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常识摘抄 > 内容

为什么三国时期名士名将扎堆,到了西晋感觉就只有低端选手乱斗?

网友提问:

为什么三国时期名士名将扎堆,到了西晋感觉就只有低端选手乱斗?

优质回答:

答:曹操由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多次颁布唯才是举令。所以在品第人物上,虽然家世是不能忽略的,但在初期,恐怕更重才学。如《宋书·恩幸传序》: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魏初,中正定品尚重乡论。曹魏初期中正以郡为基层,郡中正是真正发挥品第人物作用的,它们尚为地方士族所专控,而州都只不过总其议罢了。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门大族尚没能很好地控制中正制为其服务。但在曹芳以后,情形发生了变化。

九品中正制在这一时期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州中正的设立。司马懿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案九品之状,诸中正即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制,州置大中正”。而曹羲是不同意的。后来曹羲与兄曹爽皆为司马懿所杀。

自州中正的设立以至两晋,九品中正制逐渐完成门阀化的转变,而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与先前由地方官推选郡中正不同,晋代的郡中正由州中正荐举。大小中正也已由司徒选任。

这种情况似乎是国家政权进一步把选举中的品第人物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打击地方士族。但同时便利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他们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制度。与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权有所威胁的,此时不是那些魏初的地方清议名士,而是新兴的盘踞朝廷的世家官僚──门阀士族。

魏晋之际,品第偏重门第已成事实。《晋书·郑袤传子默附传》曰:“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晋以后批评选举专重家世之弊者不断。这种变化充分表明了九品中正制此时已变为高门大族的工具,只重门第而轻德才。

事实上,门阀制度的确立,已使九品中正制成为一个政治上的装饰品。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

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

这就是为什么三国初期人才人才济济,魏晋时期人才凋零的最重要的原因。魏晋成为士族,到东晋时成为门阀士族而达顶峰,南朝也转衰而至隋唐。而选举制度也由东汉的重乡里评议、重孝廉才德到魏晋重家世门第、轻孝廉才德,而隋唐则又重才德――科举制。

其他网友观点

三国时期,实际真正有才能者并不多。

有句话说得好,压力就是动力,战争就是最好的老师。

东汉三国时期,人口因为战乱等锐减,剩余下来的人,要么运气爆棚,要么具备超人一等的能力,这些能力,既可能是武力,或者统军能力,或者是权谋,或者行政组织能力,终究因不进则退的巨大压力逼迫得潜力爆发。

比如说,李典同宗李进,不过一个地方性的小土豪,竟然能够正面野战击败吕布。换成和平时期,他自己绝不会相信。但是,面对骑兵来抢劫的吕布,他不出战就会被骑兵耗死,士气低落下去,小小邬堡终究会被攻破。

到了西晋时期,国民生活安稳,世家统治恢复起来,九品官人法导致寒门小地主根本无法获得证明能力的机会,大世家醉生梦死,有能力的人如王猛投靠异族,因此永嘉之乱导致国家迅速灭亡。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上一篇: 历史上的玄奘真的是偷渡取经吗?

下一篇: 为什么感觉明朝太监和皇帝的关系极好,大臣和皇帝的关系较差?



推荐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软文发布 | 粤ICP备20211060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