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知策略包括哪些】,认知策略包括哪些方面,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认知策略包括哪些2、研究元认知能力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有利于完善个体的思维品质1、认知策略包括哪些
1、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2、计划策略。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活动之前制定计划,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3、监控策略。监控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任职行动、策略的效果,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4、调节策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者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以上的就是关于认知策略包括哪些的内容介绍了。
2、研究元认知能力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有利于完善个体的思维品质
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认知,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在近几十年成为了心理学、教育学的热点。
已有研究证实,元认知与学习者智力、思维品质、学业成绩、成就动机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元认知能力对于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获得优秀成绩有重要作用。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层次专业人才,提升自身元认知能力为研究生更好的学习、发展提供了可能。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完善的脑机能、系统且长期的思维训练、丰富的知识储备、开放的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当前我国研究生创造性思维面临整体水平不佳,创新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在创新成果上,我国研究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太少,难与世界一流大学比肩。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上,我国研究生在选题的前沿性、写作水平、整体质量上与国外研究生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基础理论原创性、论文深度差距更为明显。
我国研究生原创成果稀少、发现问题能力不足、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等问题说明了我国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任重而道远。
我们应充分抓住研究生阶段这一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探索行之有效的提升策略,为我国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型社会添砖加瓦。
一、硕士研究生元认知能力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讨论
硕士研究生元认知能力对创造性思维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元认知能力的计划性、评价性、调控性、意识性、知识性五个自变量对创造性思维有显著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Pesut的观点,创造力是一个过程,元认知作为创造力产生的基础,对创造力产生影响。
既然元认知能力与创造性思维间存在密切联系,元认知能力影响着创造性思维,那么究竟是如何作用呢?我们试着对二者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认知灵活性作为执行功能中发展较晚的成分,也叫心理灵活性或者状态转换,是指根据情境的变化转换到不同的思维或活动的能力,是认知控制的一方面。
研究表明,阻碍个体实现创造性思维活动或产生顿悟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受以往问题解决经验和表征方式影响,只有对问题情境重新表征才能实现顿悟。元认知调控是一个调节低水平认识过程的元水平系统,它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增加灵活性。
个体认知灵活性强,问题表征转换的速度快,质量高,思维流畅性越好。反之,个体认知灵活性弱,灵活转换问题表征的速度慢,质量低,思维流畅性不足。
Zabelina采用Stroop实验范式研究表明,高创造性个体具有高认知灵活性,主要是因为认知灵活性可以使个体在环境变化中调整和克服自己的优势思维,表现出更好的情境适应能力,而这主要得益于通过元认知调控性实现的控制加工。
元认知能力的调控性对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产生主要影响,但元认知计划性、意识性、评价性和知识性也对思维的流畅性起不同程度的作用。
这表明,思维的流畅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仍依赖个体对问题解决的准备程度、活动中的情绪、情感体验以及对任务和策略的认知。
思维的独特性也被称为新颖性,主要以想法或项目的新颖性、稀有性或答案突破常规为评判标准。现代脑科学表明,突触作为神经元细胞间相互联系的部位,对信息传递起关键作用。
突触的信息传递功能可以使外界刺激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到多个通路中,使来自外界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认识,进而产生新颖的创造。要使突触在创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头脑中必须储存大量的信息,二是思路必须开阔灵活。人脑中突触的巨大数量和传递功能,为这两个条件提供了可能性。
个体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获得大量有关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的知识,个体有意识的知识积累越多、认识越深刻,得出独特的想法和打破常规的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思维的独特性越强。
反之,头脑中积累的知识越少,可能会使人创造力枯竭、思维受到禁锢。元认知知识性通过丰富突触信息传递的内容促进创造性思维独特性的发展。
思维的变通性主要表征为个体思考范围的广度和宽度。思维变通性强的个体具有思想开阔、随机应变的特征,能触类旁通,改变熟悉物体用途或为信息赋予新的意义。
变通是思维从一个维度向另一个维度转变,由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跨越,是知识迁移的过程。
知识迁移受个体认知结构、思维定势、学习态度、学习情境等因素的影响。元认知计划性是个体在问题解决之前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它包括查阅文献、收集资料、目标制定等内容,是整个问题解决过程的基础。
个体对准备工作越充分,考虑越周全,问题解决步骤与应急方案规划越完善,在遇到问题时个体思维越开阔,越能随机应变,实现知识的迁移可能性越大。
通过知识迁移,个体可以采取多维度、多方向的思考策略以解决遇到的问题,实现既定目标。实现知识迁移和促进变通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也需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情绪状态。
学习态度是元认知评价性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者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对问题情境积极理解和概括,才能实现知识的联结与迁移。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应主动进行自我情绪状态的调节,积极和放松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实现思维的变通,促进顿悟的产生。
二、元认知视角下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元认知知识积累
自主学习意识是学习者主动地观察和理解自己学习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集中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意识、目标意识及自我效能感。
研究生在学习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意识的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可充分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研究生可通过自主学习,扩大知识面,学习新技能,增强自身竞争力。研究显示,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须以丰富的知识积累作基础。知识数量越丰富,结构越清晰,个体在短时间提取出的信息就越多,认知活动进展也就越顺利,越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远距离联想有利于思维独创性、新颖性的产生。个体将看似毫无联系或全无相似之处的不同范围、不同领域的对象联系起来,需以广博的知识背景做基础。
因此,提升研究生创造性思维,需要强化研究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理论知识,跨学科知识的积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实践技能水平,促进创造潜能的发挥。
(二)引导研究生自我提问,积极监测问题解决
研究发现,适当的反省性自我提问能激发个体元认知加工过程,促使个体注意力由问题本身向个体自身加工过程转变。注意力指向的转变使个体的监视、调节、修正、评价能力增强,提高了个体问题解决效率和能力的迁移。
引导研究生自我提问,即让研究生不断回答在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促进个体自我反省。研究生在日常学习中可借鉴Pofya的“怎样解题表”学会自我提问,逐步形成自我监测、自我调控的能力。
首先,研究生以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在问题解决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反思性问题,实现对自我认知过程的初步监控,思路启发。
其次,研究生在反复自我提问中根据自身经验和需求修改、设计出适合于自己的提问单。
最后,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反复进行自我提问,使自我提问内化于思考过程中。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借助问题单,学习者间的相互提问训练也能有效提高认知监控能力,促进问题解决。
(三)强化短期身心调节,改善认知与情绪状态
冥想是一种通过注意力训练控制练习者身心放松的综合性训练。诸多学者研究了冥想缓解个体身心痛苦、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冥想与创造力关系研究表明,短期冥想通过调节情绪、激活产生顿悟的脑区提升创造力。
短期整体身心调节作为冥想训练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情绪和认知过程,提高扣带回、脑岛的活动,练习者保持觉知和警醒的状态可促进顿悟的产生。短期整体身心调节训练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由一名合格的教练组织关于训练技术及注意事项的培训,确保所有新手练习者清楚的掌握技术。
第二阶段:教练通过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出和谐放松的氛围,逐步使用指导语引导练习者进入身体和心理放松状态,并对一些无法进入状态的指导者给予相应的指导。此阶段最佳练习时长为30分钟。
第三阶段:练习者熟练掌握训练技术和训练流程后在日常生活中自行练习。
本文关键词:认知策略包括哪些方面。这就是关于《认知策略包括哪些,认知策略包括哪些方面(研究元认知能力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