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摘抄 > 内容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关于【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明茨伯格:管理者的10种角色(领导者必读)2、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

1、明茨伯格:管理者的10种角色(领导者必读)

领导者说

管理者要寻求组织的持续改进,使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摘自|《明茨伯格论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分享 | 领导者养成笔记「ID:GoToLead 」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管理人员可以定义为管理一个组织或其下属单位的人。除了CEO之外,这个定义还包括副经理、主教、领班、曲棍球教练和总理。

这些人都有什么共同点吗?其实,他们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他们都被授予了一个组织的正式权力。正式的权力带来了社会地位,自然会带来各种人际关系;而所有这些,又自然会带来各种获取信息的途径。而信息又帮助管理者制定组织战略和决策。

我们可以将管理者的工作描述为一组不同的 "角色 "或与其职位相关的行为。在下图中,我将这些角色归纳为十种。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01

人际关系角色

在管理者的各种角色中,有三种角色直接来源于正式的权力,涉及基本的人际关系。

1.首先是 "名义上的领导者 "的角色。

作为组织的首脑,每个管理者都必须履行一定的礼仪职能,如总裁会见来访的贵宾;领班参加车床操作员的婚礼;销售经理邀请重要客户共进午餐等。

我所研究的CEO们用12%的时间与人进行各种礼节性的工作。17%的来信是感谢信和与他们的身份有关的各种请求。涉及人际角色的任务有时可能是例行公事,不涉及重要的沟通或重大决策。但是,它们对组织职能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因此,管理者不能忽视。

2.由于管理者对组织负有全面责任,他要对组织员工的工作负责,这些行为构成了管理者作为 "领导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一些行为与领导权的问题直接相关,例如,在大多数组织中,管理者通常负责雇用和培训本部门的员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任务是作为领导者角色的一部分而间接管理的。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激励和鼓舞员工,使员工个人的需求和组织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几乎在管理者与员工的每一次接触中,下属都在猜测管理者的意图。"他同意吗?" "他希望这份报告是什么?" "他对市场份额还是高利润感兴趣?" 诸如此类。

管理者的影响力最能体现在领导者的角色上。正式的权力赋予管理者巨大的潜在权力,而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实际使用这种权力的程度。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3. "联络员 "角色。

管理文献一直承认管理者的领导者角色,尤其是在激励机制方面。相比之下,直到最近,管理文献都很少提到管理者的 "联络 "作用,即管理者主要与他所控制的垂直指挥系统之外的人进行联络。事实上,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每一项管理学的研究,管理者与组织外的人联络的时间与他与自己的下属联络的时间一样多。令人惊讶的是,他与上司接触的时间是如此之少(通常情况下,这三类接触的时间分别占45%、45%和10%)。

我所研究的五位CEO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下属、客户、商业伙伴、供应商、类似组织的经理、政府和贸易组织的官员、其他公司的董事等等。罗伯特·格斯特(Robert Guest)的研究表明,高管们的接触对象数量多、范围广,很少少于25人,有的甚至超过50人。

02

信息性角色

通过与下属的人际交往和关系网络,管理者在组织中表现出神经中枢的地位。管理者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但他知道的信息比任何下属都多。

研究表明,上述原则对上至黑帮老大下至美国总统的所有管理者都适用。理查德·诺伊施塔特通过对罗斯福的研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罗斯福获取信息的技巧的实质是竞争。"他会把你叫来,"他的助手有一次告诉我,"并指示你去了解一些复杂的事件。" 经过几天的努力,你会回来向他汇报你所了解到的情况,之后你会发现他已经知道了整个情况,甚至包括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他不会说明他是从哪里得到这些信息的,但这种情况发生一两次后,你会很小心、很负责地收集信息。

在研究人际作用和信息作用时,我们就会明白罗斯福的信息是从哪里来的。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可以正式而方便地接触到每一个下属。因此,如前所述,他们往往比其他组织成员更了解组织的内部事务。

此外,联络员的角色使他们能够接触到组织外部的信息,而他们的下属则缺乏接触外部信息的机会。在与外部的接触中,管理者往往会接触到与他们地位相当的管理者,而这些管理者本身就居于组织的信息神经中枢位置。通过这种接触,管理者拥有了强大的信息库。

对信息的处理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我的研究,CEO们将40%的互动时间用于传播信息,收到的邮件中70%是纯粹的信息(相对于比如行为要求)。管理者不会为了工作而离开会议或中途挂断电话,很大程度上,人际互动是他的工作。以下三种角色描述了管理者的信息层面。

4. "监控者 "的角色。

为了获取信息,管理者必须不断地观察周围的环境,询问各种联系人和下属,并从已建立的人际交往网络中接受主动提供的信息。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管理者所掌握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口头上的小道消息、道听途说或猜测获得的。通过交往,管理者在为组织收集软信息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5. "信息传播者 "的角色。

管理者必须将他们收集到的许多信息与组织成员分享和传播。他们从外部个人联系中获得的信息可能对组织内部有用。管理者将一些权威的信息直接传递给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信息的下属,如果下属之间的交流很少,管理者有时会将信息分别传递给每个下属。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6.作为 "发言人 "的角色,管理者向组织外的人传递信息。

组织的负责人为组织的需要向一群人说话,厂长为供应商提出改进产品性能的建议。此外,作为发言人角色的一部分,每个管理者必须提供令控制组织的有影响力的人满意的信息。特别是对于CEO来说,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各种有影响力的群体打交道。例如,需要向董事和股东汇报公司的财务状况,要让消费者相信组织能够履行其社会责任,等等。

03

决策角色

当然,信息本身不是终点,信息是决策的基本前提。对管理工作的研究表明,管理者在组织的决策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形式上的权威,只有管理者才有权力委托组织采取新的重要行动;作为组织的信息神经中枢,只有管理者才有足够的、最新的信息,才能帮助组织做出战略决策。

以下四个方面是管理者作为决策者角色的特点:

7. "企业家 "的角色。

管理者要寻求组织的持续改进,使组织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监控者的角色中,管理者要不断寻找新的想法。一旦有好的想法出现,管理者就会以企业家的角色启动一个开发项目,由他监督或委托给下属(有时规定最终的解决方案必须由他确定)。

从CEO层面来看,这些新的发展项目有两个有趣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项目本身并不是由单一的或统一的决策序列组成,而是由一系列小的决策和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组成。显然,如果这是一个复杂的决策,那么CEO们就可以通过将每个项目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把握这个问题,从而将其纳入到繁忙的、零散的整体日程中,这样高管们自己也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个特点是,我所研究的每一位高管都同时管理着五十多个类似的项目,有的涉及新产品或新项目,有的涉及公共关系活动、国外子公司的道德问题解决、计算机系统整合、各种并购等等。CEO们似乎都有一份自己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项目清单,有的处于执行阶段,有的还在出一个,每个阶段都有新的内容奉献给观众。在不同时期,管理者会推出新项目,放弃旧项目。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8. "危机管理者 "的角色。

管理者是变革的发起者,而在 "混乱处理者 "的角色中,管理者面临着应对变革的压力。这里的变化是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工人罢工、大客户破产、供应商不执行合同。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可以时髦地把管理者比作乐团的指挥。德鲁克在他的《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写道,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一个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一个高产的公司的产出要大于其投入。就像交响乐团的指挥,通过指挥,可以把乐团各个成员的嘈杂声变成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但乐团指挥是站在作曲家的肩膀上,他只是在演绎作曲家的成果,而管理者既是作曲家,又是乐团指挥。

实际上,每个管理者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有效地处理令人紧张的意外混乱。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够始终平稳地、非常规范地运行,也不可能事先完全预料到意外的发生。意外的发生并不总是因为糟糕的管理者忽略了什么,优秀的管理者也往往因为没有想清楚事情而陷入困境。

9. "资源分配者 "的角色。

管理者负责将组织内的资源分配给具体的人。也许管理者分配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自己的时间。接触管理者,其实就是进入组织的神经中枢和决策者。管理者还负责设计组织结构,即组织中的正式关系模式,它决定了各种工作的分工和协调。

作为资源配置者,组织的一项重要决策必须经过管理者的批准才能实施。通过行使这种权力,管理者能够保证所有决策的一致性--所有的决策都必须经过他的大脑。放弃这种权力会导致决策的不连贯和战略的不连续。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CEO们面临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选择。他们必须考虑每一个决策对其他决策和组织战略的影响;他们必须确保这个决策能够被那些对组织有影响力的人所接受;他们必须确保组织的资源不会过于分散;他们必须了解成本和收益以及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他们还必须考虑时间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在审批方案时都是同时存在的。同时,仓促的审批会导致问题考虑不周,过快的否决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因为下属可能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拿出他满意的项目方案,而延迟审批则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解决项目建议书审批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是选人而不是选议案。即管理者对那些由他信任的下属提交的提案进行审批。但显然,管理者不可能总是使用这种方法。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10. "谈判者 "的作用。

对各级管理层的研究表明,管理者有相当多的时间被用于谈判:球队老板和超级巨星要签合同;公司总裁要带领公司代表团就新的罢工进行谈判;工厂经理和工人代表要谈判解决工人的不满。正如伦纳德·R·塞尔斯所说,谈判是一个精明的管理者的 "生活方式"。

谈判是管理者的职责,是日常事务,无法避免。谈判是管理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只有管理者才有 "实时 "配置组织资源的权力,才有谈判所需的关键信息。

04

管理者的工作是综合性的

在这一点上,读者应该知道,我所概述的10个角色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管理者工作的完整画面,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框架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不会联络的管理者会缺乏外部信息,其结果是他既不能将所需信息传达给下属,也不能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充分的决策。这对新任管理者来说是个问题,因为在能够有效地做出决策之前,他必须首先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

这里有一个团队管理的问题,除非团结一致,否则两三个人很难分享一个管理职位。也就是说,除非他们能很好地整合10个角色,否则很难分工。除非他们能很好地分享管理信息(如我前面所说,主要是口头沟通的形式),否则团队管理就会失败。个别的管理工作很难进一步区分,例如,很难划分为内部和外部的角色,因为必须将双方的信息汇集在一起才能做出决策。

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10个角色构成一个完成,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必须在10个角色中平均分配时间。事实上,我的研究表明:

-销售主管在人际角色上花费的时间较多,这反映了销售活动的性质。

2、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

明茨伯格在《管理工作的本质》中,这样解释说: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过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者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

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说,经理们并没有按照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按照职能来工作,而是进行别的很多的工作。明茨伯格将经理们的工作分为10种角色。

这10种角色分为3类,即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它们间的关系如下图:

经理角色关系图

十种角色可分为三类。组织的正式权威和地位,产生了经理人的人际关系角色;人际关系角色又会使经理成为信息中枢,同外部的交往带来外界信息,内部信息在他那里集中,产生了经理人的信息角色;掌握信息的独特地位和组织赋予的权力地位,使经理在决策尤其是战略中处于中心位置,产生了经理人的决策角色。

三类十种角色都是可观察到的,构成一个整体,每种角色都不孤立存在。“人们不能随意地取消一种角色而希望其余的角色完整无损。例如,一个不担任联络者角色的经理就得不到外部信息,因而就不能传播良好的信息或做出有效的战略决策。

想真正掌握明茨伯格的经理角色理论,千万不能把他提出的十种角色割裂开来。这十种角色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任何情况下,人际的、信息的和决策的角色都是无法割裂开来的。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经理是一位全面负责人,但事实上又要承担一系列专业化工作,既是专家又是通才。要提高经理人的工作效率,明茨伯格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与下属共享信息;自觉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由两三个人分担经理的职务;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职责为组织目标服务;摆脱非必要的工作,腾出时间规划未来;以适应当时具体情况的角度为重点;既要掌握具体情节,又要有全局观点;充分认识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

明茨伯格的理论,对经典管理学是一个颠覆。他的学术锋芒,直刺各种管理学理论的方方面面。按照泰罗的方法,“让每个工人的行动都可以达到一种科学的状态”。这种科学管理的范式,所期望的效果是管理者只要运用权力和规章制度就可以监控企业的运营。明茨伯格对此批评道:这种看起来美妙无比的设想,在逻辑上会发展出这样的情景——“未来的工厂只有两个雇员,一个人和一条狗。人负责喂狗,狗负责看住这个人不要去乱碰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同样,自从法约尔离开他的总经理办公室,他提出的管理理论也就抽象化了。

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把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奉为圭臬。尤其是古立克在法约尔的基础上把管理职能界定为POSDCORB(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协调、报告、预算)以后,这种学说几乎主宰了管理学界。

然而,明茨伯格尖锐地质疑道:如果一名经理被告知一个工厂刚刚被烧毁,他会立即派人去查看是否需要什么临时性安排。这位经理此时所做的,是计划、组织、协调还是控制?显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词汇,并不能告诉我们经理真正在做什么,它们顶多指出了经理工作过程中某些含混的目标。法约尔体系,在明茨伯格眼里,变成了与管理实际脱节的“老一套”。在西蒙的决策理论中,经理是理性的,尽管西蒙也承认理性有限,但彻底放弃理性,西蒙的理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明茨伯格几乎全盘否定了理性人的研究路径,他强调,现实中的经理在处理具体工作时,决定都是很快做出的,更多地依赖直觉和经验,而不是依赖深思熟虑的分析。

至于韦伯所提出的官僚组织,在明茨伯格看来,更像是纯逻辑的演绎,层次分明、规范有序的官僚组织在现实中找不到,经理面对的是无数的横向联系,更多的临时信息,在不规范的组织中绕行。明茨伯格认为,所有这些管理学理论,共同的毛病就是脱离了实际,所以不得要领。在组织里,管理的对象是人,由充满个性的人构成的组织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对它的管理是十分困难而又微妙的工作,需要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接受明茨伯格的理论,是不是其他的管理学理论就该弃若敝屣呢?恐怕不然。许多MBA 学员,被这种理论之间的“打架”弄得头疼,现实中的经理,也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学术研究中十分常见。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说穷尽了 “真理”,科学只能在不断“证伪”中前进。正如伯恩斯所言:“人们的管理知识,开始于他认识到没有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明茨伯格的价值是独到的,这种独到,表现为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针砭。学习管理学理论,不仅仅是掌握相关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掌握相关理论反映出来的思想和精神。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对他的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虽然说的是画画,但同学术研究的道理是相通的。把这话套用在明茨伯格身上,可以说:“领会明茨伯格者生,照搬明茨伯格者死。”如果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明茨伯格的理论,按照他的说法把众多的管理大师都“放倒”,那恰恰是对明茨伯格的亵渎。

明茨伯格对此前以及当时各种管理学理论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这些理论认真梳理和思考的基础上的。正如当年鲁迅向青年们发出了“不读中国书”的劝诫那样,那是他读遍中国书后才能发出的感悟和悲愤。如果我们真的按鲁迅说的那样不读中国书,只能造成自己的无知。

有一个笑话可以说明这种状况,一个著名外科医生,手术很漂亮,尤其伤口缝合是一手绝活。有人赞扬他,他说:“这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同缝麻袋片差不多。”而有个对医生不服气的屠夫也说:“伤口缝合有什么了不起的,同缝麻袋片差不多。”同样的用语,前一种说法叫谦卑,后一种说法叫狂妄。明茨伯格敢于向管理学的众多前辈叫板,立足于他深厚的功底和扎实的实证研究。而没有这种功底的人跟着这种腔调唱和,只会荒腔走板。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

根据名茨伯格的划分,管理者的角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人际关系方面、信息方面、决策方面。

明茨伯格是经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此学派认为,对于管理者而言,从经理的角色出发,才能够找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经理的具体实践中去。而明茨伯格之所以能够成为此派的开山鼻祖,则归功于上世纪70年代其对“管理者在做什么”的经典命题的颠覆。

作为正统学院派眼中的“异端”,明茨伯格是一个反传统的斗士。他质疑不断、言辞激烈,却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自其管理研究之始,明茨伯格就在思考管理者是如何工作的,组织是如何运转的,决策是怎样做出来的,战略是怎样形成的,权力是如何滋生于组织的,以及社会是如何对待它们的组织的。

从最初关注“管理者实际在做什么”开始,明茨伯格从未停止过对管理本质的探索。他的思想独特,时常提出一些抨击管理学界主流观点的独到见解。而在不断的质疑、破坏,以及思考和重建当中,也正在逼近管理的本质。

无法拒绝的角色扮演

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管理者工作的重心。明茨伯格对管理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对管理者最基本、最直接的观察和跟踪,以确定管理者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

名茨伯格对于角色的定义是:“一个可辨认的职务或职位所表现出来的一套组织行为。”他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角色扮演方式,但却无法让他拒绝去扮演那个角色。因此,“演员、管理者和其他人都要扮演某个特定的角色,但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诠释。”

“管理者真正做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跟踪记录下5位管理者工作时真正在做什么,结果发现管理者们并没有做他们想做和应该做的事,他们并不是在做人们常常宣称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而是把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快速对付“短暂、多样、零碎”的事情上。

在名茨伯格的成名作《管理工作的本质》一书中,他总结了管理者的特点:大量的工作,毫不停顿的步调;工作具有简短性、多样性、琐碎性的特点;他们首先解决当前的、特定的和非常规的问题,偏爱口头交谈的方式;他们是组织内部与外部的联结点。他发现管理者是各种角色的结合体,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接受者、传播者、发言人、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十种。

单一体还是结合体?

根据名茨伯格的划分,管理者的角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人际关系方面、信息方面、决策方面。

1、人际关系方面: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

名茨伯格认为,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的基础。管理者需要扮演一些礼仪性质的角色,需要领导员工共同为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也要与组织内个人、小组一起工作、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杜拉克也曾提出过“管理者的角色”。在杜拉克看来,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必须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而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大体上分为三类:管理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人和工作。由此,管理的核心就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这与名茨伯格的观点大有“英雄所见略同”的意味。

2、信息方面:接受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

名茨伯格重点研究了信息对于管理者的重要性,他认为决策的关键是对信息的把握,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整个组织的人依赖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从根本上来说,管理者必须为组织的信息畅通负责。

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在其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中提到过正式组织的三要素:共同目标;贡献的意愿;信息沟通。与此相对应,他强调了经理人员的三项职能:(1)建立组织的共同目标;(2)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作出贡献;(3)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沟通的系统。而联系前两项职能的正是第三项的信息沟通。可以说,信息沟通是整个组织得以有效运转的保障。这和名茨伯格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3、决策方面: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谈判者角色。

名茨伯格提到,管理者要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要以决策让工作小组按照既定的路线行事,并分配资源以保证计划的实施。管理者要做组织运转故障的排除者,危机事件的处理者,还要作为谈判者,与各种人和组织讨价还价。

然而,决策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学派甚至断言,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在名茨伯格看来,三类角色各有侧重,密不可分而合于管理者一体。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产生于经理在组织中的正式权威和地位;而这又产生出信息方面的三个角色,使他成为某种特别的组织内部信息的重要神经中枢;而获得信息的独特地位又使经理在组织作出重大决策中处于中心地位,使其得以担任决策方面的四个角色。

因此,在看似庞杂的十种角色中,仍然可以寻到这样一种内在逻辑: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管理者的权力和地位决定了他必须承担起三类责任和角色。巴纳德强调责任先于权力,或许也可以这样认为,如果非要有人承担起这三类责任的话,那么就是管理者。就这一点而言,明茨伯格或许并不会反对法约尔的思想:管理的权力和责任共存,责任是权力的自然结果和必不可少的对等物。

同时,如果想让自己胜任管理者的这些角色,明茨伯格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与下属共享信息;自觉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由两三个人分担经理的职务;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职责为组织目标服务;摆脱非必要的工作,腾出时间规划未来;以适应当时具体情况的角度为重点;既要掌握具体情节,又要有全局观点;充分认识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

还原管理工作的本质

对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批判源于明茨伯格直面现实的勇气。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西方管理20世纪70年代左右出现的弊病,实践不遵循理论的轨道,理论也对实践的变化束手无策。理论上十分严谨、逻辑上无懈可击的教条让许多管理研究者抛弃了现实,而明茨伯格正如《皇帝的新装》中喊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天真顽童,表面上是震动,实则是一片愕然。

我们或许应当秉承明茨伯格的质疑。1975年,明茨伯格发表论文《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事实》。如今,十角色论仍然是管理者的现实图像吗?

许多管理实践者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柳传志看来,管理基础就是三件事:“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而任正非则将自己的工作描述为:点兵、布阵、陪客户吃饭。或许,正如明茨伯格自己所言,管理是一种奇特的现象,首先它是一种充满常识的实践。管理的突破必须依靠管理者自己。

如今的现实,可能已经是11种、12种或者更多种角色。但是成功的实践者却偏向于用屈指可数的任务来定义自己的角色。诚然,管理工作必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但对于管理者而言,如何抓住自己承担角色中的重点,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也许比认识到管理者的所有角色更为重要。

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

明茨伯格在《管理工作的本质》中,这样解释说: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过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者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

根据他自己和别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结论说,经理们并没有按照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按照职能来工作,而是进行别的很多的工作。明茨伯格将经理们的工作分为10种角色。

这10种角色分为3类,即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它们间的关系如下图:

经理角色关系图

十种角色可分为三类。组织的正式权威和地位,产生了经理人的人际关系角色;人际关系角色又会使经理成为信息中枢,同外部的交往带来外界信息,内部信息在他那里集中,产生了经理人的信息角色;掌握信息的独特地位和组织赋予的权力地位,使经理在决策尤其是战略中处于中心位置,产生了经理人的决策角色。

三类十种角色都是可观察到的,构成一个整体,每种角色都不孤立存在。“人们不能随意地取消一种角色而希望其余的角色完整无损。例如,一个不担任联络者角色的经理就得不到外部信息,因而就不能传播良好的信息或做出有效的战略决策。

想真正掌握明茨伯格的经理角色理论,千万不能把他提出的十种角色割裂开来。这十种角色是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任何情况下,人际的、信息的和决策的角色都是无法割裂开来的。

从组织的角度来看,经理是一位全面负责人,但事实上又要承担一系列专业化工作,既是专家又是通才。要提高经理人的工作效率,明茨伯格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与下属共享信息;自觉克服工作中的表面性;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由两三个人分担经理的职务;尽可能地利用各种职责为组织目标服务;摆脱非必要的工作,腾出时间规划未来;以适应当时具体情况的角度为重点;既要掌握具体情节,又要有全局观点;充分认识自己在组织中的影响。

明茨伯格的理论,对经典管理学是一个颠覆。他的学术锋芒,直刺各种管理学理论的方方面面。按照泰罗的方法,“让每个工人的行动都可以达到一种科学的状态”。这种科学管理的范式,所期望的效果是管理者只要运用权力和规章制度就可以监控企业的运营。明茨伯格对此批评道:这种看起来美妙无比的设想,在逻辑上会发展出这样的情景——“未来的工厂只有两个雇员,一个人和一条狗。人负责喂狗,狗负责看住这个人不要去乱碰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同样,自从法约尔离开他的总经理办公室,他提出的管理理论也就抽象化了。

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把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奉为圭臬。尤其是古立克在法约尔的基础上把管理职能界定为POSDCORB(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协调、报告、预算)以后,这种学说几乎主宰了管理学界。

然而,明茨伯格尖锐地质疑道:如果一名经理被告知一个工厂刚刚被烧毁,他会立即派人去查看是否需要什么临时性安排。这位经理此时所做的,是计划、组织、协调还是控制?显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词汇,并不能告诉我们经理真正在做什么,它们顶多指出了经理工作过程中某些含混的目标。法约尔体系,在明茨伯格眼里,变成了与管理实际脱节的“老一套”。在西蒙的决策理论中,经理是理性的,尽管西蒙也承认理性有限,但彻底放弃理性,西蒙的理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明茨伯格几乎全盘否定了理性人的研究路径,他强调,现实中的经理在处理具体工作时,决定都是很快做出的,更多地依赖直觉和经验,而不是依赖深思熟虑的分析。

至于韦伯所提出的官僚组织,在明茨伯格看来,更像是纯逻辑的演绎,层次分明、规范有序的官僚组织在现实中找不到,经理面对的是无数的横向联系,更多的临时信息,在不规范的组织中绕行。明茨伯格认为,所有这些管理学理论,共同的毛病就是脱离了实际,所以不得要领。在组织里,管理的对象是人,由充满个性的人构成的组织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对它的管理是十分困难而又微妙的工作,需要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接受明茨伯格的理论,是不是其他的管理学理论就该弃若敝屣呢?恐怕不然。许多MBA 学员,被这种理论之间的“打架”弄得头疼,现实中的经理,也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实际上,这种情况在学术研究中十分常见。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说穷尽了 “真理”,科学只能在不断“证伪”中前进。正如伯恩斯所言:“人们的管理知识,开始于他认识到没有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明茨伯格的价值是独到的,这种独到,表现为对管理学理论发展的针砭。学习管理学理论,不仅仅是掌握相关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掌握相关理论反映出来的思想和精神。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对他的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虽然说的是画画,但同学术研究的道理是相通的。把这话套用在明茨伯格身上,可以说:“领会明茨伯格者生,照搬明茨伯格者死。”如果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明茨伯格的理论,按照他的说法把众多的管理大师都“放倒”,那恰恰是对明茨伯格的亵渎。

明茨伯格对此前以及当时各种管理学理论的批判,是建立在对这些理论认真梳理和思考的基础上的。正如当年鲁迅向青年们发出了“不读中国书”的劝诫那样,那是他读遍中国书后才能发出的感悟和悲愤。如果我们真的按鲁迅说的那样不读中国书,只能造成自己的无知。

有一个笑话可以说明这种状况,一个著名外科医生,手术很漂亮,尤其伤口缝合是一手绝活。有人赞扬他,他说:“这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同缝麻袋片差不多。”而有个对医生不服气的屠夫也说:“伤口缝合有什么了不起的,同缝麻袋片差不多。”同样的用语,前一种说法叫谦卑,后一种说法叫狂妄。明茨伯格敢于向管理学的众多前辈叫板,立足于他深厚的功底和扎实的实证研究。而没有这种功底的人跟着这种腔调唱和,只会荒腔走板。

本文关键词: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及现实意义,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的主要内容,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意义,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反映了什么,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这就是关于《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是什么(管理者的10种角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两个人的感情淡了怎样挽回,分手了怎么挽回女朋友(感情淡了该怎么挽回;我教你)

下一篇: 女人为什么会出轨,女人为什么那么容易出轨(无非就是这三种原因)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