重,贞观五年的时候,李承乾生病,唐太宗就请道士为李承乾祈福,后来又允许剃度三千和尚出家,要知道唐太宗并不是一个迷信宗教的人;贞观七年的时候,李承乾再次生病,唐太宗就请了天竺高僧来给太子祈福。为了李承乾健康状况,太宗不惜以此种方式来祈福。

唐太宗在出巡的时候,都是让李承乾留在京城监国,可以说对李承乾是相当重视了。

这种状况在贞观十年的时候发生了改变,长孙皇后去世,李承乾失去了重要的庇护。

尽管贞观十二年的时候,李承乾生下嫡长孙,唐太宗很高兴,下令天下囚徒都降罪一等,五品以上官员加官一等,但是关于李承乾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多。

前期主要是李承乾贪玩,没有节制,诸如“骑射畋游, 酣歌戏玩” , “私幸太常乐童称心, 与同卧起”等,甚至模仿突厥的生活方式“布陈大呼交战, 击刺流血, 以为娱乐” 。尤其是“私幸乐童”这种在古代看起来大逆不道的断背情,更是不为当时的社会所能容忍。

唐太宗安排的老师,也不是采取引导的方式进行规劝,大部分都是斥责似的进谏,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谁也受不了啊,致使李承乾不止对这类的进谏产生免疫,逼得李承乾有干掉老师的打算。

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承乾的种种作为,导致唐太宗对李承乾逐渐不满。

李承乾会有这样的作为,估计跟他坡脚有一定关系,在古代的时候,如果作为一名皇帝他如果是残疾的话,那是十分有伤大雅的事情。

纵横在这里讲一下明朝万历皇帝的事情,万历皇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懒惰的皇帝,因为在他执政期间竟然长达二十多年没有上朝,很多抨击明朝的人经常拿这个说事,认为万历是一个沉迷女色的人,其实万历早年也是一个很勤奋的皇帝,关于为什么后来不上朝,众说纷纭。直到建国后,考古学家打开了万历皇帝的陵墓,才发现万历皇帝的两条腿的骨头不一样长,右腿有一些弯曲,由此可见,万历皇帝应该是个行走不方便。

在这个时候,唐太宗十分宠幸魏王李泰,让李泰产生了夺嫡念头,李承乾看在眼里,自然是伤在心里,认为唐太宗有换太子的打算。唐太宗对李泰的宠爱导致当时的大臣都有点看不下去了,甚至向太宗进谏“有逾于皇太子”。

当这些东西都叠加在一块施加在娇生惯养的李承乾身上时,李承乾未能顶住压力,最终选择了自暴自弃,被侯君集和李元昌所利用,最终走上了逼宫谋反的路。

对于李承乾的谋反行为,大概唐太宗后来也感觉出来并非全是李承乾的问题,最后唐太宗把参与谋反的人全部诛杀,李承乾却只是被贬为庶人,尽管很失望,然而还是下不去手。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李承乾身为太子依然造反,很大程度上跟李承乾的教育失败有着必然的联系,唐朝的皇子教育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为失败的,这种为了权力发生宫廷政变的事件,李承乾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其他网友观点

唐朝的时候有个称心如意,一男一女,搞的大唐皇帝一点也不称心如意,鸡飞狗跳,这都发生在李世民时期。

如意,就是武则天了。范冰冰在电视剧《武媚娘传奇》里说武则天本叫武如意,历史上本无此记载,但是武则天确实写过一首诗《如意娘》,是出家的时候写给李治的,据说李治看完之后决心将武则天迎回宫中。

这个写《如意娘》的武则天把大唐搞的七荤八素,李氏皇室被杀的七零八落,她是李世民的才人,又是李世民儿子李治的皇后。

这个称心呢,没那么出名,但是他是李承乾和李世民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儿子,正室皇后生,又是长子,继位的先天优势可以说是非常的高了,因为生于承乾殿,所以叫做李承乾。

(图片:影视剧中的李承乾)

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逼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当年就把李承乾立为太子,这一年李承乾才8岁。

李世民非常喜爱李承乾,给他指派的老师都是名士大儒,李承乾早期也不负李世民的期望,尽责尽孝,父子二人早前的关系是很融洽的。

李承乾成年以后,性情大变,推测起来,主要原因有这几个:

一是他身体不好,后来患了足疾,想象一下,一个将来要做皇帝的太子走路一瘸一拐的,多影响形象啊,李承乾可能因为生理原因导致了心理自卑等;

二是太早被立为太子,万众瞩目,一言一行都在聚光灯下,导致有些心理扭曲,他的老师们以皇帝继承人的标准对他要求严格,李承乾说错一句话,做错一点事都会被老师们毫不留情的言谏批评,以致于李承乾曾经派杀手去刺杀自己的老师。

这个老师叫于志宁,《新唐书》记载:“太子大怒,遣张师政、纥干承基往刺之。二人者入其第,见志宁憔然在苫块中,不忍杀,乃去。”堂堂太子派刺客杀自己的老师,这有点丧心病狂了。

三是一母所生的弟弟李泰长大成人后也很受李世民的喜爱,李承乾感到自己的太子之位受到了威胁;

四是李承乾的男宠称心被李世民杀了,父子关系激化。

李承乾的生理残疾是他性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因,老师们对他要求过严是他性格变化的催化剂。

毕竟,一出生就受到万众瞩目,8岁就是太子,举国关注,和今天这些大明星差不多,不能出一点绯闻,不能出一点丑闻,不然会被老师们骂的狗血淋头,所以李承乾性格变得有些扭曲。

比如说吧,李承乾特别喜欢扮成突厥的可汗,在地上装死,让手下也扮成突厥人,围着他哭;他让人做了一口超级大锅,偷来一些牲畜煮着吃;让太子府的人假扮突厥人唱歌跳舞,这些都是非常荒诞的行为。

李承乾比较聪明,他对老子李世民派给他的老师表面上非常的恭敬,要是有人劝诫他,他假装认错,听老师的话,一转身就在自己府里偷偷玩乐,这种阴奉阳违的态度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时间一长,被李世民知道,难免不喜。

李承乾还好男色,在太常寺有个男童,叫称心,貌美可爱,李承乾爱上了这个小男童,和他同吃同睡,日日混在一起,另有两个道士秦英,韦灵符会妖术,和李承乾走得非常近,李世民知道以后,将这些人全部处死。

李承乾非常的伤心,在东宫给称心立像,早晚祭奠。

称心事件是李承乾和李世民父子关系破裂的导火线,由于李承乾怀疑是弟弟李泰告密的,所以和李泰势成水火,心里也怨恨李世民,此事发生之后,李承乾推托身体有病,几个月不上朝。

而李世民宠爱李泰之事是李承乾谋反的最大的原因。

贞观七年,李世民开始逐渐疏远李承乾,贞观十年,李世民心里有了废太子的意思。这一年,李世民封儿子们为王,下令他们全部下任去做都督。

这17个王里面,除了几个年幼的留在长安以外,全部下任,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魏王李泰。

李泰,是和李承乾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很得李世民的喜欢,李世民将他封王,又把他留在身边,应该说,有废李承乾立李泰的这个深意在里头。

此时的李承乾,因为上述的诸多事件,名声很不好,加上一直以来和李世民闹得僵化的父子关系,他心里开始害怕李世民会废掉自己,所以铤而走险,谋划政变。

李承乾先是派人假装是李泰府里官属,向李世民密奏李泰“罪行”,但是被李世民识破;李承乾于是派卫士纥干承基准备去刺杀李泰,但是失败了;李承乾没有办法,便找到叔父李元昌,大臣侯君集等密谋政变,逼李世民退位。

就在此时,李世民五子李佑谋反,失败之后,李世民下令严查,此事又牵涉到纥干承基,纥干承基上书告发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大惊,审理之下确定了李承乾谋反的事实,于是下令将李承乾流放,李承乾抑郁死去,年仅27岁。

据说,李世民后来召见李承乾,问他为什么谋反,李承乾说他只是为了保太子之位,李世民问及大臣,大臣们说是李世民三心二意,才导致李承乾李泰结党争宠,李世民于是默然不语。

不过,从李承乾的人生经历来看,李承乾此人属于纵情声色之人,政治细胞是有的,但是个人欲望大于政治欲望,是以才会有此不智之举。试想,嫡皇后生的嫡长子,身边一大群忠心辅佐的名士,即便什么也不做,只要熬到李世民死了,这个皇位是稳稳的,等做了皇帝,你想干啥不行呢?非要在做太子的时候干,控制不了个人的欲望,在李世民那里失宠,从而弟弟李泰得宠,即便到了这样的最差的形势中,李承乾如果能控制个人欲望,老老实实的做太子本职,李世民也找不到理由废他,他最后还是能继承皇位的,可他偏不,做出此等愚蠢的举动,李承乾是个可怜可叹的人。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刘备没能夺取天下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 《红楼梦》中有哪些不合规矩的细节?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