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专宠的妃子武惠妃后来怎样了?
优质回答: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也是武则天侄儿武攸止的女儿。这个女人气质不凡,因身上传袭了武家人独到专横的性格,所以这个武慧妃性格有点特别像武则天。一生野心勃勃,虽然没有实现自己当皇后的梦想,可是由于唐玄宗李隆基对她的独宠,虽然没有皇后的名号,可是基本上唐玄宗给了她皇后一样的待遇,所以实际上武慧妃在宫中的地位也就相当于皇后。
武慧妃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宫里,由于当时武则天执政,所以武家的势力在宫中是相当的大。特别是武则天的兄弟侄儿等人都身兼数职,那个时候可以说凡是与武则天沾亲挂拐的人都得到了一官半职。可是其中恰恰有一人却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这个人就是武慧妃的父亲武攸止。作为武则天的侄子,其实他有很多机会,谋个一官半职,可是这小子却是个生性宽厚,知足常乐不愿出人头地的人。特别是对政事不感兴趣,性格诡异,与世无争,就不想当官。
自己虽然不想当官,可是武攸止却把自己宠爱的女儿武慧妃送进了宫中。这个人倒是有点奇怪。武慧妃性格确实不像他爹,倒是有点像他姑奶奶武则天。就这样,武慧妃在宫中慢慢的长大。直到出落的亭亭玉立,长成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大姑娘。后来终因长相出众,被好色的唐玄宗李隆基看上了。武慧妃成了唐玄宗的妃子之后,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效仿一代女皇武则天,心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可是历史上,后宫妃嫔争宠的事情屡见不鲜。想在万千佳丽中脱颖而出,属实很难。唯一一个办法也算是一个捷径,就是给皇帝多生孩子。武慧妃深知这个道理,于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宠爱下,武慧妃先后为唐玄宗生下了几个儿子,可是前面的几个都在襁褓中不幸夭折了,只有小儿子李瑁幸运的活了下来。母凭子贵的武媚娘,就这样给皇帝培养出了一个大儿子,所以唐玄宗对她是非常的宠爱。因此,李隆基曾经一度的要立武惠妃为后,可是遭到了群臣们的反对。原因就是在武慧妃身上,大家看到了武则天的影子。群臣们都担心武则天的例子会重新上演,特别是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等人,都坚决反对唐玄宗李隆基立武慧妃为后这个事情。李隆基当时由于群臣们的意见不统一,自己也不能贸然行事,毕竟之前有过武则天的先例,所以也就把立后这事给搁浅了。
虽然武慧妃没有被立为皇后,但是李隆基却给了她皇后一般的待遇。就这样,野心勃勃的武慧妃看到了自己立后的希望破灭了,非常不甘心,就把主意打在了自己儿子的身上。自己当不成皇后,毕竟还有儿子呢。当时儿子李瑁已经被封为寿王,可是按照先例只有长子才有机会被立为太子,长子如果被废,则依次往下类推,次子、三子、四子……所以怎么论也轮不到寿王李瑁,于是,武慧妃就在宫中极力为寿王李瑁争取太子之位。当时的太子是唐玄宗的次子李瑛。武慧妃为了给儿子铺平道理,就与大臣李林甫联手暗中勾结,最终蛊惑李隆基将次子李英瑛废掉。 眼看着自己的阴谋就要得逞,长子、次子先后几个皇太子都被废掉,如今自己的儿子李瑁是最有机会被立为太子的人选,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武慧妃却因病去世了,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就这样化为了泡影。
由于武惠妃的病逝,寿王李瑁最终未能坐上太子的宝座。更别说继承皇位了,连太子都没有坐上不说,武惠妃的儿媳妇居然还被唐玄宗给霸占了去,自己老公霸占了亲儿媳妇,你让九泉之下的武慧妃情何以堪?
没办法,唐朝的淫乱不堪,就是这么来的。所谓的“脏唐乱宋”不就指的这种事情吗,没办法,皇权压倒一切,这就是古代封建王朝社会的腐朽没落。
其他网友观点死了嘛。
武惠妃非常有能力。控制后宫多年,享有事实皇后待遇。
因为太子李瑛身份已定,武惠妃也一直只是皇妃未能正位,长子李瑁无法成为太子,所以武惠妃与李林甫勾结,欲废太子,但遭到大臣们的坚决反对。毕竟,唐玄宗没有晋升武惠妃为皇后就导致李瑁不能为嫡。而因为李瑛已经是太子了,所以大臣们就拼命反对武惠妃成为皇后(武则天的前车之鉴不远,何况武惠妃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
然而,太子年长,势力已涨,武惠妃就另辟蹊径。某日乘唐玄宗外出,通过伪装与太子关系好的女婿杨洄传递消息,说有贼子闯皇宫试图行凶。太子李瑛等三王不察,着甲领兵救护被武惠妃乘机诬陷谋杀,唐玄宗确认后在李林甫怂恿下逮捕及处死李瑛三王。
在这里,这个圈套的狠毒在于,李瑛哪怕识破杨洄,不救皇宫也是重罪。武惠妃临时抛出几个持械死士说是太子派来的,则可映证太子故意不救皇宫。
太子李瑛:
事后,朝野极其震惊,民间对一日杀三王而多喊冤屈,唐玄宗有所悔悟。但随后武惠妃也出了问题,也许罪恶滔天,心神不宁,经常梦见冤魂索命,请佛道做法事也不能免,当年就死了。唐玄宗追赠了皇后,但并没有允许所有皇子女服丧,可见还是略有不满。
很快,武惠妃就遭到报应。
她死了,李瑁失去成为太子的机会,所以这个追赠的皇后并非真皇后。
李瑁:
更狠的也来了。
唐玄宗身边的太监(深度怀疑是高力士)竟推荐李瑁的寿王妃杨玉环伴君。显然,唐玄宗占了杨玉环就不可能再立寿王李瑁,这是对武惠妃怀有刻骨仇恨者的策划。
其他网友观点1. 玄宗对惠妃宠爱始终不衰,并且想立她为皇后。御史潘好礼上疏表示武惠妃的远房叔公武三思与远房叔父武延秀都是干纪乱常之人,世人所共恶之;而且当时玄宗立的太子李瑛不是惠妃所生,惠妃自己也有儿子,一旦以惠妃为皇后,恐怕她会基于私心而使太子的储位不安。
2.于是玄宗纳谏,没有立惠妃为皇后。 玄宗的潜邸宠妃赵丽妃、皇甫德仪与刘才人,分别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因惠妃得宠,三妃相继失宠。于是李瑛、李瑶与李琚三人常为母亲不得宠而不乐,多有怨言。
3.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揣摩惠妃的心意,便每天观察李瑛有何短处,并向惠妃报告毁谤。惠妃向玄宗哭诉太子结党营私,想要谋害她们母子。 玄宗震怒,欲废太子。中书张九龄以骊姬、江充、贾南风与独孤皇后等人故事劝谏玄宗不能废太子,此事遂作罢。
4.折叠陷害三王 不久,张九龄罢官,以李林甫取代其位。李林甫揣摩惠妃的心意,时常对她说寿王的好话,惠妃深德之。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再次向惠妃构陷三位亲王,说他们与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
5. 惠妃便设计派人去召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而他们也答应了。惠妃接着又告诉玄宗:"太子跟二王要谋反了!他们穿铁甲进宫了!"玄宗派人察看,果真如此,便找宰相李林甫商议。
6. 李林甫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玄宗便下定决心,废三王为庶人,赐薛锈死。 不久,三位庶人皆遇害,天下人都为他们感到冤枉。 折叠惊吓而死 自从陷害了太子等人之后,武惠妃害了疑心病,屡次看到他们的鬼魂,竟一病不起。
7.请巫师在夜里作法、为他们改葬,甚至用处死的人来陪葬,各种办法都用尽了,可全都没用。最后,还是被自己吓死了,年仅38岁。她过世后,玄宗非常伤心,追封她为皇后,谥贞顺。 玄宗之子李琮请示是否需要按照皇后丧仪,皇帝所有子女都要为其服丧,玄宗没有准许,而是沿用妃嫔丧仪仅让其亲生子女服丧。