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茶发酵分为1 ~ 100%,10%为全发酵。发酵过程的发酵程度主要由叶底决定。叶底的活性直接影响到后期茶品的收集,以及茶叶后期的转化和寿命。
重发酵:发酵度:7 ~ 80%;
叶底:深褐色或颜色较深,叶底炭化明显;
优点:茶汤的甜度、黏稠度、浓稠感大大提高;
缺点:苦底加重,叶底活性降低;
重发酵虽然可以获得一种浓稠、滑爽、甜度极佳的优质熟茶,但同时茶叶产品的寿命缩短了很多,后期储存空间也不大。普洱茶的陈化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限,普洱茶后期的自陈过程需要叶片中所含的内质继续转化。这种内质是否存在,取决于叶底的活性,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当叶底完全碳化干燥,没有韧性时,这种茶就过了陈年。所以选择普洱收藏,建议一定要鉴别茶叶叶底的活性,看叶底的颜色来鉴别发酵过程。
轻度发酵:发酵度:50-60%
叶底:浅棕色,类似半发酵工艺的红茶底部;
优点:叶底活性大大提高,甜度明显增强;
缺点:苦、涩残渣较多,略有异味;
其实发酵是一个让普洱茶成长起来的快速过程,因为现代人都等不及了,都想尽快领略普洱茶的浓、滑、甜、香、香、气、韵。温和发酵可以延长熟茶的寿命,在后续陈化过程中有较大的转化空间,还可以提高回甘和生津的强度。但缺点也是致命的,因为普洱熟茶需要香气纯正,温和的发酵会让熟茶的香气不够纯正。
中度发酵:发酵度:60 ~ 70%
叶底:深褐色;
优点:熟茶香气纯正,叶底活性好,汤色甘、浓、醇、滑,甜度好;
缺点:可以说是少了,这是最好的发酵程度;
适度发酵既能获得重发酵的浓稠饱满的汤汁和甜度,又能获得轻发酵的叶底饱满的活性和甜度,以及其纯正的香味,避免了重发酵和轻发酵的弊端。但是,一个好的发酵工艺就像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只有少数发酵罐才有这样的发酵工艺,因为这需要多年的发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