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叶生产始于3000多年前的周朝之前。信阳有着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茶叶沿河山向外传播,沿川陕大道进入陕西,顺长江向东,向东南各省发展。茶的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等密切相关。东周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当时茶叶在河南传播,在信阳(今浉河区、平桥区)生根发展,具有生态优势。
信阳毛尖茶的历史发展
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开始蓬勃发展,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质量上乘,被列为贡品。1987年,考古人员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茶叶,已考证2300多年。公元760-780年,世界上第一本茶叶书《茶经》,作者是茶圣的陆羽,将盛产茶叶的13个省的43个县划分为8个茶区,信阳属于淮南茶区。北宋苏东坡说:“淮南茶为信阳第一。”西南山区农民的茶花很多,色、味、香都很美,产品也不低于浙闽。
宋代全国有广州(潢川)、子安(固始)、信阳商城等十三个茶山场。清代信阳已发展出信阳、罗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当时名光州)六个产茶县。
历史上,信阳毛尖茶主要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部分乡镇)。元明时期,由于茶税过高,茶叶产量开始下降。“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伊本人称信阳产的茶叶为“此山之尖”或“毛尖”,并根据收获季节、形状等不同特点,称之为针尖、贡针、白浩、跑山尖等。清末,受戊戌变法的影响,李家寨的甘宜静、蔡竹仙、陈宇轩、王玄青等人集资,先后兴建了元稹(雷震)、鸿基(车云)、沈雨、广益、森森(万寿)、龙潭、广生、侯波等八家茶馆,开垦茶园百余亩。信阳毛尖茶的独特风格形成于20世纪初。由于“八大茶庄”注重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信阳毛尖茶的加工技术发展迅速,毛尖茶的炒制技术也逐渐完善。1913年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茶”。1915年,浉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生产的茶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从此,董家河“五云山”、石河港“两潭一村”、谭家河“一门”(土门)出产的茶叶,就被命名为信阳毛尖茶。
民国时期,清朝以后,茶叶生产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也逐渐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茶叶生产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信阳茶叶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面积不断扩大。河南将产于信阳县及罗山以南的信阳毛尖茶命名为峰,产于光山、潢川、商城、新县、固始的茶叶称为玉毛青。
信阳茶区经历了四次发展高潮。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信阳中部的五里店、彭家湾、友和,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刚、吉星等地的丘陵地带发展起来。1967年春,农业局科技人员指导茶叶品种经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个山头,建立了红旗茶场、祝塘、色岗、鹏心、青山,这是解放初期国家统一购销茶叶时确定的。
1959年,信阳茶园面积只有2.11万亩,茶叶总产量55万斤。直到1969年,茶园面积还不到3.5万亩。70年代,信阳茶叶生产达到第一个高潮,茶园面积迅速发展,1976年达到21万亩。七年后(1976-1982),茶园面积在20万亩左右波动。据1982年统计,茶园总面积19.49万亩,茶叶总产量220万公斤。1982年冬至1983年,是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一年新增茶园面积14.76万亩,总面积34.25万亩。十年后,信阳茶叶生产以“稳定面积,着力提高产量和质量,科技支撑,生产名茶,开发新产品”的指导思想为指导,指导各县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茶则茶、林、粮。
1992年首届信阳茶节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推动了信阳茶业的发展,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信阳茶业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从1993年到2005年,茶园面积平均每年增加2.46万亩。据2005年统计,茶园面积达65万亩,矿区面积53万亩,干茶年产量1500万公斤,茶叶产值8.5亿元。此外,储存、包装和销售的增值刺激了物流、运输、旅游、餐饮和娱乐等行业。茶叶种植年社会总收入达到10亿元,茶农年人均收入1053元。茶叶产于8个县、2个区、128个乡镇和1245个行政村。茶园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2个。几乎每个产茶乡镇都有茶叶交易市场,大型的有20多个,营销网点1800多个,遍布全国。
1994年,信阳行署经过专家论证,决定将同一纬度、同一工艺、同一品质、同一地域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茶。到目前为止,信阳毛尖茶已有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息县七县两区出产。
2003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核准信阳毛尖证明商标,规定信阳毛尖证明商标的申请范围必须是东至固始县泉河流域,西至桐柏山与大别山交界地带,北至淮河沿岸,大别山以北,南至信阳市,符合信阳毛尖品质特征和加工工艺的茶叶。
2006年,信阳茶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阳市委市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茶产业,认识到茶产业是文化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健康产业,把茶产业作为强市富民工程,提出了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机械化、营销市场化,实施优质名牌战略,抓龙头、抓产品开发,拉长茶产业链。
2006年9月13日,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信阳市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到2010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50万亩;亩产产值5000元,茶叶总产值60亿元,茶农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0亿元;培育1至2家销售额1亿元的国家级企业和3至5家省级企业;创建1至2个国家著名商标和5至8个省著名商标;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2-3个茶文化旅游项目和投资1-2亿元的1-2个项目,重点建设信阳茶博园、茶叶示范园、南湾盛典天下茶道旅游项目和杨明天下特
近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信阳市紧紧围绕省市茶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茶产业做大做强,茶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截至2016年底,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1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5.95万吨。其中红茶产量七千七百四十吨,其他茶类产量二千六百六十吨,形成了齐飞绿茶、红茶与其他茶类并肩发展的可喜局面。数据显示,全国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省级企业17家,市级企业74家,茶叶百强企业9家。中国驰名商标7件;目前,茶叶从业人员超过120万人;茶农人均收入5500元以上。据浙大卡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评估,信阳毛尖茶品牌价值59.91亿元,在2017年全国茶叶品牌中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