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斥候是做什么的?还有哪些保留至今的古代职位?
优质回答:斥候,也作“斥堠”,古代的侦察兵,起源时间不晚于商代。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兵种。
商代时,分封诸侯,各侯国的作用依甲骨文记载,其作用是“为王斥候”,因此斥候一词起源于汉代之说是不严谨的。
打仗在古代是常有的事儿,两军打仗前第一件事儿就是先要弄清楚对方有多少人,这样才能进行布兵调整。
古代,没卫星没监控,是怎么知道对方有多少人马的?这就需要提到古代军中的一种特殊兵种--“斥候”了。所谓斥候,“斥,度也;候,候望也;也就是古代的侦察兵。
古代虽是冷兵器时代,但是打仗绝不瞎。“斥候”是军队的眼睛,这些人不仅需要擅长逃生,因为一旦被发现,没命将信息传递回来也是徒然;还需要有刺杀,懂地貌,定水源,绘地图,有山开路遇水搭桥等本事。
斥候怎么判断对方人数?
1、侦查敌军营地
古代军队驻扎非常有讲究,一个帐篷里能睡多少人一般是规定了的,斥候只需稍微侦查一下就能得知。对于一些经验老道的斥候来说,一般不需要细数营地和帐篷数量,观察敌方驻地面积以及帐篷稀疏程度就能大致判断出人数。
2、看炊烟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侦查对方在饭点了多少炊烟,以及运粮队伍多久来一次,一次大致运多少,也能大概的推算出对手的人数。
3、查对方编制
古代军队为了便于管理,都是有固定编制的,每个编制下还有自己的旗帜,所以,古代斥候通过数编著,旗帜的数量就能够推算出人数。
正式由于这些常见的侦查方式,敌对双方的都清楚,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迷惑对手,都会进行造假营,建空灶,竖假旗等等。就是这方面的行家。
至于现在还有什么职位古代也有,像元帅,将军,参谋等这些古代职位也保留到现在,但多少都有些改动
其他网友观点
斥候就是侦查兵。
就是身法灵活,行动敏捷,具备较高判断能力的士兵,前出侧出为大军做战术性质侦察,以保障安全及传递战场信息。隋唐之后不再称斥候,一般称为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