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科摘抄 > 内容

马三家(解锁“沈阳猜地名”之“于洪、马三家”来历)

网友提问

被浏览:5849

关注者:117

最佳回答:

【解锁沈阳猜地名】

最近看图猜沈阳老地名火了,然后小旮就合计吧,把这些地名写详细点儿,大家总不能知道几个沈阳老地名,然后不知道这些地名咋来的吧?你比如说,沈阳某网红说:“于洪区得名于洪屯”,这跟没说也差不多,谁不知道得名于于洪屯呢?问题是,“于洪”这个名字是咋来的?咱做本地城史的,不能讲完让大家更迷糊了吧,光赚流量不讲明白,这事儿小旮可不干。好,今天讲两个关键词:于洪 &马三家。

于洪:名字真的来自于“于、洪两姓”

没错,于洪区的名字确实是来自于洪屯。那于洪屯的“于洪”二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天命十一年(1626年)皇太极继后金大位,在土地制度和社会管理方面,发布了满汉“分屯别居”的命令,这一命令有助于满户入驻汉户,更有助于原来满户奴役汉户的农奴制度的解体,使满汉更加融合,满族人也更加汉化。于是有不少满户就放弃了复杂的满姓,而改为汉姓,于是就有了于、洪两大姓。

于、洪两大姓屯垦于现在的于洪屯地区,为了驻防,还迁来了汉族陶、汪、卢、周四姓族人来此作为于、洪两族的佃户,佃户肯定不是农奴,地位有所提高,但还是改变不了于、洪两族满人地位比四大姓地位高的情况。由于这里屯垦人员已经数量很大,所以就用这里居于主导地位的于、洪两大姓来命名此地,于是,“于洪”这个地名就这么诞生了。

1644年,满清攻入山海关,于、洪两户于是“从龙入关”,虽然入关了,但于、洪二族的祖产和家族墓地还都在于洪屯的。后来由于人口大量流失,于洪屯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有土无人、荒城废堡的境地。由于多年疏于管理,这里只能看到于、洪二族的祖上坟地,后来有人就称此为“于洪坟”。

此后清政府出台了一些复垦政策,于洪地区的农业有所起色。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下令,动员早期入关的辽东人(主要指汉族人)返回辽东。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则》,规定:“辽东招民开垦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民多者,每百名加一级。”在重大利好政策的鼓励下,关内甚至南方的大批无地失地农民涌来辽东,这时候关内移民黄、纪、贾、侯四姓家族迁入于洪地区,至此,于洪坟正式更名为于洪屯。顺治年间的这次移民,不再是战争掠夺人口,而是官方鼓励,自主迁移,而且黄、纪、贾、侯四姓族人也都是自由民身份,但依然属于于、洪二姓族人的佃户。

由于顺治年间定名于洪屯之前,于洪屯地区属于正蓝旗属地,所以在这之前,这里还应该有一个满语名字才对,但相距350多年,年代久远,会满语人群不断减少,于洪屯之前的名字就无从考证了。

马三家:以马姓为首的三族人家

于洪区马三家镇,一直都很有名,因为马三家子有一座著名的永安石桥。马三家子名字的来历,也跟姓氏族群有关。马三家之前的名字,其实叫宋家桥。因为当时有一族姓宋的家族聚居于此,为了克服村前小河对交通的阻碍,搭架了一座木桥方便过河,故而得名。

但在顺治年间,招民开垦,有马、刘、于三姓家族迁居于此,后来因为宋姓家族中途迁出,马姓又是当地的大姓,于是“宋家桥”就改名为“马三家”了。又因为沈阳地名称谓的习惯,又习惯称马三家为马三家子。

在沈阳的周边,总有很多关于“XX家子”的村落,这些名字里,要数“八家子”“三家子”最多了。八家子呢,就代表这个地方当时有人数差不多的八个姓氏的族群,三家子呢,就是有三个姓氏的族群。其这沈阳周边甚至东北都有无数个三家子村和八家子村,这种名字,多数都和顺治年间的“招民屯垦”有关。顺治年间的这种“招民屯垦”还都是官方鼓励和准许的,跟清末民初的“闯关东”还不是一回事,招民屯垦是合法移民,闯关东就只是逃荒。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地名起源吗?评论里问出来吧。最近小旮都会专注于地名起源的解答,最不济也得把“看图猜沈阳”这几期的地名全讲完哪!

获赞:422

收藏:12

回答时间:2022-12-13 01:58:13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马来西亚的特产(马来西亚榴莲借“一带一路”走进中国市场)

下一篇: 马来西亚的特产(看看内蒙古有哪些特产?)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