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茶友说,生茶等于绿茶。这种说法正确吗?
现在,我们来看看传统的晒青方法,看看用它制作的生普是否可以等同于绿茶(以下“解释”是我的看法)。
1.风干萎凋会开始氧化吗?
初衷:
鲜叶采摘后,应先摊晾,使其得到一定程度的脱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茶叶品质。
目前主要采用室内自然晾晒、日光晾晒、复合晾晒、槽(机)晾晒。
评论:
除低温(接近20以下)外,如果采用自然干燥以外的其他干燥方法,可视为萎凋;即使是自然晾晒的方式,如果时间长了,还是可以视为萎凋。这是因为,在室温下,水与空气交换,为酶促氧化反应创造了条件。因此,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形成氧化物。
2.重点看杀青温度,酶的活性钝化了吗?
初衷:
铁锅杀青是云南茶区的传统杀青方式。当铁锅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投入鲜叶,重点是控制叶温在60-65以下。
鲜叶放进去后,铁锅的热传导使鲜叶中的水分逐渐散去。随着炒制,水蒸气迅速蒸发,鲜叶变得越来越软,失去大量水分,绿草逐渐消失,茶香显现。
评论:
我们知道,60-65的温度不能使酶失活。因此,在室温下的后期处理实际上是在酶促氧化反应中,即使这个反应很慢。
3.滚回常温可以看作是加速氧化过程。
初衷:
将杀青后的茶青放在竹片上,摊开。双手向同一个方向扭转,用力均匀。揉捻的第一个目的是打破茶叶的细胞壁,提高冲泡时茶汁的浸出率;二是把茶叶做成条状。
评论:
细胞壁破碎,更便于氧化。
4、干燥并再次捏合,在氧化
初衷:
这是晒干区分烤和炸的关键工序。在日光下,将茶叶烘干至五成干,当茶叶湿胚颜色由黄绿色或绿黄色变为深绿色时,人工揉捻两次,将粘合的茶片摇动,将茶叶拉直,再将茶叶在日光下烘干。此时鲜叶的细胞破坏率为35%~40%。
评论:
揉捏时的活性酶、氧气、阳光或常温为氧化反应提供了一切条件。特别是酶的活性温度为20-50,这个条件是存在的。
5.日晒时间长直到干透,处于不断氧化的过程中。
初衷:
绿茶干燥3 ~ 5小时后,含水量8%左右时即可采收,不能太干,以免损失太多,以保持茶叶活性和运输。
评论:
据说含水量在10%-20%,这是其次。重要的是光照温度高,失水持续,有利于加速氧化。
从上述传统加工方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晒青绿茶由于活性酶的存在,具备了酶促氧化反应的条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氧化物。这就是发酵(中国的习惯概念),哪怕是轻度发酵。
然后用这种生茶进行蒸压成型,这就是生茶。所以这里不谈后期,胜浦已经发酵了。
但绿茶是一种高温杀青制成的未发酵茶,不会产生多酚氧化物。所以两者不能划等号。
除非,在生蒲加工过程中,采用高温灭活干燥,导致酶失活,无法进行发酵。从这个意义上说,说它是绿茶是有道理的。然而结果又不是胜浦。
我们经常把生普误认为绿茶,可能是因为它的苦味。我不知道,茶多酚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