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网友提问: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没站出来保卫曹家?

优质回答:

值得考虑的是你说的是高平陵之变还是篡夺皇位

先说第一个吧,高平陵之变发生在公元249年,那值得说道的就很多了,当时曹爽他兄弟几位是总领禁军。

但是士兵听不听你的又是一回事了,更令人可笑的是,他们兄弟三位当天一起去谒陵了,京城就成了群龙无首的状态,虽然桓范先生多次提醒他们,显然他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当回事。

当他们出城的时候,城里的人就开始行动了,已经在家装病两年,前几天已经快要“驾鹤”的司马懿突然病就好了,亲自带兵觐见郭太后。就在此时,宫城的正门——司马门,已被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所控制。但是问题来了,司马家是哪来的兵权呢?史载:

《晋书·景帝纪》:“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当然,首先是要保证自己政变的“合法性”,所以在得到了郭太后的诏书后,司马懿才派司徒高柔代理大将军职权(前大将军曹爽同志在城外)接管禁军,并关闭洛阳城门。

在当时,曹魏还是有忠臣的

例如:大司农桓范,在政变发生之后,他就带着自己大司农印出城投奔曹爽了(在城内纯属等死),在见到曹爽之后,他一针见血的给出了建议:号召天下勤王。

但是司马懿提前给皇帝上了个奏疏(曹爽也是看过了的),奏疏里说只是将他免官而已,事后还能“以侯归第”,和现在相比,就是不掌权了而已。不得不说,曹爽这么大的人了,官位之高,但是权谋水平在司马懿面前还是小学生啊!连空头支票都看不出来……

桓范怎么劝说,曹爽都是举棋不定,最后还是选择进京……曹爽随即被免官,两个月后,曹爽等人以谋逆之罪,被“夷三族”。(真是活该)

大司農桓範出赴爽,蔣濟言於帝曰:「智囊往矣。」帝曰:「爽與範內疏而智不及,駑馬戀短豆,必不能用也。」於是假司徒高柔節,行大將軍事,領爽營,謂柔曰:「君為周勃矣。」命太僕王觀行中領軍,攝羲營。帝親帥太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屯于洛水浮橋,上奏曰:……爽不通奏,留車駕宿伊水南,伐樹為鹿角,發屯兵數千人以守。桓範果勸爽奉天子幸許昌,移檄徵天下兵。爽不能用,而夜遣侍中許允、尚書陳泰詣帝,觀望風旨。帝數其過失,事止免官。泰還以報爽,勸之通奏。帝又遣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諭爽,指洛水為誓,爽意信之。桓範等援引古今,諫說萬端。終不能從,乃曰:「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範拊膺曰:「坐卿,滅吾族矣!」遂通帝奏。既而有司劾黃門張當,并發爽與何晏等反事,乃收爽兄弟及其黨與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誅之。蔣濟曰:「曹真之勳,不可以不祀。」帝不聽。(《晉書·宣帝紀》)

总的来说,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还是有忠于曹魏的大臣的,不过是曹氏宗族自己没有把握机会,让它白白流失。

废魏帝时

魏国终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了,然后皇帝发现:身边几乎都是司马家的人。

那还是说一下之前发生的事情吧,在高平陵之变之后,本来夏侯玄、张缉等人密谋除掉司马师,结果事情败露,他们几个被诛灭三族,完。(第一波结束)

毌丘俭和文钦起兵,被司马师领军平定。(第二波结束)

诸葛诞叛乱,被平定(第三波结束)

俗话说得好:“事不过三。”大魏的忠臣都挨个死了,那皇帝陛下您还指望哪来勤王呢?所以只得老老实实让位司马家……

只能说曹魏没把握住机会,最后玩火自焚。

其他网友观点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皇帝们为保护皇权而采取的各自不同的手段,都只是顾此失彼。宋太祖怕大臣们走他的老路,杯酒失兵权,但削弱了边防军事力量薄弱而导致亡国。明太宗朱元璋怕那些有功大臣们造反,把他们一个一个都杀了。而且封了全国各地的朱姓藩王,他放心了,这下天下可定了。小孙子明惠帝朱允文问他,如果同姓的藩王造反了怎么办?朱元璋语塞了,无奈地说一句,那就讨伐吧!结果明成祖朱棣果然造反了,朱允文身边连抵抗的大將都没了,一个末流的耿炳文不是朱棣对手。无招了,把朱元璋的画象打出来,朱棣暂退了,但这是缓宜之计。跑吧!朱允文的下落成了历史谜案,朱棣还是坐了天下。汉高朝刘邦也是封了许多刘姓王,后来这些藩王威胁了朝廷,晁错削藩是对的,但引来杀身之祸。杀了晁错还不行,吴国还是带头造反了,才有了周亚夫的平定七国之乱。从封藩到削藩,最后讨伐专着一条血腥的道路。

曹操在决定立嗣上犹豫不决,曹植太可爱了,只是软了点。曹丕怎样,決心难下,虽然最后还是立了,终归勉强。曹丕捏着汗取得嗣位,又当皇帝,报复开始了。四个同胞见弟,最先吓死了曹熊 ,夺了曹璋的兵权。曹璋这个被曹操称为“千里驹”的文武全才,因为怀疑他,终生压抑着他,再没发挥一点作为,活着跟死了一样。

最后,就要重重报复曹植了,要他七步成诗,做不出来就要杀了他。谁想他竞作成了,还讥讽了曹丕。再找个茬子还是有的,最后还是母亲搭了话饶了曹植不死。

曹丕迫害弟兄们以后,开始压迫曹氏宗亲的人了。尤其对曹植一直耿耿于怀,他还有号召力,不,所有姓曹的都有号召力,影响力。他把压制宗室的做法传给了儿子曹睿,曹睿认真执行着,尤其还一直紧紧盯着。

诸葛亮的反间计只所以成功,就是看到了曹魏的要害。用司马懿扶持曹植的旗号号召人心。曹睿慌了,爷爷当年怜惜小叔的影响力还在。曹睿压制宗室的手段依然强硬。

曹魏宗室的权力经过两代人的压制,大大削弱了,让司马懿钻了空子。既是还有一些宗室子弟,长期压抑下谁还敢冒逆反的罪名。夏候霸投降蜀国其实是避祸。

还有一点,是我的猜想吧!许多宗室的人在说反正曹魏的江山还是篡夺人家的,由它去吧!

其他网友观点

大家好!我是透过影视知历史,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好奇,后来仔细思考了一番,就有了一些看法。这是我的一些小小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其一:曹孟德是寒门出身

曹操的父亲是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他们的本家夏侯家族也因为他父亲成为曹腾的养子而发迹。在此之前他们家也是生活在底层的苦哈哈。

曹孟德影视剧形象

在曹孟德这个时代,生活在底层的人突然发家致富也是不会被当时上流群体所青睐的。而且曹孟德家族的发迹还是依靠宦官的背景才有他们家族的兴起。此外,司马家也是当时的豪门望族,司马家族和这些望族之间也是有某种意义上的协议的,所以司马家出来替换曹魏时,没有多少老臣后代站出来。

其二:曹孟德的“唯才是举”用人原则,破坏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汉朝推选人才是采用察举制,而到东汉末年,察举制被有影响门阀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表达了他对处于乱世求贤的渴望,也是对汉代“选才失实”的刻意纠正。

曹丕影视剧形象

然而他的这一举措。完全得罪了控制察举制地门阀,失去了这个群体对曹魏的支持,又有曹丕施行九品中正制的选才制度,又使选才的大门被封闭,被望族掌控,所以,当司马家替代曹魏时,大部分曹魏的老臣后代没有站出来保卫曹魏。

其三:司马仲达与他的两个儿子通过各种理由消除了不同的声音

自从司马仲达趁曹芳与曹爽几兄弟往高平陵拜祭曹叡的关键时刻。司马仲达在洛阳发动高平陵ZB,一举击败曹爽,和他的亲信部下一起被屠灭三族,通过这一次动作,司马仲达连带清除了一系列忠心于曹魏的大臣。通过这一次清扫,杀鸡儆猴,让曹魏境内的臣民清楚的看到了,司马仲达的狠劲,让他们做事情之前都会想起这一幕。

曹爽影视剧形象

司马仲达离世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握曹魏大权,秉承司马仲达的一贯手段,持续打压不赞成司马家族的声音,使忠于曹魏的大臣不得不臣服于司马家族的威慑之下。通过数十年的这种高压措施压制下,曹魏的民众对于司马家的不文明行为渐渐地习惯了。等到司马炎取代曹魏的时候,大部分曹孟德的老臣后代走的走,害怕的害怕,后来就出现了都没站出来保卫曹家的场面了。

司马仲达影视剧形象

通过这三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曹魏被司马取代,有曹孟德自己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也有司马仲达家族的见不得光的手段原因。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题主所问的这一局面的出现。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法国政府对歧视黑人零容忍,你们怎么看?

下一篇: 土耳其人90%以上是保守的亚洲人,为啥不论人种或思想接近欧美?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