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是一种微发酵茶,是我国的特产。其他产茶国不产白茶。1885年福建福鼎首次生产银针;福建建阳的省会白牡丹是白茶的产地。至今,白茶仅产于福建的福鼎、福安、政和、松溪、建阳等地。
白茶大多出口。银针过去销往俄罗斯、德国、法国和爱尔兰;白牡丹销往香港和东南亚国家。
白茶品质特点:白茶多由白茶的嫩芽和嫩叶制成。茶的外表覆盖着白毛和白色,所以叫白茶。初级工艺中,不炒不揉,只做烘干或结合烘干,保持茶叶原有形状。
白茶可分为芽茶和叶茶,共4个品种。单芽的叫银针,叶子的叫寿梅或公梅,芽叶不分开的叫白牡丹。
白茶的品质特征以白牡丹为代表,有芽有枝,叶相自然,叶下垂。两叶抱心,绿叶夹银芽,形似牡丹花,故称白牡丹。由于白牡丹的花蕾银白色,花蕾外露,叶片灰绿色,叶背长满白毛,故有“蓝天白地”之称;白牡丹的形状要求芽叶充分分枝丰满,叶片波纹隆起,不能折断;内部香气清新,香味鲜明,口感鲜醇;汤呈杏黄色,清澈明亮;叶浅绿或淡绿,叶脉微红。
由大白茶品种和水仙品种制成的白牡丹被称为大白或水仙白。这两种产品的特点是不同的。大白芽叶肥美,色绿,香鲜甜;水仙的叶子又厚又长,深绿色,又甜又香。
工美比白牡丹瘦,白头发少。叶子是灰绿色带黄色的。寿眉无芽,叶灰绿色淡黄,香味低,味淡,汤色淡,叶底厚而硬。
白茶的加工包括两个过程:萎凋和烘焙。白茶的工艺虽然简单,但鲜叶的形状经过长时间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热量条件下的自然萎凋和加工,发生了深刻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了白茶独特的外观和内在品质特征。
(一)白银针的制备方法和质量特征
福鼎、政和两地法律不同。丁寅真,又名北陆寅真。其特点是茶芽肥大,绒毛浓密,有结晶水。制作方法简单,就是将鲜叶在强光下晒至七成干,再用文火焙干。政和产的银针也叫西路银针。特点是茶芽细长,毛略粗,品相比福鼎差,但香气馥郁,口感好。其制作方法是将芽叶薄薄地铺在筛子上,每筛重半斤(250g),在通风处(或阳光下)晒干至七八成干,再在烈日下晒干至脚干。
(2)白牡丹和寿眉的制备及质量特征
白牡丹水仙品种是一次性全阴干或半阴干半干而成。它不揉也不炒,所以白牡丹的叶子是灰绿色和黄色的,略带银白色,有银白色的心,形状像牡丹花。色泽橙黄清澈,香味微甜。寿眉是用银针扎后剩下的单片或短芽叶做成的。方法和银针一样,只是原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