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网友提问:

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优质回答: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方式公开选拔官吏的一种选官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科举制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对世界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科举制度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承载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但就其所体现的历史作用于社会价值来讲,它同样有着利处与弊端。

▲科举制起于隋唐

具体分析如下: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方面: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

◆科举制度之下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用兵打仗,有经济管理的特长的,都可以应试,及格的可以得到重用。唐朝的高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多半是科举出身的。此种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行之有效,历宋、元、明、清,一直沿用下来。推行一千多年,明显的效益有以下几点:

▲科举制进阶

◆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边远省区,规定各省区录取人员的比例,像云南、贵州,人口少,文化不发达地区也分配有一定的名额,全国士人产生拥护朝廷的向心力。

◆定期考试,后备人才不断地补充到中央,不忧人才匮乏。国家规定《四书》《五经》为教材。全国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自学,国家兴办公家学校不多,大量的应考者都是单独自学,只要考试得中,即可上升到官员阶层。

◆考试立法详明,执法严峻,主考官舞弊的,重的可判死刑。因此考试取得“功名”(如秀才、举人、进士)即可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

◆科举制不仅改善用人制度,还所坚持“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并被皇帝笼络、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社会、国家繁荣安定,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使出身卑微而又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去做官,获得利益。

◆使人读书之风盛行,促使社会形成努力读书求学的社会风气,促进刺激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缓解了不少社会矛盾。

▲科举考试

(二)科举制度的消极方面:并没有解决行政体系问题,反倒使其陷入旋涡。

主要表现有以下四点:

1、科举制没有真正解决任人唯亲和任人唯亲的矛盾,反而使其更严重。

2、科举制度并不能真正提高整个行政体系的运行效率。

3、科举制度造成了整个行政体系职业素养的降低。

4、科举制造成行政思想体系僵硬。

其他网友观点

任何一项制度都有他的利弊,科举制也是如此,但是科举制作为一项伟大的制度,它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科举制度的前身

曹丕建立魏国后,制定九品中正制,以这种方法来选拔人才。该制度是这样实行的,由各郡的长官推举在京任官并且德才兼备的人兼任中正,由司徒任命。中正之下,还有清定、访问等官员

中正等人根据以下标准对本州郡的士人进行考核:一是簿世(本人的家世),二是状(此人忠、孝、友、义、学、谦等方面的评价),三是品与辈目。中正根据士人的簿世和行状,先将其列入“辈目”(层次),再给其乡品,分别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

郡的中正官在评定本郡士人的乡品以后,再送至州的大中正,大中正送至中央司徒府。吏部在任用官员时,必须以各州郡中正官所评定的品级为标准,每三年举行一次。

九品中正制的缺陷

一开始实行的时候,中正官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有利可图。

中正官本身多为贵族,举荐人才的时候多考虑对方的门阀家事,而不是考虑他的品德和才能,当时有句话叫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比如王徽之做官的时候,桓冲故意问他:“你在军中管啥?”王徽之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我看见人们把马牵来牵去,我可能就是个管马的吧。”贵族子弟只知道享受国家利益,却一点儿贡献也没有,对国家危害非常大。

科举制的确立和发展隋唐

隋文帝杨坚有感于门阀世族的危害,开皇十五年,杨坚裁掉了中正官,这项持续了约300年的制度彻底废止了。开皇十八年,杨坚让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督、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推选人才。

而隋炀帝大业二年的时候,杨广设立了进士科,这被认为是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

李渊建立唐朝后,唐朝的科举制度又发生了变化,除了进士科,又增设明经科和秀才科,秀才科后来废止了。只剩明经了进士两科两科。

而进士科是最难的,当时有这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50岁能考上进士都算年轻,可见难度巨大,但也挡不住当时人们的热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但是这也说明了唐朝科举制的隐患。

唐朝刚建立时,贵族的权利仍然很大,贵族子弟可以凭借祖父辈的功劳门荫入仕,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很不公平,后来武则天杀害了不少贵族,这才为普通人清除了一大障碍。

科举制度在唐朝还是处于初始阶段,弊端很多。

作弊容易

唐朝的时候,卷子上的名字不密封,这样考官就会知道名字,那么有钱人家会借机贿赂考官。

2.考场纪律不严明

温庭筠以一己之力在考场上替8个人完成了卷子,如果考官管得严,他即使再有才,又怎么能做到一个人替代8个人考试。

3.考试被官员控制

唐代选取人才,不但要看成绩,还要看官员的推荐,举子们拿着自己的文学作品去找达官贵人,奔走于门阀之间,碰到爱才正直的官员还好,如果碰不到那就要碰一鼻子的灰,而贿赂等不正之风也蔓延开来。

4.皇帝与考生之间沟通不畅

唐玄宗的时候,李林甫害怕人才向李隆基告状,诉说自己的不是,便告诉李隆基“野无遗贤”,所有人才都在他身边了。那年的考试所有人都没过,包括诗圣杜甫。

宋元时期

五代的时候科举衰落了,宋朝建立后,科举又大放光彩。鉴于前人的经验,从宋太祖开始,皇帝就想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抓在自己的手上,为了防止舞弊,又增加了殿试。现任官员报考前须经皇帝批准,现任官员及其亲属考试时要另设考场,官员考不过的话是要被罚钱的。

考试科目还是以进士和明经为主。考试也严格了许多,试卷上的姓名要被封起来(糊名)。还有锁院制度,主要是防止考官偷题漏题而制定的,它规定,省试前50天左右,主考官要搬进贡院(省试所在地)居住,不能和外界接触,也不能和亲属见面。真宗时,又增加了举人搜身法。

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设置誊录院,科举考试结束后,誊录院的人将举人的所有试卷重新誊录,再送至主考官手里。这样,主考官在批卷子时,就不会知道考生的信息了。

宋朝的科举制度已经比唐朝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在元朝,科举落后了,但是却对明清的科举产生了影响,因为他尊崇程朱理学,蒙古人和色目人比较容易考过。

科举制的顶峰

朱元璋也曾用过举荐制度,后来还是觉得科举制好,永乐以后举荐制度开始慢慢地不被使用,科举制度几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拔人才手段。

弊端

科举算得上是最公平的一种方法了,但还是有弊端,尤其是八股文的出现,禁锢了许多文人的思想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在南北朝分裂时代结束后,人才极度匮乏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官场人员都是以世族大家所把控,很难产生真正的人才。隋文帝杨坚开启了科举选取人才的先例,而真正发扬光大是在唐宋年间,这个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只是目前叫做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而已。坚持的原则是德才兼备,融入了品德的内容。

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现后经历过禅让制、家天下、任人唯贤、士族社会、科举制等多种方式。从目前来看,在古代社会中科举制度最为先进的一种制度。

刚开始的人才机制是禅让制,尧舜禹的禅让制,美名扬天下,到了私有财产出现后,伴随着家天下开始了,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是用人唯亲的时代。

之后的到了春秋战国、秦汉年间,是选人用贤的时代,天下名士著书立说,提出各种观点,出现了任人唯贤的时代,毛遂自荐、罢拙百家独尊儒术,都是这个时代的现象,当然这其中还是有用人唯亲的并行现象。

汉朝结束后,中国社会经历了近300年的发动荡,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士族大家,形成了权贵阶层。有着明显的用人制度倒退现象,寒门子弟再有学问也是得不到重用。士族权贵家庭的人,再是酒囊饭袋也是,高官厚禄。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杨坚建立了一种新的选人用人制度,“科举制度”,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有才能的人,渐渐用人制度,开始由特权制度,过渡到了特权制度和世家贵族并行的状态,这为推进社会文明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读书人有了盼头,可以依靠学问知识摆脱贫困生活,获得尊贵身份。为文化知识的普及制造了一个康庄大道。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垮台。之后虽然没有科举制度了,但是获得工作、高官厚禄,必须到新式学堂来进行系统的学习,才有可能。

科举制度,影响了中国上千年,虽然到了现代社会,选人用人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但是这种以知识和能力为标准的用人制度还是在延续。

古代的科举制度,由于知识范围,主要集中在认字、写文章上,还是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得。

但是这种制度我看,万变不离其宗。

(玉之溪)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乾隆时「两淮盐引案」,为什么成为震惊朝野的贪污大案?

下一篇: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楚材为何自杀?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