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年后中国和世界】,中国入世承诺表,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30年最严重衰退?2、20年后中国和世界:中国入世承诺表1、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30年最严重衰退?
#全球经济面临30年来最严重衰退#世界银行刚刚发布了一份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这份报告对2023年全球经济比较悲观,世行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1.7%,大幅低于2022年6月份预测的3%。
而这也将是2009年年和2020年的经济衰退后,全球经济30年以来的最低增速,对全球经济不乐观的还不仅仅是世界银行,惠誉全球主权评级主管也表示2023年美国和欧元区将步入衰退!而且惠誉的预测更差,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仅有1.4%。
而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形势更加不乐观,世行认为2023年发达经济体的增幅将从2022年的2.5%降至0.5%,这个降幅是非常大的,毕竟发达经济体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大头。总的说来,四大原因制约了当今全球经济增长,下面具体来说下。
1、处于货币周期的加息周期中
全球经济是有周期的,周而复始,而这个周期的来源之一就是货币周期,加息-减息就是货币周期的两个阀门,当减息的时候,大量的货币流入市场,信贷规模急剧膨胀,个人和企业都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用于消费和投资,整个社会就容易蓬勃发展,资本市场也会因为利率下降而提高估值,资本市场也会因为企业的业绩改善而上涨,资本市场也会因为资金供给增多而上涨。
2020年疫情发生之后,全球央行都在放水,以美联储为首的西方国家央行放水更是创造了新的记录,“零利率+无限QE”,货币如洪水般涌入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股市一片欣欣向荣,大宗商品的上涨此起彼伏,纷纷创下历史新高。
但是降息(放水)并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副作用就是通货膨胀,美国尽管有美元霸权,可以让全球分摊成本,但是这次实在是太惊人了,美国的通胀终于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显现,通货膨胀水平不断升高,到了今年之后,CPI一度超过9%,创下了40年最高水平,通胀高企,老百姓生活成本大幅上升,这是会引起社会不稳定的,所以通胀必须要被遏制住,否则整个社会都会紊乱。
于是就要加息,从2022年3月份开始,美联储决定加息,经过七轮加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0%-0.25%的水平升高至4%-4.5%。这个利率水平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利率处于高位,美国有庞大的国债规模,居高不下的利率会大大增加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比如企业的贷款利率、比如房贷利率、比如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这会大大遏制社会投资积极性。当前的美国就是处于加息周期的顶点,这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是美国面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西方国家当前面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2、技术发展停滞,生产力效率难以提升
除了货币因素以外,还有技术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科技发展水平陷入停滞,经济也难以增长,过去20年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科技是互联网技术,从PC端走向移动端,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
这20年时间让全球生产力得到大大提升,中国也抓住了这波技术浪潮,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也是全球唯一产生了可以匹敌美国的互联网巨头的国家,传统的欧洲、日韩等发达经济体都没有诞生互联网技术浪潮,可以说,中国是美国是这波技术浪潮中受益最大的两个国家。
但是现在技术停滞,过去两三年没有产生新的技术,手机的更新换代明显慢了很多,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都在下滑,用户数已经达到了极致,中国、美欧这些国家的用户数量普及基本已经满了,剩下的就是每年成长起来的孩子。
互联网技术的停滞从互联网巨头的业绩中也可以看出来,中国的社交巨头腾讯前三季度的营收同比是下滑的,阿里巴巴是个位数增长。美国的互联网巨头的业绩也在明显放缓,谷歌2022年三季度的营收增速是6%,而2021年四季度是32%,这个放缓的幅度是非常大的。再来看微软,2022年三季度营收增幅是10%,而2021年四季度是20%,增速放缓了50%。苹果2022年三季度营收增长8%,2021年三季度是29%。脸谱前三季度营收增幅为零。
催动全球经济增长20年的互联网技术已然停滞了,但是新的大梁还没有建起来,有人说新能源汽车,这个技术其实更多的还是替代,那就是替代原有的燃油汽车,但是并不会造成更多的人使用汽车,而互联网技术直接催生的手机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原来没有什么人使用手机,最后大家都用了,先是功能机,后面是智能机。新能源汽车可能更环保,但是本身不会使汽车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所以目前看来还只是一个替代燃油车的作用,对全球经济来说作用不大,但是对某些具有产业优势的国家来说却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还有光伏发电技术,这个也是清洁能源,目的是逐渐淘汰煤炭等污染性能源,但是这种依然算不得是颠覆性的,也难以造成全球经济的大幅增长,不过对个别具有产业链优势的国家来说,是可以的,能够替代部分煤炭和石油等污染性能源。
3、俄乌冲突制约全球经济增长
过去30年最大的国际政治事件应该是俄乌冲突,比911的冲击还厉害,毕竟当时只是恐怖分子,而这次是俄罗斯这个核大国,俄罗斯是全球领土最大的国家,也是资源最多的国家,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他家都有,是全球唯一一个。
俄罗斯虽然已经没有了苏联当年的风光,但是作为一个核大国、资源大国,还有上亿的人口规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忽略的。
短期来看,美国是获得巨大的利益的,成功分离了俄罗斯和欧洲,俄罗斯和欧洲是闹掰了,还激活了北约这个脑死亡的庞大军事组织。德国经济成功的三要素,中国的市场、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是其中的两个,现在切断了北溪,没有了俄罗斯的能源,欧洲的制造业也将面临窘境,大量的资本会出逃涌入美国,再加之美国的《通胀消减法案》更是赤裸裸的从盟友手里挖肉吃。
俄乌冲突将导致欧洲经济陷入衰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最后是欧洲经济停滞10年,现在俄乌冲突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恐怕不亚于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欧洲庞大的经济体量,一旦经济陷入衰退,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势必不小。
长期来看,俄乌冲突将让全球的经济局势更加艰难,叠加疫情的影响,让全球化之路更加艰难,美国本来就在实施“掀桌子”,再加上俄乌冲突和疫情的影响,全球之间的信任会大大降低,全球化是一种能够发挥各国优势的经济分配模式,能够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但是现在大家的信任值一再降低,要重组供应链、商品链,经济成本必然大幅提升,最后会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增长的绊脚石。
4、有什么办法解决?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到合作共赢的道路上,这是中国一直倡导的解决办法,只是球霸美国不想这么做,还有美国的那些盟友也在支持美国的做法,美国的做法是“分离”,只要自己过得好,那关他人洪水滔天,甚至于说自己过不好,别人也别想好过。
这种思路当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障碍,所以尽管美国要掀桌子,但是中国依然在力推全球化,因为这是对全球有利的,对中国也是有利的。
全球有80亿人口,但是还有多少人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汽车?没有整洁的公路?也就是说全球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依然十分贫困,虽然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非常贫困,只要将这些地方发展起来,他们就有了生产力,就有了消费力,那么大家的日子就都好过起来了。
那些富裕的国家如果齐心一致,帮助贫困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将经济发展起来,全球整体生产力会再上一个台阶,大家的日子就都好过了,但是美国的思路不是这样的,美国给全球设定的规则是自己站在最顶端,然后是自己的盟友,其他的国家就放在最下面,完全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经济体系。
这样的体系可以确保美国从全球吸血,盟友也能喝汤,但是其他国家的日子就永远在底层,中国的思路则完全不是这样的,中国要帮助非洲发展起来,要帮助东南亚发展起来,要通过一带一路打通陆路通往欧洲的大动脉,顺便将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整合起来。
大家都发展好了,我们能够赚更多的钱,那些国家也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中国一直在艰难的做这件事情,新任外交部长秦刚新年第一站出访的就是非洲,这是30年的惯例了,不仅仅是因为传统友谊,中国也是真心实意想帮助这些国家发展起来。
菲律宾作为新年首个出访中国的元首,和中国签订了大量的经济合作协议,关于农业、基建、科技领域的,说白了就是希望中国帮助他们发展经济。
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速很可能会在5%以上,这会让全球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模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虽然有强大的宣传机器,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什么样的合作才是利国利民的,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国家和人民看得越来越清楚。
2、20年后中国和世界:中国入世承诺表
中国入世承诺表
非关税壁垒
----进口许可证要求及招标要求将于2005年被取消,所有的进口配额在2005年以前逐步被取消。
关税减让
----工业产品的平均关税2004年降至8.9%。
----农业产品的平均关税将降至15%,农产品进口和销售无须通过国营企业和中介机构。中国国内农业补贴上限为8.5%。取消对大麦、大豆、油菜籽、花生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棉花籽油的进口关税配额体制。
----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最迟将于2005年被取消。
贸易权
----入世后的第一年,外资占少数股权的合资企业将全部获得进出口权,在加入WTO后头两年内进一步扩展至外资占多数股权的合资企业。入世后三年,所有中国境内企业都将获得贸易权。
流通领域
----两年内允许外资在合资批发公司内拥有多数所有权,届时地域或数量限制将不复存在。
----除了图书、报纸、杂志、药品、杀虫剂和农用薄膜商品的分销将在三年内放开,化肥、成品油和原油在五年之内放开之外,一年之内合资企业将可分销一切进口产品及国内生产的产品。
----外国投资的企业可以分销其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并针对其分销的产品,提供包括售后服务在内的相关配套服务。
----所有的省会以及重庆市、宁波市将在两年内向合资零售企业开放,三年之内将取消地域、数量限制和企业股权比例的限制。
----除了药品、杀虫剂、农用薄膜和成品油的零售将在三年后放开,化肥在五年后放开之外,所有产品的零售(除了图书、报纸和杂志)将在入世后一年内放开。
特许经营
----入世三年后将无限制。
交通
----对公路运输,将分别在一年和三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对于铁路运输,将分别在三年和六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
仓储
----分别在入世一年和三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
货运代理
----分别在一年和四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合资企业经营一年以后可以建立分支机构。
----外资货运代理公司在其第一家合资公司经营满五年后可以建立第二家合资公司。入世两年后,此项要求将被减至两年。
海上运输
允许开展国际海上货运和客运业务(如航班、散货和不定航线货船)。外资占少数的合资企业还可以中国国旗作为国籍旗进行经营注册。
邮递服务
----分别在一年和四年后允许外资占合资企业多数股份和全资拥有子公司。
----可以涉及国内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的邮递服务,但邮政部门专营的服务除外。
通信和互联网
----增值服务(含互联网服务)与寻呼业务:入世后上海、广州及北京允许合资企业外资占少数30%股权;入世后一年内推广至成都、重庆、大连、福州、杭州、南京、宁波、青岛、沈阳、深圳、厦门、西安、太原、武 汉(以下称“其他城市”),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49%;入世两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50%。
----移动话音与数据业务:入世后,外资占少数(25%)股权的合资企业可以在上海、广州、北京及这些城市之间开展业务;入世后一年内推广至“其他城市”。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35%;入世3年后,外资可占49%;入世5年后取消地域限制。
----国内与国际业务:入世三年内,外资占少数(25%)的合资企业可以在上海、广州、北京及其之间提供服务;入世五年内推广至“其他城市”。外资所占股份可增至35%;入世后六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外资可占49%。
银行金融
----所有地域与客户限制将于入世后5年内取消,只根据审慎标准颁发许可证,取消一切现有的限制外国银行所有权、经营及法律形式的非审慎措施,包括有关内部分支机构和许可证的限制;开放金融租赁业务和汽车信贷业务。
----入世后外汇业务将取消地域及客户限制。
----入世时,人民币业务将限于上海、深圳、大连、天津;一年内推广至广州、珠海、青岛、南京和武 汉;两年内推广至济南、福州、成都和重庆;三年内推广至昆明、北京和厦门;四年内推广至汕头、宁波、沈阳和西安。入世五年内取消地域限制。入世两年内外资银行可以对国内公司开展人民币业务,五年内外国银行可以为国内个人客户开展人民币业务。
保险
----入世时,外国保险公司能在上海、广州、大连、深圳和佛山开展业务;两年内扩展到北京、成都、重庆、福州、苏州、厦门、宁波、沈阳、武 汉和天津;三年内取消地域限制。
----入世后允许成立外资占51%的非寿险公司分支机构或合资公司,两年内将允许建立独资子公司;入世后外资可以占寿险合资公司50%的股份;入世后,作为分支机构、合资公司或外国独资子公司的外资保险公司可为人寿保险
和非人寿保险提供再保险服务,而不受地域或数量的限制;入世后四年内逐步取消中国保险公司再保险20%的要求。
证券
----入世三年内,外资证券公司可以建立合资公司(外资占1/3),承销A股、承销并交易B股和H股以及政府与公司债券;入世后外资证券公司还可以直接跨国界交易B股。
资产管理
----入世后外资占少数股权(33%)的合资企业可以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入世后三年内外资股权上限可提高至49%。
专业服务
----法律:入世一年内将取消外资律师事务所经营地域与数量上的限制。
----会计:入世后,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外国人将获得国民待遇,即可以合伙或合并成立会计师事务所;已有的合资公司不只限于雇佣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证的会计师。
企业服务
----管理咨询:入世后将允许外方在合资公司中占多数股权,六年内允许建立全资子公司。
----广告:分别在两年后和四年后允许在合资公司中占多数股权及建立全资子公司。
音像
----每年引进20部大片,收入分成;允许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发行音像视像产品(不包括电影);电影院继续允许外方最多占49%股权。
建筑业
----入世后将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中占多数股权,三年内将允许成立外国独资企业。
旅游业
----饭店:入世后外资可占多数股权,四年内准入不受限制,且可有外资独资。
----旅行社:入世三年内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中占多数股权,六年内允许成立外国独资企业,并取消地域限制和对成立分支机构的限制。
教育
----外资占多数股权的合资学校可以提供小学、初中、高中、成人教育及其他教育服务。
中国入世承诺表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中国“入世”无论对中国对外开放进程还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都具有里程碑意义。2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中国入世,实现了与世界的共赢。“入世”20年,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面对当下贸易保护主义逆流,未来中国要在世贸组织中发挥哪些作用?一起来看。
世贸组织总部大门上的世贸标志 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资料图
“入世”20年来,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中国“入世”20年首先是WTO规则的学习者和恪守者。WTO的成立与发展反映了世界各国通过规则发展贸易的愿望。WTO的前身是1948年临时生效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中国最早对待GATT的态度是“暂缓加入”。这是由于当时认为,关贸总协定是“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帝国主义进行贸易扩张和争夺世界市场的工具”;关贸总协定实行最惠国待遇制度,“不便于中国对各种类型国家采取不同的国别政策”;参加关贸总协定还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且其条款相当复杂,涉及许多技术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对协定及其活动进行深入了解”。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了“进一步发展同总协定缔约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利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谈判中的地位”,才于1986年正式提出恢复“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开始了漫长的“复关”和“入世”谈判。
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入世承诺履行到位,一直是WTO规则的恪守者。中国入世承诺三年放开外贸经营权,2004年7月新外贸法实施,提前半年兑现。中国承诺入世三年内让外资可以占证券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只用一年就兑现了,相比承诺提前了两年。2014年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的通知》,要求任何贸易政策的制定都要进行合规性评估(这里主要指的是WTO合规评估)。这些都表明中国是WTO规则的恪守者。
世界贸易组织有两套保证成员贸易政策合规的机制,一是贸易政策评审机制,二是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评审机制方面,中国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接受贸易政策评审,所有历史上的评审文件都能在WTO网站上查询到。整体而言,评审文件中对中国贸易政策的评价比较实事求是,既表示了肯定,也提出了不足。对WTO规则的理解因人而异,没有任何一个WTO成员的履约表现是完美无缺的。但在中国入世10周年时,时任WTO总干事拉米曾公开表示,中国入世后履行了相关承诺和WTO规则,其表现是A+。拉米基于WTO对中国贸易政策的评审报告所作出的客观评价,无疑代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官方态度。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方面,由于WTO成员众多,因此合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一个成员违反了WTO规则,很难不被其它成员告到世界贸易组织的上诉机构,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历史记录是判断其成员是否合规的最可靠证据。事实上,以中国的贸易规模,20年来仅被告了44次,表现甚至优于美国和欧盟。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中国入世20年来基本上履行了入世承诺,恪守了WTO规则。
加入WTO初期,中国从上到下抓紧时间学习和适应WTO规则,掀起学习 WTO规则的高潮。在基本掌握WTO规则之后,开始尝试应用WTO规则,特别是WTO的贸易争端机制,解决与其他成员的贸易纠纷,维护自己的正当贸易权益。
入世20年来,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增大。2000年,中国的GDP只占到世界GDP的3.6%,而到2019年这一比例则达到了16.4%,2020年中国更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取得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都实现了十倍的增长,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攀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中国不但实现了数量上的提升,更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流入服务业特别是高附加值服务业以及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出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趋势。
当前,现有WTO规则陷入困境,不能适应国际经济新格局
WTO在1995年正式建立以来,一直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是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为世界贸易争端提供解决机制。然而近年来,其宗旨与现实运行的结果相距甚远,“谈判职能陷入瘫痪”,几乎没有达成令人称道的成果;WTO的上诉机构也因为法官人数不足而于2019年12月陷入“停摆”的尴尬境地,部分国家只能通过“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暂时维持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转,维护着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WTO目前面临的困境与其先天不足的设计缺陷密切相关。WTO是协调多边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以及规范国际贸易竞争的制度规则。既然是制度规则,那么由其导致的利益分配格局就必须与参与制定制度规则的博弈各方的相对实力格局相匹配,任何认为其受益与“相对实力”不符的想法都会导致“变革”的诉求。
WTO规则作为上层建筑,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逐步加深的情况下,加强合作和协调的诉求,同时也是各国(或国家集团)基于实力对比,对世界贸易利益进行保护、协调与再分配的意志体现,是强弱较量的结果并最终体现强者意志,因此WTO规则制定之初主要反映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在西雅图“千年回合”贸易谈判中,美国就力图以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济和政治模式作为国际谈判原则和框架,构造国际贸易格局,后因遭到多数成员的反对而作罢。
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它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开始要求多边贸易体制应当更加公平、更加包容、更能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已有的WTO规则已经不能反映世界各国目前的相对实力对比,对其进行改革成为必然。而WTO协商一致的谈判决策机制导致谈判需要付出较高的交易成本,这直接造成决策效率低下,多个谈判回合都不能取得最终成果。
如何看待WTO改革?
经济全球化大大改变了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格局。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经济,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加之国家间实力对比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呼声日益高涨,这无疑会反作用到WTO改革上。
WTO改革是各成员权利和义务的再调整,其本质是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之争,是霸凌和平等之争,是发展与反发展之争,在发展中国家地位及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毋庸讳言,最初WTO规则就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关贸总协定的起草者已经在具体文本中充分体现了自身利益,即使其原有的国内立法或协议与关贸总协定有不符之处,大多也根据“祖父条款”规则进行了豁免。在现有既定的WTO框架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艰苦奋斗,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改变了国际经济格局。在此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试图通过主导WTO规则的修订,继续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利益分配格局。贸易争端机制问题亦然。面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裁决结果,美国对自己当年努力建立起来的争端解决机制非常不满,通过不断阻碍上诉机构大法官的任命,成功逼停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上诉机制。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的停摆是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现实危机的突出标志。
不尊重发展中国家“和平发展”的基本权利,只是滥用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基本上也就堵住了WTO各成员权利和义务再平衡的大门。在此之前,WTO改革的争论将会一直存在。
未来,中国要在WTO发挥哪些作用?扮演好什么角色?
中国是WTO规则的贡献者和谈判的推动者。中国加入WTO时,正值WTO的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中国广泛参与了其中的农业、服务等领域的谈判,独立或者联合提交了100多份提案,很多提案成为谈判的基础。2008年的小型部长级会议上,中国首次参与由7个成员构成的“核心”谈判圈,并在多个领域提出了重要意见,为推进谈判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已经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令人印象深刻的参与者”,特别是在巴厘岛一揽子协定达成的过程中,中国不仅在粮食安全、贸易便利化和发展领域的磋商中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还在会谈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的协调作用,为最终达成协议铺平了道路。中国还积极推动巴厘岛谈判成果的实施,第一批完成了《贸易便利化协定》的通报,主动承担了超过发展中成员平均水平的义务,起到了表率作用。
在WTO多边贸易谈判中,中国主动充当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贸利益冲突的协调者,扮演了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维护者,以及国际贸易规则的贡献者和谈判的推动者,不断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2021年,中国入世20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风起云涌,世界经济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规则的力量,相信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才能化危为机,平稳、顺利和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和贸易升级,形成良好的新发展格局。
第一,相信市场的力量。现在国际贸易是全球价值链贸易,涉及到大量中间产品。不同的生产环节分布在世界各地,形成了很长的跨国生产链条。在此基础上,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以中国、美国和德国为中心的区域价值链,这三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并不能完全分割。这是因为三个区域经济中心各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主观意识而改变或停滞。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容量越来越大,消费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与此同时,世界三个经济中心的关系将日益平衡,长期处于纵横交错的状态中。在这种均衡关系下,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既会发生贸易摩擦,在经济治理层面的立场也会日益相近,如资本自由流动、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双方具有很大的谈判空间。WTO规则的建设和谈判不再是“一方是施予者,另一方是乞求者”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协商关系,如此才能共同维护和完善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秩序。
第二,相信规则的力量。世界贸易组织是以市场经济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组织,其基本原则是各成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非歧视、透明度、公平竞争和开放市场等这些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准则。入世前后,我国集中修订了国内的法律法规,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公开、透明、可预见的营商环境,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在建设基于规则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能力缺失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发展中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其它国际事务的能力。入世20年来,中国从学习规则、适应规则、遵守规则到影响规则,在制定国际规则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WTO改革过程中,中国应当及时提供制度性的公共产品,积极参加诸边和双边谈判特别是要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升级战略,实现“以开放促改革”和“以改革促开放”的良性互动,利用规则的力量加速区域经济整合。
第三,相信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受自身经济能力、管理能力等诸多条件限制,在履行贸易规则时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挑战。WTO要“保证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获得发展”,因此国际贸易体系引入了一系列的补偿机制,在很多协定中明确规定了发展中国家享受的优惠待遇。这就是WTO规则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及特殊和差别待遇,从而团结了包括印度、非洲集团在内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这不仅是现实经济利益的需要,更是政治身份的认同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期望。因此,中国在WTO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战略定位,这是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立足之本。
中国入世20年来,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加入承诺,大幅开放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展现了大国担当。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贡献。反观目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困难,并非是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造成的,而是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是维护WTO的基本宗旨和核心价值的问题。为此,中国将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立足于“合作共赢”立场贸易伙伴的支持下,充分借助市场的力量,在推动自身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及人民论坛网(rmltwz)
中国入世承诺表
二十年前的中国,面对的是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是复杂的国际利益关系,是各行业的权益保护战。而今的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约17.4%。
中国和世界的共赢,要从一场长达15年的伟大的谈判讲起……
一、重回世贸从何说起
1948年4月21日,当时的国民政权签署了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并于次年成为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
新中国成立的五个月后,在未获得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权的情况下,台湾当局擅自通知联合国秘书长,退出关贸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就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
GATT与WTO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党组书记佟志广:一个国家的政府是有继承的,当时旧中国政府一些东西我们愿意继承的就继承,不愿意继承我们发表声明,但是你不能说那不是中国政府的事情。当时我们旧中国政府是GATT发起国之一,这个时候我们要回去,这个事情是比较麻烦的。
二、 “木槌落下”意义重大
1971年10月25日,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之后在其他国际组织的席位也很快恢复,然而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席位仍然空缺。当时的关贸总协定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占了全球贸易额的90%以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喆:因为加入到这个平台当中,咱们实际上就可以把国内国际的资源相对接相融合,把自己的产品走到国外去,把国外的技术、人才,包括产品服务等等都引入到国内来,所以应该说从经济上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入世槌 ”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三、 “入世”的起点其实很朴实
1986年7月10日,作为中国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大使的钱嘉东,把一份薄薄的申请书交给了关贸总协定。他后来也被称为“中国复关的敲门人”。
钱嘉东:推门进去,王建宾当时从他的包包里头把文件拿出来交给我了。我们谈过的那些事,我们的文件准备好了,现在请转交给总干事。
浓缩成340个英文单词的照会被递交,中国复关程序正式启动。这一天是中国15年“入世”历程的起点!
四、 来自最大的对手的压力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始终是以美国作为主要的谈判对手进行的。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当中很强大,所以不解决美国的问题很难解决整个谈判的问题。
1991年6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团抵京,由此拉开了历时5年的三次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帷幕,美国的.要价摆上了桌面,双方分歧非常大,几轮下来,谈判毫无进展。
1991年8月21日,美国宣布了一项有史以来最长的贸易报复清单,几乎囊括了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各种产品,同时发起对中国法律政策等方面的调查。
在谈判桌上,龙永图针锋相对,在此前的谈判中,美国对中国作出的最大程度地承诺和减让置之不理,并提出10条苛刻条件。面对美国缺乏根本的谈判诚意,中国的立场也变得强硬。
五、 汽车关税拉锯战
“入世”谈判中,仅汽车这一个行业的谈判就持续了近8年的时间。
在“入世”之前,中国对进口汽车的关税高达80%到120%,并且有配额限制,这也是当时“入世”谈判的主要焦点。
原中国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代表团副团长徐秉金:为什么汽车这么难谈呢……中国的汽车的潜在市场,给他们所有的国外大汽车厂商提供了非常大的商业机会,他们想在中国市场占一份份额。中国在这个档口又有进口管制,它要打破这个管制,来取得这个市场份额,所以这就是一个市场的博弈。
北京吉普公司投产剪彩仪式
经过多轮谈判,中国与其他谈判国最后达成协议,将汽车关税从80%降到25%左右。
但是在时间上出现了分歧。中方测算,降税的时间期限要在2008年1月1号,而美方代表坚持坚持期限为2005年1月1日。
最后中国代表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取2006年7月1日,卡到中间。
六、 “入世”的两个阶段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入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经历了15年的谈判,总体上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1995年之前主要是针对中国一些个体制机制上的一些审议,就是哪些符合WTO基本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属于这方面内容多。但是也有一些市场准入的承诺,但不是主要的。
后半期就是1995年之后的谈判,更多地会集中在市场准入,也就是说你市场开放,什么汽车,电信,开放问题。
七、 “世界上最伟大的谈判”
1999年11月15日下午4点,在经历六天六夜的谈判后,中美两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市场准入协议。
中国入世谈判代表石广生还记得签字时的一件趣事:“我一进去的时候,就问当时我的秘书,我说巴尔舍夫斯基,斯伯林部长怎么没来啊?记者都在,我也到了,他们怎么没来啊?后来我秘书说他俩在女厕所呢,我说一男一女在女厕所干什么?”
“后来他俩告诉我,他说我们在女厕所是直接给克林顿总统打电话:报告总统先生,世界上最伟大的谈判结束了!”
至此,中国“入世”之路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也为谈判最终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落槌后,石广生激动地鼓掌
八、 加入全球“朋友圈”
企业家张大明:2011年《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叫《美国人应该真正怕中国什么》,他们很敏感地发现了中国的创业的年轻人,他们眼里冒出的那种执着的目光,当资本和科技相结合,那就是一个“原子弹爆发”。
2020年8月,胡润研究院发布首份《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对全球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初创企业进行排名:在全球586家独角兽企业中,中国有227家独角兽上榜,而在全球十大“独角兽”中,有六个来自于中国。
入世二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比重从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约17.4%。坚持开放,我们已经加入全球“朋友圈”。
本文关键词:中国入世承诺表图片,中国入世承诺表8小时,中国入世承诺实现了多少,中国入世承诺履行情况,中国的入世承诺是什么?。这就是关于《20年后中国和世界,中国入世承诺表(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30年最严重衰退)》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