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一场史无前例的茶叶拍卖中,一盒清代的茶膏居然卖到了天价。那么,茶膏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在普洱茶中被誉为可饮用的古董和劳斯莱斯呢?今天听茶人林荣坤为我们说说这款普洱茶膏。
【茶膏】是可以喝的古董。
是茶膏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是可以喝的古董。在古代,茶霜为什么会成为贡品?
当林夏荣坤提到茶膏时,他兴高采烈。他说: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始于南唐,成于宋代,盛于清代,盛于当代。
这就是传说中的清代茶霜。
什么是[茶膏]
它是茶膏普洱茶的五种形态之一:砖、饼、面、糊,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速溶茶。
普洱茶膏是通过对茶叶进行加工发酵,以特殊的方式从大叶种茶汁中分离出纤维物质,然后对所得茶汁进行再加工而成。
茶膏老化的表面已经风化了。
怎么做【茶膏】
做茶膏不容易。比如50斤茶叶要加150斤水,只剩50斤的时候还要加各种名贵药材和辅料。最后,当茶膏吃完的时候,只剩下几公斤了。
茶膏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皇家专属产品,堪称中国茶文化的一朵奇葩。
清代的茶膏曾卖到每克一万元的价格。
【茶膏】典故
陆羽是茶膏的第一个发现者。在他的专著《茶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抹药膏的人是亮的,含药膏的人是皱的,把药膏抹在脸上的人。
鲁豫在《茶经》中多次提到糊这个词。
据吴仁琛《十国春秋》年的记载,早在南唐康熙二年、宗同年间(公元937年),就有茶膏进贡。
到了清代,云南土司在唐宋制饼茶的基础上,创造了大壶煮茶、制糊的方式,将蒸升级为煮。壶煮糊属于普洱茶糊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法),与后来故宫制作的茶膏有很大区别。
清朝乾隆年间,由于用大锅烹煮的茶膏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故改为皇宫内的皇家茶楼。由于借鉴了宋代少量挤出水、大量挤出糊的工艺,其生产工艺类似于我们现在通常采用的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用这种方法制作的茶膏将呈现完美的品质。
雍正时期,茶霜成为皇帝指定的贡品,从而成为皇权的象征。
茶膏是可以喝的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