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很多人听不进不同的声音?
优质回答:你有说的自由也有不说的自由,那我就有听进去的自由和听不进去的自由,只要不是被逼迫的,我觉得没啥可以大惊小怪!
其他网友观点原因还是挺多的,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
1、抗权威说个自己的经历。高二上政治课,因为一个观点和政治老师发生争执,结果老师直接摔书而去,而我则被班主任拉去好一通训,核心就是“听话、少看书籍报纸”。
这给我后来的一些经历和决断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也养成了犹豫不决的毛病。用朋友的话来说“明明是一个有思想,有想法,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就是有时候优柔寡断……”
我国的教育方式是“听话”。所以,从小就缺乏了一种鼓励发言,鼓励表达自己的氛围。家里听家长的,学校听老师的,工作听领导的,社会上听权威的。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思维。实际上,一个人要有独立的观点和思想,是需要在不断的交流中构建起来的。但是不允许表达和在有限范围内表达,就让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恶魔。一旦这个这个恶魔放出来,没有良好的引导为思考,就容易形成偏激的言论和思想。
说白了,骨头被打断了!
2、互联网可以随意发声带来的声音解禁没有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基本就是书籍、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文件、核心人物。
对于大多人来说,这种信息几乎都是单向传播途径,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甚至文件,因为属于国家管制的信息渠道,在很多人看来,这些渠道的信息都是刻意筛选过滤过的;而核心人物这种信息,要么就是单位公司领导、家里的长辈、学校的老师、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有权力的人物,这种信息往往是带有命令性质的。
所以,一到了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知道网络可以随意发言后,我们突然发现各种声音嘈杂。甚至很多人不顾事实,不讲道理的说话。
3、没有发声渠道如同前面说了,过去的信息很多都是单向传播,个人的意见往往被压制。所以到了互联网时代,无论老幼,都有了发声的方式。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的发声几乎没有理由可言,完全就是为了争个嗓门大,犹如泼妇骂街一样。
记得某一年,因为一个观点上的分歧,和一个群友在一个微信群里面辩论,到最后相互人身攻击,前后两个人的言论将近2万条。现在想想,就是为了争一个高下,关键对方还是某知名大学的博士生,也会犯这种错误。
4、没有思考力和自止力大部分人没有思考力源于没有自止力,因为有自止力的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很多争辩没有意义。一旦能够知道自己的争辩没有意义,实际上就是一种思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还有思考力,真正有自己想法的人,往往都是不屑于去争辩。
你觉得呢?
其他网友观点我看到很多人的回答,都认为这个提问针对的《武汉日记》的作者方方,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能听得进不同声音,听不进不同声音都是别人。
我倒认为,只要是个正常的地球人,都会听不进不同声音。
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也包括雄才大略如毛主席这样的人,即便他十分豁达的说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的经典名言,但他一样也犯过类似的错误。
因为这是人性的弱点,潜意识决定:是人都不喜欢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见解、立场以及信仰。我们讨厌不同的观点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纵观历史,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的导致战争,绵延几千年;
甚至是喜欢不同球队的球迷,都会大打出手,闹出人命。
哪怕用不同品牌的手机的人,比如小米手机和米粉,华为手机的花粉,他们在网络上互相讥讽,长久的撕逼。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当我们被别人指责为错误,被人反对、批评,这种感觉相当令人不悦,极容易让我们动怒。这样使得我们会本能的抵触和拒绝不同意见,然后,以最严苛,甚至吹毛求疵的「门槛」,千方百计来证明对方错了。相反,和我们相同的观点,我们会很快认可,或者说,我们会以最低的「门槛」审查,,让其变得非常容易接受,并强化自己持有的信念。而且,这种带有明显「动机性的推理」,还给了我们自以为「很理性」的错觉,使得很难接受不同意见,也很难被别人说服。在今天的网络世界,发表观点和见解十分便捷,相同见解的人十分容易「抱团取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谓的【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 situation)】:
回声室效应由心理学家凯斯·桑斯坦(CassR.Sustein)提出: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回声室效应”更侧重在网络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给人们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综上所述,我不认为,听不见不同声音是什么大不了事情,因为这是人性。比这可怕的是,你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反而,你任何时候都觉得自己非常理性、客观、中立,而那些持相反意见的人不是蠢就是坏,根本不值得一听。历史上从善如流,兼听开明的唐太宗,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开张圣听,虚心听取不同意见,直谏的魏征曾多次让他恼羞成怒,甚至要砍魏征的脑袋。但是,唐太宗过后有反省的能力,理性让他压制他的本能。即便是这样,魏征死后也被唐太宗鞭尸加挫骨扬灰。
可见,反感并听不进不同意见,是十分顽固的人性弱点。
所以,无论我们多么自信,始终要有一个警惕的声音,在脑海里回荡: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我有无换位思考,尝试行使「理解原则」,发现别人观点中的合理点???良好自我反省能力,是一切「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正如哲学家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曾说过:
如果一个人说冰岛在赤道,2+2=5,你会是怒气冲天和别人争论,还是可怜这个无知的人?所以,如果一个意见让你无法接受,甚至动怒,你就要考虑,我是不是也不是那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