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精选问答 > 内容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关于【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它到底能干啥?2、人造太阳有什么用

1、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它到底能干啥?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ITER项目 图据“今日俄罗斯”

当地时间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核聚变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安装启动仪式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举行。

长期以来,核聚变一直被视为是一种取之不竭的清洁安全能源选项。ITER项目旨在模拟太阳发光发热的核聚变过程,探索受控核聚变技术商业化可行性。

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由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共同资助。如果项目成功,它将为人类获取无限量、无浪费、无污染的能源铺平道路,有助于解决地球面临的气候危机。

经过几十年的酝酿和孵化,如今,ITER项目终于来到了“里程碑式”节点——为期近五年的组装阶段。一旦组装顺利完成,地球上将诞生首个工业规模的核聚变装置。

核聚变:“能量的圣杯”

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的能量来源。核聚变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这一领域不断深入探索。

目前的传统核能获取依赖于裂变,即重原子核被分解产生较轻的原子核。而核聚变则是将两种轻原子核结合为一种重原子核,在此过程中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相比于核裂变,核聚变不会产生核辐射废料,放射性极低。

核聚变如此诱人的一个原因是,反应所需的燃料是一种极为容易获取且丰富的资源——氢元素。这种元素无处不在,可以从海水和锂中提取出来,足以为人类提供数百万年的无限量能源。一个菠萝大小的氢元素相当于10000吨煤,足以为2300个家庭提供一年的电力。

视频来源:新华网

由于核聚变的燃料现成、丰富,不存在熔解的物理可能性,输出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核聚变又被称为地球“能量的圣杯”。当世界迫切需要替代能源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时,它可以帮助生产零排放的能源。

然而迄今为止,核聚变在地球上作为一种发电方式,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理论阶段。尽管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实现了核聚变,但仅限于很短的时间,所产生的能量从未达到核聚变实际发生所需的能量。这是因为,产生可行的聚变能源仍然没能被攻克。

要实现核聚变,等离子体——一种由带电粒子(比如北极光)组成的气态物质——必须被加热到1.5亿摄氏度的极高温度,这比太阳核心的温度还要高十倍。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反应堆能够做到这一点。

多国合力托起“人造太阳”,核聚变研究迎来里程碑

据新华网报道,正因如此,为了解决人类未来的能源问题,1985年ITER计划倡议提出,工程设计于2001年完成。2006年,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及美国七方共30多个国家正式启动了ITER计划,建造“人造太阳”托卡马克型聚变实验堆,为以后核聚变发电站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托卡马克装置模型 图据央视新闻

经过35年的集思广益、规划和前期生产,ITER终于来到了为期近5年的组装阶段。昨日(28日),ITER项目最核心部分托卡马克装置的安装工程正式启动,核聚变领域迎来了一个重要里程碑。

托卡马克装置于20世纪60年代在苏联诞生,又被称为“人造太阳”。这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装置,中央是一个环形真空,外面围绕着线圈。通电时其内部会产生巨大螺旋形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温度,以达到受控核聚变的目的。时至今日,托卡马克仍是工业规模核聚变的首选,也是ITER的核心。

据美国CBS报道,为了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ITER的全球各国研发团队及承包商已耗费了数年的时间,从零开始制造数以百万计的部件。ITER托卡马克重达23000吨,直径超30米,由数百万个独立部件组成,许多部件由各国团队在本国进行制造和部分组装,然后运输至位于法国南部的ITER总部。

“一点点地建造这个机器就像在一个复杂的时间轴上组装3D拼图,项目管理、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和机械装配物流的每一个方面都必须像打造瑞士手表一样精确。”ITER组织总干事贝尔纳·比戈在一份新闻稿中说。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托卡马克装置杜瓦底座的吊装工作,由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在今年5月28日完成 图据《大众机械师》杂志

《大众机械师》杂志形容道,ITER组装阶段更像是一个极具“突破性”的仪式,这个宏伟计划终于开始以物理形式聚集在一起了。为此,各国为ITER量身定制了一切必需条件,包括位于法国普罗旺斯的总部建筑,以及从最近的水域通往工厂的道路。

今年5月28日,托卡马克的第一个组件、最外层的杜瓦底座就已成功安放完成。据央视新闻报道,这项工作是由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团队完成。2019年9月,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团队正式与ITER组织签订了托卡马克主机TAC-1安装标段工程合同。这是托卡马克主机最重要的核心设备安装工程,装配部件数以万计,且精度要求高、标准严苛。

不仅如此,中国科研机构还为实验堆研制了大型超导磁体线圈等关键设备。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中国承担了9%的研发任务,覆盖了ITER的部分核心部件研发。目前,中国的采购包不管是研发的进度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走在世界的前列。

ITER组织表示,该组织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一直以来都得到中方强有力的支持。中方不但输送了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在托卡马克的组件供应方面,中方也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兑现承诺。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托卡马克装置杜瓦底座 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ITER组织总干事贝尔纳·比戈在7月28日的启动仪式发布会上说,中国以快速的工程反应和科研进步,成为各合作方中兑现国际承诺的典范。

可望“改变游戏规则”,商业化仍是马拉松

ITER的实验能证明实现可行核聚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为科学家们提供技术诀窍,帮助他们在世界各地加快商业核聚变工厂的建设。

根据ITER此前发表的公报,通过对项目进展的评估,托卡马克装置有望在2025年12月获得第一束等离子体。在那之后,ITER将有几年时间进行微调,并在2030年达成完全产生等离子体的目标。

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物理学教授迈克尔·莫埃尔称ITER组装的开始是“国际科学的一个里程碑,也是通过共享资源、专业知识和对丰富、清洁能源未来的愿景而可能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展示。”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ITER正在组装的设备 图据ITER官网

“ITER将会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实验,因为它建造得足够大,可以像发电厂那样释放核聚变能量,而且它是第一个释放核聚变能量超过注入核聚变能量的实验。”莫埃尔教授说道。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的首席执行官伊恩·查普曼教授向BBC新闻表示:“使用核聚变是为了改变世界——在为子孙后代提供清洁能源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我们都知道我们需要ITER来取得成功。它是核聚变商业化道路的一个里程碑。”

ITER团队表示,在未来,商业核聚变工厂将设计一个更大的等离子室,可提供10到15倍的电力。例如,一个2000兆瓦的核聚变发电厂将为200万家庭提供电力。而建造和运营一个商业核聚变工厂的成本,预计将与传统核电站成本相近,但不再有成本巨大且长期遗留的核废物处理问题。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第一束等离子体”插图 图据ITER官网

莫埃尔教授则指出,即便ITER实验进展顺利,聚变能源普及也可能仍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即使有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入局,以及强有力的国际支持,聚变能源商业化的竞赛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ITER实验将如何进行?

在安装调试工作顺利结束后,ITER将如何为人类提供“无污染、无碳、安全、实际上不产生废料的能源”?

据美国CBS报道,产生聚变能的过程既极其复杂,又简单。首先,将几克氘(重氢)和氚(超重氢)气体注入托卡马克巨大的环状腔体中。然后将氢加热,直到它变成云状的电离等离子体。10000吨的超导磁体对等离子体的流动及其形状进行控制。

当等离子体达到1.5亿摄氏度时,聚变就发生了。在聚变反应中,极少量的质量被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因为超高能量的中子从磁笼中逃逸出来,以热的形式传递能量。热能被在托卡马克壁上的循环水吸收,形成蒸汽。在商业工厂里,蒸汽涡轮机将产生电力。

在大约四年半的组装后,ITER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希望在2025年12月发射“第一束等离子体”。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ITER的工厂将产生大约500兆瓦的热能。如果ITER持续运行并与电网相连,将能够产生约200兆瓦的电力,足够20万户家庭使用。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徐缓

编辑 张寻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

2、人造太阳有什么用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

所谓的“人造太阳”,是对“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形象性的称呼。

我们知道,太阳这类恒星之所以能够发出巨大的能量,是因为在恒星中时刻都在发生着氢聚变为氦的核聚变反应。人类制造出的氢弹,就是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产生出巨大的能量,而要让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为人类所用,就必需要让核聚变反应在受到控制的条件下发生,让反应强就强,让反应弱就弱,让反应停止就能停止,就象现在的核电厂一样。只是现在的核电厂用的是核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而不是聚变。

但由于核聚变反应使用的原料是氢,是气体,发生反应时,压力要非常大,温度高达5000万度以上,没有材料能够承受这么高的温度和压力。所以科学家就设计了一种装置,让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氢气由高磁场束缚住,不让它乱跑,也不让它与周边的材料接触,以免材料在高温下融化。同时又在高磁场条件下,能够把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引导出来,用来发电。

由于这个装置产生的核聚变反应与太阳等恒星上发生的反应类似(虽然也是氢核的聚变反应,但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就形象地把这个装置称为“人造太阳”。

地球上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加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面对人类离不开的能源需求,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与满足,以及环境保护。寻找与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将成为一种战略必然。在此大背景下,通过核聚变原理技术,制造人造太阳变现成安全能源,已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一个选项。一旦成功,将会给众多领域带来跨越性进步,比如:航天、电力等。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

所谓的“人造太阳”,是对“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的形象性的称呼。

我们知道,太阳这类恒星之所以能够发出巨大的能量,是因为在恒星中时刻都在发生着氢聚变为氦的核聚变反应。人类制造出的氢弹,就是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产生出巨大的能量,而要让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为人类所用,就必需要让核聚变反应在受到控制的条件下发生,让反应强就强,让反应弱就弱,让反应停止就能停止,就象现在的核电厂一样。只是现在的核电厂用的是核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而不是聚变。

但由于核聚变反应使用的原料是氢,是气体,发生反应时,压力要非常大,温度高达5000万度以上,没有材料能够承受这么高的温度和压力。所以科学家就设计了一种装置,让高温高压状态下的氢气由高磁场束缚住,不让它乱跑,也不让它与周边的材料接触,以免材料在高温下融化。同时又在高磁场条件下,能够把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引导出来,用来发电。

由于这个装置产生的核聚变反应与太阳等恒星上发生的反应类似(虽然也是氢核的聚变反应,但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就形象地把这个装置称为“人造太阳”。

地球上的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加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面对人类离不开的能源需求,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与满足,以及环境保护。寻找与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将成为一种战略必然。在此大背景下,通过核聚变原理技术,制造人造太阳变现成安全能源,已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一个选项。一旦成功,将会给众多领域带来跨越性进步,比如:航天、电力等。

人造太阳有什么用

人造太阳本质是可控核聚变。

核反映分为两种:核裂变(fission)和核聚变(fusion)。所有的核反应,质子数都是守恒的。

核裂变是指讲一个原子分裂成许多原子,比如铀原子裂解成氪原子和钡原子(n+U→Kr+Ba+3n,n表示中子)这个过程中可以放出能量(只有在铁以后的元素裂变后放出的能量大于裂变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说铁以后的元素进行核裂变才有意义)。目前人类掌握可控核裂变的能力,核电站便是其应用。

核聚变是指将不同的原子结合到一起变成一个原子,比如氢的'两个同位素

氘氚结合形成氦原子(D+T=He+n,其中n表示中子,D表示氘,T表示氚)这个过程中同样可以放出能量(只有在铁以前的元素聚变后放出的能量大于聚变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说铁以前的元素进行核聚变才有意义)。核聚变不会产生辐射污染。人类目前不掌握长时间可控核聚变的能力。氢弹是核聚变,确实不可控核聚变,而且氢弹需要原子弹(原理是核裂变放出大量能量)的爆炸进行引爆(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核聚变不会产生辐射污染,但是氢弹的引爆还是会产生辐射污染的原因)。太阳也是核聚变。为什么人类掌握了原子弹很快就造出了核电站,研究出了氢弹却迟迟做不出可控核聚变呢?

因为核聚变需要在极高的温度下才能够进行,核聚变的反应基本步骤如下:

把反应所需要的混合气体加热到等离子态,使原子核和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大约需要十万摄氏度。

继续加热使原子核加速运动,从而在与其它原子核碰撞时结合成一个更大的原子核,需要上亿摄氏度。

没了。

听上去好像挺简单,但是在哪有能够承受上亿度的材料来做反应堆呢?

打个比方,核反应就像一个稳定的投资,方案A:投资10万,回报100万;方案B:投资1亿,回报1000亿;A方案就相当与核裂变,B方案相当于核聚变;听上去B方案多划算,赚的又多,回报率又高,但是关键是你没有1亿啊。

感谢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现在已经有很多可行的思路。

最早的著名方法是"托卡马克"(TOKAMAK)型磁场约束法(也是现在最主流的方法)。它是利用通过强大电流所产生的强大磁场,把等离子体

约束在很小范围内使机器设备不需要直面上亿摄氏度的反应以实现上述三个条件。目前已经可以成功运行,但是运行时间极短远达不到应用的地步。我国大型托卡马克

装置"东方超环"EAST,维持上亿摄氏度运行10秒。这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成绩,但离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要建立托卡马克型核聚变装置,需要几千亿美元。

另一种实现核聚变的方法是惯性约束法。惯性约束核聚变是把几毫克的氘和氚的混合气体或固体,装入直径约几毫米的小球内。从外面均匀射入激光束或粒子束,球面因吸收能量而向外蒸发,受它的反作用,球面内层向内挤压(反作用力是一种惯性力,靠它使气体约束,所以称为惯性约束),就像喷气飞机气体往后喷而推动飞机前飞一样,小球内气体受挤压而压力升高,并伴随着温度的急剧升高。当温度达到所需要的点火温度(大概需要几十亿度)时,小球内气体便发生爆炸,并产生大量热能。这种爆炸过程时间很短,只有几个皮秒(1皮等于1万亿分之一秒)。如每秒钟发生三四次这样的爆炸并且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所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百万千瓦级的发电站。 原理上虽然就这么简单,但是现有的激光束或粒子束

所能达到的功率,离需要的还差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加上其他种种技术上的问题,使惯性约束核聚变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尽管实现受控热核聚变仍有漫长艰难的路程需要我们征服,但其美好前景的巨大诱惑力,正吸引着各国科学家在奋力攀登。

本文关键词:人造太阳最新进展,人造太阳有什么用 视频,人造太阳有什么用贴吧,人造太阳有什么用处,什么叫人造太阳。这就是关于《人造太阳有什么用,人造太阳什么用途(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开始组装)》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应该辞职的九种情况,应该辞职的九种情况说明(你可以毫不犹豫地辞职了)

下一篇: 寿司的制作方法,怎么做寿司好吃又简单(寿司不用再去外面买了)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