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为什么不模仿九品中正制来获得益州士族的支持?
优质回答:蜀汉没有实行“九品中正制”,继续沿用了汉朝的察举制简拔人才、征辟制升用官员。
这主要是蜀汉自诩继承汉家正统,也顺势继承了汉家制度。同时,蜀汉政权的外来性质,以及益州士族的态度,决定了不会对他们全面放开政权。
至于益州士族对蜀汉政权的支持,也并非一直都是排斥和放弃,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是随着益州士族自身利益的关切而不断改变的。
一、蜀汉高层并不认为人才制度有缺陷如前所言,蜀汉的立国合法性,很大一部分来自刘备自称继承汉家正统。
而察举制和征辟制作为汉家使用几百年的制度,在蜀汉高层看来,并不存在大问题,不会影响政权稳定和兴复汉室。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诫刘禅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说明,诸葛亮认为蜀汉朝中贤臣并不少,亲近重用他们即可。
在蜀汉政策中,几乎看不到对于察举制、征辟制这种人才制度的批评,更不用说改变了。
二、外来的蜀汉政权,和益州士族相互有戒心在刘璋父子当政期间,带来的东州集团,对益州士族压制就不小,双方很不协调。
面对同样是外来政权的蜀汉,益州士族一开始肯定不会全力支持,蜀汉高层也不会信任他们,相互的戒心就存在了。
即便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任用了不少益州人士,但最高执政者仍然是外来者,如蒋琬、费祎等,而不会是益州士族。
三、益州士族的态度随利益而变一开始双方的不合作,是由于互不清楚底细,心生芥蒂、互存戒心。
然而在荆州派人才凋零、东州派又出现李严这种对头之后,为了蜀汉政权的存亡和诸葛亮自己的势力,诸葛亮还是大量任用了益州士族。益州士族也需要出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文臣方面,包括尹默、谯周、秦宓、杜微、五梁等,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教化蜀中百姓,有利于统治政策执行。
武将方面,诸葛亮也任用张裔、杨洪、何祗、马忠、王平、张嶷等人,服务于北伐战争。
这一时期,益州士族对蜀汉政权是顺从的,也是抱有期待的。连《华阳国志》都说“西土咸服诸葛亮之能拔揽秀异也”。
但是,到诸葛亮逝世、刘禅耽于享乐,蜀汉政权内部开始腐化,而曹魏又日渐强大的时候。益州士族就不得不为自己将来的利益考量了,加上当时蜀中流传曹氏当国的预言,投降就成了最佳选择。
外来政权和本地士族在最终目标和根本利益上不一致,注定了相互之间不会太和谐融洽。
但客观的说,诸葛亮当政之后,益州士族还是在蜀汉政权内,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当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然,谯周也不会是最能够劝刘禅投降的那个人。反过来看,没有益州士族,就凭死得七七八八的荆州派和东州派,蜀汉不可能存续那么久。
其他网友观点三国魏武帝曹操用人“唯才是举”,曾三次下令招揽天下豪杰效力,这种不问门第出身,只求能力效率的做法,固然可以为国家注入新鲜活力的血液,可是也遭遇了从东汉以来就根深蒂固的士族制度的强力抵抗,曹操之所以杀边让、杀孔融,都是“寒族与士族”之间矛盾碰撞的结果。
到了魏文帝曹丕时代,由于是篡汉的性质,为了争取当时占据了社会风向标的士族集团,按照尚书陈群(出身颍川陈氏,东汉末年士族集团之一)的建议,建立“九品中正法”(又称“九品官人制”),承认了士族做官的权力,实际上就是和士族妥协了。
这种制度来源于东汉以来的大族名士主持乡闾评议以及察举制,简单来说就是地方名士们每段时间举行一次对当代人物的点评(月旦评),点评好的人就可以举孝廉,正式步入仕途(曹操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评出来的)。虽然曹魏时期也设立过以考试晋身的“五经课试法”,但其影响力却完全不能和士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相比。
九品中正制就简略说完了,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蜀汉不用这种办法争取益州士族的支持呢?要知道,九品中正制的本质就是皇家将做官的权力卖给了士族,以争取他们的支持,稳固自家的帝位。从这一点来看,蜀汉的选官制度也有一点“九品中正制”的影子,尤其是“九品中正制”的第二点:以家世、品德、能力将人分为九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家世,只要家世好,品德、能力啥的好说。
不同的是,蜀汉内部结构比之曹魏要简单得多,主要分为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士族、以李严为首的东州士族和以谯周为首的益州士族,而自从刘备建立蜀汉以来,国家的制度就是荆州为主、东州为辅、益州不得进入决策圈的金字塔模式(这些但凡看过《易中天品三国》的人都知道,就不赘言了)。
如果实行了“九品中正制”,那以益州士族为大头的蜀汉政权,最后肯定会被益州士族逐步蚕食,整个政权由益州把持着了。毕竟荆州、东州两派都是外来人,和益州士族相比起来,岁月就是他们最大的劣势,要是换了亲曹的益州派来执政的话,那蜀汉最后也还是只能选择投降曹魏了(所谓谯周误国,实际上因为当时荆州和东州派系人才凋零,才被益州派钻了空子)。
由于蜀汉史料缺失,我们并不知道蜀汉的选举制度是如何运行的,但查阅了一下《三国志》,我认为蜀汉的做官制度是延续了两汉时期的征辟制,这种不同于“察举制”由下而上推举官员的制度,是由皇帝(或说当权者)由上而下征辟人才的,本来只是用以辅助“察举制”,就像科举制里的“恩科”一样,可是蜀汉由于其权力分布严重不平衡,征辟制反倒压倒了察举制,成为了蜀汉做官的最重要制度。
比如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他刚出生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四十六岁了,等到诸葛亮去世他才不过十二岁,还远远达不到“察举制”里“二十岁举孝廉”的资格,但由于他家世好(丞相之子)、品德高(聪慧可爱)、能力强(工书画,强识念),尤其是家世好这一点,完全符合“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概念,年仅十七岁就被授予骑都尉,然后就是羽林中郎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到他官封卫将军,和董厥共理国事之时,诸葛瞻也才不过三十五岁。蜀汉征辟制,加上“九品中正制”的家世重视,两者结合造就了一大批“美声溢誉,有过其实”的“诸葛瞻们”。像张飞之子张绍、黄权之子黄崇等,本事没多大,却多是靠父荫而入朝拜相,这样一批年轻人来执政朝纲,其结果就如诸葛瞻所说的“内不能制黄皓,外不能除姜维,进军不能守卫国土”而已了。所以蜀汉不是没有用过“九品中正制”,而是因为无法下放权力而实行了变种,我们或许可以将其称为“九品征辟制”。
至于为什么不用“九品征辟制”来争取益州士族的支持呢?其实蜀汉三位领导都尝试过要和益州士族和解的,刘备重用黄权、李恢,诸葛亮释放秦宓、提拔谯周、马忠、张翼、张嶷,刘禅更是把蒋琬、费祎、董允等荆州三相的后代排除在了朝廷之外,而提升了益州人黄权和李恢后代的地位。不过这点小恩小惠对已经厌倦了刘家的益州士族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益州士族自从刘焉入蜀大开杀戒,刘备入蜀又不断掀起战事,把一个好好的“天府之国”变成了“民皆有菜色”的恐怖地区,对荆州、东州人来说,战争可以是冠冕堂皇的“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但对益州本土人来说,战争就意味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益州士族要以自己的血(赋税)、自己的肉(百姓)来喂饱蜀汉那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复兴汉室),这种“你情我不愿”的情况,也就造成了蜀汉和益州士族之间的明争暗斗,直到蜀汉灭亡。
所以蜀汉要想争取益州士族的心,最好的办法是停止北伐,休养生息,曾跟着诸葛亮、姜维北伐了十几年、身为两朝元老的益州人张翼,就因为“是否北伐”这事和姜维在朝堂上进行了一场辩论。如果不是姜维太固执的话,益州士族也未必会在蜀汉大厦将倾时,再狠狠踩上一脚,一起威胁刘禅,让他投降和逃跑了。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其他网友观点蜀汉所秉持的是所谓东汉正统,所以就不能认同九品中正制。
实际上,不管蜀汉继续实行察举征辟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都无法获得益州本地世家的真心支持,因为益州世家被压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凭啥支持你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